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痴三毒乃地獄之根,你若沒犯貪,也要去除嗔痴,因為痴乃妄念,而人一生氣就動了嗔念,所以要知足,才不陷入貪嗔痴的地獄三條根,首要學會自拔,才能夠拔人,自覺才能覺他,你自己都不能正了,怎麼能夠成人,成己才能成物啊!

[世間的人,總是在看別人,沒有在看自己,徒兒應該是在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處事,從有過中求無過,非但存厚,亦且解惑。所以,待人處事,要從無過中求有過,雖然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你要告訴自己,你有大肚,一切都是好,一切都是善緣。

[人啊,不可能不動任何念頭,一動了念頭,就造下因果,所以要時時發正念,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發了正念,才能改變命運啊!這就是一心十法界的意思。

[人的心思就像海浪動盪不定,意念如同風枝搖晃不靜,身為一個修道者,就必須洗盡物欲、浮華、驕矜之心,讓自己的言語清淨、心靈清淨,行為清淨。

[人生要煩惱的事,可說是千奇百樣,有的人是小事煩不停,有的是大事惱不斷,但靜下心來看一看,有很多時候是落在無知與私慾上,可憐這心被束縛被糾葛,可真是謂心苦萬千。

[有一分心,就盡一分力,修道人清心寡慾,事來應,事去靜,何來的煩惱與憂慮?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不知感恩,福就守不住,禍必到來,是福是禍,眼前的,總算不準,但問事來應,事去靜,來去不著於心,禍福也打擾不了你,做個虛空的主人。

[人與佛的不同,就在佛做了任何事都無所求,而人做了一點事,就想得到代價,有所收穫,而且愈多愈好。切記,多欲多念,可就煩惱多。

[如果你向外去追求,只會增加無謂的糾紛,無謂的是非與煩惱而已,你要避免這些問題,除非返觀自察,因為修道就是修自己的心,己正而後成人嘛!

[雖然說人生是苦海,但不是要你用悲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一切,你如果把人生變得悲觀了,心胸也會顯得狹隘,徒啊,為師是要你們從苦當中去覺去悟,從生死當中去看透,理出一條光明的路,而不是要你們朝悲觀的路去走,修道要愈修愈快樂、心胸開闊,那是因為你知道了生死的源頭,知道一切的煩惱的起因,更知道如何去解決、放下,所以,視人生為苦,是一種體驗,一種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過程,但你必須走過,不能永遠停留在苦裡面,才能真正的坦蕩無憂。

[風波是誰造成的,是自個兒造成。人在順境時都很容易起高傲之心,也很容易忘我,忘掉自己本具良心的我,然後貪求別人對你的奉承、諂媚、好話、好言、好味,貪求之後,就讓自己墜落在痛苦煩惱中,是不是?自心若平靜,何來風波之有,所以,每個人要有如水一樣的心境,風吹水過則無痕。

[渡人即是渡己,造福別人就是造福自己,雖捨去有形有限的資財,卻換來無形無限的自在。由此可知,布施是放下心中的偏見、煩惱、我慢、執著、嫉妒、怨恨、貪嗔癡愛、酒色財氣,及一切不良的意念,明的捨,暗的來。

[面對人生課題時,要將心放空,以正理來居,然後空中有實,使外物不入。因為生命的本質是無善無惡的,落入人我世界後,才生出這許多的貪妄與執著。徒兒啊!就讓你那虛空的天心來做主吧!才不會在善惡得失中迷失本心。

[做人苦,苦是因為人心貪慾太重,不知足,不惜福,所以就老是感覺人生充滿了很多苦,你若能知足就可以輕鬆地走完人生,不要用那麼多計較的心,那樣你的人生才可以過的很平靜,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風風雨雨、這麼多的人無法與你相處了。

[若貪眼前短暫的快樂,哪一天苦來了,那個時候後悔來得及嗎?所以要從內心裏真正地去修。你們的眼耳鼻舌,把你們拖得團團轉,行為不能自己做主,你這個肉體就變成什麼了啊?傀儡了!那很可憐,知道嗎?

[論貪心,哪一個人沒有?論嗔恨心,哪一個人沒有?別人一個小動作,就以為他在刺激你,而耿耿於懷,可是人家並沒有惡意,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叫做自討苦吃!

https://jigongteacher.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纓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