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聖訓 (64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性的作用是以一顆覺悟的心常去找出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反省能力,徒兒要去想講課能不能幫助我修道?為什麼會愈講愈沒東西啊?因為沒有在修道了,為什麼會沒有修道?因為沒提升,為什麼會沒提升?因為沒反省啊!如果你用人心去反省,是反省不出東西來的,這是內心的問題啊!六祖惠能大師也說過:『當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咦!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是聽到快膩的一句話,但這當中,是不是也意味著徒兒對這句話已經麻痺了呢?徒兒啊!你們現在是不是正在背道而馳?趕緊回頭是岸吧!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徒兒,要好好的修修自己啊!若能真正的念念自淨其心,這修道才得力啊!才能夠真正的事半功倍,明白嗎?為師希望徒兒們能夠互相鼓勵、互相肯定,這樣才有朝氣、才有活力,要給自己信心和力量,為師也會賜予你們信心和力量,只要徒兒有心、只要徒兒願意,為師也願意牽著你們走,就只怕徒兒不把為師的話給牢記。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徒兒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是用什麼心態去面對這件事情?是逃避,還是面對?若逃避,永遠沒辦法解決事情;若面對,也許就有轉機,可是徒兒們都怕跌倒,要知道跌倒沒關係,即使跌倒了,就再爬起來,對不對?不要害怕任何的苦,有一句話是說吃苦就像吃補,能愈補愈勇,懂不懂啊?為師希望徒兒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用智慧去面對,不要因為外在的環境,而影響到你們的心境。

在人生旅程中,時時刻刻都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徒啊!要用你的意志、用你的真心去承受,而且好好地了解你自己,學習做個真正的自己,懂得接招,事來則應、事去則靜。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啊!趕緊清醒,天時不早了,不要再留戀這個世間,為師在這裡祝福你們,希望你們平平安安,也希望你們快快樂樂,也希望你們把為師的話記住,你們的面容為師都記得,為師最怕的就是你們把為師忘記,屏山等待是為什麼?你們何時才能回到我們的故鄉,何時為師才等得到你呢。

為師一年一月、一日又一日的在等待你們,所換來的只是傷悲,所換來的只是一場空的歡喜,你們希望為師這樣嗎(不希望)為師是希望我所換來的是真真正正的歡喜,我所付出的是希望我的徒兒都可以『回去理天』你們要好好珍惜自己。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律主』是司法佛堂的各種法律、佛規禮節以及戒律,今天佛堂有佛規禮節,大家才能平平安安的修道、大家才能循規蹈矩,如果佛堂沒有佛規禮節,人人就可以越矩犯份,那是不是道呢?你對上應該有禮、對下應該有禮,人和人相處,該用什麼禮節,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偏差了,你就離開了這個道理,道是中心、道是一條路,你離道了,離開這條路,那是什麼地方呢?你到了哪裡呢?就到了不是道的地方,對不對?聖賢仙佛在有道之處,那麼無道之處是哪邊呢?所以在佛堂,一定要有佛規禮節,才能戒律大家的身心,讓大家不越距、不犯份。如果一個人不遵守佛規禮節,就會越矩犯份,就會引魔入侵、趁虛而入,明白為師講的道理嗎?這就是佛規禮節的重要性喲!

多學禮節、多約束自己,或許平常我們逍遙慣了、自在慣了,不喜歡叩拜、也不喜歡受到約束,但是今天你們修道,就得先明白這個道理,要知道有些約束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啊!秩序也就沒有了,如果不以規矩,就難以成方圓,規矩是成方圓的器具,你如果不要了這個器具,你畫方,也就不方;你畫圓,也就不圓了,這個不方不圓也就會變得不倫不類,以後道場也就會跟著不倫不類啊!是不是應該要整頓啊?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性,是圓滿境界。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皆能處事圓融,即使受苦毁謗,也能化於平淡。要知道《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者,他是不會孤單的,他一定會有鄰近的同伴,近悦遠來。

