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回 覺有情(大乘菩薩行)
阿難陀菩薩 降 甲戌年四月十八日
偈曰:阿賴耶識藏真如 難題不出是特殊
陀陀入於本覺上 菩薩圓滿回真初
菩薩行於圓滿之境地,有覺悟之經驗,因在經驗中
通過了五蘊與外境相接觸,在於覺悟之本來,是要眾生
於菩薩行以自我小乘之修持,而達至覺他到達圓滿之境
界。在覺悟上,是通過自悟而悟眾生,再入於圓滿之境
界。
菩薩行若無通過自覺,則無法行持於大乘之理念。
在大乘之修持上,是通過經驗之累積,而真正落實於人
世。若沒有世間眾生,何來菩薩與佛?因此在大乘修持
觀念上,必要由小乘之修持而改變自己之含因。含因乃
在於上智者能當下行持,中智者能實地了脫,下智者能
按步就班一步一步去改造,在自覺上,必須通過現世之
經驗累積,非逃離人世間與眾生而孤獨修持。大乘修持
之途徑,若無甘苦酸甜之經驗,何來真正能實際了悟人
生之修持過程,亦即通過了人間之考驗,方能實際有其
經驗之累積,是切切的實際經驗,不是從經典而觀,真
實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生必是通過考驗與折磨,才
能將經驗之酸甜苦辣,轉化為人生之喜怒哀樂,如此即
是人生經驗之最好的見證。
自覺通過後,即能行於覺他之作為,若自覺之經驗
含藏不足,則無法通過眾生酸苦經驗之累積,會落入人
云亦云之陷阱,因之人云亦云即非自己經驗承受之過程
。自己若無甘苦之承受,於覺他之經驗則嫌不足,因此
惡運橫逆來磨,方是智慧菩提之闡揚。若一味處之順境
,何來承受外境之苦磨?人生須通過甘苦過程,才會珍
惜痛苦之經驗,至於下次來磨時,即能應對如流,而不
受困厄磨其心。大乘菩薩之落實,即在於遭逢逆境困厄
橫阻仍不感其苦,甚而將其轉化為菩提種籽,藉苦種(
菩提)之智慧真正行持於人世間。在經驗累積中,大乘
菩薩行為不求順境,專在逆境上成就自己。累積了人世
間種種之苦楚,而能虛心下氣轉化為菩提智慧,即在含
因上改造,能真正落實於人世間。
覺他之過程,必要自己能自覺,方能以自己之資糧
轉化為改變含因之原由。覺他必要有眾生方能為覺他,
因在覺他之過程中,定要能由眾生所遇到之種種問題一
一去對治。八萬四千法門即是能通過八萬四千智慧而對
治,若不能經由八萬四千問題的產生,何來有八萬四千
菩提之造就。因此在覺行圓滿上,是覺他必要通過智慧
之闡揚,將問題一一消弭於無形。人有肉身而菩薩(仙
佛)則無,僅在真如上超越眾生而已,若眾生知而不行
,必阻礙了菩薩救渡之宏願,因人於現世之成長,亦在
現世上有種種不如意之問題,必要能生出菩薩之救渡心
而配合實際去行持,否則菩薩之苦心即變成白費。眾生
時感不順遂,時常要求菩薩與仙佛救渡,若人不明瞭菩
薩救渡之心,即白費了菩薩之一番苦心。在智慧上,菩
薩是欲眾生皆能學習菩薩之腳步,一步一步往菩薩道上
行,在於理念智識之觀念上,眾生不了解菩薩行之苦心
,一味孤意而行,試問眾生能有菩薩行否?不也!因菩
薩(仙佛)即是如自己之親長一樣,希望天下眾生能效
法菩薩腳步,一步踏穩再行上一步,日積月累卻能彰顯
菩薩行之覺有情。
覺有情之菩薩行,必要通過自覺方能覺他,再入於
覺行圓滿。眾生於世間,是經由色、受、想、行、識之
五蘊組成,在於每一件事務上,必要求能圓滿、圓融,
若難達至圓滿之境地,即要能看得開放得下,要知,天
下之財物乃借觀、借用而已,生時能擁有,兩眼一閉,
什麼東西、什麼物品是自己的?夫妻、子女、財物、田
產一切的一切……皆不屬於自己的了,僅是背負著此肉
身(臭皮囊)之禍福功過而已,若不思珍惜現在所擁有
的,而一味造罪去求取財物,當益增造罪之機會,財物
乃是要利用它來成就眾生造福眾生,而非是成就自己造
福自己。財物與願力有密切之關係,願力越大越能藉「
天之財」、「世間財」,而成就造福世人,因此財物「
若能施」,「即能捨」,「亦能得」。覺他之覺行能否
圓滿,必看世人能否放下此心之所喜愛的。覺行圓滿從
「施捨」、「放得下」、「看得開」作起,在人世上減
少了造罪之機會,能利用財物造福眾生,在覺行圓滿上
