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基菩薩、勇筆王奇謀主著
註:本書由懿敕拱衡堂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恭接著書玉旨 86年3月12日
本堂主席關 登臺
聖示:恭接玉旨,命本堂城隍五裡外接駕,命本堂福神十裡外接駕,其餘神 人排班候駕。
欽差金闕御史王天君 降
詩曰:彌勒福音應運時。拱衡道苑道護持。鎮壇法寶新頒布。引度有緣正合宜。
聖示:吾今夜乃為頒宣玉詔降爾道場。玉旨開宣,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無時不以蒼生是念。茲爾南瞻部洲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恭承懿命設堂,並再受彌勒法旨設唯心宗道場,巨集揚佛道心法。今為弘法利生,得所印證,並為唯心宗道場鎮壇法寶,乃特頒敕旨由丁醜年二月四日起至丁醜年十二月廿四日為止,聘由窺基菩薩帶領正鸞勇筆王生奇謀游訪彌勒凈土,詳實傳真凈土妙趣,以期引度眾生發心。頒書題其顏曰“彌勒凈土游記”。願爾神人各自用命,輸誠效勞,書成普化,各自敘功立果。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丁醜年二月四日
恭接懿旨 86年3月12日
本堂主席關 登臺
聖示:恭接懿旨,命本堂觀音二菩薩五裡外接駕,命本堂城隍十裡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懿前九天玄女娘娘 降
詩曰:母慈眷顧澤難忘。勉爾諸生立志揚。頒著新書承大命。雙修佛道果品芳。
聖示:懿旨開宣,神人俯伏。
欽 奉
無極皇母大天尊懿旨曰:
母居無極,時以淪沈諸兒女是念;雖然際值末法,千宗萬脈大開普渡,可嘆者諸兒女蒙昧於功利,執著於識性,雖聞法於先,不能瞭然於後,更不能精修實練,殊為可惜!差幸今日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應時應運,傳布彌勒福音,引度眾兒女共上殊勝方便之法船。今日受敕 玉旨開著“彌勒凈土游記”,母心大悅,此書一齣,佛道諸兒女將可印證釋迦如來所遺命,諸兒女共願面見未來佛,而發心求生彌勒凈土之福音,將是修子之幸。母盼懿敕拱衡堂神人、諸兒女共體天心母意,個個戮力以赴,則代天宣化以及各人道程行持均是精進。為勉諸兒女護持,母娘特頒恩例如下:
一、凡在著書期,效勞護持無所倦怠,準抵十年念佛之心,以得受佛契引之緣機。
二、凡在著書以後(包含書成之後)助印本書功德均可證入彌勒凈土(準由兜率天宮專司辦理)。
三、凡是以本書或助印或講解或流通,能夠引度一眾,則可將此功德註成功果比敘。
母頒三例,乃為諸兒女護持之心作見證,亦以佛道利生之心為勉。諸兒女各自把握,以期先行往生彌勒凈土,再求增上發心,永脫輪回。懿旨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丁醜年二月四日
南海觀音菩薩 降 86年3月19日
為‘彌勒凈土游記’作序
彌勒菩薩乃為世尊住世親為授證,付囑度盡遺眾,共成正覺,亦為世尊滅度,眾生所皈依追隨之未來佛,因而眾生均可正信皈依。不但緣於世尊住世,親為開示彌勒三經之正信無疑,更為未來佛彌勒菩薩大悲大願在欲界天建立彌勒凈土,以接引眾生得能見佛聞法,永不退墮。更因為彌勒凈土距此眾生所居之閻浮提地最近;並且彌勒法門因受世尊付囑以度遺眾,因此更為殊勝,更為方便。緣於彌勒法門首先契引眾生之佛緣,只要勵行六事,甚至更為簡易禮佛、念佛即可契引,得受無邊願海攝納。
在如今末法時期,功利社會人心不若昔時純善,根器矇蔽,彌勒法門正是應時應運利樂眾生,不若其他法門之嚴苛。縱然不論大乘、小乘各宗脈法輪推轉,各度有緣,但彌勒法門悉皆符合各種根器之眾生,即是其殊勝方便之處。今日欣慰於貴堂以唯心宗道場闡揚著造佛門凈土之游記,佛道法門相容並蓄,普化層面愈形擴展,乃眾生之幸、弘法之幸,此書一齣必可洛陽紙貴,道子爭讀,則弘法利生功德無量。
際值著書之初,謹以數語,不敢光贊篇幅,只要眾生利樂,是為至盼!
南海觀音菩薩 謹序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唯心宗道場
濟公活佛 降 86年3月19日
序
十方凈土各有殊勝,彌勒凈土卻是殊勝中之最殊勝,方便中之異方便;因為彌勒凈土是為一生補佛處,未成佛之前俱皆住生於此凈土,世尊未成正等正覺佛果之前,亦是住生於此凈土之中,因而彌勒凈土謂之生補佛處;智慧如世尊尚且如此,眾生求生於此凈土之間,豈能不謂最為殊勝。而求生此一凈土可帶業往生,不用急斷根障,豈能不謂最為方便。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修道怕苦,斷欲怕有所失落,彌勒凈土只要契引眾生發心結佛緣即可往生,實為末法一大福音,眾生豈能不加把握。彌勒凈土於欲界天中建立,即是方便眾生求生;而彌勒凈土之中,內院、外院各有殊勝,歷來求生此一凈土高僧大德無以數計。
今日著造游記即是使眾生明知彌勒凈土之容易求生,彌勒法門之容易行持,更要眾生明知凈土之曼妙。此書之著,深願眾生拭目以待,閱書有得,共發願心,則福音廣布,相得益彰。茲乃書將開著,吾佛不揣簡陋,謹以數語,以與眾生共勉,並為序!
濟佛 作序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唯心宗道場
第一回 凈土初游法音傳
86年3月26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阿彌陀佛!諸生幸會!此後吾等將共同完成彌勒凈土游記,但願此一緣機助益諸生修道行程。勇筆賢生廿餘年來,吾久仰大名,今後著書當可順利完成,吾亦不贅言,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對不起!窺師啊!以前著作游記都有賜符化飲,此次窺師可是忘了帶來賜給弟子。
菩薩:不是忘了,而是不必。以前你所游訪地方不同於此次,彌勒凈土乃為不生天,在欲界之中只要你靈神出竅就可游訪。行了!邊走邊談。
勇筆:(略後於師後而行)何謂不生天,可否請師開示。
菩薩:不生天即是不在清凈莊嚴之凈土,蓮邦佛土大多距此閻浮提地甚遠,而往生於彼處悉皆無漏究竟,今在欲界設凈土可介於莊嚴佛土與欲界閻浮提地之間故。
勇筆:(雖然恭聆開示,但行來,卻是甚為怪異)師啊!這一路行來怎麼好像是來到巨人國度,漸漸的好像任何物體都是高不可攀,極目望去不見頂端。
菩薩:不錯!兜率陀天原本有五佰億天子,因緣聞得世尊說雲:“彌勒菩薩將來此處六時說法不斷。”因誓願以彼等各個天冠,以天福力造作寶宮供養 慈尊,而五佰億天子各個深修栴檀波羅蜜,身長不知凡幾,故在此凈土中將如入巨人世界。
勇筆:弟子可謂臨時抱佛腳,彌勒三經日翻夜讀就是心有不解,此後當一一向師請教。
菩薩:不用客氣,廿餘年來爾亦非幸致。
勇筆:不敢!弟子愚鈍,尚請師能不棄教誨……咦!師啊!這一陣音響應是梵音吧!只可惜弟子聽不懂。
菩薩:這是法音,大致上是說:“若有人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心志如一,求生凈土,命終之日,慈尊眉現白毫,放光接引。”你仔細聽其音韻,反覆說法。
勇筆:(凝神細聽)果然如此……哇!師啊!這一個地方可讓弟子如入夢幻國,更像愛麗絲夢游記般。這是什麼地方呢?只見無以數計之寶宮各自矗立在許多生相如龍的大樹,而其高巨,簡直無以目視其極,而且每個寶宮更有七重垣圍繞,每個寶宮光華燦爛,但這些光華卻不刺眼,相反的卻是百寶光色,令人直入其間。啊!每棵像龍的大樹下都有一位妙好的天女,手持四角宮柱,有寶石光華,而天女左肩多是珠玉叮叮當當,右肩又是稀奇古怪的物件發出音響。哦!這其間更有許多寶帳、巨大師子座,而有曼陀羅華繽紛其間。師啊!這是什麼呢?
菩薩:這就是彌勒凈土。到處珠光寶氣是因為五佰億天子造作宮殿,是以彼等天冠所化。這在佛說三經里已有明確記載,龍相之巨樹即是龍華樹,每樹下的天女,其左肩珠玉乃為天竺習俗人好佩此,名曰枳由羅,華夏則稱瓔珞,右肩則是樂器。你仔細聽,這也是在說法。
勇筆:剛才是說六事行法,這里又是什麼呢?
菩薩:你仔細看,且聽天女瓔珞,及樂器之聲響、龍華樹振動之聲響,頗有音韻且反覆,大意是說:“有人能一念而稱彌勒佛名,可除千二百劫生死劫之罪;有人聞彌勒名,合十恭敬,可除五十劫生死之罪;有人聞彌勒佛名,歡喜禮敬,可除百億生死劫之罪。”
勇筆:哇!那還不簡單,每個人都能消罪了。
菩薩:是可消罪,但你必須知道每個人自無量阿僧衹祛劫以來造了多少生死劫之罪,因此,從此刻起行之,以期消減罪業。你再聽聽,尚有另一段法音,大意是:“凡諸眾生雖有犯禁,不守佛戒,造諸惡障,有諸邊邪見,但能聞彌勒佛名,心生歡喜,五體投地,誠實懺悔,可使諸業障盡速清靜,並得未來世可在龍華三會之中面佛不退轉。”
勇筆:這麼說來,彌勒凈土之間,天人、鳥、獸、水、樹一切都可說法,置身其間不能生上增出離、道心不退,則其根器大概是爛掉,無所謂根器了。
菩薩:兜率陀天殊勝曼妙尚多,有寶玉合成之水渠,其音流成法音,說空苦波羅蜜,尚有諸眾有情聞法正受。此後再一一游訪,今夜吾等至此回堂吧!
勇筆:今夜得師開示,真是頓啟茅塞。感謝師恩!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無須多禮,今夜就此停筆。吾回!
第二回 宣說佛號釋疑義
86年4月2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夜續游兜率天凈土。勇筆賢生靈神出竅吧!阿彌陀佛!咦!賢生今夜精神不振,好自為之!
勇筆:南無彌勒佛!弟子不是精神不振,是心事重重。奉旨著造本書,弟子擔足了心事,因為早前弟子自十五歲皈依鸞門以來,對佛理少有涉獵,遽爾著作佛書,弟子那不膽戰心驚!
菩薩:不用掛慮,佛道本同源又何必先祛士氣,吾自會替爾斟酌安排。行了!出發吧!
勇筆:遵命!請問恩師您是求生彌勒凈土的大師,為何老是口宣西方極樂阿彌陀佛的佛號呢?
菩薩:阿彌陀佛是每一位佛弟子的總持,每位佛弟子都朗朗上口,並非皈依於那一位佛菩薩就要口宣其佛號。
勇筆:可是如今有許多人,比如皈依觀世音菩薩就時常將南無觀世音菩薩掛在嘴邊,而今弟子皈依於慈尊,也就將慈尊佛號朗朗上口。
菩薩:現今眾生是如此,但爾仔細分析一般人將佛號掛在嘴邊,大都是有所急難或者心慌之下脫口而出,意在求救。而每一位修佛之人,因為阿彌陀佛是佛教大家長,因此每一位佛弟子都會以此佛名為總持,也有人以無量壽佛為總持。但其意相同,比如密教每一位修行者必須時時與其根本上師印心,時時誦其名號,但在不是自己進修,與外界接觸時,仍然以阿彌陀佛為總持佛名。
勇筆:弟子明白了!但是彌勒慈尊乃未來佛,是眾生所皈依之未來佛,則以南無彌勒佛為總持佛名,不是更好嗎?
菩薩:那是當然,但是佛弟子不要因此而形成宗脈之爭。何況久沿成習,以前的人習慣了就隨他,剛皈依的人能夠以南無彌勒佛為總持佛名當然也可以。
勇筆:多謝恩師開示!(略微端詳一下窺師後)師啊!弟子描述一下您的法相如何?
菩薩:可以!吾一付瘦骨嶙峋,也不怕你批評。
勇筆:弟子不敢!窺師您是玉樹臨風,寶相莊嚴,想必在世是一位富家美少年。
菩薩:那倒不是。吾在世是個紈袴子弟,幸得恩師之不棄,千方百計予以點渡,今日始得長伴恩師暨慈尊蓮前。
勇筆:弟子看過您的傳記,依稀記得您在剛入奘師門下時,猶是香車美人,因此博得“三車和尚”之美名。
菩薩:慚愧!慚愧!荒唐!荒唐!吾是過於放蕩,奘師大慈大智,加予點渡,百般周全。
勇筆:是啊!是啊!您有好的恩師才有今日的成就,可憐了一般眾生那兒再去尋找奘師如此慈悲、如此智慧的好恩師!
菩薩:賢生說差了!吾是有一位佳好恩師,但卻只有一位而已。目前一切眾生可說諸天神明、聖、仙、佛、菩薩都是佳好的恩師,因為佛道法義遍傳,隨處可得福音,而各個宗脈,或扶鸞傳真、出竅靈游、借竅開示比比皆是,任何聖神仙佛均可慈悲開示。賢生倒說說看,吾是只有一位好恩師就有如此成就,那麼如今眾生有那麼多的好恩師,成就鐵定在吾之上。
勇筆:(五體投地作合十頂禮)
菩薩:賢生這是做什麼?
勇筆:弟子一則是為參師見禮。再則是佩服您口若懸河、滔滔雄辯。三則是求您開示。
菩薩:好說!好說!禮多必詐,有事直說吧!
勇筆:恩師您生得是白麵無須,而且眼睛略小,但那一隻挺鼻以及方嘴且有不怒而威的氣勢,想必是那一雙黑濃的眉形加添的氣勢吧!啊!對了!您眼睛過小,可是當初註疏佛經百部以上用眼睛視力過度所致。
菩薩:人之長相,父母生成,無可奈何,但氣質卻可潛移默化。
勇筆:是啊!您雖然享壽僅五十有一,但卻不見老態,並且書捲氣息濃厚,一望即知滿腹經綸,您在世時,那百部疏主的美稱就是如此而來。弟子就是想請教恩師,當您在註譯佛經時就有如感通得如佛舍利註入筆間,運筆如飛,通暢應手,在鸞門而言,就是仙佛借正鸞之手而作註解。弟子想請求恩師開示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如感得佛舍利般那種福至心靈,因為弟子著造本書實在須要加倍受持加被,否則將難以勝任。
菩薩:當然可以!吾當時註疏時必先齋戒沐浴,薰香滌手,心神一志,絕無二意,你如此而行,必有助力。
勇筆:感謝恩師明示,弟子受教,一定遵行。對了!今夜如此這般一來,想必不用游訪凈土了!
菩薩:是啊!吾知你今夜滿腹狐疑,因此吾等如今尚在堂中。
勇筆:(環目四顧,可不是師生倆正佇立於堂中)師啊!弟子可否探詢一下各同修之間的心志,可有在專心念佛,還是在胡思亂想。
菩薩:你用靈力探尋他們腦波就可知道了!何必去吵雜他們。
勇筆:是!不過這也不好,等下停筆後弟子耳根又不得清凈了,算了!算了!弟子還是請教恩師一個重要疑問。
菩薩:說吧!
勇筆:有書記載:“兜率陀天乃欲界第四天,仍須經過欲界第二天,即為佛經所稱忉利天,乃玉皇大帝所居;更要經過南天門。”這個問題跟弟子隨您出竅游訪兜率陀天有所不同,請師明教。
菩薩:欲界之兜率陀天乃在第四天無誤,而忉利天指玉皇所居也無誤,但是這其間有個誤差存在,就是佛教徒與道教徒在為本道所作弘揚時會為維護本道而貶斥他道;換言之,有人為因素存在。玉皇居於忉利天乃為方便掌理人間世,但激進佛教徒藉此貶斥玉皇僅為下界下品之神祇而已,基本上南天門已不在欲界天,將此南天門、忉利天及兜率陀天混為一談是有所差誤。爾明白嗎?有無問題?
勇筆:沒有了!
菩薩:那行了!今夜著書至此。吾回!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第三回 聽八味水談身高
86年4月23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靈游兜率陀天,訪彌勒凈土,古來迄今不乏祖師大德為之。尤其《瑜珈師地論》一書,更蒙慈尊法語親述,可成彌勒一宗根本經典;但是世間眾生對彌勒凈土所知不多,因而趣志無以發生,以致彌勒凈土如此殊勝妙趣乏人求生。
勇筆:(頂禮參師)師啊!您是感觸良深,但是弟子頗有疑義,因此將呈請開示。
菩薩:可以!吾等出發,路上再談。
勇筆:(靈神出竅,緊隨師後。)關於彌勒凈土一再受世人扭曲誤解,由古至今不乏實例,今日鸞門有幸承負弘法傳道之重責大命,實在令人雀躍;但是這個劫數,師啊!是否亦可當成彌勒凈土之考關呢?否則為何同是 世尊的追隨者,佛法的修行者,頗有故意加以貶斥,更甚至有古來當政者視為邪教。就是到近世以來,也是因為一貫天道以中華聖道會正式登記為宗教團體後,才漸漸不被世人誤會。
菩薩:當然!因為距離 慈尊下生尚屬遙遠,而 慈尊之下生又經 世尊親口囑咐,因而受有心人假藉,造成彌勒法門受抑制,但是未嘗不可將之視為考關;但不是彌勒一宗的考關,反而是眾生的考關。因為歷經有心人之貶斥,謠言扭曲,甚至烽火洗滌,動蕩散佚之後,能夠發心求生彌勒凈土之人,就已具備了與佛親近,不退轉的慧性道根。
勇筆:那倒也是!對了!弟子依稀記得,曾有書載,說雲:“彌勒凈土內院天宮中之殊勝處,就是說個幾十年也說不完。”用說的都說不完,那我們這個游記那游得完。
菩薩:不錯!以兜率天宮之殊勝,就是一個阿僧祗劫也說不完,但是我們著書就是有個好處,擇其精華要點而訪游,不能鉅細靡遺,卻可具體而微。
勇筆:是的!還好,弟子正擔心“歹戲會拖棚”如果游不完,那麼這本書將成勇筆著書的絕響了!
菩薩:佛說三經,其殊勝光看就讓人心動神迷,一旦置身其間,確實有說不完之曼妙,所以你就好自為之!
勇筆:是!弟子自當遵命!(至此始發覺此處已可見巨物聳矗)師啊!弟子看別人游凈土天界,每當要景換物移之時,有者是靠符咒脫胎換骨,有者是靠靈力加持,為什麼今次弟子都不用如此麻煩,好像是一幅連環畫,如此一氣呵成。
菩薩:早先吾已經告訴過你,彌勒凈土是離這個人世間最近的一處凈土,幾幾乎就可融成一體,因而眾生來到此處,可說無所障礙,只要能夠受慈尊願海攝納,則可得見佛聞法。
勇筆:那是說眾生要來到此處不難,關鍵在於能否見佛。
菩薩:然也!(此時來到一條以玻璃造成的渠道,其間百千萬光華,渠中流水成八色,音流如梵,頗有醍醐灌頂,使人心神為之一清。)
勇筆:師啊!這條水該怎麼說明呢?而其水流音如梵唱又是如何?
菩薩:這水叫八味水,在此琉璃渠中潺潺而流,形成說法,其法即說無我無執、四無量、十善,使在此凈土之中眾生均可得受法益,你仔細看此琉璃渠附近之景象。
勇筆:(抬目望去,只見形形色色的人等,有斯文相、有軍人狀、更有販夫走卒的勞工相,更包涵乾坤兩道,老弱婦孺,一概都正襟趺坐,面色祥和,非常融入。)師啊!這些人好像在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一付怡然自得,好像還造詣頗深呢!他們是聽得懂,還是不懂裝內行?弟子怎麼聽,也只是水流聲而已。
菩薩:當然!以你未得見佛而生上增心,到此只能如此;而往生至此之眾生,都已經有一定的根器,所以聞聽說法都能心領神會。
勇筆:依弟子看,那倒未必!右手邊這一位妙齡女郎,弟子看她倒是深得其中三昧,有如融會其中,所以面色安祥,不時之間尚會嘴角含笑,似有所得。而再過去那位中年男子就非如此,只見他時而蹙眉,時而搔首,更會挪動屁股,一付坐立不安的樣子,讓弟子想起他好像陪女朋友去看粵劇一般的不耐,卻又無可奈何,這算那門子的根基。
菩薩:在此眾生各自帶業,而且在生求生凈土之志趣虔誠等各有高下;因而,在此受沐法益當然各自不同。但是他們在此時日既久,自可漸漸心領神會,終至發出離心,永不退轉。
勇筆:那倒是,總比弟子一個正鸞生連說法之音都聽不清,如果要弟子坐在這里聽水流聲,弟子可能比上課更快就打瞌睡了!師啊!不過這些人都跟弟子形相差不多,為什麼那些左右手各佩瓔珞,以及樂器的天女竟都有身高丈八,甚至更高,啊!剛才還走過一位恐怕有十丈高的巨大和尚,還滿身金光,怎會有如此奇異現象呢?
菩薩:在凈土中果位越高,身高越長,並且金光更甚,如果你見到 慈尊時,你恐怕還見不到祂的臉。
勇筆:原來如此,師啊!那您身高多大?
菩薩:有朝一日,吾再讓你看。
勇筆:別賣關子嘛!要不然您比剛才走過的那位大和尚是否還高。
菩薩:剛才那位僅是彌勒凈土外院的天人而已,你說吾是否比他高。
勇筆:(一愣,咋舌,我的天!外院天人高有十丈,那菩薩至少要有百丈,被抓起來放在頭上,掉下來準粉身碎骨。)
菩薩:好了!回到拱衡堂了,賢生還在發愣。
勇筆:咦!幾時回來的啊!您要走了,弟子恭送。
菩薩:今夜著書至此。吾回!
第四回 觀交界處覽凈土
86年4月30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游訪彌勒凈土,賢生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今夜弟子擬請恩師放慢步履,並賜予加持,一路上弟子想要瞭解閻浮提地與兜率陀天之路程有何不同及變化。
菩薩:當然可以!
勇筆:(隨於師後,不再開口,聚精會神游目觀察。只見師生二人上升於空後,信步上行,路上漸由渾濁燠悶的氣息逐漸加重。忽然間師生距離加遠,只見菩薩身影仍然有如一縷清風,而自身卻感受到無比沉重,直欲窒息,心慌之間,菩薩又在自身之前出現。)師啊!這是什麼現象,弟子好似無法抗拒大氣的壓力。
菩薩:這里就是閻浮提地與欲界天的交界處,吾等且先佇立一旁觀看景像。
勇筆:是!咦!有一位中年人,只見其頭上稍有靈光隱現,至此身形一頓卻無所阻礙,仍然上行。
菩薩:吾助爾一臂之力。
勇筆:(就在菩薩話落)哦!弟子所見已有不同,只見那人已處身在一片光明,有無數百億寶宮光華,無邊妙音的彌勒凈土之中。但是他卻無法在此一無邊無際、無數寶宮、無數寶華、無數龍樹、無邊妙音之中,得見入彌勒內院之門。只是仔細傾聽說大慈悲法、說不退轉法輪、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法音,些許之後,即嗒然若失轉回閻浮提地。師啊!這人可是修行到可以自行來到彌勒凈土的有道之士。
菩薩:然也!此人志心求生彌勒凈土,修行已有十四年餘,頗為精誠,行修六事、五戒、十善,一心依止慈尊,但是卻因身在異地,有政治意圖,乃致塵緣根障兩皆深重。雖然靈神可自行出竅而來到彌勒凈土,但也僅能通行無礙,窺聞凈土殊勝,尚無緣能進入內院。
勇筆:原來如此!啊!又來一位中年坤道,也是頭頂隱現靈光,但是至此仍然一付沉重模樣,好不容易通過此處交界後,他所處的景象卻不如前一位。只是在一片濛濛霧霧之間,他好像看不清凈土是如何景象,只好黯然回去。師啊!這又是如何?
菩薩:這位坤道乃為一貫道親,修行頗佳,但因心志有執,雖然勉可通過而進入凈土,卻尚無緣一窺與聞凈土殊勝,仍然必須再待緣機,始可得聞凈土殊勝。
勇筆:那剛才菩薩是故意讓弟子去體會由閻浮提地進入欲界兜率陀天的難處了。
菩薩:是的!雖然兜率陀天與閻浮提地同屬欲界,但仍然有其阻隔,否則每一位道子修行至精湛、靈神可出竅,則可漫游於凈土之間,如此陽靈與陰靈混雜必會出事。
勇筆:多謝師之開示,請師再續前行,仍然如前,任由弟子一力擔當,直到弟子無法負荷之時,再請師加持。
菩薩:可行。
勇筆:(師生再前行,此時壓力加重,只得全神貫註,一心稱念”南無彌勒佛”,一字緊接一字,每次一停頓緊接稱念。第十次時,忽覺身上一輕,身外燠悶沉重渾濁之氣已不復見,而是置身於一片光明之地。前方菩薩身影之前,卻是綿亘無法以肉眼辨識之無數百億寶宮垣牆,寶華光明龍華行樹以及抑揚有韻的梵音。)師啊!這里看去,彌勒凈土簡直是無以數計,這種情形弟子怎可一眼看盡呢?
菩薩:依據 世尊開示,在兜率陀天尚是一生補處菩薩時,因為慈尊命終將上升此天建設彌勒凈土,那時有五佰萬億天子,誓願以其寶冠以天福力造寶宮供養慈尊,因而諸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為七寶所成,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億蓮華……,據此則可知有多廣大。
勇筆:此一凈土如此廣大,弟子卻可一眼盡收,可是菩薩加持?
菩薩:靈神出游,再加上吾助之,故整個景象乃具體而微,一目瞭然。
勇筆:弟子明白了!感謝師之開示。
菩薩:這一路行來,已可使閻浮提地至兜率陀天之行程讓眾生了知,緊接吾預定以二、三期之時間,將凈土概略游訪完畢,再以二、三期時間訪問昊天紫綬靈修士證道在彌勒凈土的情形,然後就游訪兜率天宮彌勒內院了。
勇筆:多謝師之規劃,否則弟子尚是一頭霧水呢!啊!對了!游內院弟子是否有幸拜謁慈尊呢?
菩薩:這就要看你之志心及緣機,況且 世尊說三經時,已明示兜率天宮之殊勝,說一小劫猶說不完,吾等當然要擇要游訪。
勇筆:弟子受教,但是今夜弟子看了交界處的奇景後,忽然想到是否可請師安排慈尊眉宇放光率諸菩薩、天子、天女接引求生彌勒凈土者。如果有此記載,將更可鼓勵許多人發心求生彌勒凈土。
菩薩:好提議,但這是可遇不可求,吾當留心。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眾生有幸有福了!
菩薩:行了!吾等回堂吧!
勇筆:(回到堂中)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著書至此。吾回!
第五回 不斷欲業男女分
86年5月7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續游彌勒凈土,賢生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請教菩薩,弟子日前看過一書是凈土的爭論,其中有雲及各方凈土俱皆無有男女性別之分;換言之,能夠求生於各方凈土,俱皆已達至善境界,唯獨彌勒凈土猶有乾男坤女的形相,並且又可不斷欲業根障,因此該書記載有人據此批評彌勒凈土之落於各方凈土之後。弟子又翻閱佛說彌勒上生經中有記載無數百億之天女如何曼妙,是否因此引起有人批評彌勒凈土?
菩薩:彌勒凈土乃慈尊慈心悲願建設在欲界天的凈土,意在度盡世尊住世未度遺眾,而眾生帶業往生不急斷欲,故根障尚存,乃根性未凈,凡相猶在是所必然;而諸凈土必須諸根盡凈圓融無漏,因此已無凡性,故也不存凡相,因此無男女分別之相自是必然,但卻不能據此批判彌勒凈土之不殊勝。況且彌勒凈土雖有男女同處凈土,卻已無凡塵色相之雜處,批判彌勒凈土之人乃不曾到過彌勒凈土,不知彌勒凈土之人。至於彌勒凈土之中無數天女俱皆曼妙是不錯,但彼無數天女乃寶華所化,以瓔珞樂器佩執,演法開義,其雖姿貌曼妙,卻是如菩薩般寶相莊嚴,無有引意之輕佻;因此,批評者乃閱三經一知半解而斷章取義。
勇筆:是啊!是啊!但是世人未至彌勒凈土本是天經地義,如今菩薩與弟子奉旨著書游此凈土,既然有人據此扭曲彌勒凈土,吾等是否該趁此游訪以闡示分明,一則正告眾生,再則亦以洗刷此一凈土所蒙受不白之冤。
菩薩:那是當然!吾就引領賢生訪游。
勇筆:(見此時已入凈土之中,乃游目四顧。)師啊!在此凈土之中,是否有如宿舍或是軍營般建有大通鋪以供在此眾生睡覺?如有在那裡?如無,在此之佛菩薩以迄眾生可都不用睡覺?據佛經記載,在此天中四千歲,慈尊將下閻浮提,而此間四千歲是閻浮提五十六億年這樣長的時日,縱然只是靈神,不可能不用休息睡覺吧!
菩薩:有啊!在彌勒凈土之中,宮垣櫛比鱗次難以盡數,豈無眾生休憩之處,吾將帶領賢生前去。
勇筆:近日報章曾有報導軍營中男女同營之不方便,在此凈土之中是否也會如此?
菩薩:這要賢生自己訪游而判斷了!
