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群仙嘉言錄摘要❵

◆保生大帝曰:「老子的『無爲』,就是心無存功德念頭是嗎?」

◐道濟天尊答曰:「善哉!善哉!老子曰:『無爲』,世尊曰:『妙行無住』,修道士之心,若能與此相照合,則與天地合其德了。所謂『明心見性』者,則是心沒有一點兒的妄想,一點兒物慾都沒有,修道士想做佛,大家要知道,人本來性就是佛,還做什麼佛?因爲有衆生才有佛,佛與衆生,本是對待之名詞,至於沒有衆生了,也沒有佛之可言了。」

◆白府千歲問曰:「何謂至誠?」

◐濟公活佛答曰:「至者最高之境界,其誠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萬事圓融,而超越古今,此乃是大學所雲之『在止於至善』。圓陀陀;光灼灼了,佛陀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是無上的佛行。參贊了天地之化育,人性最光明的流露,其性融和在虛空界了。内已無所度之我,外亦無所度之人,佛之所謂稱也如此。天地萬物,協和一體。」

◆白府千歲問曰:「修道之人;在廟宇拜拜,或者拜門口鬼神,於道有什麼關係?」

◐濟公活佛答曰:「修道之人;是修心而已,世人未達眞理,容易被環境左右,所以殆也。若達真理,修道歸修道,拜拜歸拜拜,不要兩相混雜,修道是修心養性,滌除妄想,拜拜是尊敬仙佛,修道是佛門弟子,皆要遵守佛門規矩,不可雙腳踏雙船,不要以迷信來拜仙佛,不要有兩種的歸依,修就是修,拜就是拜,遵守大道之原則,尊敬仙佛而拜拜;有什麼不可。」

◆白府千歲問曰:「修道之人;有沒有命運?」

◐濟公活佛答曰:「怎麼會沒有命運,今世之命運構成,乃是前生;甚至過去生之造因而結之果也,前世造因,今生;出生在世間,世間又名五行世界,以金木水火土之相生相尅,來運轉人之命運,作爲報應之結果,所以,命相家才以八字四柱,化爲五行,看五行之生尅論斷,就知道其人之一生窮通得失也。」

◆廣澤尊王問曰:「現在人間宗教甚多,未知那一門是最上乘之宗教?」

◐靈隱禪師答曰:「至於宗教二字,意義深遠,一般之教化是有教無宗,宗就是道,教是德的啓示,德必依賴道的生,故大生曰徳。

白陽天道之法門是傳道,因爲道不可言、不可説,無形無相,必須以心傳心,才能開悟,所以,孔夫子之傳道,子思稱謂『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心法是謂宗也。凡能傳心法者,才可謂之宗教也。

心法是秘傳的,自古師師相承,不離此宗,釋尊謂之『教外別傳』,不在文字之內,不在言説之內,妙在其中矣!孔夫子法門謂之中者;天下之正道。凡是有教無宗者;都謂之旁門,旁門就是非正門也,亦是漸法也。」

◆廣澤尊王問曰:「道與教有什麼分別?正道與旁門又有什麼不同?又是正教邪教又有什麼分別?」

◐靈隱禪師答曰:「道與教的分別,就是道傳核心正法,教勸善用外圍功夫,道傳心法,教勸行善。正道與旁門,就是正道傳心法;點玄關正竅位,旁門不傳正竅,不點玄關,旁門雖不傳正法,仍是正教。正教與邪教者,正教雖不傳玄關心法,他是學習古聖賢的善美行爲處事,邪教就是違理背道,專以邪言惑眾,凡是不用眞理而立教者,都謂邪教。」

◆廣澤尊王問曰:「風水地理與修道有關否?」

◐靈隱禪師答曰:「當然有關,若論『有關』二字,什麼都有關,隻是與成道無關,要成佛道,就要有佛心、要有佛行,就可成就佛道。有關,就是説後天的事情,因爲人居住在後天,居住在五行的世界內中,必受五行的生尅造化所影嚮,所以,風水地理仍在後天五行之中;當了一個角色,可以促進人之得失,故雲『有關』。

