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聖訓 (64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嚴格說起來,修道人在修辦的路上,所盡的苦心,那能談得上是功德呢?即使有那麼一點功德吧,再想想,你們要不要償還因果業債,要不要迴向父母祖先的恩德,要不要保平安逢凶化吉。

要不要留一點作回天見『老母的資糧』再扣掉平日所犯的罪過錯的負債,徒兒們!你們還敢有功德,自許自誇的驕態嗎?盼望徒兒們,要在戒定慧三學中下功夫,方可有真智慧,破無量劫的無明,光明磊落的修道,才能不受引誘。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們 ! (有)

什麽時候最幸福? (現在) 講一講,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濟就是幫助,公就是無私,什麼是活佛?活就是不死的,佛就是天心佛性

我們要濟世救人,我們要渡化世界上的眾生,唯有用無私的心才可以,因為無私的心不是死的,是活生生的天心,所以這是「濟公活佛」四個字串來的意思。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要守戒,更要以覺為師,你們的覺性是一種智慧的顯現,不是聰明的知識、不是有為的說詞、不是你們的辯才,所以能成道、能成仙做佛的都不是有知識的人,都是實在、踏實無為、少計較的人,最大的知識就是不知道,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從不知道到知道,再從知道回到不知道,是嗎?而最大的知識就是不知道,徒兒啊!不要被自己絆住了,不要想太多,回到平常心,自然率性就對了。

傻傻的人有福,傻傻的人能夠把工夫做得確確實實;而聰明的人就不行了,因為他想多了,障礙也就跟著多,就不能確確實實地下工夫,為師傻傻地,卻得了一個活佛的果位,這個果位並不是為師自己給自己封的,而是天下人這麼叫我的,這便是「天聽自我民聽」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叫你活佛菩薩,以後你們成就活佛菩薩的果位,這並不是刻意去叫出來的,而是實際做到了,人家才這麼稱呼你。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賢士們,知不知道佛印禪師與蘇東坡的故事啊?(知道)佛印看蘇東坡是什麼啊?(佛)那麼賢士們看別人都是什麼啊?是佛嗎?(不是)猶如蘇東坡看佛印禪師一樣,所以「面面皆是佛」,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就是指看每個人的時候,就好像是看到佛一樣,既然賢士們是看到佛,就要用什麼心來看待啊?(恭敬心、誠敬心)所以賢士們啊!修道就是要以「誠敬心」、「恭敬心」來待人處事,怎可以輕視怠慢啊?

賢士們,小仙問你們什麼是佛啊?在佛堂裡,能不能看到仙佛啊?(能)所以在佛堂處處都有仙佛,是不是啊?(是)賢士們,佛是當下成的,並不是死後才成就的啊!只要賢士們若存佛心、辦佛的事,當下即是佛,什麼是佛事啊?就是濟世救人,只要賢士們念念都是為了眾生、都是為了別人好,而幫助他人、而利益眾生,那麼賢士們就是存佛的心來做佛事,可是賢士們要幫助眾生的時候,是要幫助眾生做壞事嗎?(不是)所以賢士們若想幫助眾生的時候,也是要有智慧啊!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是反觀,一切煩惱、妄想都是劫難,修道是反觀,不要脾氣一樣發,是非一樣講,傲慢心一樣生長,如此光會辦道,不會修道,這個道讓你修起來不值錢啊!不是以『清靜心』來辦事,雖做了很多事情,看起來功德很大,最後還是回歸於『有限的福報』照樣是三界輪迴。

只要用『清靜心』就能契入大道,真正達到超生了死。一個人若平日能夠時常『守玄』祥和之氣,自然會引發善因緣的發生『五字真言 默念於心 用天心 玄關 去念』這種修持,可以讓我們帶到天涯海角,任何場所,任何時間、行、住、坐、臥、都可以默念。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容意見跟你不同的人,就是去脾氣;

不要去改變對方,就是改毛病。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 將 降 任 於 人 承~苦 其 心 志 勞 其 形

逆 事 啟 發 智 慧 增~逆 境 驗 爾 否 真 誠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道無形無相,無聲無語,人能宏道,非道宏人,所以人能代表道,天賦予使命,徒兒得要以身示道。徒兒摸摸自己的良心,若為師我的道不好,老天的天命不真,道怎麽能夠廣佈萬國九洲呢?如果理不真,怎麽會喚醒這麼多有緣的眾生呢?如果天命不真,怎麽能夠代代相傳呢?這一切冥冥當中都有老天在護持,在庇佑著。

看看你們以前吃肉、喝酒、抽煙、賭博,這些都是大的壞毛病,你們都改掉了,所以今天才能坐在這裡,大毛病都改了,為何小毛病改不了呢?是決心不夠嗎?其實你們都有進步,為師一路都陪著你們,也看到你們進步,只是為師希望你們再提升、再進步,不要原地踏步,對自我的要求千萬不可知足,必須把自己身上的脾氣毛病慢慢的、漸漸的改掉。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道是自己的事,與師結的是善緣,不要忘記我們師徒的諾言。當了壇主 、點傳師、辦事人員,你跟老師都立了愿,不要輕易的說再見,老師的心都沒有變,希望你們也像老師一樣永遠不變。

老師說過壇主有壇主的責任 ,點傳師有點傳師的責任,你們要做得心甘情願,眾生難渡還是一樣要渡 ,你若有心老師會幫助你。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啊!語多不如心繫,為師講再多也沒有用,不如咱們師徒心心相印,咱們今生能為師徒,乃是多生多世所結下之緣,這份緣得來不易呀!師徒今日能共辦白陽這一埸,末後一著普渡收圓大事,能夠同走這一遭,乃六萬年來希有因緣,諸天神佛,萬仙菩薩,都為這一埸而奔走,希望徒兒們能珍惜,為師希望你們能能夠圓圓滿滿,人圓,事圓,理圓。

