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道要特別注意,講話要輕聲細語,不能像河東獅吼,乾道也要輕聲細語,真的不會吃虧,功德像樹林那麼大,一發火就燒了一大片.所謂「一把無名火,能燒萬里功德林」。
「行功立德,要涵養自己,凡事以大局為重,能夠多點包容、多點尊重,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自己的本分上,把事情做好,就能夠完成這一場末後普渡收圓的大事」.我們都是沾了上天的光,有這個機會,能夠出生在這個時候,能夠得聞真道,大家不要把它看得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如果沒有累劫累世的因緣,今天沒有辦法坐在這裏。
坤道要特別注意,講話要輕聲細語,不能像河東獅吼,乾道也要輕聲細語,真的不會吃虧,功德像樹林那麼大,一發火就燒了一大片.所謂「一把無名火,能燒萬里功德林」。
「行功立德,要涵養自己,凡事以大局為重,能夠多點包容、多點尊重,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自己的本分上,把事情做好,就能夠完成這一場末後普渡收圓的大事」.我們都是沾了上天的光,有這個機會,能夠出生在這個時候,能夠得聞真道,大家不要把它看得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如果沒有累劫累世的因緣,今天沒有辦法坐在這裏。
「小孩是上天送來的,我們要好好的教育他。在教育小孩之前,要先把自己教育好。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仙佛菩薩轉世,自己要做好才能把孩子帶好。小孩每天看我們的行為舉止,看我們做什麼事情,他就學成什麽樣子。」
從現在開始我們重發心愿,好好的學習。夫妻之間要互相勉勵。既然進入了這個道場,要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助你們的老師一臂之力來普渡三曹。
「乘愿下凡諸天使,圓融睿智莫遺失」:你們是不是乘愿下凡的天使?就不要常常都苦瓜臉,這樣不好看,要常常笑嘻嘻,什麼事情來了,用智慧去判斷,把它處理好就放下,我們的人生就會自在、很快樂。
「率性是我們先天的、好的本性。藉著這個假體要修我們的真人,改掉我們的毛病、脾氣。如果沒有肉體的時候,修道就很困難了。每一個人把身體照顧好,但是還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好好的修道、學習,還要去想想我的靈性,要怎麼樣讓它發揚出來。」
我們修道,意見不一樣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彼此要和和氣氣的去溝通,我們上下一心,我們藉著在幫助眾生的這些事情上面,把自己的性情磨練得很溫和,沒有脾氣,那就是我們的德性在增長,我們做事,做很多事情叫做行功,但是在做事的當下有磨擦,但是不生氣,不退道,這就叫做立德。
「要保存我們的浩然正氣,我們如果有私心,有不好的行為,就會把我們好的本性吃掉,我們有不好的慾望就會把我們的本性把它咬掉、就像蛀蟲一樣把它蛀掉;我們要讓我們美好的花開放,就要快點把種子種下去,還要把蟲拿掉,把螞蟻弄開,它的根才不會壞掉,那根才能茁壯。」
修道修心,我們的心念最重要 ! 心好不好看得到嗎 ? 心看不到,但是表現出來、講出來的話,人家聽得到,做出來的行為,人家看得到。所以我們的心好不好、觀念正不正確,就看這個人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
人的煩惱罣礙要及時放下,身上不要背負得太多,雖然時間久了你對它沒有感覺,但是有一天它也是會造成我們很大的負擔。
(印尼峇厘島真心壇)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出生在很有錢的家庭,有的人出生在很貧窮的家庭,你能夠選擇嗎?小仙告訴各位,你們會出生在什麼家庭、什麼國家,其實都是自己造來的哦!不要時常嫌自己的爸爸媽媽不好,不要時常嫌自己的老公很醜,嫌老婆不溫柔,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你或許在這輩子用現在的想想不透,「但是如果你們知道因果循環的道理,就能知道一切的因緣都是自己造來的,不管是好或不好都要心甘情願。」把以前抱怨的心轉變過來,對父母能夠時時心存感激,對自己的另一半能心存感激。