世間上什麼都有理,天有天理,人有人理,地有地理,天時、地利、人和,仍不可失之也。在地球上的每一個環境,都可能產生五行之氣,譬如電之所由生,在於磨擦而可以發電,電在五行之中便是火,故每一個變化,都能產生變化,故雲『有關』。如果人之在世間,得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力量,若是不修心,行功立德,得地理仍是沒有益處也。

智慧之人,就是要見機造機而轉機,用後天之力量,助先天之大道也。見機就是見了時機則乘之,就是有機可乘,這是『緣』。造機就是自己去創造機會,這就是造『因』。轉機就是時機成熟了,就利用機會;去做自己最有利的修道行道事吧!修道之人,若能從世間上每項事情,轉運到修道方面去,地理風水亦是很好幫助。」

◆廣澤尊王問曰:「人的八字命與修道有關否?」

◐靈隱禪師答曰:「八字命與修道當然有關,前生做什麼事,其因的結果;就從今生的八字可以看出來,所以佛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種來佛緣,今世之善根當然較爲深厚,命好而善根又深厚之人,當然在今世之修道過程中,阻礙較少,因爲事業較爲發展,人事也較有順利,可以幫助修道。

但是,隻靠命運仍不能成道,最重要仍是出在自心之要不要修,故常説:修道是從心修起,八字命很不好的;七真當中的『邱長春』,仍修爲七眞的『天仙狀元』,但是要歷經很多的苦楚,才達到成道的境界。知道了自己的八字命,就要運用智慧,運轉自己的命運,好好的修道、辦道、行道也。」

◆池府千歲問曰:「請問聖僧活佛,白陽修道法,與過去紅陽修道法,有什麼麼不同?」

◐西湖瘋僧答曰:「紅陽白陽修道法,沒有什麼不同,古道今道不變,怎可有不同的地方,道本無空間與時間的差别,自古修道惟心,今時修道惟心。」

◆池府千歲問曰:「世人傳説:活佛當時修行,喝酒食狗肉,可有此事?」

◐西湖瘋僧答曰:「在世修行;是非多多,爲了諷刺當時的不守規矩的修行者,作態飲酒食肉,想一想就知道,飲酒食肉怎能成道,人間之傳説,無有是處。」

◆池府千歲問曰:「出家修行;是否比在家修行好?」

◐西湖瘋僧答曰:「爲天下羣生之超生了死而出家者,非聖亦賢,當然很好,爲自己的清靜,爲自己的解脫而出家者眾生也,雖然出家沒有用也。試思因果關係,吃施主,怎麼還施主,施主施給你吃,你成道了,眾生往哪裏去,這是公道嗎?大家用公道的心,做個裁判吧!若能爲天下人羣之超生而爲者,出家在家一樣好。真出家是開荒辦道,拯救天下眾生,化眾生離苦海;上彼岸,假出家就是製造自己的安樂也。」

◆池府千歲問曰:「佛與衆生有什麼分別?」

◐西湖瘋僧答曰:「本來無佛,亦無眾生,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因爲有眾生故有佛,有如老子的『長短相形』是一樣的道理。佛是覺,就是思想無邪念、無貪念,心之動念,皆以天地之心爲心。眾生是迷,就是思想有邪念、有貪念,心之動念,皆自私之心爲心。佛無天堂地獄之分別,是心是佛,到了什麼地方都是佛,不隨環境而有所改變。眾生有天堂地獄之分,未達境界,到了什麼地方,都是眾生,故有天堂地獄之分,隨環境而有所改變也。」

◆李府千歲問曰:「修道之人,可以拜道中以外的神聖否?」

◐天然古佛答曰:「修道歸修道,拜神歸拜神,有什麼不可,『十五條佛規』之『尊敬仙佛』的道理若了解,自無疑問也,在禮節之中;尚有諸天神聖之禮節,就可以明瞭的。難道我是某家之子弟,隻尊敬自己的父兄;以外不可尊敬人家的父兄否?隻是依歸白陽正法佛門,再不合依歸旁門而已,因正法佛門是頓法之門,旁門是漸法之門,那有棄正法而歸末法之理呢?」