勇筆:是!(此時已來到一片高聳的石壁之前,其餘無所見,只覺壁間光華寶色隱然流射,頗為炫麗。)師啊!這里是那裡?咦!菩薩呢?怎不見了!(此時忽然間覺得自身有在變化,漸漸的長高了一丈、二丈,幾乎到了三丈高)哈!哈!哈!我變成巨人了!放眼望去,在此凈土中許許多多的人都比我矮了一半以上。(抬眼望去,只見這一面石壁,原來是一座大宮殿的垣牆,進出間是一般眾生相的人,其間間或有身高一丈、丈半等,或更高之人進出,只是這宮殿卻也難以言明其寬廣深巨,難怪佛經記載,單只垣高就有幾千里之高度,而垣的厚度也有幾百裡,這種概略形容,實在無法讓未能親眼目睹之人信服是何其巨大。)哦!這些人都是乾道,怎不見坤道呢?(忽然間,在左手處有一個奇怪現象,每當有人走到那邊,就像走入迷宮,剎那間暈頭轉向的又走回原來地方。)師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時間忘了菩薩不在身邊)
菩薩:這里就是眾生的休憩處。乾坤二道在此分際,此處有天然靈氣,因為眾生俱皆不斷欲業,至此乃自然受敝而無法越雷池一步。
勇筆:菩薩幾時來的?而方纔所示,那豈非彌勒凈土只在此處可以區分男女,而在凈土其他角落中仍然必須男女共處。
菩薩:方纔吾助賢生長高身體,以方便視看各處景象,至於賢生疑問當知禮儀是以隱私加以區分,若在公共場合就不會有作出隱私般的行為,因此只要休憩處加以區分,則男女共處同一凈土之中又有何不可?
勇筆:那倒也是!軍中男女同營不方便處倒也不是在工作上,而是在生活起居上。師啊!這麼一來,眾生在此可謂分處兩個世界,走出寢室之外,來到各個角落,才有共處的機會。
菩薩:是的!如此訪游,將大有裨益於眾生對曲解彌勒凈土之言論,可生出正信釋疑的效果。
勇筆:感謝菩薩慈悲教示!
菩薩:好了!今夜就至此結束訪游,吾等回堂,可著書至此,吾回。
第六回 凈土再生魔障滌
86年5月28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夜再行出游訪凈土,賢生準備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準備跟隨菩薩訪游。(緊隨師後出發,信步而行。)弟子接獲一位大德請求開示,弟子據此請教:“娑婆世界之人乃以父精母血而由母體下身出生,而極樂世界卻是以蓮胎化身,那麼欲界天人有聽聞是由肋下或肩下出生是否屬實?然則欲界有所謂人之出生,那麼凡人何須求生凈土?再則在兜率陀天之天人,其日常食衣住行又是如何?”
菩薩:人間與極樂之出生,如你所言不錯,而兜率天之出生亦如所言,但並非既可出生在兜率陀天,何須求生凈土,賢生乃將基本概念弄差了。須知每一位求生凈土(不論何處凈土),能夠如願而受佛菩薩接引往生凈土,並非以在娑婆世界之形相而往生,而是每一位得生凈土之人都在被接引至凈土後,再由凈土中天女出生其元身,而後住於凈土之中成長開悟。
勇筆:原來每一位得生凈土之人都必須再重新誕生一次,那麼這整個過程就復雜了,凈土中豈非也像人間食衣住行俱皆必備,而每一位新生兒的食衣就麻煩了,佛菩薩都要成為保姆了!
菩薩:非也!非也!賢生忘了,吾適才乃言是每一位得生凈土者之元神。
勇筆:師之意是無人間食衣住行之瑣碎行為。
菩薩:也不盡然!兜率陀天四千年已是難以計數之時日,更何況換算閻浮提地之時日乃五十六億年時日之久,故元神在此仍然有食衣住行之行為。此在爾後訪游之時,賢生可自行訪談在此凈土之天人。
勇筆:弟子遵命!也感謝師開示,對了!弟子跟隨您已經來到凈土中,今日是否有特殊要訪游之目的地!哦!這凈土中八味水渠縱橫交錯,可讓弟子想起畫面中義大利之水都威尼斯,莫非在此眾生渡水有法船。
菩薩:非也!非也!賢生當知達摩一葦渡江之事。
勇筆:知道!知道!但是祖師是一代武學宗師,莫非這里眾生也都武藝高強、輕功蓋世。
菩薩:非也!非也!人一旦脫卸臭皮囊之束縛,靈神潛能已大大不受時空環境所阻障,因此個個渡江更勝達摩,可以不藉助於葦草了!
勇筆:原來如此!唉!今日弟子可真愚鈍不堪,您左一句非也,右一句非也,可真像老學究面對庸材生搖頭慨嘆朽木之不可雕。
菩薩:非也!非也!此乃吾有感而發而已。賢生若是庸材,到那裡去找良材。
勇筆:嘻!嘻!弟子可真服了您,不愧是百部疏主,一付學究模樣,仍然是非也!非也!弟子也來個是也!是也!弟子如今也無身體羈絆,也學學祖師的一葦渡江如何?
菩薩:可行,你自行去渡水,吾在前頭等候。
勇筆:等等!您還沒教弟子,比如說口訣或是如何才能橫渡此水。
菩薩:賢生可曾跳過遠,就是如此這般,行了!(師之話落,只見身影已輕飄飄,如行雲流水掠過水面,安佇岸邊。此時也有頗多天人註視於此。)
勇筆:這麼簡單!(話落,握拳提腰就往水面上沖。)哇!哇!菩薩啊!您騙人,弟子就沖不過,落下水中了!(但話語馬上停住,因為這水渠竟是深不見底。勇筆落水,只全身潛沒之後,慢慢上浮至胸口不沈不墜。)師啊!這水可真奇妙,弟子隱約記得以前著書時也曾落水,但那時有劇烈沖擊,此時卻滿布祥和。(話落又漸漸上升,終至足沾水面而行,安抵菩薩立身之處。)
菩薩:吾讓賢生去體悟。如今你雖然無肉體跟隨,但實際上靈神與軀體仍然同在,故至此不可能像往生至此之天人眾生一般無所牽絆,這中間最關鍵就是你心中仍執有一個念頭,你的靈神仍然必須投體,也就是說你心中有執而沒有一心於舍棄所得,因此一念而產生牽絆。
勇筆:弟子明白了,但那也不至於要讓弟子落水成落湯雞。啊!弟子明白了!(恭恭敬敬合十頂禮)師之恩澤,弟子感謝!您是藉此凈土法水滌除弟子魔障。
菩薩:哈!哈!哈!這下開竅了,深願賢生不負吾所望。
勇筆:弟子謹記師恩教示,自當全力以赴!
菩薩:如此就好!吾等回堂。
勇筆:(回堂後合十頂禮)弟子銘感師恩德澤,尚請時予賜助,弟子愚鈍當敬謹領受。
菩薩:觀爾一時慧性顯現,吾亦深為感慰,彌勒一脈任重道遠,賢生好自為之。
第七回 四千歲月佛分身
86年6月4日窺基菩薩 降
偈曰:法水凈身慧性來。光明正是眾生材。般若無藏須了執。識根業障可成灰。
勇筆:(合十頂禮)師之偈語可是意有所指。
菩薩:偈言在點露玄機,悟否隨緣。
勇筆:弟子聽偈會意,您看弟子今夜可有神清氣爽。這法水一滌凈,可謂萬慮盡除,魔氛退藏了!
菩薩:那就好!吾等出發!
勇筆:弟子遵命!(隨行師後)師啊!這個佛學妙諦可真蘊藏豐富,並且際此末法時期頗多道場也是佛道兼修,如此是否意謂佛理將大興。
菩薩:鸞門應運助道,以代天宣化普度眾生為宗旨,以與眾生結緣,啟發眾生親佛、親神,進而親道,因此鸞門運興乃天運有據;至於台疆一地佛教與鸞門之並興,自有其運。
勇筆:弟子受教!啊!到了凈土。師啊!今夜是到那裡去?
菩薩:賢生措詞有誤,在閻浮提地是夜間,但在此凈土之中,黑夜?賢生是由那裡斷言呢?
勇筆:(游目四顧,可不是置身於一片玻璃彩華的世界,晶明耀眼,何來黑暗?)這只是弟子下意識而言,因為在豐原拱衡堂外是夜雨的天氣,一路行來與您交談也不過剎那之間,因而說成今夜。
菩薩:是的!此乃閻浮提眾生之執識為假象所矇蔽,因而來到凈土之中仍然有此識性之執。賢生可見得來此之眾生,為何在隨處可聞說空無、十善、四無量善法,諸善法音旨在啟悟眾生慧性,去執顯真如。
勇筆:弟子有所見,因此請教您,在此之眾生除了高大金光顯現之佛菩薩外,大致可分成:
一、身無金光,滿面仍是喜怒哀樂之眾生。
二、面色祥和,微有金華顯現,身高比常人還高大。是否可請您開示?
菩薩:前者乃為根障太重,至此凈土之中仍然一如賢生適才識性執著不能釋去,因而雖受法音薰陶,仍然處在欲界懵懂之間。後者真如慧性漸顯,因而識性作用已較難乾擾心緒,因此靈神明凈,靈光顯現,而元神亦日愈高大。
勇筆:那麼在此凈土四千年中,是否俱皆光明白晝,無有黑暗;如是,如此歲月之計算又是如何?如果無計日,慈尊會不會記錯日子,提早下生閻浮提。
菩薩:彌勒凈土未有兜率天宮時,即已是一生補佛處,因而也有白天夜晚之分,以此而一日計;只不過在此一日,閻浮提地已不知多少歲月,慈尊又焉可能提早下生!
勇筆:然則世尊滅度後二千餘年來,為何世間一直有慈尊下生之消息。
菩薩:慈尊下生閻浮提地與眾生共成正覺,是佛經明載,乃世尊親示無可疑義;但在這期間,慈尊不以本相下生,分身下凡以續法統道脈是有之;然則本相下生是天命,分身下凡是慈悲救渡眾生,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勇筆:那是有心人之故意扭曲,弟子明白。只是想不透慈尊下生既是天命,在此期間未屆之前,為何要授人以柄,致使彌勒法義大受誤解。
菩薩:儒家有雲:“天之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其理相同,彌勒法義乃世尊親付,度其遺眾,何其任重道遠,過程有所磨挫,事屬必然。
勇筆:弟子受教,正如道場之中,每有重大使命之間,必有風風雨雨之波折。
菩薩:此乃考道顯志,志立而功果成,眾生智慧亦是由此累積顯現。
勇筆:弟子受教。
菩薩:凈土訪游大致已有概念,賢生下期準備訪談由貴堂證道之修士來此後之心得。
勇筆:弟子遵命!
菩薩:那麼吾等回堂吧!
勇筆:哇!由光明進入黑暗,並且是風雨交加,這可真是奇妙旅程啊!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八回 聽法悟法行持何?
86年6月11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夜再著彌勒凈土游記,賢生可以出發了!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弟子今夜有一篇疑點想呈您開示,弟子已粗略閱覽,想如此洋洋灑灑長篇之論,而且弟子又牙疼不止,是否就在堂中請示,不要出游了!
菩薩:不行!賢生牙疼,吾略施小技,保你不疼。關於你要呈上的疑點,吾早已所悉,路上談來,吾並予舉例說明,豈不更佳。
勇筆:好嘛!好嘛!那您先治弟子的牙疼再說。
菩薩:那還不容易!(話落,一點白光直往勇筆口中射去。)賢生感覺如何?
勇筆:只有一股清涼芬芳的感覺,哦!那倒不止,弟子可以嚼動了。可憐弟子二天來只喝一杯豆漿跟一個饅頭而已,待會兒可要大快朵頤一番了!
菩薩:病好了!著書吧!有什麼問題說來聽聽。
勇筆:這個問題令人贊嘆,乃是本堂門下負責編輯的洪師兄富東所擬,由他的疑問,弟子可以知道打從著書以來他都逐一細讀,因而提出本書開著以來所未周全之範圍……。
菩薩:賢生掉文可真有一套,不怕浪費篇幅,直接了當的說明。
勇筆:是!是!弟子的疑問是凈土不論是以何種名詞稱呼,它都是一處供作修行的聖地,就像凡間許多道場,也有人稱作修行凈土;既然如此,為何我們訪游彌勒凈土只知有說法、悟法的層次,而不見有行持的層次;如果在凈土中求生此處之眾生無有再行持而精進,以迄達到開悟的境界,那麼入此凈土是否白走一趟,因為彌勒凈土是可以帶業而往生;換言之,求生至此而如願之眾生未必已都圓融無漏,佛性顯現,真如無礙。而精進是一種體驗,正如洪生所提,人生於閻浮提地在修行過程中知戒而肅,以期自我約束,並且舉知殺業牽纏之苦而知戒殺放生,進而素食,以求不造殺業。總而言之,在凈土中只知有說法、聞法,卻不知有行持之處,更何況在《去執經》以及《大成就品》中都有述及慈尊說法之盛大場面,但吾等訪游凈土卻未曾游及,如此這般,就請您開示。
菩薩:果然是長篇大論。如今吾等已來到凈土,賢生是否準備訪談貴堂證入彌勒凈土之靈修士?
勇筆:弟子已準備好了!但是方纔弟子的疑問您尚未開示。
菩薩:這很簡單!彌勒凈土弘法場所很多,單只外院,亦即俗稱之彌勒凈土,吾等訪游之時賢生就有描述許許多多的華幔所覆之巨大師椅,此即佛菩薩說法之處,而且凈土之中隨處可見龍華樹,此樹之下又有天女執樂佩玉而演法,因而凈土之中隨處說法是無疑義。
勇筆:(頂禮)請恕弟子打岔。印象中弟子尚記得,如果凈土之中隨處可說法,而凈土又是專供修行之處,那應該一如人間處處有諸道場寺廟甚至圖書館等等,而在凈土中之眾生也應一如人間之眾生一般,到這些道場精修或者是從生活中去體驗善惡而逐漸開悟,是否漸悟應是由體驗而得,而頓悟須靠仙佛開示以及本身之慧根?
菩薩:雖說彌勒凈土一如閻浮提地,但終究有人天之隔。人之生活乃因肉體所致,凈土之中僅有靈神,已無人間之肉體所必需之煩瑣;因而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精進之道,在凈土中無法可行。並且賢生可能忘了,三經中明示彌勒凈土之眾生必須與慈尊同下閻浮提,而斯時人天眾生始共成無上正覺。由此而知,在凈土中是有如八識之阿賴耶識,眾生在此聞法而儲藏此一法原種子,到時再成正果,並非在凈土中就成正果。
勇筆:既如是,那豈非如弟子適才所言,白來一趟了!因為在人間有可能淪沈,有可能輪回不止,但也有可能因緣際會當世修成正果,豈不更勝在凈土中枯待五十六億年之久。
菩薩:也不盡然!在彌勒凈土之中雖然未能成就無上正覺,但卻可成就等覺菩薩,再與慈尊同下閻浮提地共成正覺。
勇筆:(頂禮)慢慢!師啊!疑問就在這里,無有行持豈能證得等覺菩薩?
菩薩:賢生太心急了!吾豈有說凈土未有行持之處,但行持之處也在吾等訪游之間已有述及,如前面所游在八味水渠之岸上有多得無以數計之天人在行持領悟。吾適才亦已言明,凈土修行因無肉體,修行方法與閻浮提地有所不同,更何況慈尊或佛菩薩說法,吾等往後著書仍會訪游,而且最重要最殊勝之內院尚未訪游,因此賢生如今下定論是有太早了!況且往後訪談靈修士證入本土之中,賢生亦可由彼等口中窺知凈土修行。
勇筆:多謝師之開示!那麼關於訪談證入凈土之靈修士,弟子共準備六位,分成三期,是否可通知其陽世親人?
菩薩:著書之中陽世親人可來,可不來;因本書旨在闡述彌勒凈土之法義,不涉陽世親情,其親人前來僅止知有參與著書而已。
勇筆:弟子知道!不過有此機緣,弟子也只是盡些心意,如若您不反對,弟子在此公佈而安排。
菩薩:可行。
勇筆:弟子擬定第一期訪談彥承菩薩,陽諱何硯。第二期訪談法益尊者,陽諱高泰順,以及花願天女,陽諱高餘梅。第三期訪談利安尊者,陽諱李政和;大健尊者,陽諱李相以及悲宣菩薩,陽諱李蔡儼。未知師之意下如何?
菩薩:可行,吾下期配合訪游此三期之步驟。
勇筆:感謝師之厚澤!
菩薩:如此,今日著書至此,吾等回堂(師生剎那回堂)。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九回 初訪修士述心得
86年7月9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夜再游彌勒凈土,賢生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數周未謁師顏,弟子思念甚深,還請師有以教示。
菩薩:愁鎖雙眉可非好現象。賢生應自我解禁,何須盡鑽死衚衕。
勇筆:是!弟子知道。對了!今夜弟子請教二個問題。其一在彌勒凈土慈尊尚未上升之時,此一處所僅為一處生補佛處,但是佛書記載在世尊之前即有一修行者,亦名為彌勒,弟子請教前彌勒與現今之慈尊是否同一人?
菩薩:不同人,但同一元靈,亦即前彌勒歷經轉輪之因緣,再轉為與世尊同期之彌勒阿逸多。
勇筆:其二,彌勒慈尊未來下生,與基督將於未來還要來此世界受審判,師之看法如何?
菩薩:此乃各教傳道及其教義之特殊,可謂之殊勝,此二事乃為各自教義中之一大殊勝事由,並以此啟示教徒。
勇筆:多謝師之開示!弟子今夜擬拜訪由本堂昊天紫綬靈修位證道之彥承菩薩,不知師是否有所安排?
菩薩:凈土之中極其遼闊,吾當是早有安排。現在吾等已在凈土之間,可到北面一座師椅說法場,即可見到彥承菩薩。
勇筆:感謝師之費心(隨行師後,移目左看右顧之間,只見今日一如往常,許多天人用功靜坐於八味法水渠旁,每位靜修各自不同。)對了!師啊!弟子想起日前一位同修言談間提及一個有趣話題,雖然有趣,但是頗為嚴重,請師開示。
菩薩:何事直說無妨!
勇筆:弟子鬥膽請問,在此凈土之中,雖然水樹、天女、佛菩薩無時無刻均在演法苦、空、無常、般若波羅蜜、四無量、十善等法音醍醐灌頂,但是此一凈土既曰處在欲界,而眾生俱皆根障深重,帶業往生,因而是否會在數年,或是數十年,更或者數百年間不耐此等枯寂生活,心生退志,想要回到閻浮提地;畢竟聲色界最易侵蝕根性。況且道書記載,不乏神仙猶動凡心而被打落下界,在此凈土修行絕不比神仙好過,那麼彌勒凈土的逃兵是不是很多?如果是要如何處理?慈尊會否派出天龍八部等金剛明王捉拿呢?
菩薩:賢生這一問題看似繁復,其實答案簡單。彌勒凈土沒有逃兵,沒有退志者,吾是說沒有實際行動之事實。
勇筆:哦!聽師之言有語病。弟子知道雖然沒有從彌勒凈土退志下去的人,但是在此修行過程中有人起心動念,或者不耐此漫漫歲月,其至有人會起強烈求轉輪回,與其在凈土之漫長歲月後再成佛,不如輪回求緣機,說不定會有當下成佛之一世,對不對?
菩薩:是的!往生至此凈土中,漫漫歲月過程間有人起心動念,但卻從來無人真的再離開彌勒凈土。
勇筆:原因何在?
菩薩:會有此心念,乃自身根障緣起之無明,因而慈尊建設彌勒凈土早已灼知眾生根性,有以消弭眾生無明心念之說法;因此心念才起,便被連根拔除,又怎會有行動。好了!已到了!面前即是欲訪談的菩薩,賢生可見禮,並就此一問題,向菩薩請教。
勇筆:是!(望前去,只見一位老菩薩正面含微笑,緊接著這位老菩薩已上前來參見窺師。)弟子合十參見老菩薩。
彥承菩薩:賢生不必多禮,吾還要感謝賢生安排著書之機,更能拜謁窺基菩薩。
勇筆:咦!窺師平素不是都在彌勒凈土,您要見到他不是很容易嗎?
彥承菩薩:窺基大菩薩乃內院大菩薩,平素只在說法時可得拜謁,那有像如今這般面對拜謁呢!
勇筆:原來如此!那您這位菩薩難不成尚不能進內院嗎?
彥承菩薩:吾所證菩薩功果乃比敘而已,即一般俗謂之小菩薩,功果尚不足以進駐內院,不過已得菩薩果倒是一經請求便可進入內院。
勇筆:弟子明白了!另外請教菩薩,您在此凈土之中是居於何處?日常生活又是如何?
彥承菩薩:吾在此凈土中,乃屬彌勒凈土外院北道場所管轄,居住北道場菩薩閣之中。
勇筆:聽菩薩所言,居住所仍然有分別,比如說菩薩閣、羅漢房,或者是一般修行房,是否如此?
菩薩:大致如此。
勇筆:那您等生活起居是如何情形?可否帶弟子前去參觀,以便眾生知悉彌勒凈土是如何生活,以資眾生有所志趣求生此一凈土。
彥承菩薩:這個留待下期再去游訪,今日時間不夠用,賢生還是探討問題。
勇筆:咦!菩薩果然修行有素,這一番話如果出自窺師之言,弟子倒不驚訝,但出自您口,可見您業已神通廣大,可鑒知於未來。
彥承菩薩:賢生好說了!因為吾剛才聽見爾與大菩薩談及,求生至此之天人,在此漫漫歲月中是否會心生退志,因而想將吾在此之心得詳盡告訴賢生,裨使眾生知明而放心求生彌勒凈土。
勇筆:菩薩慈悲用心,弟子恭請開示。
彥承菩薩:凡是來此凈土之修行過程最大關卡亦是心魔,因為在根障猶重,業根未凈之前,心識仍然容易紊亂;因此枯寂不耐,思凡起心動念在所難免。但是在求生至此之人,除了根障之困擾外,慧性亦時時受法音之薰陶,無形中儲存、增長慧性。不過這僅是總體而言,最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時時有下退的心念蠢動,所以求生至此,賢生已有看見都在八味水渠旁靜坐,那就是慈尊顯現開示法語,針對眾生浮動之根障而加以開示,以消弭眾生搖動之心志,此即佛經所載,見佛聞法不退墮之明證。菩薩是否可代以加註說明?(此一句乃彥承菩薩向窺基菩薩請示。)
窺基菩薩:大致情形是如此。不過賢生也知道,眾生在進修過程中仍有高下,因而慈尊再予演法都是針對個人心魔對治,因此求生至此之人都喜歡在彼處進修。
勇筆:弟子大致明白,不過弟子是否可親身體驗那種情景,說服力必定加倍。
窺基菩薩:這個吾倒可安排,日後著書擇期而行。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也感謝菩薩開示,打擾您之清修了!
窺基菩薩:既然如此,吾等就此回堂。
勇筆:弟子向菩薩辭別(合十頂禮)。
窺基菩薩:可。吾等回去……行矣!已至貴堂。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窺基菩薩:可!著書至此,吾回!
第十回 再訪修士聽法音
86年7月16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游訪凈土,眾生志趣導向乃可使彌勒法義興盛,因而闡教、傳法盡在著書之間,賢生當知任之重而道猶遠!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自是深知,因而戰戰兢兢,只是彌勒法義傳世殊少,此一重任遽爾而來,實有不勝負荷之感,僅有盡之在我,全力以赴而已。
菩薩:能夠如此也就可以了!今夜續訪證入凈土之貴堂昊天紫綬靈修士,吾等出發!
勇筆:是!(隨行師後,剎那即至凈土)師啊!今日除了訪問證入凈土之尊者與天女之外,是否可讓弟子去心領神悟在法水渠旁修悟的情形。
菩薩:可以!吾等就直接去到兩位在法水渠靜修之處。
勇筆:多謝師之慈悲!(隨行之間,只見渠岸兩旁密集靜坐無數天人,而在穿行之間卻是神思愈來愈凝聚,心靈深處恍若是有一股音聲幫助抑制遐思。)
菩薩:賢生今日所欲訪問對象法益尊者以及花願天女已在此間入靜,賢生可入坐於彼等身後。吾助賢生一臂之力,以期心領神悟法音之妙。
勇筆:弟子遵命!(就身而坐於一對年約半百之中年人身後,閉目凝神。)“賢生際此無須強加聚神,可一任放鬆,無須遵循坐工。”(勇筆方一就坐,耳際即傳來如此言語。)(勇筆自忖:“若無須凝神,精神無以一致,何能體會奧妙,但有此指示,若不遵循卻怕徒勞無功,還是不自作聰明吧!”思忖至此,卻覺腦中混亂,紊念叢生,紅塵情事百感交集;尤其神思更是無端叢起,不耐之念無以抑止。此時卻傳來四面八方的梵音,是心經梵唱,音雖細致,加以四面八方回響,但卻有如束音如箭,直入心靈。在神思間恍如梵唱正在驅趕紊念,漸漸靈神明清,緊接而來有道巨集鐘般聲音響起……
萬年千秋爭功業。把道巨集興是可珍。無須巧慧強作主。運數來臨自然成。人間情事因緣數。奇偶互動憑一念。放任不羈如逸馬。明昭緣數自然清。富貴榮華子孫運。德蔭澤垂自然長。巨集音至此而絕。緊接好似隔牆聽音般,聽見有反覆二句聖示:根基日奠胎元固。蓮花化身已在前。……)
菩薩:賢生醒來!(勇筆游目四顧,只見自己席地而坐,身前佇立菩薩,以及尊者與天女正含笑註視,趕忙起身行禮。)
尊者:賢生無須多禮,適才賢生所聞可有所得?
勇筆:弟子似有所得,但是後二句反覆不停之話語,弟子不懂。
天女:哦!那不是給賢生,因此賢生自然不懂。而是大菩薩為了讓賢生明白在此靜修,一旦心志動搖,當下即有諸佛菩薩針對各人所遇困擾,加以開示。
勇筆:那是說每個人得到的啟示都不一樣了!
尊者:當然!像賢生的神思紊亂,即是人間諸般瑣事,因此佛菩薩即據此開示,而末後那二句乃為吾等二人煩燥於蓮花化身功果未臻,因此即蒙開示。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對了!弟子知道您是法益尊者,俗諱高泰順,您是花願天女高餘梅,由本堂昊天紫綬靈修位而通過證道考核證入此間彌勒凈土,不過弟子前期訪問一位證道菩薩,承蒙菩薩開示為比敘,那尊者您呢?
尊者:吾亦是!
勇筆:那麼天女呢?是否有正品、比敘之分;而天女又是在此何等級果品?
天女:仍是有等級之分,但無正品與比敘之分。只有九品果位之分。而天女之意即為仙侍之功果,佛家以此稱謂,如仙家之稱仙女。
勇筆:多謝開示!不過弟子尚有問題。您二位在此靜修,是以煩憂蓮花化身之果位未就,那麼是否每一位求生至此之人都必須求得蓮花化身,才是不退墮之初境。
尊者:然也!
勇筆:那麼弟子再請教您二位,歷經本堂之昊天紫綬靈修位,列位靈修,再經過上天證道考核,方能證入此間凈土,難道如此嚴苛的把關,證入此境之後尚會退轉?
天女:賢生誤解了!凡經過嚴格過濾把關而證入此凈土之中,具果位者已不會退墮,因最初因之凡心已在之前被煉化磨凈了!比如說貴堂之昊天紫綬靈修位,或其他道場之靈修院,以及三關九口,更甚至各洞天福地而證入此境之人,具果位則凡心已去,故已不退墮;而吾等只憂心蓮花化身之尚未成,故有此煩燥,在此欲界凈土之間就是如此!
勇筆:這樣弟子明白了!比如說有人久懸陽世子孫之禍福,在此凈土之中就有佛菩薩為其針此開示,解開此中心結之桎梏。
尊者:正是如此!
勇筆:但是若有更嚴重的事情羈絆呢?弟子比如說,彌勒凈土可帶業往生,此一帶業往生換言之就是因果未盡了斷,那麼因果力量是無可阻障,時空無法可礙,那麼求生至此之人受因果力量乾擾又是如何?
尊者:一般而言,眾生能知求生凈土,必有修行;有所修行,三施也必定力行,因此激烈因果討報較少,到了凈土也是其本身因果業債大部已了。但是賢生所言這種情形未必不會發生,曾經在凈土之中即有如是情形,後經佛菩薩開示,兩造和解,凈土求生者在凈土修行仍須迴向,以超脫冤親債主;所以這種情形,在凈土之修行者將比別人更為辛苦。
勇筆:那麼在凈土修行中有高下之分,是否會形成不平衡之情緒,進而生起凡心退志;或者是群眾集結而鼓燥,心生退志。
天女:這種情形不可能。方纔已解釋過,諸佛菩薩會對各人之症而對治,消弭於未起之時。
勇筆:原來如此!
天女:不過有一種情形最可能,也最可憐,那就是心執情愛、親情不釋之人。
勇筆:是啊!情愛使人無以釋懷,心志若掛註於此,執而痴迷,或因恩情,或因愛情,那怎麼辦?
尊者:人心易執於虛情假愛,所謂虛假,不是當事人之心意假,乃是此愛此情不能永久,故謂虛假。因此,佛菩薩會針對此而顯景,使當事人明白,此情已待成追憶,而不再執迷。
勇筆:那倒也是!人就怕不知結果的迷茫,一旦結果顯現,知已不可,當然就可減輕執迷的動力。弟子今日感謝您二位如此詳盡開示,對弘法當大有助益,弟子虔誠拜謝!(合十頂禮)
尊者:不敢當!能為彌勒法義之弘傳盡心,吾等之所願也!
菩薩:今日就到此!吾引領賢生回堂。
尊者、天女:恭送大菩薩。
菩薩:免禮!賢生辭別吧!
勇筆:弟子向尊者、天女告退!(離開凈土,剎那回堂)
菩薩:賢生用心整理弘法之相關資料,吾自會加以臂助。
勇筆:弟子遵命!並恭送師駕!
菩薩:可!就此停筆。
第十一回 三訪修士談起居
86年7月23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賢生游訪時間已到。觀爾今日神氣飽滿,可是信心滿滿?
勇筆:(合十頂禮)您愛說笑了!弟子是被南臺灣的艷陽照曬得通紅,那來的神氣飽滿。
菩薩:戶外活動有益身心,吾也沒說錯。行了!走吧!
勇筆:弟子遵命!對了!請教菩薩,有大德來信請示,說彌勒凈土在慈尊下生完成後,此一凈土是結束,任務不再存在,或是繼續其使命?據佛經所載欲界第四天在慈尊尚未上生前乃是一生補佛處而已,直至慈尊上生之後才有彌勒凈土,那麼慈尊下生後理應再無彌勒凈土了!
菩薩:賢生前面說對了,但是最後一句錯了。雖然慈尊下生與諸眾有情共成龍華正覺,但此天將永為彌勒凈土。
勇筆:弟子知道,不過五十六億年這漫漫歲月屆時天地變化又是如何?以弟子短短數十年的生命所歷經的人間歲月,人世間的科技讓人不可思議,那幾十億年後,可真難以想像,會不會像食物進化到有太空糧食,以微小體積可充飢長達十數天,而彼時靈魂會不會不用再輪回投胎了?
