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不是只有外表的追求,
而是要從你的心念行為開始改變,
一個人不一定要美麗,
可是你要讓人家感覺你有一點修養,
有一點道德,有一點仁義,
才能讓你的人生有一點涵養,
越相處越喜歡你,
你如果光有一身的外表那也只能取勝一時,
卻不能讓人家永遠喜歡跟你一起共事,
那不是成功,是失敗的,修行人也一樣,
在這五濁惡世當中,在這社會道場進進出出,
難免都有一點點受污染,
所以聽道理時時淨化自己,要返璞歸真,
要追求真的,不要只有追求假的。
訓,不是用來比較的,是用來探討的、
是用來啟發的、是用來讓人學習的,知道嗎?
也不是要讓人放著存藏裱框的,
是應時機、應時運,來啟發每一代,你能遇到,
是你的福分,你不能遇到,也不能怨嘆,
各有宿命,所以修道人安身立命。
人生於天地之間,受於天與地的眷顧,
人是滄海的一粒粟米,
所以要敬天禮地、孝父母,末後眾生,
儒教應運,最平常的綱常倫理,
最適合末後的修道人,火裡栽蓮花,
鍛鍊身與心,那你要練得真功夫,無論是受苦,
那都是在消業,不要太悲傷,
反其心要有一點感恩,受一點苦,
了一點業,多好的事呀!
無論是家庭的考驗、道場的琢磨,
都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階段。
修道至尊至貴,不要當兒戲,
你也不要說你有能力向上天挑戰,是不可能的,
一個人怎麼能戰勝諸天仙佛呢?
怎麼可以給 老母下戰書呢?
那你不是大不忠不孝嗎?
我們是滄海的一粟,沒有上天的眷顧,
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懺悔,感謝上天憐憫我們,
給我們機會,有辦道修道的機會,
將來可以超生了死、祖先能夠沾光,
我們只有報恩了愿,別無所求,
你可知道你在這輩子修道,
你現在能夠安穩坐在這裡,站在這裡,
是多少諸佛菩薩為你們擔待,
老母如何地開恩嗎?
你今天辦道,有多少人生過程的坎坷要走,
是諸佛菩薩暗中給你撥轉,不一定要讓你知道,
讓你有化險為夷的機會,你再怎麼有成就,
都是 老母給的,前賢提拔的,不要忘了。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