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自我進步也是功德

凡事要「自我要求」,修道人就是要這樣。自我要求,自我進步,人家看到會說,他進步好多,我要好好跟他學習,這就「是一種功德」。

二、自我退步是敗德

那個人怎麼修道了,還那麼差勁!那誰要去佛堂啊?這「無形當中就把這個人給考倒了」。

三、讀聖賢書心境提升

徒兒最近都有在精進自己嗎?精進的內容是懂更多的說法,還是幫助了內涵的提升呢?「讀聖賢書」不是讓自身多了論斷的憑據,而是『要協助自己更清楚聖賢的心懷與志節』。

四、心境未升是凡夫

如果徒現在修道,修道認為要走入人群,然後就敷衍了你自律的功夫,就忽略了你對自我的要求啊!那我跟你說,你修十年你還是跟凡夫俗子一樣,因為你『在氣質上,內心上』面都沒有要求,你怎麼會進步呢?對不對?

五、君子暗室不欺

『聖人說,君子暗室不欺』。今天修道是修自己,辦道是大家共同辦起來的,『不管修與辦,徒兒的心境都要保持始終如一』,而不是心隨境轉,遇挫折則止,遇熱鬧心又熱了起來,那就不是『中道』了。

六、把道融入生活中

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與自己相處,心境上的調適」,如何『把道融入生活當中,讓你這個道心能夠保持穩定』。

如果徒兒們為人處事,有時候做得很好,表現很優良,大家對你的印象是百分之百的好,可是有時候心情不好,就隨便敷衍了事,人家對你的印象是打了個問號,那這個『品質就不穩定了』。

七、多為衆生叩首

當你們遇到不順時,誠心誠意叩求 老母慈悲,會有突破阻礙的奇蹟出現。我們不必從大處想,我們就從『細微處做德性,見到人家有一點苦難,見到人家有一點愚痴,我們就磕頭』。

八、常叩首冤欠不找

『叩首、跪拜,拜什麼?拜你的自性』。我們天天為眾生祈福,早晚獻香叩完一百叩首,要不要加叩是看你們,可是希望你們都能『加叩一千叩首,你每天一千叩首的迴向,眾生好安慰!你的冤欠不來找你』!

九、清淨心來辦道

如果不是以『清淨的心』來辦事,就算做了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功德很大,但是最後還是回歸於『有限的福報』,照樣「是三界輪迴」;

反過來講,你是「用清靜的心來替天辦事」,雖然你是「負責打毛巾、端茶水,只是打掃佛堂、做個「無畏施來煮個飯,但是你只要用清靜的心,就能夠契入大道,真正達到超生了死的境界」。

十、理念正確就倒不了

自己的理念正確就倒不了,所以賢徒引導眾生的主要關鍵,就是「給眾生一個正確的理念、遵循的方向」;你沒有給他正確的理念,他就無法瞭解「修道的意義在何處!心不正,身如何正」?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