菩薩:人世間再怎樣進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有個原則是不會變更,那就是輪回。因為輪回的動力在於因果業力;換言之,有此業作,業生因果,因果形成則輪回不止。
勇筆:弟子受教了!不過幾十億萬年之後的情形實在太遙遠,也不太實際,弟子也不知如何去揣測它,因而不管了。今日弟子隨師前來乃是欲請三位證道仙佛帶引弟子參觀在彌勒凈土中證果之天人以迄一切眾生的生活起居,再順便請教三位仙佛一些問題,煩請師予以安排。
菩薩:當然!吾就直接引爾去拜謁他們。
勇筆:感謝師恩!(隨行師後,不由自主想到,日前游凈土時有游到似若巨大城堡的宮殿,蒙師開示那裡有禁忌區域,今日是否仍然舊地重游)(思忖未畢,已見果然來到舊地,仍然一片城垣,即如巨大山壁橫亘在前,而壁上光華閃耀,琉璃炫目下)。
菩薩:賢生已到凈土寢室之地,亦即凈土之外院南端而入可至,此門口已佇立大健、利安二尊者及悲宣菩薩,賢生可上前見禮。
勇筆:是!(快步上前,恭身合十)弟子拜謁菩薩及尊者。
菩薩:賢生快不用多禮。吾等頂禮大菩薩。
窺師:菩薩、尊者不用多禮,著書為先。
勇筆:是啊!禮尚往來已畢,弟子要請教了!菩薩與尊者乃因為陽上親人造功德迴向,請求入籍彌勒凈土,這種因緣才證入彌勒凈土,弟子所要請教的是您們可知另外的因緣是如何形成可證入彌勒凈土?
悲宣菩薩:賢生所說不差,但吾證入彌勒凈土除了賢生所言之外,亦因吾等生前有接觸佛堂(一貫道佛堂),間接因素與慈尊種下契引之緣而得證入彌勒凈土。
勇筆:哦!弟子不知,恕罪!恕罪!那麼這也是一大因緣可證入彌勒凈土,未知尚有其他因緣否?
大健尊者:有!有!因由繁多,但綜合歸類不外有三。其一即是吾等受保調靈修,再求種因結緣證入彌勒凈土,當然也包涵在佛堂之因緣,因而容易求入彌勒凈土。其二過去世中頗有修行彌勒法門而未得生凈土,此世殊勝法門巨集開,有幸結緣則亦可求入彌勒凈土。其三即當下立即勤用功,修彌勒心法,契引緣機一動即可求入彌勒凈土(此一因由,因前此彌勒法義未興,故以此因緣而入彌勒凈土者少,今時彌勒法義弘傳乃是殊勝緣機,眾生實宜把握)。
勇筆:多謝尊者開示,那麼弟子再請教一個問題,本堂設唯心宗道場有皈依慈尊之人以註籍牒文上呈,未知此牒文之作用如何?又是在凈土中如何管理?
利安尊者:賢生這個問題,吾來回答。古時牒文乃為出家眾之護身符通行證,有如目前所用之身分證來證明其人身,今貴堂將此牒文上呈即是以此明志,更將有心求生彌勒凈土之人的通行身分證預繳於慈尊,以此將來證明有資格求入彌勒凈土,而此一因由即是包涵入,際值彌勒心法弘傳,可得求生凈土之法門。
勇筆:真感謝菩薩及尊者之開示,弟子受教。對了!今日想煩請菩薩及尊者引帶弟子參觀凈土之起居生活,列入書中使眾生明白在凈土中是何等悠閑清凈之歲月。
悲宣菩薩:可以!可以!吾先介紹吾等今日所立之地,即乃證入彌勒凈土之比敘菩薩、尊者等之所居,而內間共有壹佰貳拾萬間房,賢生可要逐一參觀?
勇筆:壹佰貳拾萬間,天哪!光數數看就要花多少時間,弟子不看了!不過弟子想在軍中寢室有閱讀室,以及康樂等活動,總不會在如此眾多的天人佛菩薩們只要念經坐工就可以打發時日了,那可真要有絕頂的修涵,否則枯寂不耐就夠讓人心煩意燥了!
大健尊者:賢生錯了!這里沒有所謂的康樂活動,但是在此之眾生卻觸目可見奇景,比如華幔所覆之巨師子椅,龍華樹下成排天女執樂佩珞而演法,萬千百億玻璃炫耀彩華映現,八味渠水說法,梵唱不停,如此奇景徜徉其間,又豈是人間可比。
勇筆:尊者所雲甚是!但在此之眾生歷經四千歲月,不要以人間五十六億年而言,就以四千年而言,也是漫漫長時,總要有飲食起居吧!另外弟子更有一疑問,您們神仙所穿的衣服又是從何而來?
利安尊者:吾等所穿著,乃由虛空而來,天地宇宙之間物質能量充斥,而具備神通力,即可以此攝聚成形,隨心所欲。
勇筆:那就是說,不用像人間一般穿臟了要換洗?
利安尊者:然也!換下的衣服再隨法而化散,復歸宇宙。
勇筆:尊者啊!這法可否傳授弟子。
利安尊者:這可不行,許多人世間的修行者,就是知有此神通法而進行詐騙,莫不成賢生也有此意。
勇筆:那弟子不學也罷!不過倒是有收獲,至少可使世人明白有此神通法,但世人卻……!咦!不對!但是尊者又如何保證修行之人不可能修得此法而在人間大吹法螺,詐騙無知?
利安尊者:因為此一神通法無能使有形體之人或物,得受之於攝聚宇宙能量物質而成形之衣物。換言之,只有元神才能夠受此法之實益好處。
勇筆:那弟子明白了!相信也可使世人明白此後不再受騙了!對了!那弟子適才另外的問題呢?
悲宣菩薩:在此凈土四千年是一如人間有白天黑夜,以此為一日,而在此凈土之眾生仍須睡眠,當然居處已有,而飲食吾就帶賢生前去參觀。
勇筆:多謝菩薩慈悲!(與窺師隨行於三位之後,不由轉頭問窺師)師啊!菩薩與尊者說得沒錯嗎?壹佰貳拾萬間,光只菩薩尊者的居處就是此數,不會太誇張嗎?
窺師:賢生誤解了!壹佰貳拾萬間乃是凈土專供已具果位,如菩薩、羅漢、尊者、及至龍王、天子、大神等都是,另一處則為坤道之寢居,合計貳佰肆拾萬間,在此二處寢居之中間即是在此凈土中眾生飲食之處,再過去即是一般眾生所居處,當然同樣壹佰貳拾萬間。
勇筆:那麼總共為參佰陸拾萬間,這怎麼夠所有眾生居處,不是說慈尊要與眾生共成正覺,而眾生依據一貫道發布善書的記載,總計有九六億原靈。
菩薩:賢生方纔不是說還有漫漫幾十億年,目前這些夠用,不夠時自然會再增加。
勇筆:弟子明白了!
大健尊者:賢生請看,眾生即是在此飲食。
勇筆:(凝神望去,只見一片空曠,根本沒有桌椅,嗯!嗯!僅止地上每隔一尺即有類似一支管子冒出地面。)您們就吃這些管子呀?
大健尊者:賢生會錯意了!這些管子,那是凈土精華之氣的輸送管末端,只要飲食者坐定即可吸取其氣,因為在凈土中只有三餐可來此享用,因此吾無法示範給賢生看,不過大致上就是如此。
勇筆:弟子明白!您的意思是說,在此凈土中上至慈尊下至剛得往生至此之眾生,一日三餐都是在此,不過這間餐廳不像人間供應飯菜,僅供應此間的精華之氣,對也不對?
大健尊者:然也!
勇筆:人間也常有抽地下水或採礦,時日一久造成地層下陷,那麼彌勒凈土是否禁得起數十億年的抽出精華之氣呢?
大健尊者:賢生可真健忘,適才不是說過宇宙間充斥能量原子物質,這些精華之氣就不虞抽空;換言之,可時時再補充。
勇筆:那也是神通力的顯現了!
大健尊者:然也!
勇筆:不是弟子杞人憂天。會不會宇宙的能量原子不夠您們享用呢?幾十億年累積下來可真驚人。
窺師:賢生這問題吾來解答,所有聖神仙佛也都有飲食,只不過仙佛飲食之物與人不同。賢生可知上香是何用意,那縷縷氣息即是天界聖神仙佛之飲食,再加以供品供果所散發之氣都是。
勇筆:弟子依稀記得在著作《三界採證靈修》時,是有如此理論。
利安尊者:如此賢生不用再擔憂彌勒凈土地層下陷了!
勇筆:慚愧!慚愧!弟子真是太無知了!感謝諸位菩薩尊者之開示,弟子今夜可是收獲良多。
窺師:如此甚好,時已晏,吾等回堂了!(就在師生與三位互行道別後,已回至堂中。)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窺師:可!今夜就此停筆。
第十二回 初游內院藏玄機
86年8月6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內院玄機說萬千,眾生正信樂生天。賢生!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請問菩薩今夜可是往游彌勒內院,效法那善才童子參叩彌勒閣?
菩薩:今日游內院是不錯,不過距離參叩彌勒閣卻是時機未到。賢生這一路行來可有發覺異常之處?
勇筆:弟子愚鈍,沒有發覺有何不妥之處。
菩薩:吾等一路行來與前此所游是無不同,不過現在已來到進入內院門口,賢生所見是如何呢?
勇筆:(游目四顧,只見一排排龍樹,閃耀琉璃光華千百萬道,棵棵樹下佇立一名天女,執樂佩珞,梵音繚繞其間,華幔為帳,巨大師椅個個點綴其中,在此之天人修行一如平常。)師啊!這情景與平日無異。哦!對了!師啊!您說已來到進入內院之門,就是不見森嚴警衛,或者豪華排場,就只見有一條白玉為磚的走道,直通到一望無際的寶宮巨殿。
菩薩:彌勒凈土,乃慈尊會眾生共下閻浮提地成正等正覺佛果之凈土,不若各天行政官署有森嚴門禁。
勇筆:如此說來,這里內外院就沒有強制分隔了!(此時隨行師後,步上白玉磚道。)是不是這條通道有問題,不夠資格的人會被拒絕進入,或是如迷魂陣一般誤引方向。
菩薩:賢生也是還不夠資格進入彌勒內院,可有受此走道之影響?
勇筆:弟子雖然不夠格進入內院,但領有天命著書,所以這走道有機關也應該不能對弟子發生作用吧!
菩薩:賢生領天命著書是不錯,但賢生以前游天界各處,如有禁區,雖然天命著書,仍然必須由主著仙師加以護持,才可順利進入,如今賢生可有見到吾有任何動作護持賢生行走此一通道?
勇筆:說得也是!還請您開示!外院的天人既然可以輕易進入內院,為何不進入?
菩薩:這是一種規矩,也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自慚形穢而止步的自發性約束。賢生試想,以慈尊之慈悲願,生彌勒欲界天建立凈土,廣納眾生,又豈會拒絕眾生於門外?
勇筆:您是說外院天人,是自己不好意思進入內院,而不是彌勒凈土有嚴格的階級門禁區分?
菩薩:然也!
勇筆:(此時已走到白玉為磚之走道盡頭,當前一巨殿,殿高無從計算起,而只見許多緇衣袈娑飄揚,簡直不知自身置於何處。)師啊!您是否可以助弟子身高長大,否則這一進入內院,好像小矮人游巨人國,看什麼不像什麼。
菩薩:下期吧!今日吾只先簡略介紹內院第一宮“禁識變化萬重殿”,讓賢生知道能夠進入內院必須先通過這一重門戶,才有在內院自由行走的功力。
勇筆:就是眼前這一重巨殿嗎?而走來走去衣角飄揚,可是在內院的佛菩薩?
菩薩:是的!吾今日先介紹此殿之作用,下期助賢生長身進入,再仔細參訪,並拜謁主持此殿之大菩薩。
勇筆:那就請您開示,此殿為何名為“禁識變化萬重殿”。
菩薩:一般眾生在外院帶業求生,而修行到了夠資格進入內院時,就要接受考驗。賢生當知道靈神的變化,以及靈光的強弱,識神作用是非常大。比如說一個人平常自以為是修行有素,並且是大神轉世投胎,此一執識常常潛存,久之元神就會蠢動,像是要暴漲,但是此一現象卻是假象,容易幻覺,因而來到此殿先驗明識神作用,即是禁識變化之用意;而萬重之意,即是有許多的考驗種類,一旦一一過關,步出此殿,即是身高五丈、靈光熾盛的羅漢,可以在內院精進,直至伴同慈尊下閻浮提。
勇筆:師之開示是說,進入內院,通過此殿是為羅漢,而距離成就正等正覺之境,尚屬遙遠?
菩薩:然也!否則世尊怎會說彌勒凈土之殊妙,說上一小阿僧祇劫也說不完。可以了!今日吾等就至此結束。吾等回堂吧!(剎那間師生回堂)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著書至此。吾回!
第十三回 彌勒三尊法華林
86年8月20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眾生求生彌勒凈土,得能如願,且在帶業精進之間;入彌勒內院,則在業識精華提升一如修道過程;而其差別,一者有肉身,深恐再墜輪回;一者無肉身,可不退墮,但卻漫漫長程。
勇筆:(合十頂禮)師之所言,正是本書開著以來頗多人共同疑惑不明之處,到底求生彌勒凈土眾生獲益程度……。
菩薩:吾等路上再談,出發吧!
勇筆:是!
菩薩:求生凈土,自然乃是惟恐己身慧善根器不深,希能藉外力因緣而不退墮。當然眾生之中,如果有深信自身根器尚可,慧根絕不致斷絕,可以在輪回中得大好法緣,或者累世精修,在閻浮提地即可成就果位,那麼不刻意求生彌勒凈土也可以;但是求生彌勒凈土,並非僅限於帶業往生之表象而已,帶業往生乃是慈尊悲願傳承世尊咐囑廣納遺眾,實則修行彌勒法門仍可直升內院者,如此則與任一殊勝法緣之修行無異,因此眾生之體悟最為重要。
勇筆:聽師開示,豁然明朗。哦!弟子已見到白玉為磚之走道,已將接近內院第一殿。師啊!您不是要助弟子一臂之力,增長身高,以便瀏覽諸勝境而傳真敘述。
菩薩:當然可以!賢生必須靜肅心神,凝聚意志,以將長身之侵損減至最低。
勇筆:弟子遵命!(立即如言而行,漸漸身高上長至三丈。)師啊!這樣一來弟子所見則稍有不同。只見眼前大殿乃由金磚而砌成,無有梁柱,但卻檐牙琉丹,極盡炫目;大殿正面有三,分主殿及左右偏殿,而極目往內望,深廣不知幾許。師啊!我等是否進殿?
菩薩:然也!不過今日彌勒三尊之一,亦即主掌本殿之法華林菩薩將帶引賢生而游訪,因此吾等在此恭候。
勇筆:彌勒三尊!有此三尊?弟子真是孤陋寡聞,那另一位又是誰?
菩薩:另一尊即為大妙相菩薩。此二位大菩薩乃贊襄彌勒凈土,因此稱為彌勒三尊;與西方三聖及彌陀三聖等,其意相同。
勇筆:弟子受教!啊!殿內如行雲流水般走出一位身長高巨,而手持蟠杖,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該是法華林菩薩了!
菩薩:是的!賢生隨吾上前見禮……。窺基參見法尊!賢生亦見禮。
勇筆:弟子叩見法尊,今日有幸拜見彌勒三尊之大菩薩,弟子福緣深且厚。
法尊:窺基菩薩與勇筆賢生不用多禮,今日游殿,交吾帶領,菩薩可請自便,游玩之後,吾等就在此會合。
窺基菩薩:(微行躬身,單掌問禮)那就有勞法尊,窺基先行告退!
勇筆:(目送窺師往右行去,即隱沒於一片茫霧之中。)請教法尊,窺師要去那裡?
法尊:他去晉見其師。吾帶賢生游本殿,再為賢生說明。
勇筆:感謝法尊慈悲!(隨行而後入內,即見大殿寬廣無限,盡頭處有大案龍椅,而左右各有一偏門可行。)
法尊:此處乃為得入內院所報到之處,左右偏門則是進入本殿各試場,吾等由右而入。
勇筆:隨行之間,弟子若有疑義,尚請法尊慈悲開示!
法尊:當然!
勇筆:(由右門進入,只見有一片大廣場,乃是古建物之格局,屬於天井之類,但因各處廂樓亭閣均屬巨聳無比,因此天井看來有如廣場。)請教法尊,此處有一個像是透明圓筒,內里煙霧迷漫,是何用途?
法尊:此物名為轉化輪,乃在驗明正身。
勇筆:那麼為何無人看守或者操作?
法尊:此處不必操作,凡進入者無誤,則可自由出入,如果有誤則轉化之間即予送出內院。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右方此一廂房,懸有一匾,題名為試心閣,是何用意?
法尊:賢生可隨吾入內參觀。
勇筆:是!(只見此一試心閣內有如凡間課堂,而盡頭處也懸有一大片白布。)請教法尊,此是何意?為何如教室?而那白布又是什麼?
法尊:驗明正身後,進入此試心閣,則是屬於驗收其修行結果,而其修持程度會一一顯現在白布之間。
勇筆:如此神妙!那麼如果是弟子坐上前去,是否會顯現出什麼?
法尊:當然也會顯現出賢生修行的結果,以及目前所遭遇的瓶頸。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是超級X光,只不過是照顯心性。
法尊:也可以如此說。
勇筆:通過此試心閣,再往前行是一座亭榭,而其間假山流水、九回曲橋,觸目可見,悠閑自在,這又是如何作用?
法尊:此處乃供休息之用。歷經轉化、試心,來此之後可作休閑。
勇筆:這很突兀,是否也是一個測試點,否則又不是激烈的運動後要作休息,而且亭榭之間有棋台、茶座。弟子想不單純!
法尊:是的!在此必須待上非常時日,以閻浮提地而言,將有壹佰萬年之久,乃是使將晉升入內院之受測者,觀其定靜之工。
勇筆:(一咋舌!)壹佰萬年!那豈非要坐成化石了!
法尊:是很久,所以賢生至目前所見,尚無受測者。
勇筆:那法尊之意是說,無人可過關。
法尊:非也!賢生試想彌勒凈土之完成,以閻浮提地而計算,僅僅二千餘年,求生上彌勒凈土之帶業眾生尚未能夠進入內院。
勇筆:那麼那些三品上升彌勒凈土之得果位之羅漢菩薩,怎也未見到在此受測呢?
法尊:賢生弄錯了!凡三品上升彌勒凈土之內院,已具初級菩薩果,故本殿不予測試,重點是在帶業眾生晉升果位之測試。
勇筆:哦!弟子明白了,凡是三品上升彌勒凈土則可直入內院,若往生於外院,精修有成欲晉入內院,具初級菩薩果則須經此測試。
法尊:賢生終於弄明白了!
勇筆:慚愧!弟子愚鈍,過此之後即無再有樓閣,可是過此一關即屬過關?
法尊:然也!過此一關即具初級菩薩果,可得長住內院,再循次進修。可以了!吾帶領賢生往大殿門口與窺基菩薩會合。
勇筆:感謝法尊慈悲開示!弟子爾後是否尚有機緣拜見。
法尊:再待有朝一日,賢生三品上升彌勒凈土,吾再予接引,否則恐無機緣再見了!好了!賢生可隨窺基菩薩回去了!
勇筆:(已見窺師候在殿前。)弟子拜辭法尊!
窺基菩薩:窺基告退!
勇筆:(拜別法尊後。)師啊!法尊開示此後要見,必須等弟子有朝一日三品上升此地,否則無有再見之期,那弟子若未能上升此間,則將永無拜見之期了!法尊如此難得一見嗎?
菩薩:法尊所示無誤。賢生之所以得能拜謁,全因著書所致,否則彌勒凈土之彌勒三尊又豈是一般可得謁見。好了!已臨堂,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今夜著書至此。吾回!
第十四回 十心殿資糧第一
86年8月27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修行唯識乃為生兜率內院必修之法義,此後游訪內院將由此而牽連深入闡述,賢生可以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師言唯識乃為內院必修法義,那麼在世眾生是否已可不必修行唯識。
菩薩:非也!眾生在世若能修行唯識,由觀而行、而定,得入唯識精髓,當然可以直接跳過兜率內院諸般驗收,而證得等覺或妙覺菩薩;換言之,亦即求生彌勒凈土,欲求上品上生,修行唯識定乃屬必然。
勇筆:弟子受教!今日游訪內院,弟子心思頗有不豫,不知您是否有所安排?
菩薩:賢生怒火填膺,實有不智,徒自矇蔽智珠。今日吾代為安排訪游內院第二殿,名為十心殿,此殿乃由吾師所主掌,因此吾可全程帶引賢生。
勇筆:那是說游十心殿不拜謁奘師?
菩薩:然也!而且今日賢生游訪本殿,亦不加予長身,庶免有損靈體。因怒火不止,元靈變化將致侵損,故今日吾為賢生逐一解說。
勇筆:感謝師之垂察。眼前這一處所應是十心殿了!
菩薩:然也!本殿規模不似第一殿之多重亭榭樓閣,僅為大殿及左右偏廂,而每位受考驗者,不入正殿乃入左右廂進行考驗。
勇筆:師之解說,弟子觸目所見僅是龐然大物,不知所雲之涵意,還是請師賜助長身入內游訪,弟子盡量剋制就是。
菩薩:火苗蘊於心,賢生無以為力,吾還是解說就好。賢生隨吾進內。
勇筆:是!(隨師進入左廂,要過廂房之門檻已高可及人,還是由菩薩虛空托扶而躍過。一進其內,極目望去,只見廂房內廣闊無比,而每一間隔都有一團似圓柱或像凸出物之坐椅,不知是何物?)
菩薩:賢生可知此殿名十心是何意?
勇筆:弟子愚鈍,僅知皮毛,尚不知對也不對。十心之名在修行唯識中有一十信,此十心即是包涵其中,不知有無關聯?
菩薩:嗯!正是!本殿乃為資糧位的第一考關。所謂資糧位,乃是修行唯識中五位之一,是大乘菩薩修道的初位。所謂資糧,顧名思義,比如有人要遠行,必須籌集資財、糧食以備旅途之需;而修行唯識亦是同樣,必須累居積聚福德與智慧,以作修行唯識的資糧。而要如何累居積聚福德和智慧?就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之勝行;而資糧位總計有五十二階;其中包涵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心,而其中十信即是包涵十心。所謂十心,即是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施心、護心、戒心、願心、迴向心。如此賢生是否有概念。
勇筆:弟子明白了!此殿乃是考驗大乘菩薩的初位修行是否已十心圓滿。
菩薩:然也!賢生所見,如圓柱或凸出如椅,其上各有一個名目,如信心、念心等等,受驗者坐上,即依考驗名目而顯現,須十心俱皆通過才屬圓滿。
勇筆:那是否可請師概略述及各心之考驗情景?
菩薩:當然可以!比如說信心,即會顯現頗多挫折考關,以刺激受驗者之信心;其中有顯現世間眾生百相,富貴榮華,恩愛情欲,甚至魔氛蠱惑,惡鬼逼嚇,終極目的即是顯現受驗者之信心。
勇筆:弟子明白了!餘此類推,各心所考驗之目的,即是顧名思義。如念心即是考驗其人之念佛心志是否受外力所挫退;如戒心即是考驗其人守戒之心是否堅強;迴向心即是考驗其人有否不貪,慈悲之智慧。
菩薩:然也!
勇筆:那也不對!十心十個考關名目不同,但手段相同,也就是說受驗之人,只要過了第一個信心關也就十關都過了!
菩薩:非也!每個受驗之人,在接受每個名目考關時,都會有不同情景針對其人弱點。比如說,有人心中有門戶之見,則在信心此一關中,即會顯現針對此問題而幻化情節加以考驗,所以在大乘菩薩初位之前的凡人根性尚未袪除,加以考驗通過了才是初位菩薩。
勇筆:弟子明白了!
菩薩:好了!今日也到此為止,吾等回堂。
勇筆:是(回堂後)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今日著書至此,吾回。
第十五回 總檢驗住行迴向
86年9月3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修行唯識性,加行菩薩道,必須有所勵志,而閻浮提眾生與凈土眾生所差別者,未來造業的因素是一大關鍵;換言之,凈土眾生不虞未來造業,故加行容易;閻浮提眾生則以身造業,形成阻障。賢生今夜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師啊!弟子請教!彌勒凈土游記到底應該著重於外院訪游,還是內院訪游?
菩薩:應是內院。因為內院之殊勝,至等覺而妙覺菩薩果,再隨慈尊下閻浮提,龍華三會共成無上正覺之佛果,故必須將內院殊勝闡述之。不過外院仍屬重要,因為末法根器佳者少,眾生求生彌勒凈土絕大多數僅達外院,故外院重點仍須使眾生樂於求生彼凈土。
勇筆:師之言如是!但弟子曾接獲反應,本書著造至此,使眾生樂於求生彌勒凈土的殊勝處卻無;換言之,難以吸引眾生樂於求生彌勒凈土之動力。師之看法如何?
菩薩:如此斷言,尚嫌過早!因為時空環境、情勢、因緣等因素,致使著書按既定步驟而行;其間若有機緣可遇上特殊情事,加以訪游列入書中當然是最好,否則既定程式之後,再加補強亦可。
勇筆:是呀!師言外院乃最為普遍求生處,那麼如何使眾生樂於求生應是重點;當然如果當下就可行持至得生內院,那是更好不過了!
菩薩:今日再游此處,乃名為住行迴向閣,乃初行菩薩資糧道中之總檢驗。所謂住,乃十住;所謂行,乃十行;所謂迴向,乃為十迴向。因住行迴向已屬進修之位,故合一單位加以考核。賢生準備好,吾予助力長身游閣。
勇筆:感謝恩師加被!(旋即身長增高,眼前只見一閣高聳矗立,有十八層高,與牆垣之高六十四由旬猶要高出一個塔尖,而周圍盡由銀磚為牆,其間綴有無數珠寶、瓔珞,乃將此閣照耀輝映在百千萬道光華之中。)師啊!此閣如此巨大,是否有其特殊之處?
菩薩:唯識三十論中,第二十六頌,其頌文為:“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全意是說修行唯識之人,在未發起抉擇識之前,就發大菩提心,希求安住於唯識實性中,亦即真如境界中。因為功行不深,智慧不生,因此隨眠(乃為種子異名)與二取(二取即我取與所取。我取乃我人主觀之心識;所取乃心識對象之客觀外境。)都不能滅除斬斷,僅是像石頭壓住草枝,被重屈伏,一旦釋重,將又起現行,因而當然無法安住於唯識性(即為圓成實性)。本閣重點即是在此。以修行唯識、行菩薩道者是否能將二取之性與種子之現行加以剋服,而圓滿資糧道的修行。
勇筆:弟子明白!(此時已入閣內第一層,只見其閣乃為八卦之形,而其中每一角落均有一根木樁,類似捆綁束縳之樁架。)師啊!這些木樁有何用處?
菩薩:此樁為靜思椿,凡是住行迴向之修行未圓滿,乃至此樁思過靜修。
勇筆:那無甚出奇之處,是否再上二層?
菩薩:可以!不過賢生切莫小看此樁,此樁乃以八卦九宮之方位而設,一入其中,幻象立生,有助於破解修行之困境。
勇筆:此話怎講?幻象怎會有助修行困境?
菩薩:賢生且看此層。
勇筆:只見眼前煙霧迷漫,弟子看不清楚。啊!慢點!弟子看到了!在此有一位虯須滿臉,眼灰鼻勾之大漢,看其狀態像是陷入黃沙滾滾的大漠之中正在行軍布陣,然後又轉換影像,驀然見到有一長者正在告訴他一些話,然後景像再換,那虯須大漢好像是在思索什麼似的。師啊!這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本閣之重點,在各層樓之間都有幻影地,可使一入其間之人立即顯現其生前之景象,由惡而善而修而悟,以迄圓滿,每一個幻影,即是針此而考驗修行的境界。賢生所見應不陌生,在《大成就品》中已有開示其人,今時乃再精修。
勇筆:然則每一個幻影是在重覆其生前善善惡惡,有何助益呢?
菩薩:顯現其生前種種乃在二至五層,六至十層則顯其道程之修持,而十一層之上,就是殊勝之處,吾帶領賢生自行體會。(未及回應,師生倆已虛空直上。)
勇筆:師啊!十一層有何殊勝之處,是否可請先行開示……(言猶未了,只聽見一聲“去吧!”剎那間竟置身於一處市廛。)咦!這是那裡?哦!很熟悉嘛!這里正是拱衡堂,只見堂門口佇立一些頗為陌生之人,七嘴八舌的說:“王堂主你已功成,今日道場建設完成,普化道務也圓滿,應該退位讓賢,讓別人也發揮長才,你不要長期屍居其位。”
勇筆:嘿!你們這些人,乞丐趕廟公,我不認識你們,憑什麼要我讓賢。
群眾:王堂主你多年來領導拱衡堂建立基礎,但你領導的方式已不合時宜,我們都是有心行道、辦道,王堂主何不就退居讓賢,也博個清名。
勇筆:諸位可是想不費吹灰之力就繼續本堂的道業,坐享其成,這份功德我可還不想拱手相讓。(言畢,只見窺師已在眼前。)咦!師啊!弟子剛才見到一些人想把弟子趕出拱衡堂!
菩薩:這非實情,乃為幻影,即是考驗迴向心是否能舍之安住心,如賢生適才的應對,就不能通過,必須再到第一層去靜思精修。
勇筆:原來這些樓層是如此功用,那麼再上去是否也一樣針對各人之心事,而加以考驗住行迴向之功德圓滿與否?……南無彌勒佛!師啊!下次別再拿弟子開玩笑了!弟子登不上大雅之堂,可要貽笑大方。
菩薩:那倒也未必,既是為人就有為人之心志,以人去考驗,當然與得成初行菩薩者不同,賢生又何必介意。
勇筆:師之教誨,弟子謹記!
菩薩:那麼今日吾等就此結束,回堂吧!(剎那間回堂)。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著書停筆。吾回!
第十六回 敘品談定禪定閣
86年9月10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求生彌勒凈土,雖未能在凈土中的修行得正覺究竟,但卻能在兜率陀天的四千歲天壽間得等覺菩薩果,而伴隨慈尊再下閻浮提,共成無上正覺。因而彌勒凈土之究竟與否,關鍵則在伴隨慈尊下生共成佛果,雖未在彌勒凈土成就佛果,卻可在伴隨慈尊下生之時必定成佛。賢生!吾等出行訪游。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您這一番話表明瞭只要求生得至彌勒凈土,則必定可至天壽四千歲後,伴隨慈尊下生閻浮提,而只要能夠伴隨慈尊下生,就必定能夠成究竟之果,是也不是?