◆李府千歲問曰:「請問古佛,一貫道是什麼意義?」

◐天然古佛答曰:「孔夫子對於曾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儒家思想重在實踐,乃以一切貫通萬事,都要切實的勵行。一者一切,包括天地人一切,上自天界,下至陰界,中至人間,都要連貫起來,去實踐勵行大道的眞理。」

◆許府千歲問曰:「天道與普通教化,最不同地方是什麼?」

◐萬國教主答曰:「天道與普通教化;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天道能超生了死,不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轉變。教化就是最高的成就;不過是六道中的天道,仍是輪迴中的福報而已。」

◆許府千歲問曰:「修道的學問未知有多深?」

◐萬國教主答曰:「未達之前學無止境,達者無有深淺,隻是在自性中;平平常常的行爲而已矣,世尊説過:『大地眾生皆有佛性』,自性的流行罷了。」

◆許府千歲問曰:「佛經五千卷;未知那一卷對佛理最奧妙?」

◐萬國教主答曰:「借用儒家一句話說,就是『一言蔽之,曰思無邪』。若是心思不起邪念,沒有一卷是奧妙的,若能對症投藥,那一味藥就是奧妙的藥。」

◆範府千歲問曰:「修道之法門,頓法與漸法,怎樣分別?」

◐三期導師答曰:「頓法就是以直指本性,使眾生了解人之本來面目,而恢復本然之行爲,由內中止處,發揚到外圍的行為。漸法就是教眾生行善,使其漸漸體會到人的本性之止處,由外圍的功夫找到內中止處。」

◆範府千歲問曰:「甚有眾生疑問;大道之傳入火宅(民間、百姓、家庭內、儒家),可否請導師略述道傳火宅之實事?」

◐三期導師答曰:「道入火宅之事,即從六祖慧能大師以後,即入火宅了,懷讓禪師拜六祖,六祖曰:『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説,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獄』。在懷讓當要離開六祖之時,六祖遞交錦囊一封,囑讓往南獄傳化,錦囊內意,盡囑火宅儒家傳化之事,後江西馬道一祖;得錦囊之曹溪意旨,內容有偈曰:『釋迦從我絶宗風,儒家得我正法通。三期末後收圓事,正心誠意合中庸。』馬道一得旨爲第七祖,火宅遞傳無令斷絕,以至於今爲十八代祖,至於後代之遞傳『正法眼藏』,乃是諸般星宿,到此運際,同助三佛,普收藴數,末後大事明白,同報母情。」

◆範府千歲問曰:「學佛、信佛、拜佛,有什麼不同?」

◐三期導師答曰:「『學佛』就是踐迹佛的腳步,效法佛的偉大行迹,至於達到與佛無異,成佛的意思。『信佛』是信仰佛的偉大,信仰佛的靈感,想得佛的感應,信奉佛的慈悲,精神的寄託。『拜佛』是尊敬佛的能力,佛的偉大,利用佛的慈悲,求佛庇祐平安發財。」

◆範府千歲問曰:「眞道與外道有何分別?」

◐三期導師答曰:「『真道』是得佛的正法;而後行正法,是自然無欲以觀其妙,自然有欲以觀其竅,動靜自然合道,不造作;免用功,而與天地合德。『外道』是以術流之功夫,如畫符、唸咒、靜坐、觀空等等之造作,謂之外道。」

◆範府千歲問曰:「請教導師,您徒弟滿天下,可否說說修道子之心,都存有什麼心?」

◐三期導師答曰:「説到修道子之心,太多太多了,怎能用言語形容那麼多的修道心。略擧一二説説而已。(一)、佔大多數之修道心,都是爲了自己的超生了死;上天堂的心而在行功立德。(二)、亦有甚多的修道子,在修道的過程中,想見見住世的肉身活佛,而肉身活佛給他看見了,他又覺得與人無異,故又產生懷疑之心了。無形的神聖,看不見,用三才揮筆開沙,以文字教誨,他又覺得不夠味,用講師成全於他,他又覺得是人講的,沒什麼希奇,疑神疑鬼的,不知修什麼道。

