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徒兒的容顏深深烙印在為師的心中,但願徒兒腳踏實地的來走你人生的每一步,能活出你生命的色彩,莫忘記與師有約,好不好啊?
徒兒們,要記得不要去問成果,只要去付出,如果有困難,就要去面對,千萬不要逃避,你若逃避得了一時,卻逃避不了一世。
每一位徒兒的容顏深深烙印在為師的心中,但願徒兒腳踏實地的來走你人生的每一步,能活出你生命的色彩,莫忘記與師有約,好不好啊?
徒兒們,要記得不要去問成果,只要去付出,如果有困難,就要去面對,千萬不要逃避,你若逃避得了一時,卻逃避不了一世。
徒兒啊!你們有多少的生命能蹉跎啊?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嗎?知道自己這個色身還能使用多久嗎?或許明天你這個色身就不能再使用了,人生就是這般的無常、生命就是這般的脆弱,徒兒能掌握得住自己的生命嗎?無常什麼時候要來,你可以主導嗎?想想看若是你連自己的生命都無法掌握住,請問你的人生當中還能掌握住什麼?既然你們都知道這世間所有的一切連自己都無法掌握得住,那徒兒還在追求什麼?還看不破什麼?還放不下什麼啊?還在執著些什麼啊?何不利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時間,去掌握自己可以掌握住的事啊?
徒兒們,在新的一年裡頭,能有新的展望、新的未來,在新的未來裡頭,希望每個徒兒都能夠好好的整理這條路,人要往前看,不要總是停留在過去,你若能好好的走,有好好的付出,上天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天時緊急,救人就是救自己,自古聖賢能成聖成賢的功夫,不外乎四個字『正 己 成 人』自明其德就是正己,再化新民就是成人,亦是渡人,辦道也。希望徒兒要常懷著愛心、慈悲渡人的心,就能夠同體大悲、一視同仁。
要盡自己的能力來推展,來道場參與幫辦,藉由徒兒的工作性質去渡更多的有緣人,利用你們的才能去推展道務。自然而然,你們就能夠將工作做的圓圓滿滿,將道發揚光大。
嚴格說起來,修道人在修辦的路上,所盡的苦心,那能談得上是功德呢?即使有那麼一點功德吧,再想想,你們要不要償還因果業債,要不要迴向父母祖先的恩德,要不要保平安逢凶化吉。
要不要留一點作回天見『老 母 的 資 糧』再扣掉平日所犯的罪過錯的負債,徒兒們!你們還敢有功德,自許自誇的驕態嗎?盼望徒兒們,要在戒定慧三學中下功夫,方可有真智慧,破無量劫的無明,光明磊落的修道,才能不受引誘。
在每個人修道的當中,都會有苦有樂,有挫折考驗、也有困難,這些都是在造就你,所以當你遇到不如意、困難考驗的時候,更應該要感恩,感恩上天藉這個機會,讓你能消業了罪,如果你懂得感恩懺悔,那麼你的心性就會越修越光明。
真實的修道、平實的修道,才是真的。平實的人就會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有時候中庸之道不好行,就很容易讓自己的心高高低低,平常就要反省自己的心,不要讓太多外面的事情,來干擾自己的心,這你得要慢慢地去體會。為師問你們:我的乖徒兒是什麼樣子呢?是不是很自然的以赤子之心去待人。
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自然之道。道就是這麼簡單啊!你們就是常常把自己套上一副枷鎖,用各式各樣的鎖,來鎖住自己。把自己套牢了,就算防得住別人,而無形中,你的生活也相對的顯得更狹隘了啊!這還是有形的。無形的呢?你鎖住了自己的心。
「修行、修行」,修改自己的行為,絕不是要求別人為我們而改變,修行和業務人員不同,渡眾生不是看業績,今天多少眾生得救求道?多少人接受真理參加研究班?不是,而是修改自己自身的習性、脾氣毛病,使他人如沐春風跟著受益而來求道修道。
勉諸眾兒女:『辦道不易、開荒佛堂不易;謗道容易、毀堂容易;傷人容易、渡人不易』願諸兒女細細悟之!
徒兒們會不會認為,領了點傳師,講師,辦事人員的愿,就要承受那麼多的壓力,當初早知道就不要領天職,而自嘆倒楣? 要領愿,要立愿,這不是為師,前賢希望你這麼做的,徒兒要醒醒啊!就算全部的人用人心,你也要以天心來用事,就算全部的人說你不好,你也要做對得起良心,對得起上天 老中的事,這才是根本。在家庭、社會、佛堂之中,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啊!
◎此時三曹大開普渡,你們若不好好把握,真可惜,為師可以幫助你們的有限,前賢有前賢的立場,身為後學的應該要體諒!