菩薩:是的!
勇筆:那麼弟子請教,天壽四千歲(指兜率天之天壽),人間五十六億餘萬年,那時候人世間是何景象?彌勒三經中所指慈尊下生閻浮提,又是指何處?
菩薩:閻浮提原意乃指印度一地,今人泛指娑婆世界之人間,因而慈尊下生閻浮提,肯定而言乃是在人間而成佛。至於兜率天之四千歲後,閻浮提是如何景象,賢生當可知悉;而且未來人將是頭大如鬥,身軀瘦小,但卻眼銳手勁,以今人眼光而論,將視未來人為怪物;而閻浮提之滄海桑田變動,且將頗為鉅大,屆時閻浮提將不止限於今時人類所居住之星球,將涵蓋無數個適合生物生存之星球。
勇筆:就是嘛!那麼遙遠的年代之後,怎麼可能像如今景況一成不變。不過,師之所言在未來之中,是否人類有遭受浩劫之虞,然後再重新開天闢地、生萬物,以符合佛經所示,達到人壽增長至八萬四千歲後,慈尊再下生。
菩薩:人類浩劫在人類史上有明確之記載,以前有浩劫,未來亦有之。唯有寄望眾生共同發菩提心,立慈悲願,以此共業願力而消弭浩劫之禍根,而在祥和之進化中,圓滿達到慈尊下生之要素。
勇筆:您認為可能嗎?
菩薩:末法根器不善是事實,但諸天佛菩薩以及各教門道場之聖神仙佛,發心普度眾生卻也是事實;故,吾樂觀於未來進化可漸趨於祥和。
勇筆:師之慈悲乃標準菩薩心腸,弟子亦深願是如此。對了!今日師將帶領弟子往何處?
菩薩:今日吾帶引賢生游訪禪定閣,此處不止於初位菩薩之考驗處,頗多大菩薩亦由此處進入禪定,賢生則可拜謁請益。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師生二人穿過白玉磚道,左旋右繞穿過許多宮殿之後,眼前已見一座非常氣派的金光滿罩的大閣,閣前分龍門虎口,而門前隱約潺潺流水之唄音,令人心曠神怡,俗慮凈消。)師啊!您已助弟子長身了,這一路行來流覽景觀也能豁然。對了!這一處大閣之梵音,弟子聽來好像沒有外院那說法梵音中說十善、無我之音,好像只專註於波羅蜜心經等空無我執等深層法音。
菩薩:賢生對一半,錯一半。外院法音說十善、說心經、說波羅蜜,而無我無執說空性都有,但在此之梵唄卻非說法,乃依經音之抑揚頓挫,形成一種空寂之韻律,以助定者易定,在此修定俱皆具備初行菩薩;換言之,已不若外院之眾生凡夫根性仍執染著。
勇筆:弟子明白了!眼前這禪定閣靈光金華滿罩,但卻無前面所訪游之二處高聳綿亘之巨宮大殿,此處一閣矗立,在弟子感覺中好像有些孤零零的。(其實是在凈土而言,若在人間而言,此一禪定閣恐怕又是無法形容的巨大,粗略以凡間尺寸而言,其面積之寬,怕不有二十、三十丈之寬,而高度該有人間建築物之七、八樓高。)
菩薩:此處乃為靜修道場,故並無特殊設施。走吧!
勇筆:是!(隨行師後,由龍門進入似玄關之甬道,剎那間眼前一亮。只見此一禪定閣寬敞明凈,但其他卻是以榻榻米鋪設,有點像日本式的武道場,不過沒有日本式的陳設,僅在最內處有一座蓮座,而蓮座之壁有以七彩珠寶排列鑲崁成一個禪字,而在蓮座前有一座琴幾,不過幾上無琴,卻有一座狻猊玉爐,裊裊祥煙上升。)師啊!這個禪定閣的蓮花座可是慈尊之座?
菩薩:然也!
勇筆:可惜慈尊今日未駕禪定閣,不過弟子看到二位年已不知多老邁之老和尚,啊!不!不!應該是大菩薩在那邊入定。只見他們二位入定,衣袂不揚,須長不飄,宛如石像,好高深的坐工。
菩薩:賢生今日所見二位,均乃近代求生彌勒凈土的大師,前面這位老菩薩乃虛雲菩薩,另一位乃慈航菩薩。
勇筆:原來是這二位大師!弟子是否可上前吵擾二位菩薩呢?
菩薩:無妨!二位菩薩已從定中回來,賢生上前見禮。
勇筆:(此時二位菩薩已整裝起身)弟子勇筆王奇謀拜見二位菩薩(深深合十)!
虛雲:賢生無須多禮,且待吾也見禮後再談。(話落只見二位菩薩單掌問訊,恭向窺師行禮,一番禮節之後。)
窺師:吾奉旨帶領勇筆賢生著造彌勒凈土游記,今日游此禪定閣,適逢二位進修。二位乃近代精修彌勒法義,立志求生彌勒凈土之大師,則勇筆賢生可得請益之機,尚請不吝賜教,以光贊本書。
虛雲:不敢當!窺師過獎。吾等今日有幸,自當參贊著書。
勇筆:(再次合十行禮)感謝您二位菩薩慈悲,弟子孺慕已久,今日得著書之便,親炙教澤,實乃福緣深厚,尚請二位菩薩不棄愚頑,賜予教示。
虛雲:賢生好說。
勇筆:首先弟子請教,您二位菩薩果已至何等品級?
虛雲:吾因乃屬上品中生,今時已得加行位之菩薩果。
勇筆:請恕弟子愚鈍,不知菩薩所言是何意,容弟子明白請問,菩薩您得生此凈土是否還要接受內院諸般考核?
虛雲:吾適才已明言,吾乃上品中生得生此彌勒凈土;換言之,乃以菩薩果而得生彌勒內院,因而不用再受彌勒內院諸般考核。
勇筆:那就是說,菩薩您在此就是享受天壽四千歲後,伴隨慈尊下生閻浮提共成正果了!(說至此,見眼前三位菩薩都在搖頭,不禁一陣燥熱,赧顏而言。)可是弟子說錯了!
慈航:賢生是對一點點,但錯了大部分,賢生對佛經必須痛下苦工。適才虛雲菩薩已明言至加行位菩薩果,因此後續尚有三位階菩薩果必須修行,豈能在此凈享天壽福報。
勇筆:可是剛才菩薩明明開示,不用再經過彌勒內院的諸般考核,所以弟子才認為不用再辛苦修行了!
虛雲:賢生弄錯了!彌勒內院諸關考核是考核驗收外院眾生晉升初行菩薩的必要程式,而吾乃在生即已具備加行位菩薩果,而以上品中生得生彌勒內院,因此吾再精進修持菩薩果是為必然,就像此禪定閣即是吾精進修行之道場,而那些關乃在考核驗收之功效,如此賢生明白嗎?
勇筆:弟子知道了!貽笑大方,不過弟子凡夫根性,在三位大菩薩跟前出糗也沒什麼大不了,但弟子將僅記好好用功研閱佛經。接下來再請教慈航菩薩,您目前又是何品級菩薩?以及如何品級上生彌勒凈土?
慈航:吾慚愧以些許之未修得精勤,故僅以上品下生,而以初位菩薩果圓滿,將晉入加行菩薩果而已。
勇筆:菩薩客氣了!據弟子所知,出家眾必須全盡具足出家戒才是基本修行,然後三品六事行法,其中必須精進行持才可上品得生;雖然有三級上中下之分,但六事齊全卻是必備要件,才能上品得生彌勒凈土,是也不是?
慈航:沒錯!不過吾等仍有在生行持即已秉抱要作彌勒弟子之志趣,因此而精進彌勒法義。
勇筆:也就是說您二位菩薩之所以今日直生內院,乃是在生立志作彌勒弟子,因而一心一意修持彌勒法義,在生即已修行至得菩薩果,故可得往生之際,直生內院。
慈航:然也!不過吾唯識定較差,因而往生之際果品較低。
勇筆:哦!那菩薩在此禪定閣中是否針此唯識定,再作精進呢?
慈航:唯識定乃由唯識觀想唯識性而至瞭然入於唯識定中,吾此一關根器欠佳,因此頗費苦心。
勇筆:弟子受教,針此弟子倒是必須註意,感謝菩薩慈悲提示,不過弟子鬥膽請教,此一不足之處要如何剋服?菩薩是否有以教示眾生?
慈航:唯識定乃源於凡夫根性能進入真如實性中,再由常住真如實性的境界進入唯識定;故關鍵就在凡夫根性如何進入真如實性;因此,智慧很重要,而智慧不足者也不須氣餒,儒聖曾子以勤補拙也是良範,只要眾生有心志趣,此時猶未晚。
勇筆:感謝!感謝菩薩開示!弟子今日真是有幸拜謁。
窺師:那麼吾送賢生回堂,二位打擾了!(又是一番辭別禮節後。)
勇筆:師啊!我等出此禪定閣是否由虎口出去?(果不其然,只見窺師帶引之下,由虎口步階而出。)師啊!關於唯識定,弟子實在有莫名之處,是否可請師予開示?
菩薩:宇宙萬法其實出自一心,萬物之所以成唯識了別,否則萬物不成萬物,亦僅為莫名而已;因此,修行唯識,我人之執性很大關鍵,以通俗而言,自我主觀的意識必須加以抑制,甚至消弭,才有助由凡夫根性進入真如實性,再進入唯識定。
勇筆:弟子當謹記教示!
菩薩:可也!已臨貴堂,著書至此。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停筆。吾回。
第十七回 演法殿慈尊說法
86年9月17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訪游著書乃在闡教釋疑,因而書以載道,為眾生啟蒙也!吾奉旨為唯心宗立宗之初,帶引正鸞游訪彌勒凈土,自是為眾生闡述彌勒凈土之殊勝,再則也是為眾生與彌勒凈土契引善因緣,所謂“未修大道先結善緣”,此一佛緣之契引自是頗為重要。賢生吾等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弟子請教一個問題,在慈尊下生之前有五十六億年,如此長時間,人世間娑婆界里漫漫歲月的變化,以您菩薩果位的神通,應可窺測末來的世界是如何。在不違背泄露天機,以及您職權範圍內,可否透露一些,列入書中以光篇幅。
菩薩:當然可以!在閻浮提的變化當然是廣泛而無常。依據現時記載之歷史,人類文明進化史可分成好幾個階段,所以在未來仍然是如此;只不過五十六億年卻不是一個可以串連起來的時空,因而在未來追溯考古將致中斷某些時期;換言之,在此而至慈尊下生之時,將有二至三個劫厄,使整個閻浮提生態變化。但在可見之未來人類生活習慣的改變將是顯而易見,如食物的進化,將不致因循目前的型態,也因此而使人身結構進而變化,其餘諸如人類聯系通訊,目前屬於低層次之通訊以及言語,但未來將使人類進行到靈意互通,此在修行普及的時候即可端倪立見。
勇筆:可是如今的閻浮提充滿野心份子,充斥不安定因素,更因人心不思善,爭執迭起,在在惡化了人類生存的世界,可能如您所言的圓滿嗎?
菩薩:物極必反。所謂國之將亡必出妖孽,數十億年長久時空中,世尊已預示滅後世界的演變,因此在此歲月中,人類以及閻浮提的滄海桑田變化莫測當屬必然,而眾生未成究竟之前,必須面對這五十六億年,因此這漫漫歲月才有許多宗脈提出避禍之道。
勇筆:若以您之智慧,這些言論正確嗎?
菩薩:原則上都沒錯。就以唯心宗弘揚彌勒法義而言,眾生求生入彌勒凈土,或者僅以往生兜率陀天,均是脫離此一閻浮提之渾噩;換言之,漫漫五十六億年的修行長程,從人間轉移到兜率天或彌勒凈土,實可避免閻浮提的生態變化及禍劫。
勇筆:多謝師之開示!咦!今日已入凈土,怎未見您護持弟子長身,這一路行來,弟子可是不知眼前景像是為何物?
菩薩:因為今日吾帶引賢生參訪一處殊勝之地,因而屆時才讓賢生全程傳真記述比較生動。
勇筆:哦!是哪個地方呢?
菩薩:就是慈尊說法的演法殿,那個地方乃慈尊為諸天佛菩薩、天子大神諸眾說法之處。吾帶引賢生前去,再讓賢生記實傳真。到了!此處即是演法殿。
勇筆:沒有啊!弟子沒看到金璧輝煌的宮殿,好像僅有面前幾株龍樹般的巨樹,而此樹倒是如佛經所載,每枝有七彩寶華閃耀,而枝上每葉各有千百萬道金光照射,每樹下有天女寶相莊妙,左右各執佩樂瓔珞演奏法音。再往前看去,只是一片平坦,地上不知是砂土還是金粒,黃澄澄閃耀金光。哦!看到了有無數背影盤膝趺坐。嘿!弟子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此時身長可有三、四層樓高)只見這是一處寬廣無限,由許多龍樹所圍繞,地面黃砂閃耀,細看俱是金砂,但在正中有一座華幔為帳,幡琉垂揚巨大,有整棟三層樓高的師椅,正中之上端坐一位大菩薩,只見衪面圓耳大,並且耳墜如扇,濃眉之間卻是長成茂密,且皎白如雪,那對眼睛有點眯眯,但僅這一線眼神可就不得了,宛如深潭清灈,就如一泓深潭潭面,緊接下來就是張著大口,應是笑口常開,只不過這一張巨口大概可以讓飛機誤以為山洞藏進去,這應該是慈尊法相吧!當然免不了那一座宛如山丘的大肚。師啊!奇怪!剛才弟子還清晰可見慈尊法相,怎麼如今只見慈尊法相一團金光護罩,弟子再也看不清慈尊法相了,莫不成弟子方纔形容的過份,引起慈尊怪罪。
菩薩:非也!慈尊道行深厚,金光外露,若非根基深厚者很難透過金光看見慈尊法相。適才乃吾助賢生之力,是以可看清慈尊法相。
勇筆:原來如此!對了!慈尊法相果然是如今人間所流傳聖像的樣子嗎?
菩薩:非也!慈尊有三十二法相,相相美好,此一相乃因應引接末法遺眾,慈心大願,故顯慈顏悅色之好相而已。
勇筆:弟子受教!圍繞慈尊周圍之佛菩薩及天子、大神等有不下千百萬之數,黑壓壓形成萬頭鑽動。啊!不對!應該是萬佛大會,因為每一位聆法者,頭上不論有發無發,卻都是金光閃耀。哦!這奇景可比人間的霓虹燈跳躍更加壯觀了!只可惜有的看不清面貌,有的倒是可以看清是老是少,或者眉清目秀,或者濃眉大眼。師啊!這可是道行深淺,因而金光濃弱有異的現象?
菩薩:是的!
勇筆:看這情形,慈尊已在說法,可是弟子卻無法聽到法音,這怎麼辦?是否可請您帶領弟子去拜謁慈尊也好就近見佛聞法?
菩薩:賢生弄錯了形容詞,佛經所謂見佛聞法必可不退墮,其有先決因素,那就是必須蓮花化身之後見佛聞法,可不是指賢生目前這樣見佛聞法。
勇筆:您這句話弟子就不服氣了!雖然弟子還是凡夫肉身,難不成凡夫肉身見佛聞法就沒用嗎?如果是如此,有些法門強調求明師何用?求佛都沒用了,何況求明師!
菩薩:賢生可真是伶牙利嘴!吾所謂賢生目前這樣見佛聞法,是指尚不能得等覺智慧而不退墮;當然此時見佛聞法那是大福緣,有助增上心、出離心、智慧根,並非無用,乃特指於佛經所謂之見佛聞法不退墮。吾知賢生之心意,只不過卻被賢生的伶牙差點說倒了。
勇筆:弟子失禮了,只不過是弟子趁此機會請您為此開示一番而已。對了!那怎麼辦!是您帶弟子前去拜謁慈尊嗎?(話落只覺耳中響起音律,開始只覺是梵唱,但仔細細辨之下卻是一股細如流水,柔和語音在說法。)“所謂識,不論是心識、八識,本體上乃為了別的作用,不論八識其種種異名變化,也不論心識與六根、六塵、六境的互動,識體若有執著邊見存在,即陷入輪回;因為識不僅對眼前事了別分辨,它更可以承續無數過去種種種子,因而識執染著,我見、我知俱皆偏離,而識體作用亦因此偏離其正常功用;以不明事物由正知、正見所了別當然乃正見所得,否則一如盲丁不知事物,則其識體不但無有作用,甚而誤導作用。因而,唯識講萬法唯心。”師啊!這可是慈尊在演法唯識,弟子聽來似懂非懂,萬法唯心,那麼心與識是否有分別?若無分別,是否可說萬法唯識,可是識若不由心主又如何主宰?
菩薩:賢生疑問可再繼續聽法。
勇筆:是!(再細聽之下)“心為八識之主,心王之法即為心識,故一心所在,即是可以影響六根功能,亦可主宰六根,而六根之凈與受控,則與六塵、六境有其密切關連;但心王乃屬我人身為凡夫之時,必須由心所主,但識體卻由無數劫以來之種子儲存而轉流至七識,再依附於前六識,因而心識則是表與里之結合,由識體所儲藏之種子未異熟之前,由心王主控前六識。簡而言之,即是以目前的畏因慎行(即是由心主控)使識體的儲藏種子不受,不受即是不受造作業的乾擾,引起變化業障層次顯現,就可以不入輪回了!”呼!師啊!弟子總算有點弄明白了!不過要再層次分明的剖析,弟子恐怕仍要大費苦工,可惜機緣不夠,否則常常聆慈尊演繹唯識,這本書著作完成,弟子大概就可將唯識理出個頭緒來了!
菩薩:那倒是不夠,眾生機緣各自把握。慈尊在此說法,六時不停,眾生得生此土還怕不能成就。今日吾等就此結束了。回堂吧!
勇筆:師啊!回堂之前弟子請教一個問題,若要修行唯識定,如果還沒將唯識觀釐清,僅以一心想像慈尊好相是否可行?
菩薩:賢生所行頂多可謂是正定而已,不能達到唯識定,唯識定的境界必須是透澈宇宙萬物,萬法唯識所生,才能無漏無礙,必須慢慢來。好了!到堂,今夜至此。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十八回 加行所述得非得
86年9月24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賢生可出發矣!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您適才這二十字可是偈語?
菩薩:非也!此乃唯識論中第二十七頌,乃針對修行唯識之加行位而言。
勇筆:這意思弟子懂一點。第一句現前立少物,現前是何意?立少物又是何意?
菩薩:現前即為我人之識性所知;立少物即是有障礙也,就是說修行者的識性中有障礙。
勇筆:那麼第二句怎會成立,若心識有障礙,怎麼說是唯識性。
菩薩:以有所得故,因為我人修行加行位須先歷經暖、頂、忍、世第一位,此四位是修行四尋思觀及四實如智的修行位;但暖、頂是四尋思觀的有漏之學,忍、世第一位是無漏之學。此四位是以我人心識之能取,以及心識所對之客境所取,將此二取印證認可所產生的決定智,雖然已印可二取皆空,但在修行加行位之前,行者心中仍有所得,有所得即是執著,此一執著則難安住於唯識實性了!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哦!對了,弟子請示您一個著書問題。先前著書之時,曾有間斷著書之期,因而外院之游記似乎稍有空洞不足之處,是否可請您費心安排,弟子再補著回來?
菩薩:補游外院之游記,若欲安排並非不可行。爾等若有此心,吾當然樂意安排。
勇筆:感謝恩師之慈悲!
菩薩:那麼賢生此議是否確定?
勇筆:是的!弟子斟酌完備,再向您呈稟。
菩薩:好吧!今日吾帶引賢生訪游加行所。
勇筆:聽您開示這加行所,似乎比資糧位又精進一層。
菩薩:當然加行位乃是欲達見道位的加修行,因此謂之加行位。
勇筆:適才您開示二十七頌的頌言中,已指出在此境界之行者,因為不知現前尚有些許障礙,以為到了唯識實性的境界,而這障礙就是執著於有所得。那麼您今日帶領弟子游訪加行所,即是參訪此中菩薩修行的景況?
菩薩:是的!不過此加行所乃是外院修行晉菩薩果的考關,一般上生內院的菩薩已過了加行位的境界。
勇筆:就是嘛!弟子就想若大菩薩們心中尚執著於所得,那又怎能開示眾生,原來是讓外院的菩薩們考驗精進修行的地方。
菩薩:修行路漫漫長程,佛果更是不好修,若非大智慧、大根器以及無數輪回所累積的善福德,又怎能得到,因此末法眾生應知珍惜殊勝之凈土法義加緊勤修。
勇筆:正法應運弘傳實是眾生福音。啊!面前這個地方應是加行所了!
菩薩:是的!此加行所僅分二進,乃是分開修行四觀及四智,因此並無加以區分成很多單位。
勇筆:但是弟子眼見卻不同,前陣子彌勒凈土中處處珠光寶氣,金華萬千,今日所見卻是青檐土壁,一片樸素。
菩薩:是的!此加行所乃為彌勒三尊之大妙相菩薩所主持,為了使修行菩薩道之行者能破除心有所得之障礙,相尊慈悲親自主持為之說法,因而每進大堂即是演法廳。
勇筆:(此時師生倆已進入第一進大廳,果然像是一間教室,有講台、講桌,其下密密麻麻鋪設蒲團圓座。)那麼尚煩您帶弟子訪游修行的地方。
菩薩:可以!(話落,右轉進入廳後,只見左右各有廂房,進入其中一間。)賢生看,此地有修行所是一種苦行,在布滿幻景的地方尋思萬法之源頭。
勇筆:(進入此室,仿似進入一個小宇宙,置身有繁密的星球太空,而地上卻是高山峻嶺荒漠,俱是生物不易長成的地方。)師啊!這一間小小鬥室怎麼一進入其中,像是進入太空外星了!弟子曾去過游樂場,有些大型游樂區設有科技室,那種感覺就是如此。
菩薩:道家有句話說,放之則彌六合,捲之有如一慄,此乃法之運用,因為修行此境界之行者已具神通,因此必須使其法力無以發揮。
勇筆:這可真像障眼法。咦!弟子現在才發覺您怎沒助弟子長身。
菩薩:賢生抱恙在身,長身不利,況且今日所游不加長身,豈非更是傳神。
勇筆:您真是法眼如電,弟子僅是小感冒而已,也難逃法眼。對了!這一進都是同一種鬥室嗎?
菩薩:正如賢生所言,只是障眼法罷了!不過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此加行所第一進各室都有加諸法力在內,不過因應行者之心境有所不同。
勇筆:失禮!失禮!弟子書讀得不多,不會用形容詞,尚請您不見怪。
菩薩:賢生說笑了!吾若見怪於你,今日可就要在此加行所再修行了!賢生說對不對?哈!哈!哈!
勇筆:相處以來,弟子第一次覺得您是如此隨和風趣,弟子此後當然更可以放心跟您開玩笑了!啊!對不起,言歸正傳,那麼這些行者經過此室,就不用一一過關,只要通過其中任一室,就算過關了!
菩薩:是的!
勇筆:那麼就請您再引弟子往二進去?
菩薩:好了,不過在此吾作一補充說明。行者因為自以為已經安住於唯識實性,孰料這自以為有所得,卻正是安住於唯識實性的障礙,所以修行唯識必須明白唯識是非空非有,有得卻無所得的境界,二取皆空在暖、頂、忍、世第一位的四位中印可的決定智,卻不是可以安住唯識實性,因為還沒有達到圓智,因此唯識所能,離識則非真。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開示!
菩薩:第二進大廳仍然是演法廳,吾帶賢生往修行室參訪。
勇筆:(如同前一進所見,仍有許多廂房,進入其中一室。)師啊!這里怎麼反而像是廚房,有竈有鍋,還有一些作飯作菜的廚具呢?
菩薩:因為這里是在修行實智的地方,賢生看角落中有個蒲團,那是供修行用。
勇筆:也就是說在此修行,要像人間的獨身漢一樣過日子。
菩薩:賢生會錯意了!這里有像廚房的吵雜,而不必自己進廚房,在吵雜中去精修自己的實智。
勇筆:若是如此,為何不讓精修者置身於繁華世界燈紅酒綠,更能考驗出智慧。
菩薩:是的!賢生所言這里也有。吾已說過,在吵雜環境中讓行者去修行實智,由分辨名、事、相以至差別,再由尋思進入實智,就是加行所的主旨,也是加行位的過程。
勇筆:原來如此!
菩薩:那麼今日加行所就游至此了!吾等回堂吧!
勇筆:請教您,這些外院的菩薩修行考關,游來實在空洞,不知尚有幾處,您是否可安排有進修的行者讓弟子訪談。
菩薩:這些考關尚有二處,賢生所提議,吾也在安排,賢生稍安勿燥。豈不見游畢一處,吾便帶引賢生游訪內院大菩薩的修行道場,如此穿插庶免閱者枯燥而跳過這一段。
勇筆:師之思慮周詳,弟子明白了!那下期是否帶引弟子去拜見大菩薩。
菩薩:當然可以!好了!到了。賢生回去吧!今夜著書就此結束。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十九回 縱論各脈生兜率
86年10月1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日出游,賢生可以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對了!上期弟子所提請補著本書空期之事,弟子擬訂於每星期五本堂鸞期之時以金指妙法補著,尚請您費心安排,不知可行否?
菩薩:當然可以!
勇筆:那就感謝師之慈悲了!今夜您要帶引弟子往何處呢?日前弟子接到一封來信,強調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器差,求生彌勒凈土是簡易而近,但其簡易何在?求生到凈土之眾生,其歷程又是如何?現今游訪內院參訪之大菩薩俱皆上品而生或是中品而生,但此俱為高階上升,於末法眾生難有直接而實際之誘因,是否有可以改善?
菩薩:末法眾生根器差,乃是指眾生歷經無數劫之輪回以來種因造業之阻礙,並非末劫眾生智慧比前人差;是以今時求生彌勒凈土之行者並非限於下品求生,或是求生彌勒凈土之行者大多會生於外院,關鍵在於如何發心?如何行持?吾知悉貴堂賢生為弘法傳義頗費苦心,亦有一再呈請諸佛菩薩開示求生彌勒凈土之法義,吾在此亦可提供眾生一個直接簡捷之法義。
一、彌勒凈土因在欲界天,與閻浮提同屬一地,因此距離不遠,願力容易契引攝納,不論慈尊之願海或是眾生之願力幾乎無所阻隔,就可融匯,這就是近。
二、何謂簡易?末法時期眾生既是智慧不比前人差,為何根器差?那就是末法時期人心功利;況且置身於一個緊張又競爭的社會之間,對修道發心怕不能吃苦,發願又怕失落既得,因此浮浮沉沈於輪回苦海之中。因此只要從聞見慈尊而心喜而膜拜而持念(念),如此發心成願力,融入慈尊願海,種下無數劫以來佛緣之契機,再於日常中量力行持佛規禮節,律戒六事,每天並不須要時時刻刻而行,只要每天的空閑時間記得行持,累積不斷,那麼絕對可以上生彌勒凈土,這就是簡易。當然如果有人空閑時間愈多,精進修持多分,當然可以高階上生。
三、求生彌勒凈土是智慧。所謂智慧,即是能夠把握此一異方便之法門。彌勒凈土與各方凈土最大不同,即是它處於我人所生存之空間,不似其它各方凈土是在閻浮提距離恆河沙數遙遠之地,求生彼處之行者在人間行持之精進與方便之處當然各有殊勝;但彌勒凈土即是以眾生根性染著之中可有歸止,以凡夫根器求生凈土再精進修行,達成蓮花化身,脫胎換骨,邁入究竟境界;因為凡夫之行持,不易擺脫凡俗根性,唯有先仗托外力離開閻浮提,使凡俗根性去掉一層束縳,再增上出離心,精進修持,如此更勝在輪回中尋覓機緣,因此是智慧的精進。
勇筆:師啊!您這一長篇大論,弟子是心領神會,不過弟子的疑問是,求生到彌勒凈土後尚有漫長五十六億年,如何去面對它?
菩薩:這個問題,吾早已說過,漫漫長程必須再精進行持,修至等覺境界,再與慈尊共下閻浮提。
勇筆:那是說求生到了凈土之後,要有欲界天四千歲的修行,才能夠修到等覺的境界,那麼彌勒凈土就不是究竟之處了?
菩薩:是的!在彌勒凈土修行四千歲等於閻浮提五十六億年。賢生認為在彌勒凈土僅止等覺境界,但是在閻浮提卻未必能夠修成等覺境界;而且在彌勒凈土有保證,那就是到了彌勒凈土,保證能夠修至等覺境界,而到了等覺境界,保證能夠伴隨慈尊下生閻浮提,龍華三會之下共成正覺;換言之,彌勒凈土不是究竟之處,但卻可以保證成就究竟佛果。
勇筆:弟子明白!很抱歉再次勞煩您長篇大論,因為眾生所求,弟子只好冒犯。這些以前您都陸續開示,而且三經中也有明載世尊金口開示,保證眾生有心願行即可得生彌勒凈土;而得生凈土之行者,最終必定伴隨慈尊下生共成正果。如今經您明確有條不紊之開示以後,應該不會有這種問題了!另外弟子再就那封信的另一個問題請教,目前各宗脈如佛教、鸞門、一貫道的修子們如何來修持彌勒法義?
菩薩:佛門之凈土法門,目前以彌陀凈土,亦即極樂世界之說大為興盛。佛徒目前修彌勒法義之行者,舉世之間恐不出五萬之數,而且尚包括緇眾、在家眾;因此彌勒法義實有必要加以巨集揚,唯此機運仍在人為之努力。鸞門求生彌勒凈土,一如佛門一般,因為鸞門應運在普化;若以佛門之定義而言,鸞門乃行大乘度眾之義,只不過鸞門修子重在外行功德,少及內行修持,因此彌勒法義與鸞門宗旨恰好相輔相成,實行大乘共度,可及內外,因此今時之應運時機乃是佳妙。而一貫道修子就最貼近於彌勒法義,因此精修一貫道修子頗多得生內院,今日吾帶引賢生往謁。
勇筆:弟子感謝!只是目的地到了沒?
菩薩:早已到達,只不過吾倆言談之間,吾放慢腳步,好使賢生開懷暢談。
勇筆:真是感恩!眼前這座大殿可是目的地?