修道子應該要識透道體,佛與眾生的關係,要知道什麼是佛,什麼地方是佛的西方,什麼地方是眾生的欲界,若是佛,不論居住在什麼地方都是佛,眾生者到了什麼地方都是眾生。『思無邪何處非南海,志於道吾家則西方』,勿拘執於相也。」

◆廣澤尊王問曰:「何謂左道旁門?」

◐湖隱和尚答曰:「不以正法者,均謂左道旁門,修道在心,離心無別佛,不去識心,如『坐禪打坐』以為收圓者,謂左道旁門,違背正理而為修道者,均為左道旁門。」

◆廣澤尊王問曰:「天堂在那裏,地獄在那裏?」

◐湖隱和尚答曰:「有形相的人間,有天堂地獄,無憂者天堂,受苦者地獄。無形相的世界,亦有天堂地獄,無憂者天堂,受苦者地獄。故心善者,現在是天堂,歿後亦是天堂,心惡者,現在是地獄,死後仍是地獄。佛乃欲人間爲天堂,至於此是大同世界,人間之天堂也。」

◆護法堂保生大帝問曰:「如何叫做修道?」

◑月慧菩薩答曰:「人之性本清淨,動靜自然合道,沒有道可修,也不必修,本來自然,沒有名稱,老子強名曰道。自然清淨本性。被人心之欲念所覆蓋,被妄想之所遮蔽,爲了恢復本來清淨面目,故要修道,所以修道就是去其妄想,恢復本來面目,叫做修道。」

◆保生大帝問曰:「什麼叫做明心見性?」

◑月慧菩薩答曰:「性本自然,故心無有不淨,明心見性是一種修道過程的名詞。性既自然,心本清淨,那來的明心,那來的見性,至於心中之妄想物欲沒有了,叫做明心見性。物欲妄想蔽心,心則不明,心不明;性不能現,一切之處事則不能自然流露本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則是明心見性的前程,上明是光明,明德是天性,光明自己的天性,就是使其明心見性。到達了明心見性之境界,就是大學的「止於至善」,所謂見性成佛,自性的流露就是明心見性。」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九六原靈?」

◑月慧菩薩答曰:「九者陽之奇數也,奇者謂乾也,此伏羲所畫之卦也。一者奇也(九),故☰爻爲乾,乾下謂內卦,乾上謂外卦,上下六畫皆奇謂乾卦,謂之九,畫卦由下而上,下一爻謂初九,第二爻謂九二,第三爻九三,第四爻九四,第五爻九五,第六爻謂上九,故九代表陽數也。

六者陰之偶數也,偶乃謂坤也,此伏羲所畫之卦也。一者偶也(六),故☷爻爲坤,坤下坤上六爻皆偶謂坤卦,謂之六,下爻謂初六,第二爻六二,第三爻六三,第四爻六四,第五爻六五,第六爻上六,故六則代表陰數爲坤。

九六原人則是陽陰之謂也,易經:『道則是陰陽,陰陽則是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故人乃得天地之陰陽而生人,故曰九六原人,非指九十六億之人也。」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九二殘靈?」

◑月慧菩薩答曰:「易曰:『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潛龍勿用乃陽之在下也,猶心之未動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心之淨則已矣。』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所謂賢劫眾生,度九二殘靈則謂文明時代的三期賢劫眾生,須要度盡也,非九十二億的殘靈。」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如是我聞』?」

◑月慧菩薩答曰:「『如是我聞』是佛家語。『如是』形容大道,生天生地生萬物的道,在天謂之道,在人謂之性,是天命之謂性。『我』是真我。『聞』是看到了、聽到了,明白了解了。就是形容聞到了天地之真道,見到了自己的真如性了。也就是看見了本性,看見了大道,三期辦道,明師一指玄關竅妙,若能了解其中真理,即是『如是我聞』,明了了心;見了性也。」