昔有孔明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徒兒今天修道,也要有這份豪情壯志,不畏艱辛,不怕考磨,今日能為上天真犧牲,真付出的,將來都是佛仙之果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犧牲愈大,果位愈高,為師絕不哄騙你們,看看你們的前人,那一個回去不是證得仙佛菩薩果位的!真道非同凡響!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法會的形成是多麼的不容易啊!為師跋山涉水,遠從三十三天外的無極理天,領了老母娘的旨意,再來凡塵與愛徒們相會,徒兒們可知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今天若非上天老母慈悲、若非三曹普渡,又怎能有這殊勝的天人共聚的法會呢?徒兒們要懂得好好的珍惜與感恩啊!這樣的機緣將會越來越少,你們一定要好好的把握啊!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啊!你們覺得這世間有什麼人事物是最珍貴?雖然這世界的事物不能永恆存在,當眼睛一閉,什麼都抓不到、握不住,就因為如此,有一件事要趁有生之年趕緊去做,那就是引渡 自己的父母求道。

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人在修辦,以後一個人回理天去了,父母親卻留在這個世間繼續輪迴,你能安心嗎?當你需要雨水時,老天就下雨給你;當你哇哇落地時,大地就長養萬物來供養你們。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修到最後,心性沒有辦法再提昇呢?因為你很少去反省,甚至從來不去問問自己的內心深處,你的需求、你的根本,你不從根本上去下功夫,以為來佛堂聽聽道理就是修道,心性當然無法提昇!

為師我只是一個窮和尚,說名利沒名利,說富貴沒有富貴,拿什麼給我的愛徒?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人要懂得約束自己,惕勵自己,不要没什麽把自己一放鬆,放鬆到最後就變成懈怠,一旦知道自己懈怠了,就要趕快努力懺悔、改過向善。

修道人要踏實,但是人往往就是不會『脚踏實地』才會總是悔不當初,常常事到臨頭了、来不及了,再来懺悔,這種懺悔有效嗎?如果你有記取教訓的話,就有效,如果你没有記取教訓,你就會成為懺悔高手,就是只在表面上懺悔而已。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生在同一個家庭,成為一家人,是多少緣份累積的成果,徒兒常要想我是否能多關懷他一點、是否能多聽聽他說的話、我是否能多站在他的立場想想、我是否有多祝福他呢?要讓自己的心處在平和、真誠、大方,一起讓這個家園充滿溫暖、溫馨喜悅吧!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理,你們現在的人生就是上天按照你們的命理,對你們所作的最好安排,為什麼要跟這個人相處呢?為什麼要這樣過一生?因為你命中註定要跟這個人相處,你才會好;要是你不和這個人相處,你會更不好,所謂的人算不如天算,你們如果有膽識的話,就交給上天安排,上天決定怎樣,你就怎樣接受,那絕對會是你們這一生最好的安排,像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也都講不完。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啊!你們覺得這世間有什麼人事物是最珍貴?雖然這世界的事物不能永恆存在,眼睛一閉,什麼都抓不到、握不住;就因為如此,有一件事『趁有生之年』趕緊去做,那就是『引渡 自己 的 父母 求道』。

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人在修辦,以後一個人回理天去了,父母親卻留在這個世間繼續輪迴,你能安心嗎?當你需要雨水時,老天就下雨給你;當你哇哇落地時,大地就長養萬物來供養你們。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人才你人品如何?可知你師兄擔負之責?專門考驗弟妹之心,品德火候煉得如何?再看功德,行的功立的德在什麼地方?可以給眾生,可以給新道親標竿模範嗎?佛規遵得如何?戒律守得如何?三省四勿守得如何?三心四相去多少?七情六欲去多少?道學充實多少?你做幾分?

師兄一本考試簿,一筆一筆絲毫不會錯。弟妹要常迴光返照,所立之愿了了如何?家庭改了如何?這是切身要做之事。對後面新進道親立一個良好典範。你對師尊師母盡心在那裡?對老祖師盡忠幾分?對老母盡孝幾分?自己所立之愿了得如何?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兒要知道,氣暴心粗的人,一生都堪慮啊!不要常發脾氣,那對人生都無益!要去明白事情發生的始末,有平和的心境才有智慧去解決困難,而且很多事情的發生,可能是要徒兒借著這個當下省思一下自己。

人有時候心裡會有一把火,火是從哪裡來的?火起來的時候人會如何呢?(發脾氣)那要用什麽克制呢?(三寶)上天的寶貝就是這麽好用,當你要發脾氣的時候,先靜下心,想一想,為什麽要發怒呢?有這麽大的事讓你發脾氣嗎?所以心要先靜下來想想看,『如果常常發脾氣,自己的身體會累壞,也會生病的』;『如果想要長壽,就不要常常生氣』,『不要怒恨,心中要常常甜甜的』。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你的心中,有多少的快樂?快樂會隨著你的付出而增加,不會因為你匯出去就變少了,因為你匯出去,別人又匯給你(那不是數字)聰明!還懂得回答為師這不是個數字,數字會因為匯出去而減少,所以你們不要只想別人匯錢給你,因為那只是數字,數字若匯出去,就沒有了,但是快樂可以無限量地匯,不可以用有形去論的,因為有你的付出,上天會給你加倍。

徒兒啊!要知道氣暴心粗的人一生都堪慮啊!不要常發脾氣,那對人生都無益,要去明白事情發生的始末,唯有平和的心境,才有智慧去解決困難,而且有很多事情的發生,可能是要徒兒借著這個當下,來省思一下自己。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