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上果位人間定,唯有眾人對你的肯定,那才表示將來的果位,當然要得到眾生給你的肯定,你首先要培德,德性就要像山海一樣那麼高、那麼深,也像觀世音菩薩、孔子、聖賢仙佛一樣,經過千百年後,都受到眾生的禮拜,當初他們正為眾生犧牲奉獻時,並沒想到會得到什麼結果,這就是他們無所為而為的天性,所以徒兒們既要修道,就要先付出,才能夠從過程中,體悟一步一腳印的道理。

徒啊!道的可貴要從你們身上表現出來,對不對呢?但是你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來包容你,那你自己就要先挪出一個新的空間去包容別人、接受別人,給別人一個機會、一個希望,這道的尊貴才能夠顯露出來呀!

你執著於喜歡跟這個人在一起,不喜歡跟那個人在一起,整天活在愛憎怨仇中,不是很辛苦嗎?苦從哪裡來?從你的執著而來,修道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一天,你身邊的人都不再修道了,只剩下你一個人,那你怎麼修啊?你這輩子所喜歡與討厭的人都離開你了,那時候你就看不到自己的脾氣毛病了喔!

徒兒啊!當我們看到某個人時,如果我們不知道他的過去、也不知道他的現在,第一眼看到他,一定不會討厭這個人,對不對?這第一面、第一念一定是清靜,無善惡的,可是時間久了之後,你發現這個人不符合你的框框,於是就開始有了分別對待,開始不喜歡他、不尊敬他了,若說每一個人都是老母所生所化的,那你不尊敬這個人,是不是也代表你不尊敬老母啊?

沒有他的醜,就顯不出我的美;沒有昨天的失敗,就激發不出今日的成功,得失成敗、美醜善惡一直都立於同一條地平線上,都有它生存與成功的理由,佛與魔、凡夫與聖人都隨時在相互更替,你看他小時了了,但長大後未必佳,或是幾年前很令人討厭的他,怎麼今天修得像菩薩一尊?可見世間沒有一定與永遠不變的現象,只有打破思維的框框,才見得到全新的景象。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