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要立志向聖賢學習,恢復至善至真至美的真面目,品行要保持得很乾淨,不要讓我們的自性染上很多灰塵,本來很美的自性就不美了。我們只要心美,自然我們的外表就會很美,這就是所謂的氣質。所以我們外表,也要適當的整理,所以叫做文質彬彬,「我們有美好的內在,也有端莊的外表,這樣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修道人。」
「好的自性,本來就有的道德良知,這些才是我們的真面目,這些好的東西要快點把它找回來」,越修越光明,越能帶動眾生,自己要警惕,任何事情要反求諸己。
我們一定要立志向聖賢學習,恢復至善至真至美的真面目,品行要保持得很乾淨,不要讓我們的自性染上很多灰塵,本來很美的自性就不美了。我們只要心美,自然我們的外表就會很美,這就是所謂的氣質。所以我們外表,也要適當的整理,所以叫做文質彬彬,「我們有美好的內在,也有端莊的外表,這樣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修道人。」
「好的自性,本來就有的道德良知,這些才是我們的真面目,這些好的東西要快點把它找回來」,越修越光明,越能帶動眾生,自己要警惕,任何事情要反求諸己。
(印尼雅加逹嫻德壇)
「我們行功了愿,不要一邊了愿一邊造罪,要好好的精進,要更加努力,以報答天恩師德」,自己要多想想,要多多鞭策自己,做得不好,有前賢在提醒我們,有仙佛在指引我們,我們就要謙虛接受,實實在在把不好的改過來,這樣子修道才會一天比一天更進步,一年比一年更有成績。
我們要把那種自作聰明的小聰明變成妙智慧;要「把自我的執著、不正確的看法放下,改正成正知正見。把執著、無明、私心、偏見放下,變成慈悲、善良、公正、好的思想觀念,這樣智慧才能夠開啟。」
「我們接受好的道理,要把它當作寶貝一樣,拳拳服膺,抱著永遠不要忘記,並且把它實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夠進步。」
「要把內心裡面的汙濁無明去掉,不要有任何的雜質。一個人如果揹得很重,能夠跑得快嗎?越重就走得越慢,因為負擔很大,牽纏很重,就沒有辦法往前。我們要精進,先把不好的去掉,才能夠進步。」
我們提拔人才,「品格」一定要注重,然後對道的「誠敬」。誠心敬意,還要「負責任」,要從這三個方向去考量。他的品格修養怎麼樣?跟大家合得來嗎?對道很誠敬嗎?對事情負責任的態度如何?這都是我們提拔人才要考量的。
很愛講人家是非的人,我們不要跟他做朋友,這樣子我們才能夠進步。是非每天聽,對我們修道有幫助嗎? 反而是阻礙我們修道、辦道。如果自己是那種人,就要趕快改過,我們的內心、品性上有污點、骯臟,是不是要快點把它洗掉?所以要小心、要謹慎我們去的地方、我們接近的人。
「學問不是學歷,學問是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能夠明瞭、能夠絕對的對、絕對的好,這樣就是有學問的人。把道理實現出來,才是真正的學問好。」
◎你們知道什麼叫做『求道』嗎?沒有求道怎麼會得道呢?這個『求』就是追求、找尋的意思。你們在追尋、找尋這個『道』,你們找尋到了這個道,經過明師一指點之後,才叫『得道』。得道了又怎麼樣呢?道在哪裏呢?道像『空氣』一樣,沒有空氣,都是二氧化碳,你能夠生存嗎?(不能)人都需要氧氣,空氣中都有氧氣的存在哦!如果空氣中只有二氧化碳,你能夠生存嗎?這個比喻懂不懂啊?
◎這個道就像空氣中的氧氣一樣,是救你性命的,你好像找到了,又看不到、摸不到,知道這個重要性嗎?跟道一樣重要。那這個空氣,日常生活在睡覺中需要它,醒來也需要它,洗澡雖然煙很大,但也需要它,所以你看看,不管何時何地都需要它,這個就是道啦!
