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社會若沒有了禮節法度,就會亂了章法,沒有可以依循的方向,有人往左,有人向右,步伐淩亂,身心放蕩,最後自我毀滅。道場也是如此,佛規禮節就是幫助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腳步與方向,不會錯行胡為,這是上天的恩賜,徒要好好遵行,必能步入聖賢之門。
◎《曲禮》有雲:『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是道德的工具。現在的人都不提倡這些禮儀了,生命才會扭曲變形。道之宗旨就是為了復興文化、古禮,所以才要徒兒們,好好尊崇與奉行這個禮教儒風。
◎現在的人視道德為迂腐,禮教為束縛,一切隻講求自由平等,視倫理為扯談,綱常為草芥。把這道德、禮教、倫理、綱常都棄如敝屣,你說這社會不會亂嗎?該孝順不孝順,該給人做模範的都不去立,風氣還會好嗎?『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風氣就是這樣形成的。也正因為如此,老母才開恩降道,叫你們修道,返本還源。
◎道場體制完不完善,端看佛規禮節是否周全。這其中的承上啟下與尊師重道,更是重要的修道課題。修道辦道如果缺乏這樣的戒律,道場風氣就會步向散漫失禮。因此,身為前賢的人,更應當謹言慎行,好好落實佛規禮節。佛堂所有的禮儀都要懂,不好的就要求改進。如果你們進了佛堂,隨隨便便躹個躬,參個駕,說有做就好,可以交代了。這當中就沒有敬畏的心,當然就顯不出那份神聖的道氣,更沒辦法讓初入道的新道親,在進入佛堂時有肅然起敬的感覺。
◎ 道,在細微之處。客人來,主人迎;客人欲走,主人應恭送,這就是禮。不是隻有對仙佛如此,對前賢更當如此;不隻對前賢恭敬,對眾生更當如此。
◎隨時隨處,對任何人都能表現恭敬、誠意的心,自能顯出你的道格。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佛有佛規。但是有些人會覺得來佛堂的佛規禮節太約束了,是不是?你仔細想想,如果修道沒有一點戒律,如何收束身心呢?所以徒兒要真熟禮,才有好行誼。堅守著修道、辦道的道規,綱紀,徹底做一個敦厚、樸實的謙謙君子。
http://www.myok.eu/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66&extra=page%3D1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