仙佛菩薩在哪裡?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神明。我們也有個自性佛,看不到嘛!看不到卻有作用。因為有這樣佛性,所以我們能夠孝順父母:因為有這個佛性,才能遵守規矩。大家的自性佛都是一樣的美好,都是很光明沒有汙染的。有汙染的是什麽?是我們的習性、我們稟性。稟性是我們累劫累世帶來的:那習性就是我們學習到的。我這輩子有學到好的、有不好的:那我們的品性也有好的、也有壞,盡量把不好的改過來,把好的發揚出來。
「平常沒有事情的時候,要靜下來,常常把心收回來,才能看清楚現在做什麽」。念頭常常跑來跑去,不能迴光返照就不知道自己說什麼、做什麽,話講出去,不對也不知道,這就是心不在焉,就是我們的念頭不在這裡。每個人都有妙智慧,智慧都很具足,我們仔細聽就能夠做得很好。
如果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情,對不起天地,那枉費我們讀聖賢書。現在的人把學歷看得很重,但是學歷跟實力比起來哪一個比較重要重要?實力很重要,但是學歷也不能輕忽喔!就像一個人內在很重要,那外在重不重要?你說我的心很好,可是表現出來卻不怎麼好,這樣就叫內外不合一:「我們內心有慈悲、內心有大愛,表現出來要能夠跟內心相互輝映;我們知道很多道理,但做出來的事情也要合乎道德,才叫表裡合一。」如果讀了很多書,只是把讀書拿來考試、拿來追求金錢、追求地位,那就太可惜了,讀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學做聖賢仙佛。
「要嚴格的要求自己,不要愧對良心。各位賢士來學道,要把道理實踐在生活上,過去沒有注意、過去做得不夠好的,今天聽了道理。自己要改過,要把它補正過來。」
(印尼泗水智德壇)
「平常要把心收回來,看看書、讀經典,我們讀經典是為了要印證明師一指點,印證「道」,我們不能都說無為,無為是說不執著,但不是沒有作為。」希望各位徒兒,自己要精進要努力,遇到形形色色不一樣的人,我們都要能啟發他、幫助他。
(印尼泗水智德壇)
「平常要把心收回來,看看書、讀經典,我們讀經典是為了要印證明師一指點,印證「道」,我們不能都說無為,無為是說不執著,但不是沒有作為。」希望各位徒兒,自己要精進要努力,遇到形形色色不一樣的人,我們都要能啟發他、幫助他。
(印尼泗水智德壇)
來開法會要學習吃素,第一個學習的就是我們的烹調方法,煮菜的方法,佛堂要煮素食的給大家吃,不但要很好吃,還要很健康,這樣子吃素身體才會越來越好,修道才會越來越快樂。
我們一定要立志向聖賢學習,恢復至善至真至美的真面目,品行要保持得很乾淨,不要讓我們的自性染上很多灰塵,本來很美的自性就不美了。我們只要心美,自然我們的外表就會很美,這就是所謂的氣質。所以我們外表,也要適當的整理,所以叫做文質彬彬,「我們有美好的內在,也有端莊的外表,這樣表現出來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修道人。」
好的自性,本來就有的道德良知,這些才是我們的真面目,這些好的東西要快點把它找回來,越修越光明,越能帶動眾生,自己要警惕,任何事情要反求諸己。
我們要把那種自作聰明的小聰明變成妙智慧;要「把自我的執著、不正確的看法放下,改正成正知正見。把執著、無明、私心、偏見放下,變成慈悲、善良、公正、好的思想觀念,這樣智慧才能夠開啟。」
「我們接受好的道理,要把它當作寶貝一樣,拳拳服膺,抱著永遠不要忘記,並且把它實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夠進步。」
「要體會你們濟公老師的苦心、月慧師母的苦心。祂們兩位老人們擔心、煩惱,害怕有個閃失,走錯了路,掉入深淵。」
點傳師代表你們師尊、師母。縱然和傳師之間有意見不合,也不能背後批評毀謗,有事情當面講,都是可以溝通的。前賢們遠渡重洋、花精神、花時間在這裡為的是什麽?要彼此去體諒。前賢愛護我們,我們也要尊敬前賢,要把道場上的道氣帶出來。這樣子,師尊師母才能夠放心啊!
我們要把那種自作聰明的小聰明變成妙智慧;要「把自我的執著、不正確的看法放下,改正成正知正見。把執著、無明、私心、偏見放下,變成慈悲、善良、公正、好的思想觀念,這樣智慧才能夠開啟。」
「我們接受好的道理,要把它當作寶貝一樣,拳拳服膺,抱著永遠不要忘記,並且把它實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夠進步。」
我們很愛對方,但是對方跟我們卻不親近;我們要治理他,人家卻不受我們的管理;我們對人家有禮貌,人家卻不理我們,有沒有這種情形?(有)那我們就是要反省「我跟人家相處的時候,是不是我的敬意不夠?所以人家才不理我;是不是我的智慧不夠?所以人家才不受我的管理;是不是我仁慈的心不夠?所以人家跟我疏遠。」
「什麼事情都是先反省自己,這樣子才能夠進步。如果什麼事都責怪別人,可能只會越弄越糟。我們要多去聽道理、去學習。儒家講的就是自我反省的功夫,還有什麼?(克己復禮)自我反省就是克己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