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要肚量越來越寬廣,

講話謹言慎行、對人恭敬、修禮讓的功夫。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就是時時刻刻,改變自己,

使自己越來越圓滿,這就是修道。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是為師的愛徒,都是為師最好的徒兒,為師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徒兒,希望徒兒們也不要對為師不理不睬,希望我們師徒一起共創未來、一起肩挑使命、一起把這三曹的大任扛起,你們都是很有責任心的、都是很有抱負的,為師器重你們,為師也希望徒兒們都能看重自己。

雖然有人存懷疑的心,儘管你會懷疑,也沒有關係,為師也不生氣,一樣的包容你,因為你們都是為師心愛的徒弟,都是為師日久所惦記的,都是為師一心想要成就的人,所以要自愛,為師更愛你們,當你們有所成就,為師更替你們高興,但是呢!如果你們墮落了,也自暴自棄了,為師也只能替你們流淚、替你們感到惋惜。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用同樣的時間去賺錢,或是去講道理,你會選擇哪一種呢?是要賺錢賺得很累,還是講道理講得很快樂啊?相信在你花費時間去講道、渡化眾生時,錢也不會少賺的。

在修辦人生當中,一樣會面對人生困境,一樣要突破這扇阻礙的門,雖然你手上有一大串鑰匙,可是只有一支鑰匙能開,如果中途放棄,這扇門就打不開了,所以要勇敢去嚐試。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天開恩,三期普渡儒家應運,讓每個人能夠在家出家,這是千古奇緣,空前絕後,我們遇上了都要把握這良辰佳期」

聖人的經論我們要學習,「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我們修行、辦道要要遵著老天的腳步,聖賢的法則來修、來學、來行,跟著聖賢的腳步走,我們則不會錯,將來方能有所成就。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們,你們現在都求了道,就要改變你們的心性,改變你自己之後,才能夠去改變你的環境;譬如說你的生活很困苦,你的心性也偏歪了,喜歡喝酒又好色,你說這個是不是罪過啊?幸福會來嗎?所以酒色財氣都像一條無形的繩子,這樣子綁著你,有時候很奇怪,被它牽引到酒色的地方去,結果害了自己,聽得懂嗎?所以為什麼要來佛堂上課、要來佛堂研究道理?就是要來改變你們的心性,這個是最基本的開始,如果你能感受到而改變你的心性,這樣子你有很多事情都能夠逢凶化吉。

所以這酒色財氣以及佛都有一條線,你要牽哪一條線呢?要牽為師的請站起來,好,你們都要牽為師這條線,你知道我們一條一條的線全都綁在我身上,你想想看如果這麼多條線都綁在為師身上,你看看你們若再不走,為師拖得動嗎?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們要學清心寡欲,第一:戒殺放生,其次布施、布施什麼?你們可以佈德,有能力時,三施加減做,人不一定捨財,但除了財之外,我們的身、言語、臉色、眼神⋯種種一切都可以布施給眾生;布施關愛、布施慈悲、布施關心給別人,這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你們一定要有最大的決心去做好事,這樣才是修行人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有大氣度,外舉不計仇,內舉不避親,你在道場擔當職責更要見賢而舉。」

互助互諒的心不夠,所以你們講道情,缺少人情,情與理它是兼顧、它是並行、它是互相協調的,修道修什麼?(修心)修什麼心?為什麼要修心?因為這心容易造罪,這心千變萬化,這心有很多骯髒與雜念,所以要修一顆懺悔、愧疚的心,修道要修包容心、要修不念舊怨、不計舊仇,如果你能不念舊怨、不計舊仇這種人叫作有氣度、有包容心,才能夠做到如此,可是往往人都忽略這一點,一定要有雅量,接受別人給你的意見,你才會進步,好比說「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勒祖師生生世世發願,一切眾生在他的眼裡,都無差別性,一個天神、一個鬼,一隻蟑螂、一隻螞蟻,一個好人乃至一個做錯事的人,對他來說,他都無分別心來對待。因為這種平等心,所以心無分別,產生了喜樂歡喜相,也因為這樣,生生世世發願:「願一切眾生離苦,不要殺眾生。」我們修道學佛,堅持吃素食,也是由彌勒祖師的慈心悲愿而來:「不要殺眾生,不吃眾生肉,救一切眾生。」

大家看彌勒祖師都背一個布袋,這個布袋裡面裝什麼?布袋裡面裝的就是你的垃圾給我,你的煩惱給我。一般人都是「不要給我痛苦,要給我快樂」,彌勒祖師是「你的難過給我,然後我的快樂給你」,這就是修行。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愿大力就大,以這顆至誠的心,你才能感動天地,你才能得到無邊的福德啊!所以這個要修持不簡單,一點一滴慢慢去培養,而且不要讓它一點一滴的消掉。一點一滴的消掉,那就前功盡棄了。那麼不簡單走來了,為什麼要一點一滴的把它消掉呢?所以念頭要很小心。

咱們常講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是也不要忘記,人虧天不虧,建功立德,九玄七祖就沾光了『只要子孫 揚名後世』建功立德,那這個功德很自然就會迴向了。所以你的九玄七祖是怎麼沾光,就要看你們子孫功德做得如何。子孫功德做得越多,九玄七祖就越沾光。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