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律可以說是宇宙間一種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無法逃離因果的大羅網,連解脫的聖者如佛陀也無法逃離因果的業報。
一位少女未婚卻懷孕了,於是她去找在精捨中精修的佛。佛正在為弟子說法,這位懷孕的少女徑直走到佛面前,直指著佛說道:“沙門!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讓我懷孕,卻惡意地離棄我,我到處找你都找不著,原來你卻躲在這裡逍遙享福,現在,你總算給我找著了,你說,你將要如何安置我呢?”
因果律可以說是宇宙間一種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無法逃離因果的大羅網,連解脫的聖者如佛陀也無法逃離因果的業報。
一位少女未婚卻懷孕了,於是她去找在精捨中精修的佛。佛正在為弟子說法,這位懷孕的少女徑直走到佛面前,直指著佛說道:“沙門!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讓我懷孕,卻惡意地離棄我,我到處找你都找不著,原來你卻躲在這裡逍遙享福,現在,你總算給我找著了,你說,你將要如何安置我呢?”
【譯文】
從前有個工匠,替國王服役,因不堪忍受勞役的艱苦,就撒謊說眼睛瞎了,從而逃脫了服役。有另一個工匠聽說後,就想把自己的眼睛也弄瞎了,以便逃脫服役。有人對他說:“你又何必毀壞眼睛呢?勞役雖苦,只是身體上的勞累,眼睛瞎了,要受一世的痛苦。”如此的愚昧之人,受到世人的嘲笑。
昔時,佛住王捨城迦蘭陀竹園。一日,佛告諸比丘:世間有四種良馬。第一種良馬,駕馭它來拉乘時,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觀形勢,該快或慢、是左或右,隨順駕御者的心。比丘們!這是世間第一良馬。
比丘們!又有世間良馬不能驚察到往返的鞭影,但鞭杖若碰觸其毛尾,則能立即驚察駕御者的想法,該快或慢、是左或右,這是世間第二良馬。
前言: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凝集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以下簡述佛祖釋迦牟尼傳記。
大肚彌勒佛又稱大肚彌來佛。中國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將其尊俸在寺廟的前殿。由於大肚彌勒佛像慈顏善目,笑口常開,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宗旨。因此深受信眾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見到佛像時,激發出輕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這樣的對聯與彌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 啟迪人們寬容的心靈。為佛法莊嚴的寺廟帶來愉悅的氣氛。
編者按:你有過因失去親人而悲痛不已的經歷嗎?你曾經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陰暗的心情所籠罩?請看今天的鳳凰網佛教《佛教故事》,看完這則出自《雜譬喻經》的故事你會明白,珍惜當下的時光有多重要,我們可以通過適時的祭奠來緬懷故人,但不可放松我們在現實生活的修行精進。
失去的不會再來,請珍惜當下!(圖片來源:慧海百科庫)
序譯序 (摘錄)
《百業經》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甚深經典。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女、獵人等人物,形象地闡明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