功德與福德不同,一般修道人認為,對眾生奉獻就是功德,其實那只是一種福德與福報而已,也是一個修道人應盡的職責與任務,因為責任是菩薩的本份,是能者的義務,是利他的行為,是真正的犧牲。
功德是什麼?真正你去幫助別人,而別人得到你的好處,同時你也不記住你是在幫人,那才是功德。
◎聽道好嗎?身體照顧好來,凡間的事不要想太多,我們來到這取經就好了,所以要取什麼經?#五字真經,五字真經記在心裡面。
◎ 讓唐三藏去西方取經,我們來佛堂取經,取什麼經?(#無字真經)要記在心上,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要唸,不要唸出聲音來。
「雖在白陽應運,但各方教主弟子與門人都來到人間,來幫忙弘法利生,所以你對道的來龍去脈一定要明白與了解。」
「現今白陽應運,儒家當道,佛應時機而普渡人間,乃天時天運也,現今白陽在家出家,修得快樂嗎?塵擾到太多,天道有天道的文化,天道是拜誰啊?是拜無生 老中(母),接下來呢?(彌勒祖師)再來呢?(濟公老師)那麼所闡揚的是孔老夫子的儒家道理,「雖在白陽應運,但各方教主弟子與門人都來到人間,來幫忙弘法利生,所以你對道的來龍去脈一定要明白與了解。」
道本來很尊貴,之所以會有是非對錯,那也是人的問題,我們不要因為人的行為,而否認了這個道,而離開了道場。
上天若要考驗你們,是認為你們夠資格,是試驗的時候了,才會給你出考題,如果徒兒的道念還不堅定、理路還不清,或是一開始就認人修,一旦遇到考驗時,那當然就會起埋怨心,就會待不住道場了。
有人說:「天時不同,在法會當中,仙佛也不來,複習班沒來就算了,連率性進修班,仙佛居然都沒有臨壇,三才不知道在做什麼啊?」,逼得三才的小妹妹說:「老師,你再不來啊!我就要辭職了啊!」,你們來佛堂是看仙佛的嗎?還是說可以看到老師,心裡總是比較高興,是嗎?有看到仙佛,就好像自己所做的才被肯定,是不是啊?(是) 你自個兒做的事情,自己都不能肯定嗎?一定要仙佛來教你怎麼做,給你一個印可,你才會知道怎麼做嗎?難道連自己都不知道要怎麼修辦道嗎?
在修辦道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順境與逆境,是不是啊?這些問題你們都懂,不管再怎麼講,也就是這些,翻開歷年來的訓文,班班可考證,仙佛都是在講什麼啊?要改毛病、去脾氣嘛!可是你們修道越久,內修功夫就越不紮實,盡是看別人的不好,我們常常說我們是一家人,可是我們是否把心融入在這個家裡呀?
徒兒們,我們每個人把「立身行道」這篇訓大聲念一遍,好不好啊?(好)平常我們仙佛若有臨壇,就聽我們仙佛講啊!或是聽為師講啊!徒兒們,換你們來講講看,好不好啊?(好)就來講徒兒求道之後的改變,或是講自己對道的體悟,或是來講講自己的優缺點,要如何改掉自己的缺點,或是要講解這篇訓也可以,好不好啊?(好)徒兒們,會不會害怕上台學講啊?會不會害怕自己講得不好啊?(會)所以徒兒們要勇於挑戰、勇於嘗試,好不好啊?(好)不要怕會講得不好,要盡你所能的去講,懂嗎?
徒兒啊!會不會害怕承擔責任啊?(不會)你們有什麼使命責任啊?(要渡化眾生)若想渡化外面的芸芸眾生,那也要先渡渡自己啊!畢竟自己也是眾生,是不是啊?(是)徒兒們,這篇訓得要細細參悟研究,修道得要好好的去下功夫,那是要從哪裡下功夫啊?(心)所以徒兒們,要問問自己的心可有沒有每天洗滌啊?
每一個人都喜歡順境,不喜歡逆境。順境不一定是好事,逆境也不見得是壞;在逆境中修,雖然苦,卻可以培養心量、德性、節操;順境呢?雖然稱心如意,卻容易迷失。不論順或逆,其中必須有堅定的毅力及冷靜的理智;毅力好比火,理智就像水,火沒有水來克制,就會猛烈,必定燒人焚物;而水如果沒有火,就顯得冷漠、了無生趣。因此凡事都不可缺少毅力與理智,才能悠然自得於順境與逆境。
人活在這世上,難免會遇到人事上的不平,此時此刻必須忍耐,不可起嗔恨之心,也不可口出惡言。真金不怕火煉,唯有誠心實意,待人處世秉持溫、良、恭、儉、讓的態度,以感恩歡喜心接受一切順逆,對一切的誤會、毁謗及中傷都要忍受包容,這樣才可以磨練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意志。但願徒兒個個都能忍辱精進,發善心,發善愿,存佛心,做佛事,以此莊敬自強,自愛愛人,必能成就一切,走到哪兒都能安然自在。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你多一分經驗,就多增長一分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