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3 Tue 2024 20:28
南海古佛慈語 : 何謂得道紀念
- Jul 23 Tue 2024 20:26
活佛恩師慈語: 我們若做得好
我們若做得好,道就在我們身上表現出來,各位徒兒會不會帶人來求道啊?道那麼好,帶大家來求道、來聽道理,讓大家有所改變、有所進步,不只我們能愈來愈好,其他的人也愈來愈好,那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不是就能愈來愈好啊?這就是人間天堂。
為什麼以前的人只要修行,就能夠飛天遁地呢?這個叫做術、奇門遁甲,為什麼現在不顯現給你們看啊?因為你們現在必須注重實修,而不是外在的神通法術,徒兒啊!你們說修道的最後極限是什麼呢?修道的最後極限就是佛,你們有沒有辦法打破你自己的極限呢?極限要打破,你才能成仙做佛,你這個極限、瓶頸若不打破,你就永遠還在人情世中混。
- Jul 22 Mon 2024 17:57
濟公活佛慈訓 〇佛堂是接引萬靈佛子的地方,
- Jul 22 Mon 2024 17:55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境教、身教、言教
「境教、身教、言教,對一個修道、辦道的人是很重要的事情,學習的過程當中,要用一顆很真誠的心。」
年輕人心性未定,容易受外在物質或是環境誘惑,所以有時候也比較衝動而做出違禮的事。修道學道要知禮明禮,明白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要適可而止。
- Jul 22 Mon 2024 17:54
【活佛恩師慈訓】 內心健康
內心健康,身體就會健康。濟公牌香水、濟公牌化妝品好好利用呀!怎麼用?天天早起想想自己應該做成什麼?告訴自己:「好幸福,身體很健康、天天快樂」,這是第一步。
為什麼會有病,生病就是慾望太多。慾望太多、念頭太多就容易生病,或者吃上不該吃的、講到不該講的、想到不該想的,那你就生病了。因為你心裡不夠滿足,你的心裡要是滿足了,快樂了,你就會認為自己沒病了。所有的貪嗔痴,你的一切憤怒,都會引起你的病,然後就會有無明之火。
- Jul 22 Mon 2024 17:53
南海古佛慈訓 因果業債 了消盡淨
要如何修,如何做呢,去除脾氣毛病,習性,氣稟,不良的習慣,積極的行功,立德,了愿,持齋清口茹素,常行三施,多来佛堂研究道理,弘道渡人,積功累德等等,做得到嗎,積極的學習,是不是。
也唯有如此行道,修道,參辦天事,聖業,才可將賢士們,六萬多年来的冤孽,因果業債給了消盡淨,心性也才會更圓明,如果求道之後,仍舊是凡夫俗子一派的作風,惡行,惡性未改,立功不立,片德不修,習性,氣稟未消除,仍舊還是在,生死輪迴當中,無法成佛還鄉。
- Jul 22 Mon 2024 17:52
【南屏濟公慈語】:聽課
◎你們都是拿得起放不下,牽掛好多是不是?一下子操心家裡的事情,一下子擔心小孩有没有吃飽,總是煩惱一大堆,清静的時候卻只有那麼一點點。我們來佛堂聽道理,就是要學習怎麼樣清静、怎麼樣讓心不要跑東跑西,來這裡接受佛光普照,聽道理滋潤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德性,讓智慧能夠顯現出來,所以來佛堂聽道理有很大的好處。
[ 韓湘子大仙慈語 ]
- Jul 22 Mon 2024 17:51
茶童師兄慈悲囑語 「物質的享受減少了
「物質的享受減少了,心靈清淨了,找到返璞歸真的感覺,那麼修道就會很快樂,所以修行要領悟禪機。」
誠實面對自己,道在二六時中,不離方寸寶地,懂得反省方能顯現智慧,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你只知道今生卻不明白你的前世,更難了解到你的未來,所以人不論過去或未來,不用想太多,應該把握當下,才能對未來展現更美好的人生。
- Jul 21 Sun 2024 17:23
🌷南屏道濟🌷 #隨喜功德隨手做
徒兒們要學清心寡欲,第一:戒殺放生,其次布施、布施什麼?你們可以佈德,有能力時,三施加減做,人不一定捨財,但除了財之外,我們的身、言語、臉色、眼神⋯種種一切都可以布施給眾生;布施關愛、布施慈悲、布施關心給別人,這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你們一定要有最大的決心去做好事,這樣才是修行人
- Jul 21 Sun 2024 17:22
濟公活佛慈訓:修道一天比一天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