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獻香也是一種反省的功夫,最起碼一個月要反省兩次,初一跟十五。 如果你不往自己的內心去察看,就會把眼睛盯在別人身上,找別人的缺點。 徒啊! 將指責別人的心,用來反省自己,那徒兒的修行境地,不是君子就是賢人,不是賢人就是聖人,因為你的省察功夫做得徹底。
◎為什麼修到最後,心性沒有辦法再提升呢? 因為你很少去反省,甚至從來不去問問自己的內心深處,你的需求,你的根本。 你不從根本上去下功夫,以為來佛堂聽聽道理就是修道,心性當然無法提升。
◎為師我只是一個窮和尚,說名利沒有名利,說富貴沒有富貴,拿什麼給我愛徒? 就憑著這一指點,點開你的生死竅門,這就是道,就是理,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人固有的良知良能,只要你時時參悟,從這根本上去悟去修, 自能提升心性。
◎其實徒兒有困難的時候,不須呼喚為師,為師就在你們身旁了,徒兒之所以看不到為師,是因為你累世累劫的業障、脾氣毛病礙著了你的 心眼,讓你看不到為師,所以徒兒以為師不在。
◎為師我再三思量,到底該如何幫助徒兒把心裡的石頭搬開? 在這個同時,徒兒就要懂得反省。 你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 是不是那裡沒有改進? 以致事情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來越多,這便是反省的功夫。
◎留什麼給子孫最好? 就是積陰德。 什麼叫福? 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有得用。 所以,你如果能做到孝悌忠信,就不怕沒有福祿。
◎這個聖事是為了你自己的根本,不是為別人而修辦。 你因為得道,修道,得了很多的福氣,得到很多的人緣,認識更多的人,知識更充實,生活也更加充實。 聖事你去做、去辦,上天不會辜負你,有形無形當中,都在增加你的福氣。 福氣要你自己去發覺,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足,我們能坐在這里,是上天給我們的福份,不知足的人不能體會上天對你的用意與關愛,你就不會沾到 這個法喜,所以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參悟、用心去感恩。
◎把你的生活跟道融合在一起,學就要用。 你做得好,你能夠積德,上天就給你福壽,因為好人要留下,為上天布更多的德,那上天就想要留下這個人。 惡人呢? 惡人必遭天譴! 上天是為了保護更多善良的人,所以為惡為善在你們一念之間,人生幾何,為什麼不好好把握?
◎人世間有多少福,雖然是暫時固定,你們若好好修道辦道,你們會再添福,將來的成就跟別人不一樣,你若甘願將道放棄,損失最大的是你自己。
◎予樂為「慈」,拔苦為「悲」,願不願意做這兩樣義工呀? 要做義工之前,本身要先做好,你自己真正快樂,才能帶給別人快樂,懂得體會別人的苦,才能解決人家的苦。
◎先要求自我,再去看別人,先看看自己修的怎麼樣,再去看看別人修的好不好,所以有對待、有分別的人,通常都是自己心理面起了對待分別,而 對待分別就是讓自己痛苦的淵源。
◎當你肯做小醜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當你覺得「我」放下也無所謂的時候,就成功了,就可以渡化更多人了。
◎如果心像一個城堡,密不透風,包的緊緊的,永遠看不到外面,要知道,這就是菱角太多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不覺得,當和人相處時,每個人菱角都很多 ,就會碰得很痛,所以會有怨、恨、惱、怒、煩、八苦就是因為這樣才有,所以人常常在苦海裡面,不快樂就是因為角太多了,那要怎樣才能把它 去除? 要「磨」! 用什麼「磨」? 借著人、事、物各方面來磨,來歷練,逆境的時候,就會越磨越圓。 所謂吃苦了苦,要苦的有價值,在苦的時候,要反省自己,不要一味怪別人,這樣才是成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累劫累世帶來的業障,亦有冤親債主的乾擾,要怎樣讓自己回天的路走得平順,就是要改毛病、去脾氣,行功迴向,自己都不 幫助自己,老師一直扇有用嗎? 自己要走,記住老師隨時會在身邊保護你們,但一定要心存善念,你們說聖凡兼修,其實很少,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天有一小時修道的人都很少。