菩薩:然也!此殿名曰“參法殿”,乃是各級菩薩互相切磋、交換心得之聯誼道場,賢生隨吾進入。
勇筆:弟子遵命!(隨師而行,只見殿前有九階,步步高升,階梯正中有百鳥朝鳳圖,只見鳳鳥栩栩如生,展翅欲飛。上得階梯,大殿騎樓左右各有八柱,巨集巍可知。大殿設有八座,中有玉爐祥煙裊裊繚繞,八八六十四座。其中有十數座上有人,所謂有人是出家眾、在家眾俱有;換言之,已非佛菩薩而已。此時窺師走向靠左一個座位,那個座上有一緇,一在家,二人此時亦已起身。)
菩薩:賢生眼前這二位,緇者乃普泰羅漢,羅漢乃明正德年間繼傳唯識學,求生彌勒凈土有成之法師,今時已得生內院菩薩。另一位在家眾,乃明末王肯堂居士,亦是繼傳唯識學有成之人,但在生是屬天命一貫道道子,今得生內院,亦得菩薩果位。
勇筆:弟子參見二位菩薩。
法師、居士同聲曰:賢生免禮!吾等亦向窺師見禮!(言畢單掌問訊,恭向窺師行禮。)
勇筆:弟子冒昧!請教菩薩王肯堂,為何您已證得菩薩果位,仍然一身在家裝扮,是不是俗家居士亦可證得菩薩果位?
肯堂:賢生有所誤解,因為知悉賢生今日隨窺師至此著書,因此吾乃以在生之相與賢生見面,有助瞭解。吾目前證得菩薩果,早已舍俗相而受戒行矣!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弟子再請教,一貫道在明末就已在大陸上傳道了嗎?
肯堂:然也!一貫道道脈衍繹,在達摩祖師來東土之時,道統仍然一脈相承,只不過道旨由明而暗,其中變數當然有關於運數。
勇筆:這個道統演繹弟子弄不清楚,但是弟子想請教的是,在您那個時候是以何因緣而得生彌勒凈土?是不是所有的一貫道道子都能得生彌勒凈土?
肯堂:賢生這問題問得好!並非所有一貫道道子都能得生彌勒凈土,不過一貫道道子若要求生彌勒凈土則比一般眾生更簡易、更可高階得生彌勒凈土。
勇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慈尊較厚於一貫道道子而薄於一般眾生?
肯堂:非也!因為一貫道乃以領天命而降命於人,以弘傳大道,並以慈尊為掌道盤之祖師,其中就已種下與慈尊結緣之契機。再經由一貫道前人、點傳師(即經理)、講師等先進資深道子以傳承天命,而引導後進精修佛規禮節,則此願力融入慈尊願海,更勝一般眾生一籌,所以一貫道道子求生彌勒凈土比一般眾生更易更高;而也因為一貫道天命降於人,因此也容易因人之誤執而誤導,因此並非所有一貫道道子都能得生彌勒凈土。
勇筆:多謝菩薩開示!那麼以菩薩高見,如今一貫道道親要如何才能得生彌勒凈土?嗯!應該是說要如何才可使一貫道道親樂生彌勒凈土?
肯堂:一貫道法義之中,乃為佛道妙諦雙修,有嚴苛之佛規禮節,即戒律,有開班進修作悟理生智慧,因此一貫道道子已具備往生彌勒凈土之六事行法中之二、三事,差別僅在樂生彌勒凈土作彌勒眷屬之願心尚未發出;因此一貫道道子在行持中能有此發心,亦即加上樂生彌勒凈土作彌勒凈土之眷屬,以此而延伸出拜佛、念佛、念佛,則必可得生彌勒凈土。
勇筆:感謝菩薩開示!啊!對了!如果一貫道道親這樣做,會不會違背本道的教義?
肯堂:當然不會!一貫道本就以慈尊為主,修行祖師法義,豈是違背本道。
勇筆:那就放心了!對了!菩薩尚未開示您以何因由得生彌勒凈土?
肯堂:吾在生因志趣於唯識之學,因而與另一位王庵居士頗有研究《唯識卅論》,想要繼傳唯識學,奈何慈恩一宗經疏,歷經唐、宋、五代、十國至元之戰亂,早已散佚失傳,因此吾苦心搜集相關資料,因此被點傳師(當時已具頗大職權)斥責,吾心想唯識學乃本道祖師之心法,為何受斥?後來始知祖師受庸俗之輩假藉托生,甚至倡亂,因此本道那時禁絕提及彌勒之名。但吾卻一心思慕慈尊法義,乃不顧前賢斥責,著成《唯識註疏》,並依彌勒法義求生彌勒凈土,乃得生彌勒內院。
勇筆:原來菩薩尚是繼起絕學之智者,是否有機緣也教教弟子?
肯堂:只要賢生肯閉關修行,吾當樂意成全。
勇筆:弟子在此先行感恩感謝,弟子閉關之時,菩薩可別忘了!
肯堂:不會!賢生只管放心!
勇筆:另外弟子請教普泰菩薩,您又是以何因緣得生彌勒凈土?
普泰:吾慚愧!雖然以出家眾而慕唯識學,但在生之時,因歷經前朝之戰亂,故雖也著成唯識學,但卻無肯堂菩薩之樂生心,僅以緇眾苦修慈尊法義而得生彌勒凈土。
勇筆:原來菩薩也是繼起絕學之智者,那真是弟子之幸,得能拜謁。
普泰:賢生好說了!今日吾無可贊助篇幅,倒是沾光列於書中,吾慚愧了!
勇筆:菩薩真是客氣!今日著書也久,改天弟子閉關之時,也請菩薩並同賜教是幸!
普泰:當然有那麼一天,吾也樂於成全。
勇筆:那弟子在此先行拜謝!差不多了,師啊!我們回堂了!
菩薩:可以!(就在師生等四人行禮告別後,回堂路上)
勇筆:師啊!這二位大菩薩的著作是什麼,弟子忘了問,是不是再回頭去請教?
菩薩:不用了!他們二位生前著作多有三十幾部,怎麼列得了。好!已到堂,賢生回去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一回 道親談往生始末
86年10月3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今夜應賢生之請,再游兜率陀天外院,以補強外院游記之空失,賢生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外院訪游時,鸞期之際或因請假或因另有公事、接旨,因而空失,今再補著,弟子絞盡腦汁,實不知如何著手,因而尚請您費心安排。
菩薩:外院補強,吾等何妨從外院眾生在面對欲界凡俗根性蠢動之際,在兜率陀天可不退心性、志趣,仍能精進來著手。
勇筆:其中殊妙,勞駕師之安排。
菩薩:當然!進入兜率陀天,賢生可有不同感受?
勇筆:是啊!近期以來,參訪彌勒內院,盡是殊妙奇景,外院雖有與閻浮提相隔的天然禁戒,只不過外院眾生就不能跟內院佛菩薩那種靈光閃耀、慈和祥瑞之氣比擬了!
菩薩:賢生著相了!在賢生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內院乃為佛菩薩之所居,因而彌漫慈悲祥和;外院眾生根性,一如閻浮提地,欲業根障俱重。唯賢生可知,外院仍是慈尊願海攝納眾生不再退墮之所,豈是一如閻浮提。
勇筆:師啊!弟子非此意。外院之所在,倒像閻浮提道場,有精進修行者,有受欲業煩擾之修行者,都是在修行,只是根業之障仍在,因此形成參差,所以,應該說外院是閻浮提道場之縮小寫照。
菩薩:這一說,算是貼切,只不過在兜率陀天外院進修,卻可避免輪回的劫累,致使靈性受業根的纏擾加重。
勇筆:師啊!不遠處有一位坤道修行者,弟子見她好像修行不甚如意,讓弟子去跟她談談好嗎?
菩薩:可以!賢生去吧!
勇筆:(向師行禮後,行向一位年約卅餘歲,正自蹙眉不耐的坤道坐息處行去。)這位師姊,弟子乃是南瞻部洲台灣豐原懿敕拱衡堂的正鸞生,今日有幸得到窺師帶引游訪兜率陀天,見師姊在此像是遭遇困擾,特來請教,若能因此而開悟天下有緣眾生,師姊可真是功德無量。
師姊:哦!原來是鸞門正鸞,失敬了!吾在世乃為香港地方喜德佛堂的道親,姓曾名香悅。啊!大菩薩降臨,弟子拜謁。(原來她正看見窺師也在,連忙拜見。)
菩薩:不用多禮,爾且與勇筆賢生暢談。
勇筆:是啊!是啊!師姊進修好像不太順遂,到底是何因?
師姊:吾生前因是道親,乃知有彌勒三經,慈尊在欲界兜率陀天建立彌勒凈土,因而志趣求生,誰知卻僅只來到外院,而進修之間,心結不解,因此煩燥不安。
勇筆:(哇!這可是反效果。)請問師姊,您既是道親,而且求生彌勒凈土,並且也來到兜率陀天。容弟子請教,師姊往生之時,可有受慈尊放光接引。
師姊:吾歸空之時,並非受到慈尊放光接引,只是彌勒三尊中法華林菩薩率同無數天人,接引吾來到外院。
勇筆:師姊既是志趣於彌勒凈土,卻未能往生內院,見佛聞法,想必有所不足,可否請師姊敘述一下,生前如何修行彌勒法義?
師姊:吾從彌勒三經中知悉,只要聞信彌勒佛,膜拜彌勒佛,持誦彌勒佛,就可往生彌勒凈土,因此就是如此修行。
勇筆:但是,師姊可知彌勒凈土猶有內外院之分,猶有三品往生之分?
師姊:知道啊!吾在生前,也有香花妙供供佛,也有精研經典,也有持齋守戒,雖非六事齊全,但卻也可在三品中修行多分,而不至尚在外院而已。
勇筆:這……師啊!這位師姊說得也是,為何會如此?請師賜示!
菩薩:賢生聽真:這位曾姓行者,在生雖有行持,但彼有犯二戒,乃成願力不足,因而得往生外院再進修。彼所犯二戒:其一,愩高心謗道正信,因彼雖為佛堂道子,但卻口舌好爭,以本道為尊,斥他宗而誹謗。其二,彼志趣雖有求生彌勒凈土,作彌勒眷屬,但僅行見佛歡喜、膜拜、持念而已,其餘供香、花、研經典、持齋戒,均為本道修持,未作迴向願生彌勒凈土,故其願力未足往生內院也!
勇筆:哦!原來如此!師姊啊!您聽明白了嗎?窺師開示,您的行持未作迴向願生彌勒凈土,所以才得生外院而已。
師姊:聞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難怪經雲“見佛聞法不退墮”,弟子閱三經時也知道行六事,必須迴向,願生彌勒凈土,只是未將之註意,以為在佛堂的修持就可契引到彌勒祖師的願海,真是感謝菩薩開示。
菩薩:免禮!這也是爾機緣福厚,參與著書,因此可得突破此一關卡。
勇筆:師姊在進修的困擾,就是這股無名。
師姊:是的!忿怨不平,因此靈性渾噩,影響進修。
勇筆:那可否請師姊再談談生此凈土之中有無較特殊之處,也就是說請師姊敘述一下,受到法華林菩薩接引到此至目前的概略情形。
師姊:當然可以!吾歸空之際,靈神出體後,忽覺一道白光照耀,舉目望去,只見一位身長高巨,靈光閃耀的大菩薩率同無數天人佇立在半空中。吾步上白光之上,就隨同大菩薩及眾天人來到此處。當時,心想這位大菩薩外相雖然不是彌勒祖師,但想到經上有雲“彌勒菩薩有卅二法相”,也就不以為意。誰知來到此地,大菩薩就引吾到一個處所叫“再生殿”。吾入後,一縷靈神就往一位天女肚中射去,再由天女孕育新生,從此就在此進修。
勇筆:師姊進修之過程呢?
師姊:這一點抱歉了!吾來此不久,所以無法具體奉告,還是請正鸞向別位訪談吧!
勇筆:好吧!真謝謝師姊的一番話,讓眾生明白了許多道理。師啊!走吧!
菩薩:賢生既已訪談完畢,吾等回堂。
師姊:恭送大菩薩。(就在師生三人行禮完,往回堂路上走。)
勇筆:師啊!這個“迴向”、“願生彌勒凈土”,看起來是非常重要了!
菩薩:當然!“迴向”是志趣的目的,“願生彌勒凈土”是願力。修行沒有目的、沒有願力,那來的歸宿。賢生到了!回去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停筆!吾回!
外院補記第二回 再生殿天女胎育
86年10月10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志趣求生凈土,信願行。信者信心、信仰,有信心知凈土之可貴,仰凈土之殊勝;可貴在可超脫輪回,殊勝在可成等覺功果,再伴隨慈尊下閻浮提證成正覺佛果。願在樂生,有願樂生,有正確體認之仰止。成果就在如何行持。賢生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這一番話可說老生常談。信願行,在修道過程中,應是一體適用,關鍵即在如何行持,對不對?
菩薩:然也!
勇筆:所以欲求弘傳彌勒法門,是不是有必要將行持法義詳細傳布。
菩薩:然也!不過信願行雖是老生常談,但是眾生如何起信仰心,如何樂生彌勒凈土,卻是如今仍須大力推動之處。
勇筆:依師高見呢?
菩薩:當然是由慈尊法義妙諦著手。換言之,也就是讓眾生多接受慈尊法益,而要如何才能做到,賢生可知?
勇筆:弟子認為宣傳。也就是提高慈尊知名度,像某些人事物經過媒體大力炒作,曝光率高,世人就周知。今時亦同,只要密集宣傳慈尊法義、法門,逐漸讓眾生知此一位佛菩薩,法門之法義又是如此殊勝方便,當可漸收傳法之效果。
菩薩:那賢生就著手辦理吧!
勇筆:弟子遵命!對了!弟子請教,前期您開示迴向之重要,今若有志趣之行者行持彌勒法義,要如何迴向,是否有正式迴向文?
菩薩:通常之迴向文為:願生彌勒凈土中。蓮開便見慈尊容。即得不退無上道。再隨菩薩下閻浮。今有弟子某某某。樂生兜率作眷屬。行持諸般善功德。迴向願海消業障。故亦可以此而為,或者隨念彌勒凈土均可。
勇筆:那麼,以後本堂鸞訓、鸞書中均以此迴向文公佈,使有緣志趣者時作迴向,早結佛緣,以利求生彌勒凈土之機。對了!前期曾師姊有提及再生殿一事,是否可請師帶引弟子往游?
菩薩:當然可以!賢生隨吾行。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弟子再請教一個問題,兜率天之時間與閻浮提不同,但同樣有黑夜與白晝嗎?如有,是如何形成?如無,又是如何計時?可否恭請開示?
菩薩:當然有白畫黑夜之分。而白晝之光,乃由南方丙丁真火之熾盛而光,黑夜則為南方丙丁火縮弱而暗。
勇筆:然則地球之所以有白天黑夜,是因地球繞太陽而運轉,面對太陽為光,背對太陽為暗,形成日夜。難道天界亦是如一圓球運轉,而成光暗之日夜嗎?
菩薩:非也!吾已明言乃由丙丁之南方火盛與弱而分白天黑夜。
勇筆:那南方丙丁火在那兒?
菩薩:南方乃在宇宙之極南,火為源泉不盡,僅有盛弱之分,此乃肇始陰陽之氣而成。
勇筆:也就是說宇宙之中,就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成,而為宇宙萬物之源。
菩薩:五行佐萬象衍化,即是相生相剋,相輔相成之道。
勇筆:弟子明白!感恩受教!
菩薩:再生殿已到,賢生看吧!
勇筆:(只見面前乃為一處金壁輝煌之大殿,其後綿延不知凡幾,屋舍櫛比,密密麻麻,難以數計。)師啊!這一大片房舍是何作用?
菩薩:此房舍乃為胎育天女之產房,每人一舍,為因應求生兜率天彌勒凈土者眾,故已有無數精舍準備。
勇筆:師言“產房”,又曰“精舍”,到底是產房還是精舍?
菩薩:是產房,也是精舍;因為胎育天女產下得生之天人諸眾,並非一般閻浮提眾生之生產一般,僅是靜坐之中,由玄關出竅之靈胎;故,可說產房,亦可曰精舍。賢生可自往參訪。
勇筆:是的!弟子倒是應該去看看。(師生二人走向殿後之產房。)啊!果然!是精舍。(只見每一房舍之內,有大小二座蒲團,對面而設,而每間房舍俱有慈尊法相之聖壇。)師啊!可否請帶引弟子往一處有天女所在之精舍,弟子擬請教一些問題。
菩薩:當然可以!(說畢即引往一間精舍。只見其內正有一位天女正坐如如,頭頂一縷白煙,由淡而濃,終致濃濃不化後,玄關猛迸光華,則見有一條小人影由玄關顯現,漸漸由虛而實,終致成人。)賢生看,天女胎育之後,馬上照顧此靈胎。
勇筆:弟子看到了!(原來此一小人影由天女玄關出生後,天女立即將之趺坐在小蒲團,並教導他什麼。)師啊!弟子可上前去問問嗎?
菩薩:可以!(上前去,只見天女正在說法。)
天女:善童子,爾已來到兜率陀天,今借我胎生成,見慈尊法相,趕快上前拜見。(只見天女說畢,立即教導靈胎膜拜慈尊聖壇,然後便再教導靜坐。)
勇筆:天女!弟子見禮!
天女:哦!賢生不必多禮,弟子見過大菩薩!
菩薩:天女辛苦了!無須多禮,可與賢生暢談,以弘傳凈土法義。
天女:謹遵法諭!
勇筆:弟子請教,這生育靈胎需時多久?
天女:自入胎後,吾須用功入定,以作胎育,故必須一日一夜始由玄關生出。
勇筆:那麼入胎前後過程,天女是否有如閻浮提坤道生產一般痛苦?
天女:尚不致痛苦,但必須專註坐息,以作胎育,就是如閻浮提之胎教一般。
勇筆:那是否會有胎死腹中之事?
天女:不會!
勇筆:那在天女無胎育之時,都是在作什麼?弟子聽菩薩開示:兜率天宮一天一夜,閻浮提地就是漫漫長日,不知您們的凈土一天與人間一天過的有何不同?
天女:是的!兜率天的時日與閻浮提不同,但賢生是以此心執而誤見,不能以閻浮提數的壹佰肆拾萬日的總和換成是兜率陀天的一日,在兩個時空的適應不同。
勇筆:您的意思是說,在此一日的感覺跟在閻浮提一日的感覺一般。
天女:也不盡然!有點類似南柯一夢那種時日流轉,不能直覺而論。
菩薩:賢生不易懂,吾補充。在兜率陀天一日夜等於閻浮提壹佰餘萬長時日,但在此凈土中過時日,因時空的不同,故在凈土中將非過一日像過閻浮提百餘萬日的漫長。
勇筆:這樣弟子懂了!算是有這樣算,但在此的感覺沒那長,這就是適應問題,那弟子改天倒要訪問這種日常生活的體驗。對了!再請教,靈胎生下後,又是怎樣情形呢?
天女:每位靈胎生下,就向大殿執司吏呈報註籍,再由大殿執司分配。
勇筆:哦!原來大殿就是辦公處所,難怪那麼金壁輝煌。對了!靈胎生下是一個小人影,那麼他的成長呢?
天女:靈胎生出是小小人形,但那僅是出胎之時,因應出竅方便,一生出後,即成求生之時所具體相。
勇筆:弟子明白了!感謝您慈悲教示!那我等回去吧!
菩薩:好!吾送賢生回堂。到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三回 會意水瀑亦休閑
86年10月17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無極是悟覺之理域;彌陀是極樂之凈土;彌勒則是慈心無量的願海。但兜率天是“生補佛處”,今建設為彌勒凈土。為何慈尊承命付囑度盡世尊遺眾?是乃世尊知明慈尊之無量慈心願海,是知兜率天之彌勒凈土因應末法眾生之緣機也。賢生,吾等出發往兜率天去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無極理域、彌勒凈土在閻浮提已盛傳法義,今彌勒凈土之法義,卻仍是任重道遠啊!
菩薩:然也!賢生加油了!
勇筆:弟子盡力而為!對了!外院眾生要面對漫漫的時日,這種漫長的時日,絕非閻浮提的一年二年可比,想起弟子在當兵時短短三年,卻是度日如年。今在外院之眾生。雖然是為求證得等覺境界再伴隨慈尊下閻浮提共成正覺。但是,現實總歸是現實,他們在兜率天彌勒外院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師啊!是否著書的方針,著墨於此多一點?
菩薩:當然可以!今日吾等就信步而行參觀一些外院的活動。
勇筆:好啊!好啊!(師生倆進入兜率天后,穿過無數由巨大龍樹所形成的師椅,以及八味法水的修行場,行行復行行之間,卻見有頗多天人從八味法水旁起身,或者從師椅道場散去,只見他們個個都神情愉悅的邁著步伐往四方散去。)師啊!這些天人好像是放了學的學生一般,滿日的學習後有所得的歡愉輕松,更有解放緊綳神經後的高興。
菩薩:是的!上完課,可以去好幾個殊勝奇妙的地方,所以天人們都很高興。
勇筆:師啊!您所指的天人們是否包括那些佛經記載由天子、大神所化的百千萬數的天女們,而這些天女既是由天福力所化,是否只是虛幻不實?
菩薩:賢生曲解經意了!天子以天福力所化,天力其意即指神通力,乃以願心為機,福報為力,將一些在家眾攝化入兜率陀天為天女;換言之,這些天女都是佛在世之前,修行不足,受大神願力所攝化而顯現於兜率陀天,其意亦如一般求生彌勒凈土之眾生一般,仗受外力而求生入彌勒凈土。
勇筆:弟子受教。師言外院有好幾處殊勝奇妙之地是哪裡?
菩薩:今日吾等往游即是其中一處,名為“會意亭”,乃是一處可各自尋找談天對象的休閑處,就像是閻浮提的“交誼廳”一般。
勇筆:尋找談天對象,師啊!您點明這句話,可有特別含意?
菩薩:有的!在彌勒凈土中,內院佛菩薩是沒有時空環境的阻隔,可以隨心所欲剎那往返各處。但在外院天人,則因欲業未盡,根障尚重,只能會意彼此之間自無量劫以來的牽連因果,而暢談數百千劫輪回之事跡,仿佛閻浮提地老人聚會,閑話家常即是。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啊!面前這一處有百千萬數的涼亭,瑞靄彌漫,祥氛流繞,蒔花異樹,蟲爬鳥跳,祥禽瑞獸,信步穿越於亭間小徑。迴廊曲池,魚躍水凈,點點人影,錯落亭中。哦!好一幅人間仙畫。師啊!這里可是“會意亭”?
菩薩:然也!
勇筆:師啊!吾等也進入這一座畫中妙景吧!(師生倆也從小徑步行,隨著徑道兩旁錯落涼亭,而爬蟲昂首,或吐絲,或嘶鳴,但卻無腥惡氣息,反而隱隱清香。魚躍落水,噗通!噗通!卻非雜吵,反而類如梵韻,節奏抑揚不躁。這時卻聽得隱隱人聲,竟是說及洪荒時代兩人互鬥而至相識的事情。)師啊!這倆人的因緣竟是在好幾萬年前了!
菩薩:是的!無數劫以來因緣已形成,乃至累世中各有顯現成緣。
勇筆:(探頭一看,只見不遠處亭內正坐著二位眉清目秀的坤道,她們津津有味的訴說著,無數劫以來兩人之間造作的業因形成交會的因緣,她們的神情有點興奮,也有點沉醉,更有些許緬懷。)師啊!偷聽人家的秘密是不是不道德,尤其是坤道?
菩薩:賢生說笑了!這不是秘密,這是在此之天人,展現靈犀交會的談天。況且,這也是一種樂趣,人乘根性有戀眷懷舊的情懷,在此就是讓此根性盡情發揮。
勇筆:那是否會對進修有礙?
菩薩:當然不會!凡事疏導比抑制更佳。大禹治水之所以奏功,比其父鯀更勝就是大禹以疏泄洪道,取代其父之用阻隔,一旦抑制過久,爆發即不可收舍。
勇筆:弟子受教了!(此時穿過迴廊,又到了一處有一道水瀑下瀉,窪底成潭的地方。)師啊!這是那裡,為何那麼多人坐在瀑下沖澡,而洗澡又不脫衣服,並且是用打坐。哦!不對!不是洗澡,是沖水而已,他們並沒有洗澡。
菩薩:此處叫“八味法水瀑”乃是八味法水渠的源頭,天人們在此受法水凈沐,一則洗身滌塵,再則凈心除障。並且,法水沐身舒暢神氣。
勇筆:弟子可試試嗎?
菩薩:當然可以!
勇筆:(不等菩薩話完,即已飛奔往那瀑下凸出石座上跑去,一不小心,卻先跌入潭中。)師啊!救命啊!(誰知潭水雖不知深淺,但卻不會下沈,在潭水中浮飄,掙扎晃動之間,也只濺起水花水箭,卻不會下沉。這時也有好多天人亦跳入潭中嬉水了!)師啊!弟子可以多玩些時候嗎?(話聲一齣,只見這里天人個個都肅身向窺師行禮,只見形成水瀑沖瀉之下肅身而禮的人,個個靈慧肅穆,頗有莊嚴氣勢;而在水中浮立行禮之人,猶如天外飛仙,也像觸水而立,那種情形,好像神通廣大的樣子。)
菩薩:賢生玩吧!不過,可別玩久了!否則一回到閻浮提,說不定賢生的女兒已經比賢生老了!
勇筆:那不好!今日游了二處,師啊!回去吧!下次再來玩。
菩薩:好吧!吾等回堂了!
勇筆:師啊!這兜率陀天可真是有好多好玩地方,以前您都不帶弟子來!
菩薩:慢慢來!賢生當可在以後發覺更多好玩的地方,好了!到堂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四回 前置補修欲梵境
86年10月24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賢生今夜再游外院,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訪游外院,是否以描述外院勝景,以使眾生樂生此土,較能達到宣揚彌勒凈土之功。
菩薩:先使眾生心生歡喜,種此善緣,再弘揚法義,當然是一種方法。
勇筆:您也贊同弟子見解,那麼就有煩師之安排,帶引弟子游訪一番。
菩薩:今日吾帶引賢生訪游外院“欲梵境”。
勇筆:何謂“欲梵境”?
菩薩:世尊世在說法,曾以教導善眾以佈施行功而得生天,此一生天,乃是有其時代背景。當時印度民生困苦,在生受苦磨,因而世尊教導時人以行善來累積功果,而累積功果在死後就可以生到天界,而此天界並非超脫輪回的究竟之界,乃為六道輪回之天道而已,所以,外院“欲梵境”即是當時世人生天后所聚集之處。
勇筆:師之意,是指當時印度人雖然接受佛法,但是卻還沒到修行究竟,而只在欲界兜率天的欲梵境。
菩薩:是的!賢生可註意到此境的不同。
勇筆:有啊!行程已由夜而明,應是進入兜率天了,只是卻沒見到八味法水渠,也沒見到那些龍樹、那些奇景,只見遍處是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還有瑞藹氤氳,間而有千百道珠光寶華耀爍。而徜徉其間的人們,一如凡眾沒有靈光強熾,沒有長身高大,也沒有兢兢進修的人們,見他們神情,好似到了一處世外桃源,無憂無慮的在游山玩水。這里可是“欲梵境”?
菩薩:是的!這里僅只是欲梵境的邊緣而已。得生至此的人,大都是世尊在世說法的信眾,他們受佛教化,知行佈施勤修功德,為的就是要得生天界。
勇筆:弟子可否找人談談?
菩薩:可以。
勇筆:(此時正巧走近一位膚黑眼黑的印度人種的乾道,大約五十餘歲,就順手拉住。)這位大德,對不起!可否請問您些問題?那人:咦!你這人穿著一襲長袍,看起來文質彬彬。啊!還有大菩薩,喂!你們快來,這里有大菩薩可參拜。(說完馬上對窺基菩薩參拜,並且隨著他的叫聲也來了一大片男女老少的人,黑壓壓的跪了一片。)
菩薩:你們不用多禮!今日吾帶引一位正鸞行者來此訪問,你們各自去玩,阿碩尹你留下來跟行者談話。
勇筆:(隨著窺師話落,眾人行禮後散去,那位叫阿碩尹的印度人就站在旁邊。)阿碩尹大德,請問您在此作什麼?
阿碩尹:沒有啊!在此過的無憂無慮,整日里就是在山水之間嬉戲,捉鳥捕魚,採花聞香,與鳥獸為伍,與花樹作伴,這都是我在生前遵從釋迦真人的教化,努力行功德所得的天福報。
勇筆:(阿碩尹說這些話時滿臉得意的神色。)再請問,您來此有多久了?
阿碩尹:大約有不足一日的時間,這里我還沒游透,尚不大熟。
勇筆:剛才您說在生有聽從世尊的教化,而死後得生在此,那可見您是二千餘年前的人,而來此凈土卻不足一日。
阿碩尹:這位行者您說什麼,我聽不懂。
勇筆:哦!沒什麼。對了!您在此游樂就是所謂的得生天界的福報,沒有再精修嗎?
阿碩尹:有啊!我們在此有一些時間是在誦念“南無當來彌勒佛”及拜彌勒佛,其餘時間任我們作什麼,想去那兒都行。
勇筆:那真是謝謝您!您去玩吧!(師生又繼續行去)師啊!那他們在此都無所是事?
菩薩:在此“欲梵境”的人,因為是頗多受佛法教化,但只知行善功德,而求得生天界之福報,並不知精修;因而,先在此受補行彌勒法義,再入外院進修。
勇筆:師之意,這里還是外院之邊緣而已。
菩薩:是的!
勇筆:這可真是大框框里的小框框,畫中另有畫了!
菩薩:不單彌勒凈土有內外院及邊緣境界,任一凈土都有;就是大乘不共土之彌陀凈土,仍然在凈土邊緣,仍有所在,供未足進入凈土者暫行居住。
勇筆:這可真是慈悲。只要能夠上了天,得生凈土,就要設法使其不再墮落至閻浮提去輪回。
菩薩:是的!此去梵欲境尚有甚多各層次之勝景,如眼前乃屬已知天福報非究竟,有志進修,但凡夫根性仍在之道苑。
勇筆:(只見眼前所立之處,花木扶疏,蟲鳴鳥叫不綴,但其音聲,聽之不吵雜,但亦非梵音。)師啊!這里好像比剛才那兒更有“道氣”了。
菩薩:是的!剛才那兒的人,只知享受天福報,雖然有功課念佛、拜佛,但終歸不知進修,這里就有道場供慧根更顯的人進修。
勇筆:(走進一座精舍,只見莊嚴肅穆的精舍中,有座大彌勒法相,而四周叢林遍佈,可見隱約中有人正在努力坐工,見他們個個神態安祥,倒是頗有所得的樣子。適時有位坤道從靜中醒來,一見菩薩就拜。)師啊!弟子想跟她談談。
菩薩:可以。淵米倪不用多禮,爾可與這位行者談談。
淵米倪:弟子遵法諭。
勇筆:這位師姊請教,您在此是作什麼?
