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團圓是一件高興的事情,那為什麼開創的人都沒有回來團圓呢?你說這是什麽道理?(問前人)你們一輩子辦道辦到最後,最高興的是什麽?(團圓)到哪裡團圓呢?(理天)你們在人間都不喜歡團圓,將來有可能跟 老母、諸天仙佛團圓嗎?你在人世間的習性都沒有摒除,你到天上還有時間修嗎?

一個人辦道,越辦心要越沉穩,志節要越清高,才能顯出生命的可貴,如果你越辦道,經歷了這麼多事,遇到事情就驚慌失措,能保眾生嗎?外表看起來若無其事,但內心總要有個定奪。咱們人修道,首重什麽?要教人家會修道。論辦道,這一群人的能力都不差,只會辦道不修道,成嗎?(不成)他們都不成,你當點傳師還成得了佛?危不危險啊?當壇主,當講師都不會修只會辦,那其餘的道親會成嗎?你想他們的九玄七祖會安穩嗎?既然每一個人的心都不安穩、道途的光明又顯現在哪裡?那不是看不著、摸不透,不知道未來是如何了嗎?

會辦道不稀奇,要會修道才尊貴。要能把道行出,人家才會歌頌你、讚揚你,爾等都有一些道齡了,道場能不能成、眾生能不能救,你沒有責任嗎?你們把老母,把你們老師的道辦得如何啊?咱們今天這個盛會,不是來湊熱鬧,不是來看戲,是來尋求人生辦道的目標,這才不會有愧於先天領命的義務。師母我喜歡新進的修行人,誠心當中沒有遐思,沒有其餘的想法,相信天、相信道、相信仙佛、相信 老母,一心一意忠心修道,反觀修道數十年的人,想法多不多?意見多不多?看法多不多?作為更是出奇地讓人驚喜,那修道有用嗎?你打從入了濟公佛門,苦心孤詣地修,盼的是什麼?是了斷塵缘。如果我們在這修道的路途上,還不能了斷塵緣,還不斷的在攀緣,那永遠都在生死苦海中流轉,你有出期的日子嗎?那不是枉費你這一輩子捨去人世間想追逐的夢想,要淡泊明志的修道,但到了最後又是一場空,有何意義?

無論今天進入道場懷的是哪種心情,還是另有所求,師母我都希望你別忘了天恩師德,也不要拿自己累劫來的善根、宿命修道當兒戲,天命價值尊貴無能可比,無論在這末後的道盤上如何地波濤洶湧,大地人兒辦道的一切都操之於天,不論你道務辦得多宏展,能力有多高,希望你記住還有一個天,白陽普渡就只有這麼一期,要抓住金線、認真修行、辦道、

處事、說道理,都必須謹言慎行。在所有事物的過程當中,你只能盡其心、了其愿,來輔助三曹大事,哪怕有一絲絲的成就,也要懂得推功攬過,這才叫做實德。

白陽修道人會開得多,天天忙開會,開會出來沒答案、沒作為、沒目標,要給老天辦什麼道呀?人才沒造就,心中都沒有一點慚愧,還過得很自在、快樂,道心、良心都丢了,還不知道找回?如此的辦道你們老師還如此眷顧你們,難道你們沒有一絲愧疚嗎?

每個人應該想一想,所做的如理如法嗎?合乎天意嗎?如果合乎民意那就合乎天意,你不合乎民意那就是違背天意,從普渡以來辦道的殊勝,佛規的莊嚴、天命的可畏,如果在這些辦道的人身上给毁了,你有沒有罪啊?既然你身擔此罪,你想你自個會有好日子過嗎?辦道每一個人都有苦衷,有難處也有窘境的時候,可是你們現在,辦道的環境跟古聖先賢相比較都略差一截,是嗎?論拋家、論捨業你們捨多少呢?其實你們還沒有邱長春的資格,老天不會給你們餓死的,只是你想不通悟不明白,只執著眼前這一點小利可以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看所想只侷限於你看得到的、擁有的,看不到未來,又想不出生命中最寶貴的一切,在這名利妻恩子愛的環境中自我打滾,你有出期的日子嗎?辦道的人要明白一點,哪怕天塌地陷都還有你們老師給你撑腰,如果你真的有到那一種資格、節操,為道犧性奉献,諸佛菩薩不垂憐你嗎?

辦道人要有一點勇氣,無論社如何動盪,道局有所考驗,為前方領導的人要能夠不屈不撓,哪怕你真的沒能力,你也要站在前方給眾生看,讓眾生有一點希望,有一個目標,這才稱之為勇者。遇到事情都跑了,都明哲保身了,尋求自己的安危,這叫辦道嗎?叫赴湯蹈火嗎?叫萬死不辭嗎?不,我看你是自私自利、貪生怕死,你不配當濟公的徒弟。

修道辦道人都要學習身心皆喜捨,不只要學習外面合,內心要合,那道才能傳得遠。眾生才會愿意跟隨你,不是嗎?