「要體會你們濟公老師的苦心、月慧師母的苦心。祂們兩位老人們擔心、煩惱,害怕有個閃失,走錯了路,掉入深淵。」
點傳師代表你們師尊、師母。縱然和傳師之間有意見不合,也不能背後批評毀謗,有事情當面講,都是可以溝通的。前賢們遠渡重洋、花精神、花時間在這裡為的是什麽?要彼此去體諒。前賢愛護我們,我們也要尊敬前賢,要把道場上的道氣帶出來。這樣子,師尊師母才能夠放心啊!
「我們有智仁勇、有智慧、也有慈悲心,才會有勇氣出來。」我們要做一個大慈悲的聖賢仙佛。在世做得很好,時常幫助人家,人家就會說這個人像菩薩一樣那麼慈悲。就像讀書的,我們就叫他讀書人;做生意的,我們就叫他生意人;做工的,我們叫他工人,你每天做佛的事,就是佛;你做善事,人家就說你是大善人。做佛事就是佛,不是以後,現在就是佛,真的死了以後也會成佛。活著的時候,一點好事都沒有做,那死了以後會不會成仙做佛?不會喔!現在聽講師講課、聽仙佛講課,聽到好的道理,就拿這個好的道理去講給別人聽,這樣也是仙佛菩薩,仙佛就是人覺悟了,不迷迷糊糊的過日子。
有一個叫子貢的人,問孔老夫子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貧窮的人不會去諂媚人家,有錢的人不會驕傲,這樣子好不好?孔老夫子說可以啦!可是比不上很貧窮但是很快樂的人;有錢但是能夠有禮貌,這種人更好。我們不要讓身體享受、吃好、穿好、用好,都一直聽它的話,要讓我們的靈性做主;不要讓身體做主,讓它做主我們就會愈來愈墮落。
世間人都說:「你是個沒心沒肝的人。」為什麼說沒心沒肝啊?「因為「心」變質了,本心被污垢蓋住了,所以我們現在是來洗心,讓你們的心能清淨、能潔淨、能明亮,讓你們的心永遠開心。」所以「來佛堂就是來開你們的心,一起為你的生命來加油,為你的自性來加油,讓每個人頭上的光越來越明亮,讓每個人的智慧越來越開竅。」
你們說修道難!這是自己的心理有障礙。而「你們現在修道了,要以感恩的心來破除萬難。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人、事、物,自然就沒有障礙、阻礙。」
「大家一起同修共辦,相互之間要能夠包容、體諒。要求自己毛病脾氣要更好一點,修為要更好一點,自然能渡化更多人。」
「「與天相交互知心」,就是我們時常體貼上天的心,跟天互相交融「天人合一」。體貼天心,自然與我們的靈性很親近,就能夠「真知如神」,就能夠知道上天的心意。」
既然我長生大帝來到這邊,不能不送你們一點禮物,把 老母、 諸天仙佛、彌勒祖師,還有你們老師、觀音菩薩的供茶請下來,注意聽!有心的人吃了就有效,有誠的人吃了就靈驗! 「在你們的心目中 老母是慈悲、清淨、三界十方無所不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就是 「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祝福大家身心靈,都像 老母一樣的清淨:然後展現我們的慈悲,展現我們的妙智慧」:諸天仙佛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通:金公祖師大肚能容、不生氣、不計較。
愛占人家便宜的,以後能夠學吃虧,學吃虧是我們修道的根本,不要常常埋怨人家,要找人家好處,要說好話。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迎接牛年,要「扭轉乾坤」,扭轉自己的命運。「祝福大家像彌勒祖師一樣,大肚能容,每天笑嘻嘻,不計較」;像南海古佛跟眾生結的緣最廣,聞聲救苦、大慈大悲,效法觀音菩薩,潔身自愛,要愛自己,不要讓自己的靈性受到汙染,也要效法觀音音菩薩大慈大悲,效法你們濟公老師瘋瘋癲癲、瀟灑自在、公心一片。
「常回佛堂加油充電,順便洗滌一下心靈的塵埃,讓你的心靈能澄淨下來,才能增長好的智慧,也有能量實踐好的規範和好的理想。」
「能幫老天多辦事,那才叫做好命,叫做「好佛命」。能夠為眾生做事、服務,其實是你們的福氣啊!如果沒有眾生,有你嗎?所以要尊敬眾生,要愛護眾生,要體恤眾生。」