淵米倪:我在生前篤信佛法,只可惜根器太差,在生修行不足菩薩道行,死後有天福報得生天界,所以把握緣機,加緊進修。
勇筆:您在此是整日進修嗎?
淵米倪:我來此還不足一日。不過,進修是自發心,如果無法靜心進修,可以到處去走走。這道苑中,有頗多靈獸,可以跟他們玩,而且有許多靈獸會給你開示。
勇筆:怎樣開示呢?
淵米倪:比如說,你不開心時,他們會逗你玩。而他們在見到佛菩薩時也會為參拜,讓你知所禮敬。而且在進修時他們會為你護法,當你進修有困境時,他們會幫你拉回現實。
勇筆:這真奇妙,弟子可不可以去看看?
淵米倪:這必須是可遇不可求,隨緣遇上,我無法帶你去。
勇筆:謝謝您!您進修吧!不打擾了。師啊!回去了。
菩薩:可以,走吧!
勇筆:(三人互別)師啊!為什麼以前著書時,沒有游到這些地方呢?
菩薩:這里原本是安排在最後的階段,不過賢生們有心所求,所以吾就帶引賢生來了。好了!已到堂中,賢生投靈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五回 權勢方福中啟悟
86年10月31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六道輪回,次第教化;佛之智慧,對應對治,以啟眾生,次第行持覺路。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佛陀住世,說法不斷,在印度地方之人,真是福緣深厚啊!
菩薩:雖然如此,佛法絕非局限於印度一地而已;證諸今日,佛法幾遍五大洲。今時眾生比諸昔日印度眾生福緣不遑多讓也!好了,吾等出發吧!
勇筆:是!師啊!今日所游何處呢?
菩薩:日前游至梵欲境,今日續游“權勢方”。
勇筆:何謂權勢方呢?
菩薩:佛住世,雖有佛說法八萬四千法,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根,但眾生仍須次第而行修。在當時佛陀說法,有以眾生努力行持,佈施積福慧,在生未得清靜、逍遙、富貴、權勢,可以藉行善佈施所積之福德而報生天界,如願以償在生可望不可及;此亦有因當時國情文化,因而教導之法。
勇筆:就像梵欲境一般,也是天福報境?
菩薩:然也!前面就是。
勇筆:(游目四顧)師啊!這里又是一番景象:梵欲境道氣泱然,這里卻是富貴逼人,一看這里,有如達官貴人所居住,也像小說描述的紫禁城周圍的王公大臣所居府第,充滿權勢、氣派、豪奢的繁華景象。光看那路上,上鋪巨石板,光亮方整,府第櫛比毗鄰。套句現代話說,就是高樓大廈林立,霓虹燈管閃爍,車水馬龍,人潮擁擠;只不過,在豪華氣派中,隱約道氣仍然不減。哦!應該說是,在繁榮的景象中,仍然可見佛寺林立,點綴其間才不致於像暴發的市儈庸俗。
菩薩:是的!賢生觀察敏銳,再看看這里的眾生,又是在做什麼?
勇筆:弟子看這里的人,雖然衣著光鮮,馬車代步,出入華廈之間,不過人人臉上倒無如今社會中的人們那般忙碌緊張的神情,反而頗為悠閑的與人打招呼,滿臉都是一付怡然自滿的神色,弟子看不出什麼玄機。
菩薩:是的!在此之眾生,個個篤信佛說,只要勤行佈施,累積福德,死後必能生天,在生所不可企及的權勢、富貴,在此天界中均可如願而得,因而在此之人都怡然滿足。
勇筆:那麼,他們就這樣享盡天福報,然後再下凡投胎?
菩薩:非也!賢生剛才不是有看見頗多的佛寺嗎?吾引賢生往寺內游訪。
勇筆:(師生就近走入一間佛寺,只見內中頗多男女老幼都很虔誠的在禮佛、拜佛,可是卻很奇怪的出現一種現象。)師啊!為什麼每個人來到寺前時都是滿臉歡悅、神情虔誠、恭敬的參禮拜佛。但是當禮拜佛至要起身的一剎那,個個好像都受催眠般的坐到地上,好似入定,也像睡著了,因為他們沒有一定的姿勢,所以說是睡著了比較恰當。
菩薩:這就是關鍵所在。吾助賢生一臂之力去探尋他們的思維,賢生就明白了!
勇筆:是!(隨即閉目瞑神,剎那間,覺得一股靈訊涌現。)師啊!好奇怪!弟子知道有一貴婦人的相貌者,她就在左前方。此時她正由一處山中破寮中走出,只見她衣衫補綻,但卻潔白乾凈,一手提藍,正在撿拾樹果、菜葉。適時面前掉落一隻中箭的鳥禽,她滿心歡喜,正要撿拾,卻見跟前出現了一位武士年輕男子,兩人好像起了爭執。但看那武士好像頗為中意此女子,最後兩人相偕走進破寮,里中有一老婦,三人商談好似頗為融洽,緊接著景象立即出現婚嫁的場面,原來兩人結婚,這年輕武士是頗有權勢的家族。婚後兩人恩愛圓滿的過生活。
可是,好景不常,年輕武士卻出徵戰死,落得花樣年華守寡。這時,思維忽然大亂,這位貴婦人,立即浮現佛之慈悲,好像金光四射,憐憫的對她招手,思維漸漸平靜,充滿了法喜,禮佛的虔誠。啊!她醒來了。(只見在左前方的那位貴婦人,此時臉上綻放出虔誠的光芒,再次虔誠的向佛頂禮才離開。)
菩薩:沒錯,在這里的眾生都是在享受天福報,而他們的信念,都深植在佛說的輪回生天的福報中;因此,在此顯景使其知天福報之不久,啟悟了斷煩惱之門。賢生繼續再搜尋靈訊吧!
勇筆:(此時可見一位威武男子,正馳騁戰馬於草原上,意氣風發,他也無數次參加戰役,都可光榮凱歸,受到國王的封敕。並且,受到王公貴族的贊美、名媛美女的青睞,可真是榮耀一身。可是,卻因戰功傲人,卻招來許多妒賢的陷害,最後落得身系囹圄。在獄中,長唉短嘆,暴跳如雷,喜怒無常之際,忽然之間,一團金光顯現佛慈悲的向他招手,於是漸漸的平息了怒氣,虔誠的跪下,向佛頂禮。
菩薩:是的!他沉浸在戰功顯赫的權勢中,但卻落得被人陷害,以此而啟發他了斷煩惱之心。
勇筆:基本上,這里的現像有點像“南柯一夢”的啟示。
菩薩:是的!這里的眾生雖受佛在世說法的教導,勤行善,作佈施,但他們只想得生天福報,未知了斷煩惱根之究竟;因此,往生至此後再加以教導、啟悟,以求精進。
勇筆:這樣弟子明白了。
菩薩:那好吧!吾等回去吧。
勇筆:師啊!在兜率天彌勒凈土中,有此處邊緣地方,是否意味著,世尊說法之時,那時的眾生根器雖佳,但智慧未必比此時之人更佳;所以他們執於佛之教導,卻不知再精進求法。
菩薩:也可以如此說,因為當時的國情等因素,也是一個原因。好了,到堂了,賢生投靈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六回 望凡亭激發增上
86年11月28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人心思凡,凡塵之染著,乃致智根矇蔽,善慧不顯,根器日愈下挫。凡夫如此,欲界天人亦如是,乃緣於欲界天人貪於天福報之執著所致。
勇筆:(合十頂禮)師之言真是振聾啟瞶,有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然則世人如此,得生欲界凈土之天人亦如此,將要如何面對漫漫五十六億年的修證過程。
菩薩:天人既是執著於天福報,故就應其所求,待其如願得享天福報之中,再予以教化,漸次提升增上心、出離心。
勇筆:然則是如何教化?
菩薩:吾等且行且說吧!賢生可知,吾等著書之中,外院游記都是朝此教化而行,即是使在欲界天中之天人,能去此執著,進而漸進精修。
勇筆:可是漫漫長程的教化,不嫌枯燥無味?
菩薩:因此在外院,教化之中仍有天福報的享福,再從中啟導。
勇筆:是的!在外院游記中都是游歷得生此處之天人眾生如何受教化而增進增上心,作精修行持。外院補記則側重於啟迪之教化,較不似外院的教條式教化。呼!一想起漫漫的五十六億年,光想就真不可思議如何去面對、生活。
菩薩:賢生是以人之思維去面對這個問題,所以會覺得難過。因為人的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其至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迄名利聲色之攫奪,諸般煩惱根才會日復一日的滋長,也因此心志沉迷於此種追求,有形的體軀,加上無盡的欲望,有形的生活自是覺得時日漫漫。但是靈體已無體軀及為體軀所追求的欲望,有形與無形的時空,時間的過程就不一樣了!
勇筆:師言之意,是指靈體在過日子與人在過日子不一樣。
菩薩:是的!賢生應該知道,當處在無憂無慮或者專註於某種事情之時間,過得特別快;所以,時間雖然相同,但靈與人在過時日上,卻形成不同。
勇筆:那也是在欲界之天人,甘於那種生活才不會覺得日子難過。
菩薩:基本上,在此之天人,當然對來到此處的生活狀態滿意,所以甘之如飴,但是彌勒凈土作為眾生依止的歸宿,卻不僅僅於讓眾生享受天福報而已;因此,才會施以教化,使在此之天人,能夠激發增上心之根器。今日吾便帶賢生去訪游“望凡亭”,此處便是更具體的教化外院天人能夠更受啟迪而漸次生出離心而接受凈土進修。
勇筆:望凡亭!是什麼地方,可是像地府的望鄉台一般?
菩薩:是的!基本上同一理念,而用意就有不同。到了!這里是欲界天人之彌勒凈土外院與外院邊緣地的交界處,因而設望凡亭。
勇筆:哦!這里是邊緣與外院交接處,那麼再過去就是進入彌勒凈土的外院地了!
菩薩:是的!賢生進入亭中看吧!
勇筆:是的!弟子遵命。(來到此處,只見所立之處,雖然景色如畫,也是鳥語花香,煙靄彌漫,透著祥和之氣。而面前是一座由不知何種木造的涼亭,成八角形,看似不大,但卻古樸,此亭看似飄浮於雲海之中,周邊盡是濃濃雲層,但是亭之前方卻是光華彩耀,珠玉交錯,果然是形成邊緣地與外院的交界。)師啊!這望凡亭雖然可以感覺出欲界天中凈土邊緣地的氣氛,但此亭如何望凡,弟子卻是不知,是不是像電影一般,仙人一揮手就可掃開雲層而下望凡塵。
菩薩:是的!(說完,娑袖揮灑間,只見雲海兩分,形成一個圓圓圈洞。)賢生看吧!
勇筆:(如言往那洞開的雲海中望去,只見到凡間景色一般,唯一奇景,只是晝夜分隔區的奇景而已。)師啊!無甚出奇之處嗎?讓欲界天人看凡間景象有何用意?
菩薩:賢生莫心急,因此時賢生心無所念,所以望凡未出奇景。賢生可把心思用在某一事項,再看看凡景。
勇筆:(依師所言,心中仿照天人心境,想要得到天福報。)啊!弟子看到了!(只見有一處人家,富貴權勢,豪奢氣派,往來盡是權貴,雖然富貴逼人,而且也代代延傳,家族興旺,可是卻在一次天災之中連續產業受損,人員損折,未幾家道凋零,昔日依附之人,爭相強占奪取產業,終致沒落。)
菩薩:賢生所見,即是此處之用意。在此天人,多因執著享受天福報之心態,因此就讓在此之天人,望盡凡間百態,再從人生的曲折,去體悟生天后精進之道。
勇筆:那這望凡亭,會否像地府孽鏡台一般顯現照鏡之人生平的罪惡?
菩薩:正好相反,望凡亭所望凡景,正好反射出望者之心境,而針對彼等心境之染著而加以啟悟。
勇筆:那是說,有望者貪富貴就顯現凡間的富貴無常;如若執著於親愛之情,則顯現人間生老病死之別離;如若愛欲之沉淪,則顯絕顏美色,死後白骨蟲蛆而腐?
菩薩:是的!望凡景,讓欲界天人從中去體悟再施教,直至天人啟悟能發增上心甚或出離心,就可進入凈土外院。
勇筆:看來彌勒凈土接引眾生,為了使得生此處之眾生,往成等覺之證境,確實費盡苦心。
菩薩:當然!
勇筆:咦!那今日怎未見有人來此望凡景呢?
菩薩:因為吾等要著書,若依平常望凡亭之課程排定,則會耽誤著書。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過了這望凡亭之後,是否直接進入外院。
菩薩:是的!下期吾等再經此而入外院,就將此外院游記作結束。吾等回去吧!
勇筆:聽師之言,本書外院部份可完全著成了。
菩薩:說完全,那是不可能,但對眾生有益之重點,大致已成,餘則只有親身來體驗了。已到貴堂,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外院補記第七回 邊緣境步入凈土
86年12月5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增上、出離心乃為善根器提升,亦為行菩薩道之行者所必備,不能舍、不願舍乃障菩提之塵埃,願眾生知之。賢生吾等出發。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增上心、發菩提種子,出離心可舍下,但今時眾生沈昧於名利愛欲,因而理論如此,需要如何落實。
菩薩:菩提種子須先有佛緣,因而眾生可在平素時多拜佛菩薩,結此佛緣,自然有好緣機促成。
勇筆:誠哉師言!未修大道,先結佛緣。哦!師啊!這里是望凡亭,已經有天人在望凡亭,請師駐駕,弟子傳述這些天人望凡之後的情形,好嗎?
菩薩:好的!
勇筆:感恩慈悲。(此時正路過望凡亭外,只見亭外,正排列著數十位天人,男女老幼俱有,由二位已有顯靈光之菩薩帶領,逐一入亭望景。)師啊!在這外院邊緣地中也有菩薩嗎?因為弟子見這二位已顯靈光之聖者,應非外院之天人。
菩薩:然也!內院菩薩亦有負責教化外院天人之職司,何況邊緣地之教化,乃為求生兜率天宮彌勒凈土之諸眾中佛緣最深,但願力最弱一部份,尤須菩薩之教化。
勇筆:原來如此。(這時,只見由亭內正有一位坤道望景後行出,只見她若有所失,在亭外落坐後,托腮沉思不語;而尚在等候望景之天人,卻三三兩兩談天論地,一付悠閑。馬上就有一位菩薩在那位坤道前趺坐,那坤道禮拜後也端坐菩薩前,好像菩薩在為她開示。)師啊!是不是菩薩再為這位坤道天人作開示。
菩薩:是的!因為望凡景之後,有者觸動凡思,有者若有所悟,心緒起了變化,因而必須加以開示,解開心結,如此當有助益於彼等之智慧以及開悟。
勇筆:真是佛光普照,用心良苦。
菩薩:好了!吾等再前行吧!
勇筆:是!(過瞭望凡亭,逐漸進入一片寶華閃耀的彌勒凈土外院。這里的交界處不像與閻浮提的交界處般,設有無形禁制,反而在凡景及祥瑞的交界處,巍然矗立一座三重牌樓,高不知幾許。仰望之中,只見青瓦飛檐,橫額中卻有金光閃閃透出,仔細望去,卻是“彌勒凈土”四個鬥大金字,而兩旁也各有字,原來是一付對聯:享福報,天長地久終須盡。了凡業,增上出離可得圓。師啊!這個牌樓象徵著外院邊緣地的眾生正式進入彌勒凈土了,而這對聯也正好寫實的傳達了邊緣地天人的情景。
菩薩:是的!賢生且再看看,這里不但設牌樓,並且在兩邊還有菩薩天女的駐鍚處。
勇筆:(望去,果然在傍著牌樓兩旁各有宮殿,進出之中,有數位菩薩及天女無數。)師啊!這些菩薩以及天女們在此做什麼?
菩薩:這些位菩薩、尊者們乃在此接引邊緣地天人進入外院,再經由天女育靈新生,正式在外院進修。
勇筆:原來如此。(師生穿越牌樓,見各菩薩、尊者與天女悉皆向窺師見禮,窺師亦一一回禮,因而也連向那些位菩薩、尊者及天女見禮。)師啊!現在應該已進入外院了!
菩薩:是的!這外院進入後,由此即是得生凈土之天人眾生所在。吾等在此外院邊緣地一路游來,再接續外院進修,則大致上已將彌勒外院概念勾勒出來了,所以外院部份也可告一段落了。吾等回去吧!
勇筆:師啊!說起這彌勒凈土,弟子實在感觸良多。想慈尊以大慈願力,接引眾生至此凈土修等覺、妙覺菩薩果,可真費盡苦心。從世尊信眾之升天得福報,乃設邊緣地以啟導增上出離心,再由外院進修,晉入內院菩薩果,然後得共下閻浮提,共成正覺佛果,實在是了斷眾生輪回之殊勝路途。
菩薩:凈土法門有其殊勝,賢生應已知之。
勇筆:是啊!也就是因為知悉,才感覺到慈尊真是偉大之聖者,單這邊緣地的費盡苦心,一定要渡彼等上凈土,就可見一般了!
菩薩:賢生有此體認,那就好好發揚彌勒法義。
勇筆:弟子自當遵命,盡力而為。
菩薩:好了!已到貴堂,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二十回 準備閣補足迴向
86年10月8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眾有情以有煩惱、所知障,因而掛礙蔽障實智,所以修唯識行,其首要即在去掉愚痴無知之所知障。賢生今夜吾等續訪內院。
勇筆:(合十頂禮)弟子遵命!師啊!弟子想既然訪游內院參訪諸大菩薩,那麼近代之太虛大師、一貫道十八祖張祖及發一韓老前人俱是功行圓滿之高僧大德,且於彌勒法義俱皆親近,想必均蒙慈尊放光接引至內院,已成彌勒眷屬,可否安排弟子拜謁?
菩薩:太虛菩薩入內院證菩薩果,張祖以及韓老二位一貫道大德卻因天命之關,韓老未入內院,而張祖復歸本位之後亦無入內院,因而僅可安排拜謁太虛菩薩。
勇筆:然則張祖本靈及韓老前人俱皆一貫道碩德,是否可商請移至彌勒凈土,如得訪謁,豈非有助對一貫道道親之啟示。
菩薩:商請張祖一事,吾可面稟三尊,但韓老天命重負,恐有不能。
勇筆:感謝師之成全!另外弟子尚稟,訪游內院是否可安排數位密宗修行唯識之祖師高僧,以供弟子請教。若能得傳密宗儀軌,是否對唯心宗弘法多一宗脈可行持。
菩薩:密宗傳承儀典繁瑣,虛空傳命,印證傳燈以承繼法統,此事大費周章,必須有人發無上心以傳承。吾當可稟報慈尊,適當人選將予印證傳承,以弘密宗彌勒法義。但修行密法,以彌勒法義之儀軌先行公佈,以供志趣眾生修行,倒是可先在書中著述,吾下期即予安排,待慈尊賜命大菩薩開示。
勇筆:只求儀規就須要尊賜準?
菩薩:密宗修行乃密教有其異於顯教之處,不單佛菩薩之印可,尚須在閻浮提修行者之印可。故,修行密宗有其根本上師以作傳承印證法統,雖有所謂虛空傳承,但儀軌諸事卻必須審慎。
勇筆:弟子受教!那麼再請師予安排將彌勒儀軌公佈,最好能得慈尊印可,則彌勒法統應在本書,是否更是有助新宗弘法。弟子研閱近時各友堂中,正鸞生游佛國蓮邦,大都得各該佛土之佛菩薩或印可或授法,唯獨弟子游彌勒凈土一無所得。
菩薩:賢生且莫不平。佛土之游各應機緣,賢生見他人有所得,否知他人亦有所大發心。
勇筆:師之意,乃弟子無發心,因而無緣得之。
菩薩:依賢生宿世無量劫以來根器之種,倒也不能說無發心。況且賢生一介靈鳥應運下凡,煆成鸞筆,興盛鸞脈,可說功德具足;但今時卻再應此機運,弘佛正法,因此加強願心事屬必然!
勇筆:師之意,弘佛正法是否必須如時下各友堂之弘法者出家修行,才得蒙佛菩薩印可授法?
菩薩:如此最好。至少亦必須依慈尊之律而呈牒發願,以此而行,吾保賢生前述所求俱可如願。
勇筆:這個嘛!出家怎麼再弘傳鸞門心法?
菩薩:賢生之憂,不無道理,抉擇之間就依賢生而定了!不過昔時各鸞門道場之弘法者當時也尚未出家,今時亦有人無出家。吾所示乃是願心須大,才足以得佛菩薩印可,否則賢生就是成就鸞務、興盛鸞脈之功跡論定,弘法成就再另擇他人了!
勇筆:這個讓弟子考慮,時間有很長嗎?
菩薩:愈快愈好!著書將近一半,過半之後就不好。賢生當知依此願心而行,願大成就大,願小成就小,著書亦同理,賢生斟酌吧!
勇筆:弟子受教了!師啊!今日您帶弟子往何處游?
菩薩:今日吾帶引賢生參訪彌勒內院“準備閣”游訪一番。
勇筆:何謂準備閣?
菩薩:就是有許多行者,在生功德圓滿,但或者未知彌勒法義,或所行不足直生內院,在此而加以補足,而生於內院。
勇筆:弟子所知生於內院乃為蓮化而成,頃刻見佛聞法不退墮,那麼準備閣之人將無外院之天女胎生、及內院蓮化,又是在生功德圓滿,是否一如神仙般靈體光朗?
菩薩:然也!準備閣內之人,論功果可得聖神仙菩薩等級,僅以志趣往生彌勒凈土之行不足,故加以補強。
勇筆:聽師一席話,引起弟子莫大興趣,到了沒?
菩薩:到了!眼前即是!
勇筆:(哇!這哪是閣!綿亘一片屋檐難計,怕不有數十幢之多。)師啊!這一片謂之閣,弟子以為只是單獨一座閣樓而已。
菩薩:非也!賢生試想彌勒法義自世尊滅後即已盛傳於西域、印度一帶,再傳布各地,千餘年來多少行者雖因彌勒法義絕學中輟,但輟而不斷,因此有多少行者因而先入準備閣。
勇筆:弟子受教!啊!今時已進入閣中,可真熱鬧,只見人影幢幢,好像蠻多人。師啊!弟子可否隨便拉住一位來請教?
菩薩:當然可以!
勇筆:(乃趨前向一位看已五、六十歲,面貌清朗的長者走去,這位老者目前正在誦念經咒,所跪處正好是慈尊法相的佛堂。)這位大德,弟子有禮!請原諒弟子打擾!因為在此不論男女老幼,緇眾在家一概都是忙忙碌碌,弟子見您好像較閑,因此冒昧打擾。
老者:賢生不用多禮!(言畢乃恭恭敬敬向窺師行禮。)賢生有事直說無妨!
勇筆:那弟子不客氣了!請問您現在在作什麼?
老者:吾乃再作迴向,在生吾乃為佛家居士,頗知行持關齋戒律,不敢說功德圓滿,差幸我佛慈悲,歸空之後蒙慈尊接引至此。
勇筆:那麼為何要再作迴向呢?
老者:因吾在生乃為臨濟宗之居士,雖然俱屬佛義無所違背,但又不知精修宗義,因此歸空未蒙臨濟諸佛菩薩接引;倒是在生因緣際會,曾倡印彌勒三經,亦對三經稍有研閱,心想彌勒如來乃為未來佛,因此禮佛之際,心意常系彌勒如來。歸空後在天界待命之際,得彌勒如來慈悲以倡印三經、心念禮佛因緣而接引至此。唯功行願力不足,乃在此補行迴向,以期得生內院,得蓮開見佛聞法不退。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這一片準備閣中,諸大德在生都有一大因緣可拜訪?
老者:是的!不過本閣之內人數雖多,但本閣功行卻僅分成迴向以及修行二大課程。迴向,就是賢生所見吾在慈尊佛前作迴向;而修行是以戒定慧之定學,加強願力,以達到慈尊願海融入接納。
勇筆:難怪這里有擺設慈尊的精舍佛堂,那麼多人都是在補行迴向嗎?
老者:也未必盡然!一入此準備閣有其時限,大致分成三程。第一程為短期班,三個月即可。第二程為中期班,為三年。第三程為長期班,為三十年。依兜率陀天的時間計算,在閻浮提可是漫漫時日,因而吾等都是盡心盡力加以行持。
勇筆:您的意思是說,準備閣有分成二種功課,三個期班,再因應各人不足而編入某一課程、某一班,那以您為例呢?
老者:吾在生或者功行較深,因此編入迴向一門之短期班。
勇筆:難怪您看起來神清氣朗,靈光比多數人都顯耀,原來不久之後將位證菩薩的準菩薩了!弟子失敬了!
老者:不敢!不敢!吾豈敢居於準菩薩。因為在本閣結業尚有一個手續,就是蓮花化身,如果無法蓮化,仍然必須打回再作修行。
勇筆:那麼這一道蓮化過程是否在此閣可見?
老者:當然!
勇筆:感謝您慈悲開示,祝您早日蓮化證位。啊!對了!未請教您尊姓大名,弟子真失禮了!
老者:吾姓鐘名奕。
勇筆:感謝慈悲,弟子告退!(三人行禮而別。)
菩薩:賢生是否準備回堂了?
勇筆:是的!剛才聽那位準菩薩開示,此閣大有可游之處。今日已久,下期煩師再引弟子來此訪游?
菩薩:當然可以!好了!到堂,賢生回去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停筆。吾回!
第廿一回 準備閣中看蓮化
86年10月15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蓮開便見慈尊容,聞道不退無上心。內院殊勝,即在得能見佛聞法,無上道心從此不退轉。賢生!今夜吾等仍是游訪準備閣,出發吧!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弟子恭聆您適才幾句話,不由有些許疑惑。請教真能見佛聞法,立刻無上道心永不退轉,這種情形是否跟閻浮提眾生得明師開示而可開悟的情形一樣?
菩薩:大大不同!閻浮提眾生處在輪回,而明師乃為修行高深之行者所給予眾生之開示,有一定之格局。換言之,有所局限於某種領域或者境界;但是在彌勒凈土中,見佛──有受灌頂加持之意;聞法──有破執袪迷之功;因而從蓮化之時,以迄見佛聞法這一短暫過程,已經完全解除蔽障束縳,而使個個見佛聞法之人都能妙覺真諦,真如實性,永固道心。
勇筆:師之開示如此奇妙!弟子記得前期那位準菩薩曾經雲及,在準備閣可見蓮化之光景,不知今日弟子能得觀此奇景而體會如此妙像?
菩薩:當然可以!不過蓮化所在乃位於內院七寶池,不在準備閣。
勇筆:那位準菩薩怎言可見蓮化之過程,師言乃在內院七寶池?
菩薩:不錯!是在內院七寶池,隸屬返璞歸真閣;但在準備閣有一處地方可顯現七寶池的光景。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是看閉路電視。
菩薩:閉路電視是賢生在閻浮提的用詞,準備閣中是傳真訊息完全顯景,宛如置身其境。
勇筆:(好聽!這還不是攝影再放影的原理?)那就煩師帶引弟子先去觀看奇景。
菩薩:可以!(師生穿越重重屋舍,避開幢幢人影,來到一處靜室。)賢生註視前面那面晶鏡,就可看清景象。
勇筆:是!(此時靜室之中已有二位準菩薩在觀看那個晶鏡。此時鏡里所顯現是個遠景,在一片珠光寶華從許多不知名的爬藤類及高聳的巨樹隙縫中閃耀,最盡頭處是一幢光華滿布的大殿,而在中央一處空曠地上有一座由無數寶石鑲嵌的水池,水色呈七彩交錯閃熾不定,宛如魚鱗波紋。在看景象的二人是年約四、五十的中年乾道,此時亦已警覺窺師降臨,而連忙行禮後便又聚精會神的觀看晶鏡。)師啊!他們在看什麼?
菩薩:鏡中顯現之處即為返璞歸真閣中的七寶池,他們二位正在看一位蓮化的靈神。
勇筆:弟子怎麼看不到呢?
菩薩:賢生註意看,在此一七寶池的右邊二點鐘方向有一朵蓮苞,正逐漸隱入池中,那正是要蓮化的一朵。
勇筆:(如示看去。原來這七寶池可真大,雖然在景象中不免有錯估的現象,但此池絕對不比一座面積數畝的池塘小,而池中滿布蓮花,有開放,有含苞,甚至有僅剩枝梗,因而無法確知其數目,但依其排列麻密而言,恐怕數千或者萬株都有。)師啊!弟子看到了,它怎會下沉呢?
菩薩:因為有一位投靈於此苞,所以它下沉孕育,以至蓮開化身。
勇筆:這要很久嗎?而投靈於蓮花是否有特殊因緣?弟子是說那一位投靈於那一株,有特殊的因緣或規定嗎?
菩薩:一會兒,只要剎那間即可蓮開。而投靈並無特殊因緣與規定。啊!賢生快拜佛,慈尊已來為此位說法。(言畢,亦立即合十恭肅面向晶鏡。)
勇筆:(見窺師如此,亦見那二位在觀鏡之人亦恭恭敬敬俯身行禮,因此不敢怠慢,亦肅衣行禮,但卻不忘雙眼仍註視鏡面。)師啊!弟子見到了!只見七寶池上空忽然繽紛降下無數彩華,而耳中也聽聞到一陣陣肅穆梵唱,緊接著一道巨大彩虹不知由何懸瀉而下。彩虹之上最前頭正中,佇立一位巨碩無比、滿布金華靈光,法相正是慈尊。身後密密麻麻無數眷屬,悉皆頂門顯光金華滿布的菩薩、龍神、天子、天女等。此時池中蓮苞又漸漸浮升,就在梵唱音中,慈尊眷屬灑花繽紛的時候,那朵蓮苞剎那間由瓣縫中綻放無數光華,逐漸瓣開蕊現。只見正中蕊心中有一位細小的嬰兒正俯伏叩首,慈尊滿臉慈容,笑呵呵的手一伸,只見一道白光,有一隻細小手掌直摩嬰兒頂門,一邊摩頂,慈尊口中闔動,聽不清是什麼,但卻見那嬰兒從摩頂之後已逐漸長大,面上神態也清晰可見。只見衪從一片純摯的眼神,面龐流露孺慕喜悅的神情,漸漸面龐洋溢領會的神情,從有所得的神情,再至一片祥和。卻在此時渾身亦滿布金華靈光,足踏那朵蓮花冉冉上升,隨著慈尊離開七寶池。哇!這個過程就是誕生一位菩薩了嗎?(話落,那二位觀鏡之人,其中一位略胖行者先醒過來。)胖行者:啊!蓮開見佛,聞法永不退墮,真是奇妙!