修道辦道百折不撓的精神,是修行人所應該俱備的條件。你們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要各了自己的使命,修道要認清目標,天理人情只隔一線之間,修天道修人道,你都要有一個自我斟酌,每一個人都要緊繫自己的九玄七祖,所以不可以把它當兒戲,要看重、謹慎、慎思、明辨,一步若錯回頭恐難,希望你們不要馬虎應事。

當點傳師不要只有教後學辦道,而是要引導人怎麼修道、怎麼做人、怎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怎麼樣示現在人世間菩薩的精神,這才是你的任務,不要長年累月在海外拚命的辦道,外表是辦道,心都冷卻了,那還辦什麽道。

人要常親近,才會親,一年團聚都不喜歡還會親嗎?難啊!人情薄、道情也薄、仁義也薄,那生命的價值又在哪裡?

人必須有過程才會有經驗,有了過程也才能夠顯出智慧,如果你這一條路走來,都非常的平順,沒有一點波折也沒有一點風吹,更没有一點草動,那麼你就不能夠悟出真機,所以在修道的旅途當中,雖有不平、考驗,那都是在煉就其心性。

修心煉性的事情是要真功夫,鍛鍊的過程,是要有陣痛的,好比你有雄心辦道,有雄心開創道務,師母把這一句話送給辦道人,你雖有雄心辦道,但你也要有耐心,才能成功,你光有雄心而沒有耐性,有時候你就會很吃力,也非常辛苦,爾等還年輕,閱歴人生的關關卡卡還少,上天雖愛惜你們,但也要你們有幾分的愿力、氣魄、節操,才能成就未來。

當道務像現在這麽沈寂的時候,你們要有耐心的等著,一個都不能跑啊!

修道辦道,有的是一家人,有的是夫妻同修,有姐妹、有兄弟、有父子、有母女,無論你擔當什麽責任,希望你大公無私忠,你要撇開你的私情,以大道為公心,如果你不能保有這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你徇有私情,那麼你難逃天演淘汰,希望你明白,了解嗎?

仙佛或是前賢都希望你們將來修道有所成,所以在修道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圓滿,有時候是機緣、因緣的阻撓,業力的牽纏,使你的事務辦得不圓滿,所以修道辦道的人要懂得省心,要反省自己的心,反省自己的作為,你今天辦事、做事是否不圓滿?有時候你自己的我思我見,自私偏見,阻礙你的正道,如沒有善知識提醒你,那麽你可能會錯得更離譜。所以修道、辦道的人,要有量納諫,要有雅量接受別人的赐教與批評,那麽你才能看到你自己。如果每一個人都獨斷獨行,都自認自己的意見獨到高超,不接納別人,那就會很慘。如果小到你自己的私人事情,牽纏的是你自己:大到眾生的事,咱們就不可以如此獨斷,應該保有天心、客觀、切磋琢磨的心。

人事是辦道不合最大的阻力,所以對於這一點,要不要用心檢討改進啊?我們修道的人對於大體的事情,要學習退一步海闊天空。

辦道的人切莫任性,尤其擔當重要任務的人,更不能夠獨斷,應該為眾生鋪路,為大事因緣做先鋒。為眾生鋪一條光明的路,無論是聰明的人、愚笨的人、能力稍差的人,我們都要能給他有一條路走。那麽修道要有規有矩,當領導的人要夠看,一定要先吃苦。

修道人要拿出天良、天心來做事,道不是有能力的人辦出來的,而是決心、誠心、用心的人辦出來的,如果你認為你是臨時的角色,是來充當的,,那會改進嗎?有哪一個家父母說我是來充當的?辦道也一樣,要用心去經营它,瞭解眾生,要引導眾生如何開創。

環境的變遷、地方人文的不同,你的方法、作為、腳步、思想都要調整,才能夠合這個時代的因緣辦道。萬變不離其宗,道德不能離、真理不能離、前賢不能離,方法可變通。如果你一定執意用你的方法,可是末法眾生不能接受,那有成果嗎?

商討眾生的大事,當講師、壇主檢討道務就要以公壇為中心。

各地方公壇是立给眾生方便的,給眾生一個目標的,給予眾生一個精神指引的,一言一行為天下人效仿學習,咱們不能馬虎。而且在你們道務小有成就,有很多大事務的處理是馬虎不得的,道務的不圓滿、道務的低潮、道親的迷茫,不是怪某一個人,你怪天時嗎?你怪地利嗎?不是,怪人和。道務的宏展與興衰決定在於天嗎?不是,在於人,在於你們是不是達到「共識」才能「共辦大事」,當你們遇到不圓滿、不如意的時候通通把這些不圓滿在最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對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592445908266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纓芃 的頭像
    纓芃

    善書閣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