◆保生大帝問曰:「『一時』是什麼意思?」

◑月慧菩薩答曰:「『一時』是佛傳道的那個時候,亦是佛弟子聞道的那個時候,亦是佛與弟子契機的那個時候。」

◆保生大帝問曰:「『佛在舍衛城』是什麼意思?」

◑月慧菩薩答曰:「『佛在舍衛城』是地名,此地名是佛所住的地方,所講道的地方,形容在人的本身玄關竅,大地眾生皆有佛性,自性佛的玄關竅,以『佛在舍衛城』作爲形容。」

◆保生大帝問曰:「『祗樹給孤獨園』幾個字,是否隠有特別奧妙的真理?」

◑月慧菩薩答曰:「佛在傳道的時候,欲使眾生開悟,都將止處,以言在此;意在彼的方法,讓修道者去摸索,所以『祗樹給孤獨園』雖然是孤獨長者所捐獻,卻是形容著『玄關竅』四週的環境狀態也。此猶如『紫竹林中觀自在,白蓮座上現如來』這個對聯,有相等意義。」

◆保生大帝問曰:「『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否亦隱有奧妙在其中?」

◑月慧菩薩答曰:「此句雖然是指著各教團的組成;佛弟子數量,但是,佛講經的時候,聽講的佛弟子該不止一千二百五十人,並每次的法會,該不會有相同的名額,而每部佛經都以相同等『一千二百五十人』作形容,大概不會這麼巧吧!故另有所屬耳。

一者一理,天地人萬物之造化本原,二百者可以形容爲一理所化者二氣,二氣謂陰陽,五十者可謂五行,所謂天地間之造化就是一理化二氣,二氣化五行,天地陰陽萬物成矣。亦是形容法會之成立,由天至地;萬物萬事以圓滿,而四因成熟矣。」

◆保生大帝問曰:「金剛經之『乞食』有何玄意?」

◑月慧菩薩答曰:「『乞食』乃是『親民』,釋佛生在國王家,出家是無上的佛尊,以乞食而親民度衆,民施捨而與佛結緣,故『乞食』使民種福德。」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次第乞己』?」

◑月慧菩薩答曰:「是法平等也,佛不分貧賤,皆要施捨也。」

◆保生大帝問曰:「『洗足已』是否有深藏佛意?」

◑月慧菩薩答曰:「『洗足』者去其不好的行爲謂洗足,有人形容謂『收腳洗手』,不再幹壞事之義,修道之人,壞事不可幹也,猶如儒家之『在明明德』也,要光明自性,不幹壞事,就是光明了自性也。」

◆保生大帝問曰:「『敷座而坐』是否另有深藏佛旨?」

◑月慧菩薩答曰:「佛在一舉一動之中間,當然隱藏著無窮的妙旨,外表是靜守玄,其實佛是啓示著玄關竅妙,欲使弟子們了解玄關密意,古時候的傳道,若懂得玄關止處,佛就可以傳道給他,是啓示弟子們,覓玄關尋主人的意思也,玄關竅是至善地,猶儒家之『在止於至善』也。」

◆保生大帝問曰:「還有『還至本處』是什麼意義?」

◑月慧菩薩答曰:「當然人落後天,須要返回先天,就是返本還原之義也,要返本還原,須要收拾衣鉢,去掉壞事不做,找到玄關主人,才可以返回本處故家鄉。」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妙行無住』?」

◑月慧菩薩答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可謂妙行無住,一切之動靜出於自然之天理而不執也。」

◆保生大帝問曰:「何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月慧菩薩答曰:「所行乎無爲,『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第七太保問曰:「佛所説之『阿羅漢』,與儒道二家之比較;該屬什麼果位,可否説説。」

◑中華聖母答曰:「阿羅漢是梵語,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而心之動靜,能自然的離欲,才可謂離欲,若以靜坐之功夫而得靜,此非自然之離欲,即非阿羅漢,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阿羅漢。以儒家來說,『賢人』則是佛所説之『阿羅漢』。道家者『大仙』之名,亦相等於佛家之『阿羅漢』也。」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之十二分雲:『當知此處』是知什麼地方?」