勇筆:這位大德,弟子有禮!請問您們為什麼可以來此觀看蓮化奇景?
胖行者:吾等在此準備閣中除了精進修行之外,每逢有蓮化之時,每個人都可以來此觀看;因為一則瞭解蓮化的奇妙,再則亦可拜謁慈尊容。雖然不是真實見佛聞法,但卻是吾等樂此不疲的精神糧食。(此時那位略瘦的行者好似才從夢中醒來。)
瘦行者:呼!第一次見此妙景,真是心飛意馳,融入其間了!妙啊!妙啊!
勇筆:您這位大德是否太過投入了!這位較胖之大德也沒有像您這樣沉醉啊!
瘦行者:他已經看過兩、三次了!吾第一次觀此妙景,當然與他感受不同。
勇筆:原來如此!對了!弟子乘此機會請教。聽二位大德之言,在此除了精進修行之外,可以來此作為休閑之處,這是說在此地您們也不必時時刻刻精進修行。
胖行者:賢生說對了!試著想,如果時時刻刻精進修行,天壽四千年的時光恐怕會把一個正常人逼瘋了,那還要談什麼精進修行。
勇筆:那麼您們平常又是作什麼休閑呢?
瘦行者:很簡單,每天有每天固定的功課,就像凡間的學校,有訂定課程表及休息時間。
勇筆:您的意思是說,在此就像在閻浮提的學校一般。
瘦行者:然也!
勇筆:感謝二位大德開示!弟子告退了!(有些若有所思的走開。)
菩薩:賢生可是有心事?
勇筆:是的!弟子可能弄錯了!內院的準菩薩跟菩薩們都說不可能時時精進修行的,只註重修行,而漫長時間的打發卻也是重點,那麼外院的天人眾生要他們時時刻刻都作修行,那豈非正是會把正常的逼成不正常。弟子想外院的補著倒是不能疏忽了!
菩薩:好的!賢生吾等加油吧!
勇筆:感謝師之鼓勵!
菩薩:行了!回到堂中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廿二回 訪太虛入唯識定
86年10月22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唯識觀想乃以自身三性、三無性、五重唯識而修,所生入定即是唯識定。彌勒一宗以唯識立論為勘破宇宙萬法之法義,行者修唯識當知由三性著手,瞭然唯識理論,再入唯識定,則修行智慧實不可評估也!賢生,吾等出發吧!今夜吾帶引賢生拜謁太虛菩薩。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您已安排拜謁太虛菩薩,弟子雀躍不已,想菩薩乃近代以來修行彌勒法義、傳承彌勒法義有成之佼佼者,弟子有幸拜謁聖者。
菩薩:賢生既知如此機緣,就當好好把握。
勇筆:是的!對了!您剛才開示三性乃為修唯識觀想而定,弟子日前也接獲信眾來信,請求龍樹菩薩開示唯識定之修法,是一位有志趣修行彌勒法義的行者。弟子就所知以修唯識定,必須先從理解唯識論才有辦法入門予以回信,不知這樣對嗎?
菩薩:是沒錯!不過太籠統了。唯識理論名項繁多,若從唯識論研修,那麼很難去理解,更遑論進入唯識定。因而,應從三性、三無性之名項理論,瞭然此一理論則五重唯識有所概念,對萬法唯心有基本理解,就可從唯識觀想入唯識定,如此事半功倍,唯識之理論及入定可同時兼修精進。
勇筆:弟子受教!不過這部佛門精奧深澀的妙諦,大概也不是吃了三把青菜就可上西天的簡單。想來有志趣於修行唯識之行者,要好好發心下苦工。
菩薩:然也!每位高僧大德莫不是大發心、大精進,而且更不是有速成的簡易捷徑。修道就像求學問,是點點滴滴累積而成。行了!已到達太虛菩薩的清修駐錫處,吾等進內吧!
勇筆:(原來談話間已來到一處精舍,此處沒有前述訪游那些寶殿道場的金璧輝煌,也無高聳雄偉的樓閣,只是一座簡單的精舍。也沒有像天界各洞天福地有仙童、道僮服侍,看來佛國凈土好像比天界的洞天福地有所不同。嗯!應該說是佛國凈土比較沒有缺可以占,不像天界只要功德足夠,上去當個仙童道僮的也可以上天界了。)師啊!這太虛菩薩就駐錫此精舍中?是不是每個大菩薩都有自己的精舍?
菩薩:差不多是,除非負有專職的大菩薩才駐錫於該處。這里是太虛菩薩清修處,可能菩薩正在進修,吾帶引賢生看看。
勇筆:(一入精舍,只見分成正廳以及左右二廂大廳,中有一處蒲團,四周分別陳設數座圓椅,類似客廳,但是卻有一座瑤琴置於長幾上。而在左角落尚有一張太師椅,卻是屬於逍遙椅那種長型。)師啊!這太虛菩薩也會奏瑤琴,弟子看過人間彈奏此種瑤琴,好像琴音好聽,卻不好彈奏。
菩薩:太虛菩薩之所以好此琴,乃是此琴音古沉,奏梵唱別有端肅,因此特以此琴有作為陶冶來此作客拜謁之後進菩薩們。
勇筆:是不是每位菩薩都可以有自己所喜好的器物。
菩薩:在修行境界中,菩薩已無執見,因而也無所謂喜好,只是將累世以來無傷慧性的器物點綴於漫漫歲月中。
勇筆:師啊!那您是否也有精舍,而在精舍中您是否仍在註解佛經?
菩薩:吾除了進修時,仍然有志於註疏,因為此種註疏乃對眾生有益,吾樂此不疲。
勇筆:您這個樂此不疲,是否也是一種執呢?弟子常聽聞眾生行功德、好功德,即是執於功德,如果無功德便有不行不作。
菩薩:前些日吾有述過,以所得非所得之後再生起的分別智,凡是執乃指未有正智之前謂之執,有所正智之後便非執了。
勇筆:弟子依稀記得是在加行位的解述那一期,弟子明白了,就像有所為,有所不為。
菩薩:也可以這麼說。賢生已來到菩薩修行處,如今正在修行,吾助賢生一臂之力,與太虛菩薩靈能相通,賢生或可瞭然菩薩的境界。
勇筆:感謝恩師!(原來談話間已進入左廂房,內中有蒲團數座,內里正端坐一位滿布靈光的老僧在入定。)師啊!那弟子是否也要去坐下?
菩薩:是的!賢生以坐工而行,吾自會助之。
勇筆:(依言而行,先向入定之太虛菩薩行禮,然後在蒲團坐下,一坐定,忽覺一股靈能自玄關而入,立即入定。)滿布星象,忽而有閃光,忽而有星石結合,忽而有小星石撞擊大星石。哦!有點像在觀賞星際影片,忽然間有個深沉的大黑洞馬上吞噬了整個星象。許久,許久,又有蕈狀的塵狀四散,正中有個強光,由明滅不定而至強烈耀眼。啊!怎麼沒了!
菩薩:賢生拜見太虛菩薩吧!
勇筆:(原來太虛菩薩已從定中醒來,正與窺師互相行禮。)弟子拜見太虛菩薩。
太虛:賢生不用多禮。
勇筆:(就在二位菩薩坐於蒲團上,馬上躬身請問。)您剛才是作什麼?怎麼弟子眼見到科幻星際的變幻呢?
太虛:吾乃深入唯識定,因為宇宙萬法由無而有,由實而虛,萬法之虛無有實乃是星象而已,因此必須瞭然物事之於心識。
勇筆:原來菩薩知道弟子要來,故意用此幻象來開示弟子。
太虛:賢生聰慧,不錯!修唯識一經入定,已無所謂虛實有無,不過初行者卻必須從萬法唯識即在自性修起。空境乃緣於自性,即是三性中偏計所執與依他緣起,而所見所執而使圓成實性矇蔽;所以吾以此星象讓眾生了悟萬法有無虛實,也只不過是心識的變現而已。
勇筆:聽菩薩一席教言,弟子受益良多。只不過是否可再請菩薩開示詳細一點。
太虛:唯識論之脈絡,只要從三性著手,再一步一步理解。唯識理論無法概括而言,因此吾僅能提供入門之法,行者從此三性、三無性,再至八識即可瞭然;基本概念有此唯識觀想就可進入唯識定。
勇筆:您的意思是說不用將唯識論全部瞭然就可修唯識定。
太虛:也可以如此說。因為有了基本唯識觀就能夠修唯識定,而唯識論及唯識定都是一個漫長的理解及修行路。
勇筆:這樣弟子懂了!就像學習靜坐的人,只要向他說明靜坐所必須註意的事項,那麼坐得出成果與否是他自己苦工夠不夠。
太虛:然也!
勇筆:弟子再請教您一個問題。可否將您生前在修行彌勒法義時所知悉之彌勒儀軌,以及傳承印可等事,賜予開示。
太虛:賢生這個問題可大了!彌勒儀軌有顯密二乘,傳承印可並非簡易,在此時吾不能應賢生所請。不過彌勒儀軌定會在賢生著書中詳載,此點應無問題。改日窺師自會安排,吾不能僭越。
勇筆:這樣弟子也敢強求!不知您有以開示弟子否?
太虛:賢生在著書中多有辛苦,吾僅能給予賢生一個加持,賢生坐下吧!
勇筆:(一時福至心靈,恭肅行禮跪於菩薩跟前,只覺一股暖流由頂門灌下。)
太虛:賢生可起身了!
菩薩:賢生好福氣,此乃密乘增福生慧印訣摩頂加持,賢生應知感恩叩謝!
勇筆:(依言恭恭敬敬三跪九叩)感謝菩薩慈悲!
太虛:賢生不用多禮!彌勒法義任重道遠,吾僅僅獻上一點心意而已。
勇筆:弟子感恩!就此告退!(三人互別)師啊!菩薩之加持,弟子感應到,是否以後能增生福慧呢?
菩薩:當然!密乘行者有訣印,功行深者之加持已有功效,何況菩薩的加持。
勇筆:真是如此!那弟子可真要把彌勒密乘好好的發掘。
菩薩:那賢生就加油吧!好了,到堂,賢生投靈。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吾回!
第廿三回 慈尊傳密乘儀軌
86年10月29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時序秋冬,夜晚漸涼。諸賢生參鸞意志不減,進修志趣不退,可喜可慰也。賢生吾等出行吧!今日彌勒內院可真是諸佛菩薩雲集,賢生參叩慈尊大日子來臨。
勇筆:(合十頂禮)師之慈悲,慈尊鑒納,弟子之大幸。不過,今日慈尊召見,可有特殊緣由。
菩薩:賢生日前不是呈請吾面稟慈尊傳示彌勒密乘儀軌,慈尊鑒納賜予親自為賢生開示,所以今日之緣機由此而來。
勇筆:日前您不是說必須有所大發心,始得諸佛菩薩鑒納傳承,弟子尚未呈願,怎有此緣機?
菩薩:賢生近日以來,定中發心:一、守居士五戒,再朝具足戒而精進。二、誓無將彌勒法義傳布,不居佛土;一世不成,再世而來,誓傳彌勒法義而止。有此願力,上感慈尊,乃賜允傳示彌勒儀軌之密乘修法。
勇筆:弟子是有此願。不過,弟子誓願乃是,生傳彌勒法義,此世不成,功果(若有)不居天界,願再投生人世,繼巨集彌勒法義,怎會變成不居佛土?
菩薩:賢生自知鸞門應運,賢生興鸞有功,若不阻絕此一去路,則模棱兩可;因而吾助賢生一臂之路,以佛土為誓,賢生以為如何?
勇筆:師之成全,弟子感恩。不過您在往後可要助弟子一臂之力!
菩薩:當然!好了。賢生此處即乃“參玄閣”,慈尊在此為賢開示密乘彌勒儀軌,吾等進入吧!
勇筆:(見窺師說此話語之時,神情端肅,心知非同小可,乃斂神肅衣,恭謹躬身,隨行而入。)師啊!弟子可要註意什麼?
菩薩:吾會隨時知會,賢生依言而行。
勇筆:是!(一入參玄閣,只見閣內寬敞明凈,兩旁已列坐無數靈光閃耀的佛菩薩,個個老僧入定,閉目端坐。師生倆肅穆行進,走至盡頭處,在窺師示意下端坐於右首。在此正可見盡頭處,陳設有一幅畫像,非常怪異;所謂怪異,乃此畫中端坐一位如來,四周各有六位如來分坐圍列,每一位如來都有個圓圈圈住,而在如來像四周又顯現數以十計的寂靜忿怒金剛法像,在此佛像之下有一座法壇,只見壇上有金剛杵、鈴、念珠、缽,種種法器,只不過壇上卻不見有佛菩薩。)師啊!這是什麼?
菩薩:此佛像乃密乘弟子之本尊佛,稍待慈尊會開示賢生,取緣佛而成賢生之本尊佛。法壇之法器,乃密乘弟子得上師傳承所使用法具。
勇筆:弟子受教。(就在此時,隱約中傳來陣陣柔和梵唱,只見一尊佛菩薩端坐蓮臺上冉冉而下,坐於法壇之上,立即傳來參見慈尊之聲。原來慈尊降壇,連忙跪行大禮。)
慈尊:諸位菩薩摩訶薩,諸眾大神、天子、眷屬們免禮。今日因緣際會,乃為閻浮提地南瞻部洲台疆豐原唯心宗道場開宗弟子王奇謀,誓願巨集傳彌勒法義,有此悲心巨集願,吾頗為感納,乃特為其舉行皈依,以密乘外內密皈依一次完成,予以灌頂,成就暫攝金剛傳度法使,以使彌勒儀軌再現閻浮提,不知眾位菩薩摩訶薩以為如何?(慈尊話落,左首第一位菩薩立時由蓮座起身,合掌頂禮恭向慈尊進言。
菩薩:慈尊啊!密乘修行必須以次第修行,而臻金剛上師資格,慈尊以灌頂加持,使其得受報土法身,而成就金剛法輪,是否會有所爭議?
慈尊:大妙相菩薩摩訶薩這種說法是正確。不過吾意以灌頂加持,直指密乘訣印修行,使其頓悟法義,此在密乘已是有例可循;況且吾以暫攝金剛而作傳度法使,真正得證金剛上師仍須以其自修得證法性身之大圓鏡智,因此可無爭議;況且傳度法使乃為虛空傳承之法使,藉此引度根器佳慧之行者,得具法統傳承,不得不行。
菩薩:慈尊啊!您考慮周詳,如此應可使彌勒法門傳世有所依據。
慈尊:如果眾位菩薩摩訶薩再無疑義,就此舉行傳承灌頂之皈依。(餘眾菩薩摩訶薩悉皆無語,恭肅躬身。)王奇謀此時此刻可來受持皈依。
勇筆:(立即恭行大禮,而此時已得窺師靈示。)偉大的慈尊,大慈大願的慈尊,聖潔的慈尊,弟子王奇謀敬領加持。(言畢起身,窺師立以黃巾蒙眼,引領至那幅佛像前。此時佛像已平鋪於壇前,從法壇上拿起一株樹葉交由勇筆,並口授機宜。)弟子遵命!(雙手合掌夾住那株葉片,高舉過頭,然後往前送出,樹葉飄落,隨即傳來一片語聲:“是大日如來。”然後再次而行,仍然是葉片落於大日如來。)
慈尊:很好!很好!是大日如來為爾之本尊佛,可以行外皈依。
勇筆:是!(立即恭謹肅身,從慈尊右邊繞行三周,然後從窺師手中接過一盤鮮花,獻上慈尊,然後肅立跟前。)
慈尊:爾皈依吾門,此後勤行大禮拜入定,再以三學、四無量、五戒、十善及至密乘十四根本墮,乃至具足戒,由此修行,發心度引眾生。
勇筆:是!弟子謹誓以修行法義,作眾生之引度,直至眾生受度解脫。
慈尊:甚好!吾為爾灌頂。
勇筆:(立即恭肅受持)阿吽……。
慈尊:上師加持弟子之密咒,賢生不用念出,只須謹記。
勇筆:是!(受慈尊灌頂之時,除將慈尊口中密咒持續牢牢記住外;此時忽覺眼前光明,顯現從一個山林中的鳥群飛騰之中,有一隻鸞鳥飛出至瑤池蟠桃林,再至金光洞,再至下貶凡塵,然後鸞鳥逐漸透體明光,此時慈尊加持已畢。)
慈尊:外皈依乃皈依佛法僧。現在進行內皈依。內皈依也者,乃上師本尊以及空行,上師為爾傳承之根本,故須與上師印心,時時相應;本尊乃為佛,時時記取自身之佛,以此成佛;空行乃一切加持之力量,因此必須皈依,並且必須獻供,如此方使為內皈依,爾可上來。
勇筆:是!弟子敬謹皈依。(乃再從慈尊右邊繞行三周,再獻花,向慈尊恭行大禮,然後端坐慈尊身前。)
慈尊:爾在受灌頂之時,必須由觀想上師,觀想自身之本尊佛,觀想一切空行菩薩摩訶薩而入定,才能得受灌頂加持。
勇筆:那麼在內皈依時,如果無法入定,是否無法接受灌頂?
慈尊:然也!
勇筆:(立即斂神觀想,而至空境之時,又顯現在絕對怪異的時空中,只見一隻鸞鳥喜好在廟堂中搗蛋,終致毀損頗多法器,但也因此鳥之靈異舉動,使此廟堂興盛,此時又忽而醒來。)
慈尊:爾受內皈依,已洞悉元身之前因果,將得報身、法性身將顯。密皈依須正定、正見、正業,已無掛礙才可五智圓明。
勇筆:弟子受教。對了!密皈依要如何觀想,弟子尚未接到窺師示知。
慈尊:密皈依乃為最高傳承灌頂,直指法性,故可以入唯識定則完備,但爾未臻於此,可以吾相觀想入定。
勇筆:弟子遵命!(乃再行大禮,而後仍循右繞三圈,再結趺蒲端坐於慈尊跟前,然後合十,頭掌緊密觸著。)
慈尊:(加持灌頂,密咒默誦,並予開示。)爾為彌勒密乘弟子,將摒棄邪知、邪見、妄執錯誤,無量劫以來,一切偏邪均將摒棄,跟隨上師本尊如來諸佛之光明而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勇筆:(照念完後)理當如此!
慈尊:很好!很好!(師生之間,如此對答三次。行了!密皈依完成,吾再帶引爾發菩提心及懺悔儀,爾可照章而行,此後依此行持。
勇筆:弟子遵命!(發菩提心儀式與內皈依差不多,只是在灌頂部份改成立誓。此一誓詞乃依上師教導而發,懺悔儀就多了一層手續,必須先行大禮拜、獻供,然後再向上師行大禮拜,然後對上師懺悔;此一懺悔,乃針對自身之錯失而行之懺悔。)
慈尊:彌勒儀軌完成,爾可依此而行。
勇筆:感謝大慈大願聖潔的慈尊成全弟子,但是這些儀軌弟子謹記不忘外,仍有些許疑惑不明之處,懇請慈尊開示。
慈尊:爾說吧!
勇筆:一般而言,密乘乃屬藏傳,今日弟子得慈尊灌頂傳承,然則一般世俗之人,大都認為只有藏人有資格作上師,弟子如何傳度?
慈尊:密乘乃為蓮華生大士所創,大士乃為鄔金國人,即今閻浮提孟加拉國之人,後入藏成就密法,而成密教;則以藏人始有資格作上師,不如說只有孟加拉國人才有資格作上師;況且藏傳佛典與中土大藏經典悉皆梵字漢譯,豈有如此限制;況且當時蓮華生大士願密法遍傳閻浮提,若各地域有人以其母語傳法,豈非更加親和便利。
勇筆:另外在密乘十四根本墮中,弟子有疑義,比如說不信密乘信物,舉如在皈依時,上師賜予皈依弟子酒與肉,這應該是藏傳密宗因其環境所使然,在漢化中此一條文怎麼傳?
慈尊:是的!這是藏傳密宗的條例,可以更改之。如酒改以加持過的甘露法水,因為他們代表甘露;而肉可改以素食,藏傳肉乃代表力與健壯,但各地可依俗改例。
勇筆:這樣弟子就明白了!
慈尊:爾受吾正法,希爾此後巨集傳儀軌,廣度有緣,方不負吾賜爾傳度法使,至希爾精進無礙,不以暫攝為滿,直證圓如。
勇筆:弟子感謝慈尊教示,弟子愚鈍,但有此機緣豈會不把握?
慈尊:甚好!甚好!爾回去吧!
勇筆:弟子拜別。(叩拜諸佛菩薩摩訶薩後與窺師行來。)師啊!密乘有暫攝金剛之名詞嗎?
菩薩:沒有!因為賢生已虛空傳承,要引度眾生行持密乘彌勒法義,所以慈尊破例加持灌頂,使賢生具備傳承之資格;但真修實練證至上師之位,卻必須賢生自行進修,因而才有暫攝金剛,又加上傳度法使。
勇筆:那弟子明白了!就像鸞門的正鸞生一經天命派命煆乩完成,就是神使一樣。
菩薩:差不多!不過多了慈尊(即上師灌頂加持,直指法身,得報土報身。)又有不同。
勇筆:那弟子倒是必須好好將此儀軌整理,以引進善根器之行者。
菩薩:是的!慈尊印可之密咒、訣印,賢生要謹記不忘,否則誤導眾生,吃罪不小。
勇筆:弟子敬謹遵命!
菩薩:好,已到了,賢生投靈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廿四回 密乘儀軌再請示
86年11月5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密教傳承有其殊勝之處,乃在密咒之加持力量,因為蓮華生大士欲成就密法之時,攝服諸部神祇、夜叉為密教護法,因此傳承之際,密咒之修行與自身修持精進願心力量均有關連。賢生吾等出行訪游。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前期得慈尊開示密乘彌勒儀軌,更蒙慈尊慈悲虛空傳承加持灌頂,弟子這幾日來搜集密乘經典,多少有所概念,也因此產生許多疑點,不知是向您請示,還是煩師再引進晉謁慈尊。
菩薩:當然是再晉謁慈尊。因為傳示儀軌以作弘法之需,並非一蹴可及;況且彌勒密乘不同於藏傳密教,也不同於漢傳顯教,其中緣機自是賢生必須晉謁慈尊。
勇筆:弟子正是因為彌勒密乘既然傳機於漢地,而密教卻是藏傳佛教之根本,使弟子陷於兩難迷惘之中。譬如說,弟子知道藏傳密教皈依上師灌頂等儀軌,可說是繁文褥節,並且上師之衣著更是嚴格分明,如上師法王可戴蓮師帽,並且可系垂金絲,但是慈尊登壇灌頂之際,並未以藏密之金剛上師,以藏密之帽衣,如金剛背心等示現於弟子,是否可解讀為將此繁文褥節自彌勒密乘中刪省,而修行彌勒密乘亦可不依藏密之修行者作喇嘛服飾。
菩薩:修行藏密亦如顯教一般,有出家眾以及在家眾,出家比丘自是袈裟為服,如果未出家受比丘戒,自然是一般服裝。
勇筆:然則慈尊受出家比丘戒,精進具足戒,修成菩薩果是無疑義,在傳示儀軌卻不以此相示現弟子,因此斷言彌勒密乘亦可一如當初佛法自天竺東傳中國而成顯教一般,藏傳密教如今再脫胎成就台疆之密乘。
菩薩:佛法成教後,僧伽日益普及,歷代智慧大師、高僧大德精心研集法要,在佛教之下,形成各自宗風,自無不可。不過,新宗傳法乃有其一大原則,即是不出佛之教法,自然可行。
勇筆:弟子敬謹受教。不過,弟子接到一位同修之建議,弟子仔細斟酌之後,認為茲事體大,不敢貿然而定,實有必要呈請慈尊開示。
菩薩:吾知之!吾知之!今日即是讓賢生一舉解決困惑。眼前即是兜率天宮之彌勒殿,賢生好好整肅一番,隨吾晉謁慈尊。
勇筆:今日不是要去參玄閣嗎?哇!這兜率天宮可真是令弟子大開眼界,正如三經所述,這一大片宮殿除了綿亘櫛比無數計,加上高聳雄偉,這種氣勢可真非筆墨可以形容,而且每一屋檐飛角外翹之中,萬千百道金華閃射,更是震懾人心,更不用去描述那些由七彩寶石所鑲嵌的飾徽。總而言之,就是一見此景目炫神迷了!
菩薩:賢生走好!吾引賢生到達彌勒殿,參謁慈尊。
勇筆:是!弟子叩謁慈尊,慈尊慈悲,賜予弟子開示。(在此時師生倆已進入彌勒殿,只見殿中華幔由梁及地,飄逸林立,香花瑞靄,繽紛絢麗,梵唄陣陣,靈鳥飛梭,卻無吵雜,反而呈現一片安和。慈尊正盤坐於蓮座上,仍是笑口常開的好相。)
慈尊:爾可免禮,起來說話。窺基菩薩摩訶薩兩位一並賜座談話。
菩薩:感謝慈尊慈悲。
勇筆:(合十頂禮)感謝慈尊恩被!(說完見窺師已席地而坐,也跟著照坐。)
慈尊:爾得受儀軌之後,可有心得?
勇筆:回慈尊的話,弟子前期參玄閣回堂之後,立即草擬一份彌勒密乘儀軌,並有發出數份:一份為顯教法師;一份為曾是一貫道講師的道親;一份為一位佛道兼修的同修,想請他們過目,提供高見。而弟子自己思前想後之下,也有數椿困惑,因而恭請慈尊釋疑開示,以備弟子所擬之彌勒密乘儀軌可以更加周備。
慈尊:好根器!用“周備”而不用完備,可見爾謹慎從事,吾頗感慰,有疑問盡管直說。
勇筆:弟子直言了!
第一、參玄閣中慈尊登壇灌頂,並非一切照藏傳密教的儀軌,因此弟子斷言,慈尊可是準予弟子亦可不用以藏密的儀軌巨集揚彌勒密乘。
第二、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彌勒密乘之傳承,除了密教之法要,即是密咒不可偏除之外,其餘傳承儀軌是否亦可依漢俗而制定,比如說皈依灌頂之中獻花朵,及密乘十四根本墮中之條例可以增減刪除。
第三、法壇之鋪設,弟子所知藏傳密教法壇之鋪設,不但繁文褥節,更充滿神密氣氛;比如說唐卡之懸掛,乃密宗諸佛母之佛像,是否亦可不依藏密而改成漢傳佛教之諸佛菩薩。
第四、如果此說成立,那麼外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但內皈依卻是皈依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是否可以將三根本中之本尊,改成鸞門諸聖,以及諸佛菩薩;換言之,即是將此佛像圖不依藏傳密教的佛圖,增加佛菩薩聖仙等圖像,以供修行彌勒密乘弟子取緣機之本尊可不限於藏傳密教之諸佛母而已。
第五、如果此說再成立,那麼彌勒密乘亦可以廢除修密(指彌勒密乘)之弟子可以不供養上師,上師之供養改由道場負責,因為藏傳密教之上師大都是專註修持弘法,不從事民生生產,因此受弟子供養是理所當然;不過,既然脫出藏傳密教,成立新宗,況且兩地習俗不同,古今時勢變化也是不可一概而論。以上乃為弟子愚見,恭呈慈尊開示。
慈尊:賢生可是有備而來,也可見有所用心。不過,雖然列舉五點,吾卻以為多是一體兩面,互動牽連,因此,吾將密教原則開示,其餘則可從權;但是通權達變卻不可以扭曲原來法髓,是賢生必須慎重之處。誠然當初蓮華生大士在鄔仗國成就之後,受當時西藏王朝赤鬆德贊王,及靜命大師之迎入藏弘法,並且蓮華生大士並可預見赤鬆德贊王吐蕃王朝後代將滅佛,以及羅剎國,即今蘇聯會危及佛法,乃將一些法要分散於石岩山洞藏匿,即今藏傳之經典傳承與伏藏傳承。
但是密教除有密咒可以感召源源不絕之加持力量,此亦源於佛之總持密咒,根本不脫於佛之教化;因此,賢生欲將彌勒密乘儀軌脫出藏密儀軌,有所變動,因時制宜,自可行,但絕不可脫出佛之教法;亦因此賢生欲將鸞門法要糅入密乘儀軌,此中牽連到空行們本就受感於蓮華生大士,願為密教護持,有此大願,因此可經由密咒修行感召力量;而諸佛菩薩聖仙們願力不同於空行,更甚於本尊,因此不行;即如同眾生之緣機不同,才要示現五大教門為教化,此乃諸天聖神仙佛各本不同之願力。
不過,賢生卻可以鸞門之行持作為普度眾生之緣機,此乃大乘根器之利他,原本已符修持大乘行者;因此賢生可以鸞門之普化,引度眾生之契機,然後因應眾生緣機,再以彌勒密乘之修行,作心境根本,以此發展佛道真宗之弘法。
勇筆:叩謝慈尊開示!如此弟子有所界際,當知如何草擬彌勒密乘儀軌,待弟子擬定後,再呈請慈尊核鑒。另外弟子鬥膽請命,因緣之中,弟子得慈尊灌頂,因而可以進入彌勒密乘之修行,弟子想待弟子修行到可以傳承彌勒密乘 給有緣者之時,本堂同修之中有志趣於修行彌勒密乘豈非白白浪費了一大段時間。可否恭請慈尊慈悲,亦賜準有志趣修行彌勒密乘之人,比照弟子之虛空傳承皈依於慈尊,以慈尊為皈依上師而進修彌勒密乘。弟子雖然鬥膽,不過卻是考量弘法之必須,因為同期之中共同修持,一則互相鼓勵鞭策,較易進步;再則多人修行有成,則對弘傳彌勒密乘更是一支生力軍。
慈尊:此議已見菩提,不過賢生須知緣機,吾以為唯心宗開宗弟子作虛空傳承之灌頂,亦可眾生平等。凡在唯心宗開宗之前之弟子,有志趣修行此一法門,吾予允之。
勇筆:那真是一大福音,弟子先行叩謝!
慈尊:且慢高興過早。去吧!
