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意見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你就要做圓融的工作了,先接受別人的意見,然後再採納自己的意見,如此才能使得事情更圓滿。

[你們一首如意偈: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於我意,恐難人意,合於人意,恐難我意,人意我意,恐難天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

[用你的真心去做、去想,有時理直反而要氣和。如果你是對的,錯在對方,照道理來說,你可以理真氣壯,但是為什麼不靜下來想想,縱然讓你爭贏了,又有什麼意義,得饒人處且饒人嘛!

[一件事情,總有那麼多人看著你,難免有所批評。人的立場、觀點不一樣,只要做得合天意就沒錯了。自古以來聖聖相傳的道,是永恆不變的,聖人也是這麼走過來的,也是在人間修成的,我們要踏著聖賢的步伐,將來也能回去,這就是做事合於天意,才會真正如意,懂嗎?

[我們修道人要做眾生的橋樑,不要時時刻刻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身上,要以眾人為目標,要有大無畏、大無私、大勇敢的精神,才有辦法創造出神聖的聖業。記住,遵行一條金線,別錯亂了自己的腳步,所謂方寸之地難找,失之容易啊!可別好高騖遠,爭強好勝,大道本來就沒什麼新奇怪事,平平淡淡而已。

[與人之間能多一些和平之氣,多一些互助團結,多一些慈悲隨喜與關懷的心,世間就會變得更可愛。

[修道是自己的事,辦道是大家共同來辦理的事,不管修與辦,徒兒的心境都要保持始終如一,而不是心隨境轉,遇挫折則止,遇熱鬧又熱絡起來,那不是道喔!在日常生活中與自己的相處,要能做到心境上的調適,把道融入生活中,保持道心的持恆穩定。

[如果徒兒們為人處事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大家對你的印象是百分之百的好,可是一遇到心情不好時,便敷衍了事,人家就要對你打起問號了。

[徒兒們可能獨處的時間會多於與你們前賢相處的時間,你們都知道道在日常,你們可能很會在團體中生活,但卻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與那個心境相處,平常你可能都無法把它調適得很好喔!就像有時你與道親在一起辦事時,會道氣充滿,一旦回到家,經過了一禮拜、一個月,或更長久之後,你不知該如何面對自己了,接下來如何讓這顆道心保持得像在佛堂時的道氣呢?外在的是與人的相處之道,內在與心靈的相處,卻不容易了,是不是?

[怎樣才叫做隨遇而安呢?不論你們在哪個國家、哪個家庭、哪個工作崗位,都要各安其份,也就是安守你的本份,不要有不平的心。是你的命,就要安你的心、安你的命,把你的心抱持在最平和的狀態,如果你還有怨恨、忌妒,就很難隨遇而安了。

https://jigongteacher.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_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