◑中華聖母答曰:「知至善地也,玄關之竅也。」

◆第七太保問曰:「『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爲有佛』,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經典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譯爲華語爲『本性妙智慧到彼岸』,簡而形容是天道本性也。『所在之處』是本性的止處,亦是玄關竅也。『即爲有佛』是指玄關竅內有佛,即是自性也,自性即是佛性。」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雲:『如來所得法』,是得什麼法?」

◑中華聖母答曰:「是諸位同體的『正法眼藏』,諸佛菩薩共同的道體『玄關正竅門』。」

◆第七太保問曰:爲何『此法無實無虛』?」

◑中華聖母答曰:「若住如來有法可得,就是謗佛,因爲恢復本來之自然而已,故不是法,若説沒有法,佛由此法而開悟,故説實則無,說無即有,故曰無實無虛。」

◆第七太保問曰:「眾生佈施有無功德?」

◑中華聖母答曰:「若説功德便是謗佛,功德乃是自性中之自然行爲,天地眞理,有得便有失,有得功德,便有失功德,自性不生不滅,那來的功德。功德二字之德,便是住相佈施,住相佈施是輪廻之種子,這都是得輪廻之福報。故佛無功德,故謂佛,眾生有功德,故謂眾生,行於事合於天地之自然,名謂功德。」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的第十五分,『持經功德』有那麼大的功德,到底爲什麼?」

◑中華聖母答曰:「持經有那麼多的功德,就是持自己的性經,以天命之性的真經,所行出來的,才有那麼大的功德,總而言之,是自性的生發作用,有無量無邊功德也。」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是什麼意義?」

◑中華聖母答曰:「這是釋迦佛在告訴須菩提,在末世『三期末劫』的時代,若有人得了先天大道,能保守著大道,能再度人,能宣化大道,開荒度眾等,其功德太大、太大了,用言語難於形容的功德了,比釋迦佛過去世供養諸佛的功德還要大的。」

◆第七太保問曰:「佛要滅度所有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雖然佛要滅度眾生,而眾生都是靠著自性自度,所以佛説無有眾生得滅度。」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佛乃恢復自然之道體,那來的道可得。」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到了無眾生無佛之時,就名無上正等正覺了。」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之第十五分,『化無所化』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聖凡同性,那來所化,佛即非佛,是名謂佛,凡夫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七太保問曰:「『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用人間形色,或者心中之相色,要見如來佛性,或以著相名聲,或用言語求見佛性,或以邪法要見佛性,或以左道靜坐旁門,要見佛性,均不能見如來。」

◆第七太保問曰:「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與不生不滅,試思相去幾何?若有所説義,即非如來,若不能明心,便不能見性,性不能見,如來亦不能見也。」

◆第七太保問曰:「『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什麼意思?」

◑中華聖母答曰:「凡是心所住相者,皆是有爲法,此法非超生了死之法,所以好像夢、幻景、水泡、影,如雨露,亦如電一樣很快就消失了,所以應該作如是觀,以自性之全然動與靜,自性自然之流露也。」

◆天上聖母問曰:「修道之人可以結婚嗎?」

◐三天主考答曰:「人間結婚,這是天經地義的大事,若人個個修道,而不結婚,五十年後,人已滅跡了。世間無人了,上天創造地球,有什麼意義。」

◆天上聖母問曰:「那麼對無結婚之修道者,該違天意了?」

◐三天主考答曰:「非也,爲了自己的超生了死而不結婚,仍不能超生了死,雖然身離塵而心不離塵,仍是凡夫。爲了眾生之超生了死,而不結婚者,是賢是聖也。不結婚是求其修辦道,以及行道之方便而已矣,非不結婚可以成道耳。」

◆天上聖母問曰:大學所雲:『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有什麼意思?」

◐三天主考答曰:「先是明白本體,自性的止處,可由本心生發處事,後是假體,四大假合之軀殼。先是聖事,後是凡事,先後之事,知而分別合道,這是近乎天道了。何謂近道,近道非達道,達道即至於至善,知道至那裏,即做那裏,圓滿而無缺,方能達道也。」

◆天上聖母問曰:「中庸:『子曰:回之爲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這形容什麼意思?」