如果做得很好,就不會去苛求別人,這樣自然就能夠感動別人,這就是一種感化,用什麼感化,就是我們的佛性。
只要你們好好的修辦,災劫會大化小,小化無。修、辦道就是弘法利生,修、辦道就是化世界為蓮花邦。把世界化為淨土,自然就沒有災劫。要化世界為蓮花邦,要從自己做起。就像你們孝順父母,孝順長上,友愛兄弟姊妹,這也是修道的功夫。不管他們在你身邊或是在遠處,只要你好好的修,會庇蔭他們,讓他們沾到你的德性、你的光芒。因為你們的心,是天心,有愛心,自然家人會沾光。
咱們學這個理要用「禮」,用這個理還要合乎禮節的「禮」,才不會太剛硬,要合理、要明理也要行禮。要用禮節的「禮」來帶領出來,將這個禮給圓融、圓滿的宣導出來,在活潑玲瓏當中,要不失禮,依禮遵行,然後才能行出正確的道理來。
讀書是用於己,讀書要用於行,讀書不是要拿來治人的,治你這個人;不是治別人,這樣學道才有意思。將正確的理念帶給大家,將圓融的思想傳達給大家。
如果你的奉獻是有條件的話,你的奉獻就不自然了,你的奉獻就有限了。「咱們只有奉獻,沒有條件;只有付出,沒有占有;只有感恩,沒有埋怨;只有犧牲,沒有自我。要知道「量大福才大」,一個人的量有多大,福就有多大。」
有壽、有福是人間的好命人,應該要把你們的好命奉獻出來,奉獻給眾生,這才不枉費這個好命。要隨時隨地讓自己歡樂,隨時隨地讓自己的法喜散播出去。
「不是說來佛堂就能改變命運,是來到佛堂聽道理,明理了,改變心念、改變自己的思想,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你們遇到一點點不如意,會不會感到委屈? 遇到不如意,學習用正面的、光明的心念去看這件事情,人家說我們不好,那表示我們還有更的成長空間,如果我們做錯了,都沒有人告訴我們,還會進行嗎?所以遇到不如意或者批評、毀謗的時候,不要第一個就生氣,要去想這件事情對我有什麽幫助?他可能要提昇我、他可能要造就我,所以不要生氣,一生氣什麼妙智慧都跑光了。
真正的孝是要把自己修養好,讓父母沾我們的光,才是大大孝!我們聽了道理要拿來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上有沒有做到。真正孝順父母的人是不敢胡作非為的,真正孝順父母的人也不敢看輕別人。「「孝」是我們一切行善的根本,就從我們孝順父母開始,有的人父母不在了,好好修道、好好把自己修養好、修持好,進而行功立德,讓父母、祖先沾我們的光。」
時常保持微笑,心情放輕松。我們遇到事情可以學習平靜一下,然後做個圓滿的處理;生氣不能幫助我們,只是一個情緒的發洩,遇到事情「不氣、不氣、我不氣」。平心靜氣讓自己心靜下來,智慧才能夠展現。
坤道要特別注意,講話要輕聲細語,不能像河東獅吼,乾道也要輕聲細語,真的不會吃虧,功德像樹林那麼大,一發火就燒了一大片.所謂「一把無名火,能燒萬里功德林」。
「行功立德,要涵養自己,凡事以大局為重,能夠多點包容、多點尊重,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自己的本分上,把事情做好,就能夠完成這一場末後普渡收圓的大事」.我們都是沾了上天的光,有這個機會,能夠出生在這個時候,能夠得聞真道,大家不要把它看得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如果沒有累劫累世的因緣,今天沒有辦法坐在這裏。
「小孩是上天送來的,我們要好好的教育他。在教育小孩之前,要先把自己教育好。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仙佛菩薩轉世,自己要做好才能把孩子帶好。小孩每天看我們的行為舉止,看我們做什麼事情,他就學成什麽樣子。」
從現在開始我們重發心愿,好好的學習。夫妻之間要互相勉勵。既然進入了這個道場,要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助你們的老師一臂之力來普渡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