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士們,你們有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啊?(有)當下你們會感嘆人生無常,那有沒有想過要趁自己還有肉體的時候,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好讓自己的人生可以活得很有意義、活得更有價值,也讓自己沒有白來這個世間啊?(沒有)所以賢士們,小仙今天要你們去想一想自己往後的人生該要怎麼走,要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好不好啊?(好)賢士們,想一想你們人生的目標是什麼?那你們的志向又是什麼?每天是不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啊?(是)如果每天吃飽睡、睡飽吃,那小仙覺得這樣子的人生也很無趣啊!賢士們啊!世人總為情而煩惱,你們也在煩惱什麼啊?來講給小仙聽聽,要煩惱的事也可真多,是不是啊?(是)要知道人生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煩惱全是自找的,所以賢士們都在自尋煩惱,若要不煩惱,也是可以啊!是不是啊?(是)要放下煩惱、拋開煩惱,好不好啊?(好)最後小仙希望賢士們能看開一切、能看淡得失,回歸樸實自然,回到最純真善良的你,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好嗎?(好)因時之關,那小仙就不再多說了,小仙也希望將來咱們在理天相聚團圓,那麼小仙就先回去了,賢士們,就再見了!

南極仙翁慈語: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慈德融入生命裡 效法彌勒 快樂施眾

把悲愿融入生命裡 渡眾出苦 勇往前衝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呀!十五條佛規是哪十五條?你們有幾個人記得呢?你們是不是把它掛在牆壁上,看都不看一眼呀?你們問問自己,當個壇主,連十五條佛規是什麼都不清楚,你說你佛規禮節會做得好嗎?你們已經不是新道親了,最基本的佛規禮節又懂了多少?為師在你們身上看不到一點誠心敬意,跟前賢之間只不過是虛應禮貌而已啊!

◎今天修道的功夫就在反省自己而已,你們沒有常常反省,卻只有看到人家不好的地方,都反省別人!要知道,當你的手指著別人的錯時,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也錯了呢?你們每天看得到自己的錯嗎?每一個動念,都可能是錯的;每一句話,講出來都可能考倒別人,那你們怎麼可以不謹慎、不小心呢?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身上帶有上天最『神聖的愿力』與天職,至少徒兒就有先天的大愿來,這是先天的大愿力。所以徒兒今世才有這個機緣,有這個因緣,有這個緣分來到道場參與普渡大事『愿』這個字是原來的心『原心』代表的就是原本的自性,本性。

所以愿可保身,可以保生。愿以保身,就是保護肉身不遭劫難。愿以保生,就是保護生命,保護靈體,往後不受苦。在道場,仙佛常常說徒兒們要了愿,要了愿還要知愿,知道愿力,還要了愿力,兩者是相輔,互佐,兩者的本體是一樣的,只是運用的方法不一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聖尚且有四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連聖人都會擔憂自己無法修得完完整整、乾乾淨淨了,為師怎麼不會擔心徒兒講而不行呢?你們聽了這麼多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將道理落實在生活中,若能常保初發心,成佛必有餘,很感慨的是人心好比溫度計,處順境時,道心就節節上升;遇到不如意時,就急速心灰意冷,甚至凍結了,徒兒的心之所以起起伏伏,是因為理念不是很正確、不是很明白,對修道這一條路也不夠精進,所以才會一顆心上上下下,更遑論身體力行了。

「修道辦道」這四個字講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這是因為徒兒沒有實地去做,也缺乏貫徹的勇氣,所以道還是道、生活還是生活,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只是把修道當成口頭禪、理想。徒啊!你的分別心如果不化解、我執如果不看破,那麼道與你永遠也搭不上關係喔!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可以超生了死『超生了死』乃是跳出五行、超出陰陽、超脫輪迴。人生於陽世間是活地獄,死於陰世間是死地獄,陰、陽兩世既是地獄苦海,是否該尋求『解脫之道』。

解脫之道的『道』可解釋為『門路』亦是解脫之門路,所以需要求道,求道才能『天榜掛號 地府抽丁』脫離閻君無常之手,超昇無極天堂。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末法時期,三曹普渡之因缘乃是大根器、大智慧、大使命、大愿力、大承擔者、大發心發愿者,願意出生入死、共進退共患難者,方才能修得起、辦得起、扛得起、做得起、要求得起、犠牲得起!

懂吗?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們修行的定力不夠,這個花花世界多迷人,迷得忘了自己,忘了『借假修真』忘了『返回本顏』迷失自我就是走上『輪迴的路途』徒兒們希望淪為地獄的一份子嗎?為什麽要常常開法會,要徒兒常常聽道理?就是要引導徒兒『登上彼岸』那徒兒真的能『醒悟迷津』嗎。

徒兒們迷失了幾年?求道那一天,為師告訴你們自性在哪裡,本源在那裡,徒兒可有認真『向道修行』為什麽求道很重要,求道之後可以開智慧,仙佛慈悲開示的道理,你們自然聽得懂。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海古佛慈訓:

濟顛瘋僧慈訓: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下清口愿,是有憑有據,因為立表文,有一個實質的憑據,為師有一個實質的憑據,來調解徒兒們的因果。無形冤欠也會因為,有這實質的憑據,而願意先放過你們,先讓你們修行,以功德抵你欠冤欠的業債。

愿力也是一種保證,既然有了清口愿做保證,為師也就可以,幫徒兒們承擔部分因果。素食清口當立愿,有愿有憑記先天,三官大帝簿中記,此後修程大步前。大愿抵住前孽債,免得修中擾心田,老師保證爾前債,以後建功漸補填。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