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尚且有四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連聖人都會擔憂自己無法修得完完整整、乾乾淨淨了,為師怎麼不會擔心徒兒「講而不行」呢?你們聽了這麼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將道理落實在生活中,若能常保初發心,成佛必有餘。感慨的是,人心好比溫度計,與順境時,道心就節節上升,遇到不如時,就急速心灰意冷,甚至凍結了。
徒兒的心之所以起起伏伏,是因為理念不是很正確,不很明白,對修道這一條路也不夠精進,所以才會一顆心上上下下,更遑論「身體力行」了。
「修道辦道」這四個字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這是因為徒兒沒有實地去做,也缺乏「貫徹」的勇氣,所以道是道,生活是生活,你是你,我是我,把修道當成口頭禪、理想。徒啊,你的「分別心」如果不化解、「我執」如果不看破,那麼道與你永遠也搭不上關係喔!
徒啊,你們皆是「未來」的菩薩仙佛,所以說,你現在不修,就成不了佛。任何事都要把握機會,當下就是你,連當下都把握不住,更別說未來!你該做的、該說的,都要用心去做、去說,你此時此刻盡了心、把握住了,便是擁有了全部。所以,徒兒怎麼能不力行不懈呢!
修道辦道不是比高低,更不是論道務的多寡,而是在於用心是否單純?愿力是否堅貞?咱們學修講辦行不是多部曲,而是自然而然踏向每一步。徒兒要知道,你們每個階段的體會與成長都不同,不管你身擔何職,最終的目的都是「立愿了愿」,而且要無愧於天恩師德。
人與人之間的對錯,不是有我們去評定的,上天賜給我們這對眼睛,是要我們內觀自在的佛性,在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認清自己,而不是要我們去看他人的錯。同樣的,上天賜給你這張嘴巴,也希望你能代天宣化,而不是用來評論別人,明白嗎?
徒啊!你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成長的?是什麼時候被激勵、立大志愿、開荒辦道的?就在你們「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候,才激發起大家的心,是不是?大家都是努力走過來的,如今才得到眾人的肯定。徒兒們雖然不要忘記曾經受過的苦難,但更要記住,還有比你們的遭遇更慘的人。如此看來,「緬懷過去」固然好,錯用了過去,反而會滋長更大的傲慢。過去你們是用什麼心開創出這一大片道場,你永遠也不能忘記這一路走來所秉持的精神,絕對不能變質,知道嗎?
徒兒的每一天是怎麼過的?是每天都「進步」的過?還是每天都很「痛苦」的過?是每天都很瀟灑坦然的過?還是每天都很多心多慮的過?你有常作觀照、自我改變嗎?你們每天都在變,只是有的是變好,有的是變差,有不少徒兒們都是「不如從前」囉!不如當初的「初發心、傻氣樣」,徒啊,你有想過怎麼把它找回來嗎?
當初你們為了要證明自己的真心誠意,於是盡心辦、盡力辦,一片真誠表上天,而現在大家是為了什麼在苦惱?為了變成人事團體、固定模式的辦道而苦惱?人才多、技巧好、經驗豐富了,卻失去了那顆純樸、快樂的心啊!快!把它找回來,把這顆心找回來。人生不是像夢一樣嗎?咱們不能嚐了豐富的滋味後,就沒辦法回歸恬淡的原味;你不要把自己陶醉在經驗的模式裡,而迷失了原來的方向。知道嗎?
徒啊,當你領導一方久了,觀照不到自己喔!辦道是很辛苦沒錯,你們有苦中作樂嗎?為什麼是你們要受這些苦難,而不是別人?這是你們的天命啊!如果你們不受苦難、不受折磨,如何體會出前輩渡化眾生的心?如果你們不受苦難、折磨,又如何發出像菩薩一般的愿立?也不會有黃金換不來的生命體驗、觀照的智慧,對不對?
徒兒啊!徒兒!你們每一位前賢的手上都拿著燭火,勇敢地嘗試薪傳的使命,把大道弘揚出去;而今你們也是「前面的人」了,你們也要為後人點燃燭火。你點燭火要小心翼翼呀!就像前輩們的苦口婆心,小心呵護、照顧著你們,你們現在就是要做後人「模範」的時候了,你要以身示教、身體力行,所言所教都要以正道、正知、正見傳達給你們的後學。
在你們思考一件事情、決定一件事情的同時,是應這眾生的根器恩威並用,還是一意孤行呢?當施恩則施恩,當威嚴則威嚴,你只要秉持一片公心辦天事,確立目標,不怕困難不退縮,眾生的慧根一定會因你的努力而被啟發的。
《孟子》一書有這麼一段:「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元老,它就不屬於一個國家,應該說它即將瓦解。」試想,元老級的因為江山的更易而被淘汰、流失了,而這個國家竟然沒人有能力去留著他、幫助他?這個國家永遠沒有長老,永遠都是新人!你想,你們還會有多少同修、手足、姐弟可以在一起共修共辦?對哪些離開道場很久的前賢們,你們這新一代的道務負責人,都有義務把他們找請回來,因為這裡有他們曾經流過的汗、流過的淚、用過的心,我們要懂得飲水思源啊!
修辦道如果不知道「迴光返照」,一味地拘泥在文字、言語、形象裡,那如何是好?末後了,縱使你的道理講得天花亂墜,可是旁門左道更令人眼花撩亂,你的「理路」如果不清,一不小心,方向就偏了。言語、文字只是用來解釋「道」是什麼?你要善用、用得恰當,就能把道傳達得很好、引渡更多的眾生。
如果人家不信任你們,那你們更沒有必要去「評斷」別人,你只要各負其責,好好照顧自己的家園,相信自己的信愿行證、相信天命就好了。
處事最怕的是「起人心」,你一起的人心還「不自覺」,那就變成自己的絆腳。徒啊,在你不知道該怎麼做、遇到困境的時候,就想想古聖先賢、看看書、翻翻經典,總會找到答案。困境不會是永遠,也只有自己才會把自己困住。明白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