◎三期末劫,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此時業力討得很急,在這清算之年,徒兒要有覺悟的能力,一旦有病苦纏身,切勿怨天尤人,只能靜下心來,「感恩」與「懺悔」。 「懺悔沒將老母的道辦好」,「懺悔沒將道代表好」。 懺其以往的行為,才能給自己一條生路走,有病,乃在了業! 若能真心懺悔,就有重生的機會,要心 存感恩,有人說我求道修道,怎麼還生病,還有不如意的事,其實上天已經在暗中大事化小事,不能起嗔恨心。
◎修道要修正道,有徒兒在道場久了,認為道場太平淡了,沒有什麼,心就向外尋找,神通抵不過業力,故不可以走旁門左道,也不可以修那些有法術的、 畫符念咒的,因為有法就有破,並非究竟,唯有真功實善呀! 徒兒啊! 只要脫離這條金線,這三曹對案就沒有你的份了,只有「自性圓融才是究竟」,道雖然很平凡,但是在平凡之中卻有真滋味,也唯有真味 ,才能讓你真正成就。
◎觀世音菩薩想的是眾生,因此全世界的眾生,大家都誠心誠意的膜拜祂。 這不是觀世音菩薩當初的本意,但是菩薩的犧牲奉獻,眾生有所感受,自然有所回饋,今天你老是想到自己,無形當中意念會縮減得讓別人都難以靠近,這樣子就活得不快樂。 別人跟你在一起,會覺的不好相處,人緣即佛緣,你要去渡化眾生,眾生看到你就討厭,你還能講什麼話?
◎你們希不希望也成為最有人緣,最受歡迎的人? 只要開心,很快樂,每天很快樂的去修道、辦道、幫助人、渡人、接引佛,所謂的接引,接引來佛堂,不只接引他們到佛堂,還要接引他們 直到天堂為止,這個事情是快樂的,幫助別人,別人就快樂,別人也一定就會歡迎你!
◎每一個人都必須處在團體之中,假若不跟其它人合作,將會很難有所成就。 尤其是修道、辦道,把每一個人的心團結起來,才能夠創一番大事業,團結這顆心要祛除我見,若太執著將很難融入道場中。 不僅在道場中,走入社會,沒有一個人是不需要別人的幫忙。 那天你也需要別人伸出援手幫助你,不管哪件事,慈悲心沒有任何局限,只要發自內心去幫助別人,當下就是菩薩,就是仙佛。
◎徒兒啊! 你們懂不懂,仁、義、禮、智、信,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仁者可以能夠不憂,因為他有一顆推己及人的心,推己及人的心,就是慈悲心。 我現在明白修道是一條很好的路,我去實踐,而能夠影響到我的家人,就是推己及人,對不對呀?
◎那『義』是什麼呢? 我們光有仁這個雛形,這個理想還不夠,我們要有這個『義』去推廣,對不對? 而人性容易偏善,也容易偏惡,所以必須靠『禮』來約束。 也可以說,『仁』就是一個無極理天,就是我們的靈妙自性,『義』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走回這個家,而『禮』就是你在走回家的這條路上,路旁邊的 一個柵欄,可以防止你亂跳亂跑跑錯路,懂嗎?
◎接下來是『智』,我們沿著這柵欄繼續走下去,沿途也許會有許多的奇花異草、美妙的風景,引人入勝,對不對? 但是我們要用我們的智去分辨,你如果不用這個智去分辨的話,即使有『禮門義路』給你圍起來,你也會逾矩的,知道嗎?
◎接下來是『信』,信統四端兼萬善,是不是? 信就是信實、守信,我們希望明白我們的靈妙自性在哪裡,我們希望回到我們的赤子之心。 既然有這個希望,我們就應該守這個心,對不對? 套一句你們常講的,你們說,當初我們從理天出來,我們就要守信,再從這里回到理天,對不對呀? 我們的舉手投足,萬念萬想之間,都是從無極理天那個靈妙自性中出來的,是不是? 從這里出來,一本散於萬殊,而萬殊最後終要歸於一本,要怎麼歸於一本呢? 這當中就要有一個信念,一個正確的信念,對不對?
http://oktw.6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51&extra=page%3D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