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是一定的道理。如果你是好的,接近你的也一定是好的,緃然本來不好,也會因接近你而改好;相反地,如果離你遠的,他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自己的修持一定要好。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之修道,與古不同,不必捨家拋棄,離妻別子,在家即是出家,得道即可修成,無分士農工商,男女老幼,貧窮富貴,皆不誤其事業,修行之法,簡而且易,遵儒教禮義,釋教規戒,道教功夫,三教之法,合為一 體,躬行實踐,不假虛偽,人人可成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一切選擇都在於自己,修道也是一樣,行不行動、了不了愿也在於自己,來不來開法會也在於自己,選擇對了,人生會很光明;選擇錯了,人生會充滿黑暗,希望你能静下心好好想一想 。

人要等到一動也不動的時候,才有時間,卻已不能行功了愿了,趁著現在你還能動,要好好利用這個假肉體,為自己爭取一點時間,行功了愿才是最實際。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先照亮自己的心燈,才能引發别人的心燈。以歡喜心做事,即使忙碌,也不會感到辛苦,反而覺得甘甜。眾生為什麽痛苦?因為看的全是别人的錯;菩薩為什麼快樂?因為菩薩解眾生的痛苦。

『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升降只在一念善惡之間,要用智慧來判斷,來修心養性,真修實懺、實心修煉。要成聖、成賢,要成佛成仙,都取決在一顆聖賢的心。菩薩我,也曾是人世間的人呀。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賢士們好!(仙佛好)賢士們免禮,賢士們請坐!(謝謝仙佛慈悲)賢士們,現在來看看在黑板上,是哪兩個大大的字啊?(以時)那麼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老母大典)賢士可有想念皇母嗎?賢士可有用心體會我們諸天仙佛的心嗎?可有參悟我們諸天仙佛所開示的真理嗎?有沒有啊?班班法會篇篇訓,每篇訓文都是攸關賢士們的生死大事,賢士們可有細細研究了嗎?(沒有)為何沒有啊?因為賢士們都把我們諸天仙佛所批的訓文放在櫃子裡,是不是啊?(是)那麼有沒有讀進賢士們的心坎裡啊?(沒有)每次當有訓文的時候,賢士們個個都說這訓文要收啊!小仙就反問你們的心也有沒有收起來呀?(沒有)因為賢士們的心都是易放難收啊!是不是呀?(是)所以修道就是要時時往內觀照,了解嗎?

賢士們,今日來佛堂學道修辦,是為誰而做啊?是為誰而修啊?是為了點傳師嗎?是為了引保師嗎?是為了壇主講師嗎?還是為了我們諸天仙佛啊?是為了濟公嗎?(是為了自己)既然是為了自己,那賢士為何還不快馬加鞭啊?為何還不趁著自己還有肉體的時候,多積功累德啊?賢士們是在等什麼啊?難道要等到無常現前,或是業力要討上門來的時候,才要好好行功立德嗎?是不是啊?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善布施和道場辦事了愿~有什麼不一樣?

有徒兒要問:「恩師啊,我造了善因,行善布施很多,我未來可以成為氣界大仙,不用受刑罰。如此的行善布施和道場現在的配合辦事了愿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在道場可以修成果位,那一般的行善布施只能成為氣界大仙,這有什麼不一樣呢?」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之家,真愛開啟歡笑之門,感恩寬容,廣結善緣,讚美接引眾多仙客,耐心營造理想的家,用這些來圓滿自己的家,試問自己,家庭變得如何?

教子孫當以身作則典範立,積德傳家如細水長流,福慧永綿延,問問自己,給子孫做榜樣做的如何?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能夠常常回來佛堂,聽聽道理,道苗就會慢慢發芽,慢慢地長大,現在你們已經聽了一些道理,道苗已經長高一些了,知道嗎?