◐三天主考答曰:「這是孔夫子讚其弟子顏淵,得道後的情形,擇乎中庸乃顏淵的執中道而行,得一善乃顏淵之得道,得一指,拳拳服膺乃是顏淵誠心保守。」

◆天上聖母問曰:「何謂『學而第一』?」

◐三天主考答曰:「學天道要到明白一理爲止,一理通;可以萬理徹也。」

◆中壇元帥問曰:「何謂『諸般星宿,到此運際,同助三佛,普收蘊數,末後大事明白,同報母情』?」

◑南海古佛答曰:「火精子謂日,水精子謂月,日月合其明也。『諸般星宿』好比是有道之子,日月光輝照耀而有星輝,三佛而有彌勒佛,濟公佛,月慧古佛。『末後大事明白』,三期白陽期一萬八百年,收圓的大事明白了。『同報母情』乃同時回報老母之情也。」

◆中壇元帥問曰:「何謂收圓?」

◑南海古佛答曰:「收圓乃是萬法歸一也,把放散出去的迷心妄想,化歸本來面目,使其圓滿無缺也。」

◆中壇元帥問曰:「收圓之事,是收回自身以及自身之周圍之圓滿,吾已明白,那麼普度是什麼?」

◑南海古佛答曰:「收圓是使之無缺點,普度使天下羣生個個求道,個個聞道,個個明白自性,個個明白眞理也。總而言之,普是普遍也,普及一切,舟車所至,日月所照,凡有血氣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一切眾生之類,都普遍的使其聞道。度者化也,感化於他也,就是普度之義,最終的目標;就是使其恢復本來面目就名爲圓滿,至於無眾生之時也,故曰:普度收圓。」

◆中壇元帥問曰:「什麼時候是普度收圓的期間?」

◑南海古佛答曰:「白陽期是普度收圓之期,不論時期,每時在普度,每時在收圓,普度不離收圓,收圓不離普度。沒有普度盤與收圓盤之分別,收圓與普度,隻在人心之分別,人心以爲有二,實則一也。」

◆中壇元帥問曰:「什麼是度人鬼仙?」

◑南海古佛答曰:「人是凡間眾生,鬼是地府鬼魂,仙是氣天諸神,未入理界之神,一切度盡,使之進入聖域。」

◆中壇元帥問曰:「什麼是邪教,什麼是正道,如何分判?」

◑南海古佛答曰:「以用術,或是咒,或是靜坐等,做爲修行者,都是異端,非正道也。正道隻用心,心邪則邪,心正則正,棄其不正之心則為正道。」

◆中壇元帥問曰:「孔夫子之爲聖人,而不自爲聖人,何也?」

◑南海古佛答曰:「太上不知有之也,這是自然之事,有聖人之心,凡夫也,故夫子不爲聖。」

◆中壇元帥問曰:「何謂金線?」

◑南海古佛答曰:「金者西方庚辛金也,屬白,清清白白的到西方。線者相連也,心不離道也,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不識之修道子,以爲跟繫前人即謂金線不斷,不知金線之相連乃在於道也。

道在心;金線在,道離心;金線斷也,故修道子當誠之以道,仰不愧於天,做個道中之正人君子,其道乃真,金線通天也。」

◆中壇元帥問曰:「修道之人該以何爲心?」

◑南海古佛答曰:「慈悲爲心也,有慈悲故能憫人,有慈悲故能助人,有慈悲故能救人,有慈悲故能度人,有慈悲故能仁,有慈悲故能義,有慈悲故能禮,有慈悲故能智,有慈悲故能信,故五常仁爲本也,故修道子該以慈悲爲心也。」

◆玄天上帝問曰:「道在什麼環境中所得?」

◐三天主考答曰:「道在己而人求諸遠也,在極平常之待人接物之間所得,不能向內返觀自照,而道更遠,隻有在平常生活的環境裏,素位而行,自然合乎五倫八德,能將己達而推給於人,如是不變,永久不變,至於合於自然天性之流露,謂之得道。」

◆玄天上帝問曰:「什麼時候是龍華會?」

◐三天主考答曰:「末後大事明白同報母情之時也。」

http://www.myok.eu/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46&extra=page%3D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