,即通過了一次考驗。
「覺行圓滿」是覺有情菩薩行所具備之條件,亦在
菩薩能通過「十地」之行持,方能入於真如本性。因此
,「大道回歸」-即是眾生皆能實際入於菩薩行,則是
天之福,亦眾生之福,也是菩薩之福。要彰顯真如佛性
,即是易如反掌,因已是菩薩體、菩薩身、菩薩行了。
第卅二回 覺有情(真如與佛性)
彌勒菩薩 降 甲戌年四月廿五日
偈曰:彌陀佛心稱真如 勒化世景歸真初
菩提成就佛性顯 薩時即化其實悟
眾生須通過覺有情之實際境地,方能到達真正之覺
悟。彰顯佛性與真如,是必須能在現世上去實地了脫,
而非歸空後才到達;現世之菩薩即是能以當下即是菩薩
,而非歿後方稱菩薩,因而彰顯佛性是在現世當下即能
成就。
真如亦稱佛性,在於菩薩必須通過十行、十住、十
地、十願、十智,而在十階段之作為裡面,菩薩必須具
有大願力、大智慧、大悲心、大慈性之集合。「大願力
」、「大慈悲」之開展,方能於十地之行持而到達彼岸
。因此六波羅蜜之六度萬行,實際是以「萬法實行」,
「萬緣皆通」之過程上,去作為上求下化之資糧。而在
真如上是「無我真如」與「法性真如」兩者不相違。佛
性之依持,因佛性與真如是一體兩面,亦兩者皆是。真
如是人本所具備,不必彰顯亦具有,但眾生因受現世環
境所蒙蔽,無法在佛性上去彰顯,因此入於宗教,即是
要能將佛性回溯既往,亦即能回歸至原來之本性。眾生
受五蘊之阻礙,但五蘊亦是成就彰顯佛性真如之要件,
不通過其經驗累積,何來有此實際之感受?
佛與菩薩即在於通過實際經驗之考磨,方能以經驗
作為教育世人之資糧,能在世上成就因緣,是能以現世
之一切作為成就之資本。否則若無通過現世之考磨,即
無法在成就上有親自體證之過程,因此必須藉用於現世
之因緣組合,方能於未來去成就。眾生與佛、菩薩之分
別,僅在真如佛性,是否能發揮出來而已。在開悟之過
程有大悟、中悟、小悟……種種之分別,大悟澈大智、
中悟澈中智、小悟澈小智,眾生每日皆在於開悟之過程
而不自知。實則開悟之分別,即是如何能實際去體證、
累積智慧,即能通過彰顯佛性真如之要件,因此必要有
實際之作為,而非道聽塗說,或者從經典書本而來,這
些尚不足通過現世之實際經驗,而要實地實修方能成就
自己。有云:「註解金剛經、講解金剛經、聽聞金剛經
、實行金剛經者,何人能成佛?「僅在於實行者方能成
「佛」,若沒有通過註解金剛經,再解聞金剛經之過程
,又何來智慧判斷真正實行?因此著作、講解、聽聞、
實行,是必要一貫連續之動作,方能將佛菩薩之經典作
為實修之依據。
經驗累積而成智慧之分判,於現在是無法成就而入
於真如中,因此要能守住中心點(中和公正)之分判,
如世間有陰陽之分別,兩造間若偏悖一方,即無法跳脫
三界之束縛。佛菩薩即是通過種種因緣和合,而累積守
中之本質,其間無分別對待心,方能跳脫三界因緣之困
擾。因此眾生能否了脫,在於能將個己之作為通過「智
慧與福德」(福慧雙修)方能長遠。佛性境地亦是能於
「初地開悟」,而入於「長遠不悖」之境界,才不致受
世俗牽纏又蒙蔽了「自己佛性」。菩薩有入胎之迷,前
世雖貴為佛菩薩,若在此世沒有通過實修實練,又能如
何彰顯本性真如?因此在於佛性上,亦要時時保持赤子
之心,才能真正長久將佛性如實的開展,亦是要能時時
不斷,而非時斷時續,方能立於真如之境地。
真如佛性之擴展,即是於實地了脫,而非寄望未來
(歿後),能通過實地之經驗當下即能顯佛性。在人世
間,有諸多覺有情之菩薩作為,以此來渡化週遭之人事
物,才能入於「覺有情」之「顯佛性」、「彰真如」,
世人有「用心」即能成就,佛菩薩之分別即在此。「大
道天德」今已入於尾端,願眾生都能通過實修實練,於
龍華三會時,願大家都能攜手共修共勵而回歸,亦能感
望 母娘之慈盼。「大道」者自然法則是也。「回歸」
者佛性真如殘露實修實行是也。能以「大道回歸」,即
是真正於此世之活菩薩(現世菩薩),活佛(現世佛)
。
「大道天德」尾編已完成,願祝行善道場(法航)
,能更宏展渡人更豐。
濟公活佛 降
偈曰:濟世公心無為至 公德由已回真執
活看世景皆虛幻 佛心真如引無私
跋
大道天德已完書,於今世上可謂又增加了一盞明燈
。尤對修子而言,能藉此明燈指引,而於五濁惡世修持