個性不要很倔強,你看刀子很剛強,就容易缺口;弓箭很強硬,那一條線很緊,就容易斷掉,所以我們要學習柔弱勝剛強,內在有堅定的想法、有堅定的主張,但是當跟人相處時,要學習柔和。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明白真理要自己去參悟,去了解,實際的去做,去修?好好改自己的脾氣毛病。修道修心,從心而修,那麼心怎麼修?就要靠自己,修得好不好也是得靠自己,一切事情都是靠自己,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

出處:光明的智慧(二)P.59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在紅塵流浪六萬多年了,有誰能把握於此。六萬多年來,有造下罪過嗎?罪業如何消去,除去呢?過錯與罪業,是要由懺悔和功德,相輔相成來使其消減。

光是懺悔,無實質的功德,業力又會再找上門來,又來干擾你的思緒,或是蒙蔽智慧,讓你循環不已的來造業犯過,如此一來,業力即堆積如山,沒有辦法消除,就無法回天了。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們,我們每個人把這篇「立身行道」訓大聲念一遍,好不好?(好)平常我們仙佛有臨壇,就聽我們仙佛講啊!也聽為師講啊!那徒兒們,換你們來講講,好不好啊?(好)那就來講徒兒求道後的改變,或是講自己對道的體悟,或是來講講自己的優缺點,要如何改掉自己的缺點,或是要講解這篇訓也可以,好不好?

徒兒們,會不會害怕上台學講啊?會不會怕自己講得不好啊?會不會啊?(會)要勇於挑戰、勇於嘗試,好不好啊?不要怕講得不好,要盡你所能的去學講,徒兒啊!也會不會害怕承擔責任、使命承擔啊?(不會)你們有什麼使命責任啊?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啊?(要渡化眾生)若想要渡化外面的芸芸眾生,那也要渡自己啊!畢竟自己也是眾生,是不是啊?(是)徒兒們,這篇訓得要細細參悟,修道要好好的去下功夫,那要從哪裡下功夫啊?(心)所以徒兒們,自己的心可有沒有每天洗滌啊?修道得要從哪裡做起啊?(自己)如果自己真的有去下功夫,就能漸漸影響周遭的人啊!就能漸漸影響社會、漸漸影響整個國家,進而能平天下,就能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若人人的心全修好了,自個兒的心也修正了,這世界就能祥和了,懂嗎?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

得遇明師求得大道的時候: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大道最有情、也最無情,有情在於普渡眾生,造化萬物,使同修之間互相切磋、互相成就;而無情雖然最可怕,卻也最公正、最真情,修道就是認理而已,若是認人情,就會失去方向。

道很好,但是人做不好,反倒怪起了道,為師說這是不明理喔!道場教的理都是良善的、受用的,而人把道理弄擰了、走歪了,不自我檢討,卻說是道場誤了我,你每天講道德、說仁義,如果不實行,光說有用嗎?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在求道之後,為師可是『幫徒兒擔了 一半的罪業』因為要讓徒兒們在修道路好走,好修,進而知道要好好的來『行功立德』知道要來立愿,了愿,了業,了因果。有些徒兒會問:為什麽我修道還會有病痛,考磨?那是因為徒兒們在累世輪迴以來,隨著各個不同的因緣之中,不知道做錯了多少的事。

無業不轉人,沒有因果不輪迴,人有因果,罪業,所以有輪迴,有種種的病痛,考磨。單就這一世而言,徒兒還沒有求道,修道之前,還不知道要『清口茹素』戒殺放生之前,不知道造了多少的業?吃了多少的眾生肉?間接傷害了多少眾生的生命。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乃是修自身,莫要拿别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見到同修的不圓滿之處,不可執著於自己的好惡,喜歡或討厭,不該被自己的好惡沖昏了頭,做出錯誤的行為。見到他人的缺點,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見到他人的優點則要廣為宣揚,倡導,讓大家學習,效法,修道必須隱惡揚善,才是真正的修道人。修行必須在逆境之中求進步,在順境中要珍惜,才能幸福,快樂,如何看得出真正修養功夫?在逆境中能做為—朵寒梅屹立不调謝,這才有真功夫。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辦道就是要踏踏實實、本本份份、立愿了愿,何苦去身陷在繁雜的人事問題,爭辯那些所謂的對錯呢?為師希望徒兒們是愈修愈自在,不要讓清靜的性田種滿不必要的雜草。

道本來就很尊貴,會有是非對錯,那是因為人的問題,我們不要因為人的行為,而否認了這個道,也離開道場,上天會考驗你們,是認為你們夠資格,是試驗的時候了,才給你出考題,如果徒兒的道念還不堅定、理路還不清,或是一開始就認人修,上天是不會在你身上加諸任何考驗磨難的。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