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譯序(摘錄)

  《百業經》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甚深經典。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形象地闡明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谛。龍猛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曾有“無見墮惡趣,有見生善道”的教言,即沒有因果正見的人難免墮落惡趣,而有因果正見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眾弟子前強調:“凡聽聞、讀誦、受持此《百業經》的人,若能對因果不虛生起堅定的信心,謹慎遵循因果,並且精進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會墮落。”故弟子們對此經生起了極大信心。.....。

  在翻譯《百業經》的過程中有很多人給予了熱情的支持,在此謹表謝忱。以此功德,願我們及一切有情堅信因果,同生極樂!願增吉祥!

  譯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傳講

  堪布索達吉譯導

  (60)丑陋者——吝啬惡口 丑相饑貧

  一次,佛陀出游來到西西瑪日山的大森林中。當地有位大施主財富圓滿如多聞天子,施主夫婦共享美好的生活。後來,生下一個具有十八丑相的孩子,夫妻二人為此很煩惱,心想:我們到底造了什麼業,生了這麼丑個孩子?不如到了晚上把他喂狗,養這樣的孩子沒意義。妻子卻說:“世上殺人為天理所不容,將來會墮地獄受苦的,我們可以秘密地養著他,養到他能獨立生活,再把他趕出家門。”這麼商定後,就秘密喂養著,因他長相丑陋,故取名“丑陋者”。養到稍大一些,父母就交給他一個破碗和一根打狗棒,驅他出門,他四處流浪、無衣無食,過著乞討的生活。無論他去哪個城市乞討,因長相極丑,看上去很可怕,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們,有的打他耳光,有的用拳頭,有的扔牛糞、石頭、木棒等打擊他,一邊追打,一邊叫‘魔鬼來了’,他遭受了很大的痛苦,心裡很煩惱:不知自己以前造了什麼惡業,今生是這麼苦上加苦?在人多的地方呆不下去了,若去比較僻靜的公園裡可能會好過一些。他以在鬧市中的遭遇,白日不敢出來見人,等到太陽落山後,再悄悄溜出來,找一點游人扔下的少許食物,僅僅是維持生命不致餓死而已。因他是位最後有者,所以在業未消盡成正果前是不會死的。

  釋迦牟尼佛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⑴、十八不共法⑵等無量功德,並恆時以大悲心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的。

  此時,佛陀觀知此丑陋者被調化的因緣已成熟,就幻變出一個更加丑陋的孩子,兜裡裝一些飲食去了丑陋者所在的公園。那個丑陋者見到佛陀幻化的丑陋者,非常害怕,轉身就跑,佛陀馬上加持他不能跑,再加持他回頭看看自己。他就停住回頭看看,一看這是個其丑無比的人,不堪目睹。心想:應該去問他究竟是什麼人?便想靠近他。丑陋者往幻變的丑陋者走去時,幻變的丑陋者就向後跑,丑陋者就喊:“朋友,你不要跑,你要跑到哪裡去?為什麼跑?”“因我長相太丑陋了,不管到哪裡,都有人用拳頭捶,用手煽耳光,用牛糞石頭擊打我,邊打邊罵我‘魔鬼’,所以,一見人我就非常害怕,就趕快逃跑。”“你不用怕,我也是如此受人打罵的丑陋者,就是因此而躲到這個寂靜的公園來的,免得受眾人的打罵,所以,你不要怕,我們倆一起去找些吃的吧!”幻變的丑陋者就慢慢地走過來:“那可以,我們就在一起吧。”說著,就從兜裡掏出食物分給他,倆人共同分享。丑陋者飽餐一頓,心裡非常高興,覺得他們倆人共同生活非常愉悅,就對幻變者生起了歡喜心,在他生歡喜心的剎那,世尊就現出他本來所具有的三十二相的莊嚴金色身相。丑陋者見到這莊嚴相好,頓時生起了無比的信心和歡喜心,其快樂非十二年的禅悅所能比。他在佛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當下獲得了預流果位。他心想:如果我的身相不是這麼丑陋的話,我願在釋迦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受淨戒,遠離一切生死輪回的大海;只可惜,我身相如此丑陋,因緣不具足。就在他發心出家的剎那,他的丑相變成了妙相,他立即在佛前三次祈求:“世尊若慈悲開許,我願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淨梵戒。”世尊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馬上給他受了比丘戒,還傳他一些法要,這個丑陋的孩子依法要精進修持,不久就滅盡了三界輪回的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手掌與虛空無別。諸天贊歎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丑陋者以何因緣生富裕家,卻因具有十八丑相被驅出家門,後又遇佛,對佛生歡喜心得以出家獲證羅漢果?請為吾等宣說前後的因緣。”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兩世因緣和合成熟故。一是很早以前,無佛出世,只有獨覺應世,當時,有一位施主簡直是個守財奴,不說上供下施,連自己也捨不得享用。一次,獨覺化緣經過他家門,他先是供養了一些飲食,供畢他馬上又生了後悔心:這個光頭沙門,供養他還不如給作工的吃了好。又去把飲食從獨覺缽裡搶了回來,並以各種丑陋的身相對獨覺謾罵,趕獨覺走開。獨覺知道他這樣作造了很大的惡業,很想救度他,馬上示現神變:飛在空中、閃電、打雷、下冰雹等,因凡夫對神變有很大的信心,看到這些,施主馬上祈求:‘大尊者,是我錯了,請您下來,慈悲慈悲我們這些沉溺在輪回中的眾生吧!’尊者見他已生後悔心就下來了。他又重新恭敬供養獨覺供畢他發願:以此供養之功德,願我生生世世生富裕家,能在比獨覺更殊勝的聖者前,令佛生歡喜心,得到阿羅漢果位,願這次所造的惡業不要成熟,一旦成熟,願在我發心出家的剎那能全部消盡。諸比丘,當時的吝啬施主就是現在的丑陋者。因他以各種丑相來咒罵獨覺,故今生具十八種丑相,他因趕獨覺走之過,故今生從小就被驅出家門。後來,生起後悔心再對獨覺供養發願,以此功德故今生在富裕家,以願力故,他剎那間丑相變為妙相,得出家證羅漢果。二是在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他一生中出家,在臨終前發願:雖然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願我在釋迦世尊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得出家,滅盡三界輪回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這兩個因緣和合成熟故,他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果。因緣如是也。”

  注:

  ①四無畏:佛與菩薩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懼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穩。佛之四無所畏即是一、諸法現等覺無畏。二、一切漏盡智無畏。三、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四、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

  ②十八不共法:十八種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於聲聞、緣覺。唯佛與菩薩特有之十八種功德。即:⑴諸佛身無失。⑵諸佛口無失。⑶諸佛念無失。⑷諸佛無異想。⑸諸佛無不定心。⑹諸佛無不知已捨心。⑺諸佛欲無減。⑻諸佛精進無減。⑼諸佛念無減。⑽諸佛慧無減。⑾諸佛解脫無減。⑿諸佛解脫知見無減。⒀諸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⒁諸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⒂諸佛一切意業隨智慧行。(16)諸佛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礙。⒄諸佛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礙。⒅諸佛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礙。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9/58984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