中作為歸返之資本。然眾生必須透過五蘊之接觸,方能
於現世上落實經驗,亦即以今生的實際經驗作為,投入
修持見證,由小乘而漸入中乘再入大乘之菩薩慈願悲行
。
「大道天德」彰顯天地無私自然運轉之法則,但眾
生因受現世塵緣而迷障了本性,也因此迷障了行持之準
則,所之眾生更應於現世中,通過因緣和合來成就人生
本質,否則只有生生不息的累劫輪迴。綜觀此皆因眾生
無法靜下心思而達至清淨之境地,所以必須通過人生的
歷練,一步步朝向覺有(悟)情之菩薩行的目標努力,
在行持之規範上方漸次成就,而達至彰顯佛性(真如)
之本質。然而何以眾生遲而未醒悟?乃迷障陷深而致意
念無以成就無為,故而時常阻礙前進的腳步,欲為彰顯
佛性,似乎只差臨門一腳而已。「大道」者-是人類萬
物所依循之準則,而「回歸大道」之途,是要能身體力
行之菩薩方能彰顯。「天德」者-乃涵養萬物生生而不
息,如此「大道回歸」欲入於彰顯天德,其理在此。易
言之,天德旨在眾生與萬物皆有所長,回復自然而無為
純真之本來。
眾生皆具真如佛性,現世中不分任何宗教,只要能
行「無為」、「無私」之本來,即能實際行持菩薩行,
所以真正菩薩行者無宗教之別及信仰之分,亦非單指佛
教而言,如今時遷法亦遷,只要能彰顯佛性真如,當下
即是活佛活菩薩,而非歸空方稱菩薩。在實地通過一切
作為後,即能改變社會達至清淨祥和之境,亦能成就未
來人間淨土世界與蓮花佛國。故言,五教同宗,三教同
源,即是不分彼此而達成真如佛性同歸大道而已。由此
可知,「大道天德」必要能靜下心來詳加思濾,時時反
觀自我,刻刻回溯本來面目,如此即能漸次彰顯真如,
承擔代天普化大任,挑起渡化大眾之責,同時亦能引眾
尋回「心燈」,突破輪迴之束縛,而脫離三界。
濟公活佛降跋於南天直轄鸞堂桃園行善堂
天運甲戌年五月初三日戌時
南天文衡聖帝 降
詩曰:大道天德已完成 神人著作倍苦辛
普化增添生力軍 行善諸賢德更明
凡例
聖示:吾今夜降堂來為大道天德一書作凡例:
一、凡著作「大道天德」之堂生倍感辛勞,准其 母娘
頒賜功勳賞賜前,若有任何挫折與橫逆,可先呈疏
酌情減其業愆。
二、凡本書著作期間仙佛降諭之文章中,盼能深切體會
、身體力行,即能以自己修德作為未來之資糧,普
利代天宣化之資本。
三、凡助印「大道天德」宣諭講解之善信功德者,准予
消減業障,增加福祿之基準。
四、本書著作期間,乃三界高真嘔心泣血之心血結晶,
為現世修持之指針,望世人能在於每段章回去實地
體悟,必有所得。
五、本書即將付梓出版問世,望眾多加助印,以利廣佈
流通,作為行善普化之資糧,必能給諸生有更大之
收穫。
六、著書期間延長篇幅作為行善法堂報答天恩之佳禮,
更以此叩謝 母娘慈愛之關懷。
南天文衡聖帝降示凡例於南天直轄鸞堂桃園行善堂
天運甲戌年五月初三日戌時
無極駕前 九天玄女 降
詩曰:行善大道已著成 天德禪性真誠心
完書頒示賞功勳 再接再厲倍苦辛
聖示:欣奉無極皇母大天尊懿旨曰:
行善「大道天德」今已著成,此書在於現今鸞堂上
是一創新之舉,尤以本書乃眾仙佛累世實際經驗之促成
,對當今修子瓶頸上有突破之力量,因而更能加促修子
於道途上之信心,助於現世上通過實際之經驗,而成就
今生入於覺有情之菩薩行,致以能彰顯佛性,以作為修
子之方針。實乃不可多得之天書。
母觀行善神人在著作期間戮力同心,共為普化而努
力,今「大道天德」已全部完成, 母心甚悅,特嘉勉
諸兒女、諸神佛共為著作之苦心,特賜行善諸兒女每人
二百功,以茲嘉勉。又行善諸神每位功勳加三級,以慰
其普化之見證。母娘亦欣喜行善今已達渡化的相當實效
,望諸兒女能體娘之心,早日歸返天鄉。
又示:行善著作「大道天德」完竣後,奉於甲戌年八月
十五日戌時再接天旨著作,此乃行善鸞門普化見證上又
榮膺之一大責任。望諸天神佛、諸兒女,能靜待天旨來
到,以利行善聖業之圓滿完成。在接著前的時間裡,除
正鸞生應加強靜思濾識外,全體諸子仍宜準備配合。
無極元君九天玄女傳示
母娘懿旨降諭於南天直轄鸞堂桃園行善堂
天運甲戌年五月十日戌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