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藍采和大仙慈語 (上篇)

當仙佛容易嗎?人都做不好了怎麼做佛?修身養性你都做不好,怎樣達到聖賢仙佛的境界呢?所以人在修的當中,就要懂得去改變、反省自己,這樣你才會進步,你名稱上掛一個修道人,但是你要怎樣讓你的心時時能夠靈明不滅,保有一顆赤子之心,那不簡單,你要在紅塵世當中保有的一顆心,這樣你才不會被繁華的景物所迷惑,用一顆清静的心來看待這世間的一切,你面對人世間的善與不善,善者「讚嘆随喜」,遇到不善者,只有慈憫、哀憐、引以為鑑。所以人要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不被污染不容易!這也是你們要學習的。

每走一步,你都要有一些領悟,道理千篇一律,都是在啟化你、告訴你、引導你向上,但是你要落實在你的生活當中去行、去做。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那麼你走到哪裡,人家就會歡迎你。所以你在處世當中,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要慎獨自己,在有人的地方要發揮和諧、恭敬的那一份精神,那麼你所處所在之處,人人都會喜歡去。

在道場中,人與人在一起,要談道論德,而不要談論是非,這不好,人容易造口過就是這樣子而來。人家說你修道,你清口了,心就要清,口更要清,口清就不可以隨便說人家是非,說人家壞話,挑撥離間,所以清口了,心要修、身要修、口更要修,這樣才能夠達到清。

修道其實很簡單,在你日常生活當中,你的一舉一動,如果能夠合理就能夠合道,若不合理就不合道,真理是不變的。在人生當中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機會,你要懂得自己去爭取,不去爭取機會就會流失。行功了愿是要自動自發去做,而不是讓人來安排你,你的人生掌握在你自己,你要懂得去自己去安排時間,而不是讓人家來替你安排。

修道人不是與世隔絕,也不是不問世事,你要去關心,畢竟你站在這個國土上,你就要去關心這個國土上的一切事情,但是不批評,只是關心,社會需要什麼,你又能為這個社會、國家貢獻什麼?缺少了什麼?那麼又要推展什麼?是不是要去想一想?如果這個社會壞人多於好人,那麼怎麼辦呢?修道人要有愛心、耐心,如果壞人多於好人,你會不會怕?(會)那麼你更要提倡他們所需要的,然後去感化他,去了解他為什麼會去做壞事。人都有很多說不出來的理由,但是你身為一個修道人,你的思想都要很光明面,你要教化眾生,必須要有耐心,更要付出很大的愛心,這樣才能夠感化他們。

在道場中這道情是最為尊貴,人跟人之間要懂得互相關懷、體貼,這樣道場才能顯現溫馨,你在你的家裡如果也能夠如此,那麼你的家庭更能夠温馨。道場溫馨、家庭溫馨,人人都喜歡,所以你們推倡的是「齊家修行、感恩有禮」,希望每個人朝這個目標去做、去實踐。

在提倡「感恩有禮」當中,你們就要把禮貌顯現出來,修道不簡單,很多時候自己的慾念要懂得去克制,別人管不著你,唯有你自己管的著你自己。其實人累劫以來都是帶有自己的習性,累積了很多,當然這貪、嗔、癡、愛、慢,就會越累積越多,但是藉著真理的教化,如果你能夠接納,你就能夠慢慢的把你心中的貪、嗔、癡、慢一一的來改掉,所以修道要越修越能夠化性。

修道最大的改變是你能夠言行一致,人家說聖人是三分做十分;凡人說幾七分做三分。那麼修道講究的是以身作則,要言行一致,那麼你是不是要說得到做得到?這樣才可以讓人家啟信,人家看到你的改變,才會想要踏入這個聖域,人這貪、嗔、癡若不除,就會成為你修道的障礙。

佛堂都設有班程,你修道到某個程度,就聽什麼課程,這都是為你們而設,但是你自己要能夠自我精進,如果你自己不精進,又不認真學習,那麼當你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你就容易退了道心。人如果沒有接近佛堂,又沒有常聽道理,在這人世間打滾久,你也很容易迷失掉你自己,剛剛仙長有講過,環境是會改變人的,你如果沒有很大的毅力,你很容易被改變。修道希望你能常常接近佛堂,常常聽道理是有意義的,既使道理聽了很多次,但是你越聽越能夠體會,修道你有體會,才能夠徹徹底底的改變你自己。有些人聽的道理很感謝,會發心,從此以後我要改變自己,可是這一份初發心卻很短暫,因為遇到,不如意、挫折、人事問題,他完全把他說的話忘記了,這樣的人很多。

你的心唯有你自己做能夠做主,別人做不了主,所以希望你有這麼好的因緣,你應該懂得去珍惜,真有一口氣在,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如果一口氣不在了,那什麼事也不能做了,所以當你有機會的時候,請你不要說你沒有空、很忙,修道辦道就是要忙裡偷閒,無常一到還能夠讓你說你很忙,等一下嗎?希望你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能夠懂得及時把握。行功了愿是你自己建功立德的好機會,所以你也不要去推辭,不要為自己找很多理由與藉口,這樣你會吃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