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在什麼環境,道始終都在你心中,在同修共辦中,就有苦有樂,這樣才能夠造就你們。
徒兒的心是不是對著上天表白呀?表白什麼樣的心呀?(對上天表白一顆真誠的心)真心永遠不變,始終無怨無悔、無怨尤,要勇敢面對你們的人生,意志堅定勇敢,真誠為道奉獻,心中才會法喜充滿。
在為師的心目中,你們個個都很可愛,可愛之處是那一顆真心啊!所以你們這顆心要好好的保護它,在日常生活中,要謹言慎行,說的話要負責、要小心;做的事情也要小心、更要負責。傷害別人與自己的話不能說、傷害別人與自己的事更不能做,所以要時時謹慎小心,若不謹慎小心,你如何瀟灑自在呢?
徒兒要歡歡喜喜,對別人恭恭敬敬,自然你的人緣就會好,一切事情就會很順利,所以你的環境是要靠你自己去突破,而外在的環境對你們影響大不大?就像你們開著一部車子走在馬路上,外在的環境會影響你嗎?外在的號誌燈、車子、馬路的彎直都有關係,所以你們要隨著外在的環境去適應它,把你們的車子開到目的地。
為師時常陪伴著你們,陪伴著你們去開創,所以徒兒啊!有為師陪伴你們,徒兒並不孤獨啊!不要說我很孤單、我很憂愁,你不了解我,其實要人家了解你,得先認清楚自己,好不好?
希望你們要珍惜、要發憤圖強,上天給你們什麼,還要你們懂得去珍惜、懂得去研究出來,若能把它行出來,那才真正是你們的。
書要多看,書中的道理在啟發你們,你要懂得啊!為什麼古聖先賢要留下這麼多文章?是為了啟發後來的人,讓後來的人能一關關的突破,而不是把你們一關一關卡著,曉不曉得?你是不是看了之後,走不出去?是你把你自己給障礙了,你突破不了這關,你落入了文字障,就像今天仙佛批的訓文,你喜不喜歡啊?你能不能貫徹?還是你看到後,會執著啊?若會執著,就不是很好的引導,仙佛的訓文就是能夠讓大家開闊自己的人生、開創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讓你們執著、不是讓你們設定這麼多障礙,把你們阻擋著啊!
(因有一位辦事人員穿涼鞋,老師走過去時,故意輕踩其腳)抱歉踩到了你,會不會痛啊?若踩著鞋子,就不會痛;若踩著腳趾,就會痛,因為鞋子沒有感覺、腳趾有感覺,為什麼腳趾有感覺啊?因為你存在,是不是啊?如果踩到死人的腳,他沒感覺,所以性在人在、性去人亡,所以要好好的珍惜你們的肉體呀!
「誠」:每一個人要有真誠的心,在做任何事時,都要帶著誠心去做,才會成功,這跟做生意是不一樣,今天帶著誠心來開法會的人就舉手(很多人舉手)舉一半的,只有一半的誠心,那你們辦事人員今天沒有白費。
來了佛堂,對仙佛是不是很尊敬啊?你們有幾個人初一、十五都會回來佛堂幫忙整理、獻供啊?這就是對仙佛最底線的一種尊敬,常常回來迴光返照,仙佛常看到你,就會記住你,以後你有什麼事求仙佛,仙佛才不會感覺你陌生陌生的,仙佛當然不會這麼現實,為師會講這種話,也是鼓勵徒兒最少初一、十五也要回來,學修辦道就是從這裡開始。
再來是「堅」:堅是硬的意思,什麼東西最硬啊?鋼鐵比石頭硬,鋼鐵要用火來熔,才會熔化,可是石頭只要用力一擊,就會碎掉,對任何事情,我們都要抱持一個堅定的信心,你認定「道」是好的,就要有信心,要有像鋼鐵一般的信心來修辦道,你才能走得下去。
「靜」:為什麼要靜?你的心一天到晚都在胡思亂想,若靜不下來,人會老得很快,因為想到最後,會腦神經衰弱,人的心要能夠靜,才能跟仙佛比較接近,你的心能夠靜,別人跟你講的道理、是非善惡,才能夠分辨的很清楚。
「守」:你有鋼鐵一般的信心之後,還要能夠守,人的心變得很快,你要守住原來發的這個信心,這很不簡單,你要像守護你的家庭、兒女、家人的這個心,來守護這個佛堂;還有守護你的心,來守住這個道。
「恆」:能夠守住,你才有恆心,求道就等於「再生」一樣,因為你知道了你的真人、假人,知道回家的一條路,就等於再生,從再生開始,到最後一口氣為止,要有恆心毅力一直走完,徒兒要慢慢的去理解、了解,因時間有限,這篇訓文希望你們好好去體悟。
聖訓者,聖人所垂示的書訓,也可以指一切記載聖理的文字,換句話說,就是聖賢仙佛所說的話,聖賢仙佛到底在說些甚麼話?有千言萬語,就是說真理的話,說眾生要如何修行,才可以回天的話,也就是說一些引渡眾生如何改邪歸正、由迷轉悟的話,因為聖賢仙佛是已經成道的人,所以他們的話可以代表道、代表真理,而聖訓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也都是從他們自性中流露出來,契應眾生各種因緣而解說的,所以他們的話就是真理,真正佛性的流露、真正光明的引領、真正回天的導航,所以徒兒們,聖訓是如此的尊貴,你們又怎能不善加珍惜,深深的去體會其中真義,並且身體力行呢?
這與所謂的「勿棄」,就是不可以拋棄、不可以輕視、不可以不照著去做,因為每一篇聖訓或經書都是仙佛的心血、慈語,自然都有仙佛在護持它,你把它帶在身邊,只要你心正、心誠,無形的它可以保佑你,也可以避邪難,如此你怎麼可以輕易拋棄它,而不加以重視呢?
既然聖訓是指引眾生如何走上成聖成賢的路,徒兒們,那你們若不照著去做,又怎能修道有成,而真正成仙成佛呢?何況仙佛都是大慈大悲,都是為你們生死大事而著想,為你們費盡心血在努力,你們又怎麼忍心輕易辜負,而不照著去做呢?所以勿棄聖訓它真正的涵意就是體會仙佛的慈悲、明白書訓的真意,最後依訓實行,才能夠成聖成佛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