徒兒在紅塵流浪六萬多年了,有誰能把握於此。六萬多年來,有造下罪過嗎?罪業如何消去,除去呢?過錯與罪業,是要由懺悔和功德,相輔相成來使其消減。
光是懺悔,無實質的功德,業力又會再找上門來,又來干擾你的思緒,或是蒙蔽智慧,讓你循環不已的來造業犯過,如此一來,業力即堆積如山,沒有辦法消除,就無法回天了。
徒兒在紅塵流浪六萬多年了,有誰能把握於此。六萬多年來,有造下罪過嗎?罪業如何消去,除去呢?過錯與罪業,是要由懺悔和功德,相輔相成來使其消減。
光是懺悔,無實質的功德,業力又會再找上門來,又來干擾你的思緒,或是蒙蔽智慧,讓你循環不已的來造業犯過,如此一來,業力即堆積如山,沒有辦法消除,就無法回天了。
徒啊!一個小小道場,雖然佛堂不是很大,但人才多素質不錯,都很有能力,那就要好好地要求自己,既然決心開始重新出發,就要從自我要求開始做起,服裝儀容自己就要整理好,鞋子襪子的形式可以統一就統一,讓我們整體性看起來更好、更有活力、更統一,好嗎?
徒兒的素質根基也都很好,今天是不是要立一個目標重新出發,重作新民,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我們的人生其實可以很美好、很豐富,就在我們一念之間的抉擇,決定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所以要想在天堂快樂逍遙,就要調整念頭
1、殺 :在五戒當中若犯了,就會造下罪業。其中以殺業最為嚴重,殺生食肉殘害生靈在千萬世的輪迴中,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吃一口還一口。步入菩薩道,先學慈悲,望見動物牲畜視如己出,雖然不是自己親手殺牠,但畢竟是殺給咱們吃的。不過若他們要尋債,也不是只找殺牠的人,所以要步入菩薩道,要先學慈悲,然後不殺生食用。要隨喜佈施,不管多少都代表一份心意,雖然有所謂「行善不欲人知」,但所做之事上天明白,如此之行為會暗中加功,也暗中撥轉一切災厄,能保佑平安。
2、盜 :若犯偷盜、偷人錢財、破人富貴,一時行慾薰心,殘害人家錢財盡失,而遭家破人亡,無形之中自己造罪,在千萬世輪迴之中,世世得以自身勞力來償還此債務,一斤一兩、一分一釐、一絲一毫全部記清楚,都在來世的輪迴中作牛作馬償還。而將學習菩薩道者需先學佈施,有佈施之心就不會想要去犯偷盜。
當你們要『面臨人生 最後那一口氣』的時候,不可以執著,也不要害怕,若是感覺害怕,心裡要趕快呼叫濟公恩師救命、呼叫南海古佛救命,想呼叫我三太子爺救命也可以。感覺到害怕的時候,要懂得呼救。
人遇到苦難就要求救,這是應該的。在道場,死亡的話題,不是禁忌,因為所有的人,未來都得面臨這個問題。當你們最後要面臨時,如果覺得驚慌、害怕,心裡要趕快呼救,求仙佛幫忙、求仙佛救命。
人的個性很重要,看有的徒兒常會講一些讓人沮喪的話,所以人緣不好,沒有人喜歡和他一起共事,對吧?人要有原則,但也要懂得柔和,你個性不好,到哪裡都吃虧,所以徒兒要明白自己為什麼一路走來,都是一個人,可能是徒兒說的話,聽來會傷人心哦!
人跟人之間,互相信任之外,該講好話的時候就要講好話,不要每次都用罵的,對小孩也是,對另一半也是,不要什麼事情口氣都很壞。我們要學會找人好處,看人家優點,學習讓自己過得更好,也讓跟你在一起的人,喜歡跟你相處,若不喜歡跟你在一起,那就很糟糕了!
◎修道要從日常生活著手,為什麼有的人以為辦道就是修道,我有去佛堂就好了,參加辦事人員,這是修道嗎?(不是),這是辦道,是行功了愿。「修道是對自己,辦道是對眾生。內聖而後外王,兩個是並進的。」
◎不是別人看到你們這樣辦事,就是真的辦事啊!「很多人在辦事都是默默的,才是真正在實踐啊!看人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內在的功夫啊!」
很多人吃素之後,身心還有精神狀態,都變得非常好,工作、事業也就跟著順利,人際關係也愈來愈好,家庭又很和順,好的氣帶動好的運,帶動好的磁場,所以只要徒兒一發心要清口茹素,有形無形都會撥轉,改變很多。
今天徒兒!若是沒有持齋茹素,一邊做功德,其實一邊是在漏功德,就算徒兒時常進出佛堂,來行功立德,也是沒有很大的效益。就好比徒兒,一邊賺錢,一邊花錢,都沒有存錢,還是沒錢啊
能改過自新的人是不是要給他機會呢?但人往往對改過自新的人都放棄他,你說殘不殘忍啊?今天一個人退道了,或許哪一天他走出去,又肯回來,你們會以異樣的眼光來看他嗎?
道場推廣讀經是一件好事,不論擔何天職、不論什麼年紀,都需要有聖賢經教,來幫助徒兒們洗滌無明、端正身心,徒兒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程度不好,要知道讀經就是開智慧,當你口而誦、心而惟時,徒兒與聖賢就差不遠了。
徒兒身上帶有上天最『神聖的愿力』與天職,至少徒兒就有先天的大愿來,這是先天的大愿力。所以徒兒今世才有這個機緣,有這個因緣,有這個緣分來到道場參與普渡大事『愿』這個字是原來的心『原心』代表的就是原本的自性,本性。
所以愿可保身,可以保生。愿以保身,就是保護肉身不遭劫難。愿以保生,就是保護生命,保護靈體,往後不受苦。在道場,仙佛常常說徒兒們要了愿,要了愿還要知愿,知道愿力,還要了愿力,兩者是相輔,互佐,兩者的本體是一樣的,只是運用的方法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