菩薩:窺基拜別慈尊。
勇筆:(原來慈尊趕人了!)弟子拜別慈尊。(師生一路往回走。)師啊!慈尊那句且慢高興過早是什麼意思?
菩薩:賢生且拭目以待好了。到了,賢生投靈。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廿五回 慈尊放光作接引
86年11月12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往生一大事,因由緣機中。賢生啊!今夜游記適逢貴堂昊天紫綬靈修士於九月科期中,內院、外院證得功果品位者往生於凈土,吾等就參訪此一奇景,正是慈尊放光作接引。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本堂頒敕證道玉旨距今已有數日,此時前去觀看奇景不嫌太晚了嗎?還是又是慈尊慈悲,將這景象留至今日始作接引。
菩薩:都對!賢生知道閻浮提時間與兜率天時間不同,因而除了九月科期證道之修士欲往生彌勒凈土,慈尊放光接引之景象是有神通力之保留,在凈土中往生之蓮化恰如其時,因此整個過程就像電影之製作,如今賢生則是觀看電影的完整版。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麼現在怎沒看見慈尊放光接引的景象?
菩薩:整個過程就到內院反璞歸真閣之七寶池再顯現,屆時往生於內院諸人已蓮化完成,亦可略抒感言列入本書。
勇筆:原來如此!
菩薩:已到反璞歸真閣,賢生可知此閣之用意?
勇筆:弟子冒昧揣測一二,顧名思義,反璞歸真其意乃指,從一個繁華或復雜世態中回復原貌,或是簡而言之,從絢爛歸於平靜;在人而言,從受污染的習性而回復本性。因此,此閣即是專門使往生至此之眾生受蓮花而進修菩薩果的道場。
菩薩:對了一半。此閣名反璞歸真,即已臻無漏,因而此地亦是諸大菩薩駐錫之處。也是為往生至此之行者因未受戒,乃於此處設戒壇為彼等作出家戒,而成為名符其實之菩薩。
勇筆:弟子受教,難怪此閣並無氣象萬千,珠光寶氣,反而隱約透出祥和肅穆的氣勢。師啊!那麼戒壇設在那兒?
菩薩:受出家戒必須有三師六證,因此諸大菩薩在此為師為證,為諸人授戒作證,因此賢生稍待即可完整觀覽其過程。(話落席地而坐)
勇筆:師啊!我們就在這里坐下嗎?(說話間也學著窺師一般坐下,只一坐下立即感覺靈訊不斷,馬上斂神肅心用起功來。)只見眼前即是本堂虛空之上,有六位乾坤二道分立於本堂關恩師左右,剎那間虹彩由天際延伸,繽紛花彩,梵唄陣陣,清香隱含,只見六位修士立即垂眉合十,俯首迎接。這時彩虹之上只見一片靈光閃耀,不知凡幾的彌勒眷屬,諸大菩薩、羅漢、尊者隨同眉開眼笑、方面大耳、中腹便便的慈尊正佇立虹彩之上。慈尊眉間由弱細而強耀,放出一道白光,立即梵音大盛,繽紛飛舞,天女彩綾飄捲,構成一幅樂利的景象。六位修士即在此時被慈尊攝入白光,列入諸眷屬中。慈尊合十誦佛聲中向本堂關恩師問訊作禮,本堂恩師亦是作揖還禮,慈尊等立即返身飄渺逝去。哦!不對!應該是慈尊等踏行於彩虹上,步行回兜率天。只見來到那人天隔界之時,有一位大菩薩即引領二位坤道往彌勒外院行去,而尚有四位隨著慈尊往內院行去。慢點!慢點!師啊!電影暫停一下,弟子滿腹疑問,先請師開示。
菩薩:可以!賢生說吧!
勇筆:弟子記得此次證道修士中有菩薩,有羅漢,有尊者,有天女,而伴隨慈尊來接引之眷屬,不論是菩薩或羅漢尊者甚至天女等,都有圈圈輪輪的靈光,為何本堂證道的修士沒有呢?難不成這些修士的證道功果還不足?
菩薩:賢生錯了!證入內院之菩薩、羅漢、尊者功果已足,只是他們在生之相並未受戒,更尚未蓮化,因此靈光不顯。
勇筆:那是說證道修士還要經過受戒,才是名符其實的菩薩、羅漢、尊者了。
菩薩:然也!就像學子求學,學分修滿還要經過畢業典禮,授予畢業證書。證入內院諸人功德雖具,亦已通過考核,但卻無出家受戒,尚不能名符其實;因此,攝入凈土後,先予舉行授戒,再入七寶池蓮花,就是名符其實的菩薩、羅漢了!
勇筆:原來如此!另外怎會有二位坤道證道修士往外院去?
菩薩:因為他們證得果位乃職司外院,故將其遣去外院。
勇筆:弟子受教!好了!弟子可以再看電影(話未說完,靈訊已現。)只見一處戒壇矗立於大廣場之中,上座乃為慈尊,而兩旁俱皆是盤坐的大菩薩,靈光之強幾乎讓人目炫。此時正有羯磨師、戒師為數位證道修士講解佛規儀軌。此時四位證道修士已均剃度落發而跪於壇前,一陣陣經聲出自諸大菩薩口中,梵音細膩,直入心扉,頗有醍醐灌頂。而在一連串的儀軌中,授師即為四位證道修士授戒,一經儀式完成。(此一齣家受戒儀軌乃以顯教儀軌行之,頗為繁文褥節,不盡詳述,但重點乃在三師六證之下受出家戒,而正式成為佛之比丘、比丘尼。)儀式完成後,諸大菩薩立即引領彼等去到七寶池。剎那間只見四位修士立即化成一道道光束投入蓮池中,經過剎那時間,其中四朵漸漸浮出水面,瓣開蕊現,已可見四位準菩薩之誕生。慈尊此時已現身為彼等灌頂加持,漸漸四位菩薩、羅漢、尊者靈光顯現,足踏蓮花與諸大菩薩伴隨慈尊冉冉逝去。哦!景象沒了!師啊!劇終了,您不是說要請證道修士說話嗎?
菩薩:賢生勿急,彼等蓮化完成,尚須彌勒講堂知客處註籍,俟彼等完成此一手續,吾等再訪談吧!……好了,吾等前去。
勇筆:師啊!是否去彌勒講堂?
菩薩:非也!彼處下次再游,吾等就在反璞歸真閣中等候。
勇筆:是!咦!這四位菩薩好像就是他們,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此時四位一齊向窺師見禮。)弟子參見四位菩薩,恭喜您們都已證道!如果弟子沒有記錯,應該是這位女菩薩證道參悅菩薩,俗家姓名是姓江名玉茹;這位三笙菩薩,俗家姓名應是姓陳名明身;另一位老羅漢應是恆清羅漢,俗家姓溫名阿升;另一位尊者,想必就是水月尊者姓馮名湍水了。
恆清羅漢:賢生好記性,不錯!吾等蒙天恩師德,以及貴堂諸賢生之福蔭,今日證入彌勒內院。
勇筆:弟子不敢當,記得您幾位都是修行靠自己的通過考核,弟子等只不過上些香,豈敢居功。對了!是否可請開示是何因緣證入彌勒內院?是否與陽世親人造立功德迴向,而求您們證入彌勒凈土有關?
三笙菩薩:賢生所言只是強調註明,就像學子有填志願表一般,是列入參考,而最重要促成的關鍵是在各人宿世的緣機。
勇筆:那弟子恭請開示此一緣機事由。
恆清羅漢:吾乃在距今已數十輪回之前,以彌勒之慈義而發心戒殺護生,植此緣機。
三笙菩薩:吾乃以見佛(慈尊)法相,心生喜樂,膜拜不輟,而成此緣機。
勇筆:是在生前這一世嗎?
三笙菩薩:非也!乃在宿世之間所種。
勇筆:弟子好失望,難道沒有證道那一世所種下的緣機嗎?
參悅菩薩:賢生不用失望,吾即是在很小的時候,吾即因有一尊彌勒雕像被人遺棄毀損,吾雖不知彌勒法義,但卻將衪移置不受人踐踏毀損之處,乃以此成就緣機。
勇筆:您可真是福至心靈,小小年紀之時即已種下如此善緣機,真可為眾生樹立良好典範。那麼您這位水月尊者呢?
水月尊者:吾之緣機已說過,不再在此贅述(篇按:乃累劫之中,曾有與慈氏尊者共修之福,今乃可成彌勒眷屬-見拱衡雜志五十八期)。不過得生於此凈土,雖然所種下之緣機善因為成就,但陽世所迴向之願力卻是成就此一大事因由的動力。
勇筆:多謝諸位菩薩開示,弟子要告退了!(就在師生五人中行禮互別。)師啊!這一趟倒是豐收。
菩薩:好酒沉瓮底,賢生再努力吧!好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廿六回 地府眾生成佛路
86年11月19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文字以載道,而並作啟蒙;須知書之著作,闡述真理,則裨益於眾生者,即乃智慧之提升。
勇筆:(合十頂禮)師之所言甚是,即今考古之中,由彼等文字記載中,知彼等之生活文明。同於此理,此時文字之流傳,亦必有助於往後人類提升文明。
菩薩:今夜吾與賢生著書即將以文字闡明彌勒凈土諸般事跡,裨益眾生瞭解此一凈土,也是一項重要工作。
勇筆:是的!既然如此,弟子鬥膽請命,今夜請師不要出游,並恭請本堂主席關恩師暨昊天紫綬靈修位地藏王菩薩,如若菩薩不在,則以目蓮尊者也可。弟子想恭請幾位開示昊天紫綬靈修位與彌勒凈土互動之中所占重要關鍵之因素。
菩薩:可以!可轉請賢生所求。
勇筆:感謝!對了!在恭候恩師暨菩薩之時,弟子請教一個問題。
菩薩:賢生說吧!
勇筆:為何進入彌勒內院之眾生,必須先經過蓮花化身,此一蓮化之用意何在?
菩薩:一切佛世界悉見如來坐於寶蓮華師子之座,此乃蓮花經上所載。此一說明諸佛世界悉皆以蓮座為表徵,取其出於污泥而不染,是為象徵意義;但佛之報身之凈土乃為寶蓮花所成,故雲蓮華藏世界。因此,眾生證入彌勒內院,須將凡身俗骨藉不染之蓮化而潔凈,始能融入佛之報土,此乃必須蓮化之因素。
勇筆:然則前期本堂昊天紫綬靈修士證入彌勒內院尚未蓮化,還不是可以攝入彌勒內院?
菩薩:此乃慈尊接引之故。
勇筆:那麼弟子尚無蓮化,也無慈尊接引,又怎能暢游於彌勒內院?弟子所知,若以玉旨敕命著書與融入佛之報土是否有其相關?
菩薩:其相關處僅乃賢生奉旨著書,有此命旨;但,此屬間接,光憑玉旨尚難融入佛之報土,因而慈尊命吾以攝引之法,引導賢生暢游彌勒內院。
勇筆:弟子受教。
菩薩:那麼吾等就往晉謁貴堂關恩師暨地藏王菩薩。
勇筆:弟子遵命!(隨行於後,步入本堂靈宮,只不過靈宮之陳設與本堂之實質雖然相像,但已無吵雜紊亂之現象,只見氤氳肅穆。)弟子參叩菩薩暨主席恩師。
菩薩:賢生不用多禮,此地乃為貴堂所在,一切還是以關主席為主。
主席:不敢!陋居不能盡事地主之誼,吾師生受二位大菩薩之澤被良多。
勇筆:(只見地藏王菩薩乃具年輕好相,但卻眉宇之間端肅無比,令人不敢仰視。)依弟子愚見,二位大菩薩及主席恩師也不用客套了,弟子受恩良多,還是三位請坐,弟子侍立一旁,請領教益。(就在三位聖神菩薩落坐,本堂司禮神奉茗之後。)弟子今夜恭請地藏王菩薩以及主席恩師乃是根據本堂鸞下洪師兄富東所請,想要整理出由本堂列位昊天紫綬靈修位之修士進入彌勒凈土,而確定出眾生進入彌勒凈土的一條明確捷徑。
主席:賢生等有此構想,可見根器不差,那麼就請地藏王菩薩開示一番。
菩薩:賢生等之意吾知悉,但彌勒凈土乃為佛報土,因此欲求生彼處,首要關鍵即乃與此佛結下因緣。
勇筆:眾生在無數輪回以來,難不成有未與此佛,即慈尊結緣之機嗎?咦!不對,慈尊乃二千多年前之人,那麼短短二千餘年是有可能有人未曾與慈尊結緣。
窺師:賢生錯了!此佛雖指彌勒慈尊,但並非局限於慈尊從出生於閻浮提,以迄上升兜率天后,至於如今之短短二千餘年種下與佛之緣機,可上溯至此佛之無數元身,因此,可謂無數劫以來之漫漫時間。
勇筆:依師之意是眾生都有與慈尊結下緣機之根器。
窺師:然也。
勇筆:那麼是否每個靈修士都可證入彌勒凈土?
菩薩:基本理論是如此,不過尚有技術層面之因素,關鍵即在貴堂主席。
勇筆:請主席恩師開示。
主席:關鍵在於眾生具有此緣機,但促成此緣機成熟顯現卻必須有動力。此一動力可分成二方面,一方面靈修士之願生彼土,則可成就緣機;另方面即是陽世人助之以願迴向,促成此一緣機成熟。
勇筆:是的!這個因素弟子明白。不過修士之願生彌勒凈土,不知是否修士們願意?如果有不願或不知,那又是如何?
菩薩:賢生低估了修士之靈力,彼等進修已至可得證果,神通之力已具,豈有不知,因此關鍵在修士之願。
勇筆:既是如此,為何歷年來證道之修士少有求生彌勒凈土?
菩薩:賢生有所不知,此乃修士之悲心,讓緣機留給陽世之人所種。譬如說,某一陽世人願以迴向修士證入彌勒凈土,不但促成靈修士之緣機成熟,而此一迴向者自身亦已種下與慈氏尊者之緣機,如此豈非陰陽兩蒙其利。
勇筆:弟子受教。依據鸞下洪富東師兄所研擬,他有個結論。以地府亡魂受叩求保調列入靈修之後,屆期考核,竟能證入彌勒內院,由此呈現一個現象。地府亡魂在功德不足,受禁於地府,在人身難得的情況下,經過保調靈修,竟能彌補此一不足;並且再因陽世之人助之以迴向願力,促成證入彌勒內院之緣機;當然依據開示,此一如今已位證菩薩之靈修士,她在生之時,自己也有種下與慈尊之緣機。但由此一實例卻顯示出地府亡魂是眾生之一,也是世尊囑咐慈尊未度之遺眾,可以在人身未得之間列入靈修士,已跳過人身難得此一難關,在靈修之後,證入彌勒凈土,又促成天人之緣機,針此一實例,可否恭請您們予以眾生明示?
菩薩:即如賢生所言,地府亡魂跳過人身難得此一關,其先決條件乃是有人給予迴向叩求保調,因此可跳過人身難得這一關,而得靈修證道,再有人願以迴向促成其緣機成熟,而證入彌勒內院;因此,更顯示出凈土乃佛之報土。際值如今末法時期,方便法門大傳於閻浮提,故眾生受引度更是方便;即以靈修士為例,可以地府亡魂之身直通佛之報土,而達到此一佛之報土,又是必定可以成佛之凈土;因此,貴堂之昊天紫綬靈修位,即是地府亡魂以及閻浮提眾生搭乘必定成佛之直通列車的加油站,亦即補繼中途點。
勇筆:感謝菩薩如此嘉勉!
菩薩:賢生無須客氣,不過尚有技術面之作業,乃屬貴堂主席之職權,可請關主席予以明示。
主席:關於靈修士之保調作業,早已在本堂著作之《三界採證靈修》中載明,不再贅述。靈修士欲證入彌勒凈土內院,本堂則須將彼等之願迴向匯整,再呈報於兜率天(各天各凈土亦如是);因此本堂昊天紫綬靈修位除有地藏王菩薩本尊鎮座之外,尚有職司教化之聖神仙佛,所以本堂則職司作業流程,即為技術層面之作業,匯集此一願(陽世之人之迴向願;若修士之自願,則由靈宮轉會本堂辦理)。
勇筆:感謝恩師之開示!弟子愚見,弘揚彌勒福音確實是如今各宗法義之中一個方便緣機,再加上本堂有昊天紫綬靈修位之設立,可協助地府亡魂跳脫未得人身這一關,更是殊勝方便,因此才鬥膽煩請菩薩及恩師加以開示,弟子感恩!
窺師:賢生可記得慈尊亦有勉勵,以彌勒法義加上鸞門普化,弘揚發展成佛道真宗,此一緣機更是應時相輔相成。
勇筆:弟子當然謹記不忘。
主席:那麼今夜就此結束。
勇筆:弟子告別,向菩薩、恩師、窺師辭禮。
窺師:可!今夜就此停筆,吾回。
第廿七回 彌勒講堂說秘典
86年11月26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彌勒講堂乃是彌勒內院中諸佛菩薩摩訶薩在此為諸初級菩薩等講說諸天秘典之道場,因此可謂是殊勝之處。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那這彌勒講堂可是一處高級班的研究所。
菩薩:非止如此,賢生未曾聽清吾適才所言,諸天秘典可在此處講說,亦即為各大教門所累積之秘典,未曾傳世之經典均在此處由諸佛菩薩摩訶薩在此解說。
勇筆:這是什麼用意呢?修此佛陀凈土法義為何要接受其他教義呢?
菩薩:因為位階於菩薩之修行,聖智已近無漏無礙,未來要協助普化眾生,接引佛法遺眾,而眾生緣機也並非就註定於佛法,因此融會各教法義,將有益於度化眾生;因此諸天未曾傳世之秘典,均有在此講堂講說。
勇筆:師之言提醒弟子的意念,自弟子身為鸞門正鸞以來,接旨著書數十部以來,就常有未曾傳世的經典應運降著,就是指的這個吧!
菩薩:然也!
勇筆:那麼弟子記得以前著作一部《三曹成道捷徑史傳》中,曾提及是否可以降著一部專門破解魔道的寶書,當時弟子恩師南天哪吒三太子聖示曰:“彼時時機未至,以後或許吧!”是否也有那麼一部寶典在講堂中講說。
菩薩:當然有。佛門有《解深密經》,而諸天中另有一部《解魔秘經》,即是針對眾生如何破解魔性所說。
勇筆:您聽說過嗎?
菩薩:當然,並且是由吾所主講。
勇筆:如果說以弟子當初著作《三曹成道捷徑史傳》中所求,迄今之願未成,在此書著成之後請旨著此書,依您之智可有緣機。
菩薩:到時再說吧!今日吾先帶引賢生參訪講堂,眼前即是。
勇筆:(這一處講堂頗有融合諸教之特色,依稀間整個形式如屋頂類似回教清真寺,而屋檐又是類似學校的圍牆,當然雕塑鑲嵌又是佛道的氣氛;因此形容好聽一點是融合各家之藝術,說難聽點就是四不像。)師啊!這個四不像的地方好像少了十字架,這里就是彌勒講堂?
菩薩:是的!此處乃為彌勒講堂,因此處乃為講說諸天各教之秘典,因此形象造成各家之象,如果不是此時游訪,換個時空背景,那麼此處外形就不是如此。
勇筆:師的這句話,弟子聽的懂,也就是說如今閻浮提的大教門不是如今的儒道釋耶回,換成別種教門,那麼講堂的外形也會因應而改變,不過這又是為什麼呢?
菩薩:這就是因應之道,也是為何世尊說法應對眾生八萬四千煩惱障而說八萬四千法,而觀音菩薩為尋聲救苦而因應眾生所需而化生各相。
勇筆:弟子懂了,可是為何少了十字架?
菩薩:十字架乃耶教之表徵,有在講堂另設一室專司耶教教典。
勇筆:那現在吾等要如何游訪,目前是否有佛菩薩在講說未曾傳世之秘典。
菩薩:沒有!今日吾等訪游,主要是傳述內院各地區殊勝之意義,今日吾帶賢生就從講堂辦事處游起。
勇筆:(隨行師後,只見走入一座大辦公處所,內中無數類似檔案的櫃子而空無一人。)師啊!諸天都有仙吏辦公,此處怎會空無一人?
菩薩:彌勒內院僅止於證位菩薩可得生此,因此無辦事仙吏,負責此處僅是一位辦事菩薩。
勇筆:一位菩薩而已,那衪能處理什麼?
菩薩:處理事很簡單,只有二項。一是生此內院之菩薩的註籍。二是排定講說秘典的時程表。
勇筆:那也輕松。
菩薩:進入辦事處後,即是有十二間大室,分別有各類秘典的說法堂,其中除儒道釋耶回五大教門外,尚有七處屬在賢劫先後之教門。
勇筆:那也就是說世人根本不知有此七教。師啊!可不可以逐一去參觀?
菩薩:不用逐一去參觀,等下游至大堂,賢生就可約略知道。
勇筆:是!(穿越排列兩旁的十二座大教室後,進入一處寬廣不知所計的大堂,只見每有一大柱下就有一大座師子椅,華幔幡蓋,而在座前都有一件金光閃閃的物體,如佛卍字,如道之無極,如儒之書,不一而足,但是其中頗多不知是何形象之物。)師啊!這些師子座想必都是各教的信徵,只是弟子看不懂,也不會形容,是否請師開示?
菩薩:不用,此時讓世人知道有此一處,概略可知即可。
勇筆:那麼這座大堂是何用意?
菩薩:每到講說秘典之時,就召集諸位階菩薩及諸佛菩薩摩訶薩共作聽講,再分組討論,每組由佛菩薩摩訶薩帶領各位階菩薩等共作探討此一秘典之主旨,及因應眾生之根器如何適教於此一秘典。
勇筆:那麼另外那七教也未傳世,如今在內院也必須有研究嗎?
菩薩:當然!閻浮提的壽命非止於短短之人壽可見,故須為未來數十億年中因應不同時運作準備。
勇筆:弟子明白了!
菩薩:那麼吾等回去了!
勇筆:是!師啊!弟子剛才所提的,哦!就是您說的那本《解魔秘典》,把它求出來好嗎?這可是弟子從著作《三曹成道捷徑史傳》迄至如今的心願,而且慈尊有《解深秘經》,弟子是慈尊所命唯心宗的開宗弟子,再把《解魔秘經》求下來,也可說是相互輝映。
菩薩:賢生弄錯了!《解深秘經》是佛法,但《解魔秘經》卻不止佛法,是揉合諸大教門針對眾生的根器去破解魔道魔性。而且此經早在無數劫前即已由各教高賢以會議方式作成書論,因此它不屬於單一教法。
勇筆:是啊!是啊!這樣也才顯得珍貴無比,而且您也為諸菩薩講說過了,它在彌勒內院傳法,閻浮提眾生卻無幸與聞,師啊!您幫弟子求求看。
菩薩:好吧!吾盡力。可以了,賢生投體。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廿八回 見道位通達閉關
86年12月3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修行菩薩道,重在行持之智慧,行者除以願心願力之動力外,般若智慧之圓融仍為必備也。賢生吾等出發訪游。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弟子有個個人修行上的問題請教,不知是否恰當?
菩薩:但說無妨。
勇筆:弟子自得彌勒密乘之法要後,依大禮拜及靜坐修行,但總覺密咒修行滯礙難行,是否弟子修行有礙?
菩薩:賢生是如何修行?
勇筆:弟子以慈尊所授密咒結以手印而坐,但總無招感空行加持之力。
菩薩:賢生弄錯了!難怪無有進境。慈尊所授密咒,乃為提升賢生靈力之密咒,乃是上師授與弟子之密咒,其修行是為提升個人之靈力,直至修行有成,晉升上師後,再傳承予弟子。而手印之修行,分成許多方面,如可伏魔避煞、如何祈福消災、如感應超越時空,乃是以手印招感空行願力加持而得。如今賢生將原本必須分開修行之課目,合而為一而修行,當然滯礙不前。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依師之見,是手印修行為先,還是密咒修行為先?
菩薩:二者之間並無抵觸,只要分開修行,並無先後。不過密乘弟子一般均先熟悉手印修行,因為它可招感加持,先固自身,再求精進。但賢生稍有不同,因為賢生為彌勒密乘傳於唯心宗之開宗弟子,故宜先由密咒修行,加緊用功。
勇筆:弟子受教,今日您安排弟子往何處訪游?
菩薩:今日所游乃為“通達閉關所”,此處乃為欲入見道位菩薩的重要修行處所,而見道位菩薩又是即將進入菩薩最後一階的修道位,過了此位即是可入究竟的境界,因而修行頗為重要。
勇筆:對了!弟子有個疑問,常聽人家說行菩薩道,那麼在世的眾生中,是否其精進修行亦可達到如本書所著的,如加行位、通達位一般的菩薩位階?
菩薩:當然可以!古來高僧大德不乏在世已進入菩薩行的修習(道)位階,另外貴堂昊天紫綬靈修位的修士亦有晉入菩薩位階者。
勇筆:亦即是說求生彌勒凈土,願作彌勒眷屬之修行者,只要在生之年精進修行至菩薩位階,證入彌勒內院可得菩薩果位,並不須再經由內院的考核各關。
菩薩:當然!只要在世精進修行具菩薩果位階,自然不用再歷考關;在本書著作中已有闡明各位階菩薩考關,乃在考核外院晉入菩薩位階之天人眾生。
勇筆:那麼陽世眾生之菩薩位階要從何鑒定,又是由誰鑒定?
菩薩:賢生問錯了!果位乃修行累積之成果,修行至某一位階,靈體便晉升或形成某一位階之形象,何須鑒定?
勇筆:原來如此!
菩薩:到了通達閉關所,吾等進入。
勇筆:(隨行於師後,只見此處乃為類似四合院之格局,每面俱是一大宮殿,可見百千萬道光華由飛檐亭角、雕梁畫棟的鑲嵌寶珠交錯閃耀,而每殿的寬敞又是一種毫無拘束的怡然,只不過在這些宮殿中,不但沒有任何陳設,亦無任何可資膜拜的法相,就只是空蕩蕩的一片。)師啊!這里怎麼如此孤寂?
菩薩:因為進入這里修行通達位階的菩薩,必須非常長時間的入定靜坐,以此判定是否通過此一位階,因此這里無須任何鋪陳。
勇筆:那要訪游什麼,就只來此看這些空蕩宮殿?
菩薩:賢生勿急,吾帶引賢生去閱覽正在進修,以期通過此一考核之菩薩,賢生自可明白。
勇筆:弟子失態了!尚請恕諒!(隨於師後,進入右邊宮殿,只見有三位正在老僧入定,這三位菩薩靈光已是外露,形成光圈罩頂,並且逐漸增強中。)師啊!弟子是否可上前訪談?
菩薩:不可!也不必,因為在此受考之菩薩必須非常長時間入定,所以無法叫醒,並且衪們的修行是在內性方面,由吾解說即可。
勇筆:那就煩師開示。
菩薩:所謂通達位,乃是見道位必須實證真理的如如實相,見二空真如;亦即菩提實相、唯識實性。證此二空真如境界的智慧,謂無分別智;此智乃諸智之根本,故又名根本智;由根本智親證法性後,再起分別的後得智,就可了知一切如幻的差別俗事。以此根本智與後得智,緣真俗二境即是見道位菩薩。理論上如此,因此在此之菩薩必須由真俗二境之所緣,分判出是否已離二取,證入二空真如。賢生適才所見三位入定之菩薩,靈光逐漸加強,即是真如無礙,將可證入見道位菩薩。
勇筆:原來如此!那麼弟子再請教,如果初位階之菩薩證入彌勒內院後修行精進,是否亦要通過這些考關,然後再晉升高位階的菩薩果?
菩薩:當然!高位階菩薩之果位證入彌勒內院可不必再受考低位階之關,而低位階之菩薩就要接受高位階之考關。
勇筆:如此弟子明白了!
菩薩:那麼吾等就回去了。
勇筆:適才聞師所言,此通達位已是菩薩果的關鍵修行,過了此見道位菩薩就進入修習位菩薩,而修習位菩薩已是進入佛果之最高階菩薩,而本書著作時間也有相當時日,是否也將近結束了?
菩薩:是的!下期吾帶引賢生訪游修習位菩薩的道場,此處可不是考關,因為此位階是即將斷佛果障的最高位階菩薩,在此凈土之大菩薩悉皆在此修行,故乃為一大殊勝之地,而此處又是圓滿道場,作為本書之結束章回,豈非也是圓滿。
勇筆:師之安排,弟子感恩!不過再煩師駐駕,本書既已即將結束,那麼弟子前期所提那本《解魔秘經》,不知師已代弟子求取了沒?
菩薩:賢生恁也心急,修行者須沉靜才可深下工夫。此事非吾可作主,但吾已稟報慈尊,相信賢生有此願心必可得蒙諸天助力。好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吾回!
第廿九回 慶賀圓滿修習位
86年12月10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正斷佛果障,此斷力逾如金剛,故為金剛心。此金剛心乃修習位第十地法雲地,出金剛心二障轉,依果將入究竟位事實上之佛果,故此修習位實則已涵蓋漫漫修道的過程,只不過各位階迄無間道念念增強。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恕弟子打岔。在著書期間時常恭聆開示位階菩薩,而弟子所知菩薩乃分九品蓮台,如果再細分,每品有上中下,而每上中下又細分為上中下,因此三三得九,九九得八十一,菩薩品則分為八十一品,如此位階菩薩與品位菩薩是何分別?
菩薩:九品蓮台乃為菩薩果位,而位階菩薩乃指修行菩薩道的進程,因而如是說比較具體,位階乃菩薩之學歷,而果品則是菩薩之頒敘。
勇筆:弟子明白了!
菩薩:今夜吾帶引賢生參訪修習位。今夜可是大喜之日,吾等游訪將可參加二位大菩薩在今日圓滿修習位,將要進入究竟位。
勇筆: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參加菩薩的畢業典禮。
菩薩:賢生如此說也不為過,因為過了修習位已經事實上將進入佛果,吾等加緊走去。
勇筆:是!(隨著窺師疾行)師啊!弟子今日接獲本堂鸞下及一位同修的信件,內中提及頗多關連本書之處,今日過後本書是否完成了?
菩薩:著書至此,大致已可告一段落。
勇筆:可是自接旨日迄著書期限應該還有一個多月,況且日前您曾經答應要請張天然祖師讓弟子拜謁,這好像也沒有完成,是不是再請您延幾期結束?另外尚有本堂靈修士關於志願往生彌勒凈土,以及一貫道道子與彌勒凈土的關連,好像也沒在書中披露,如此一來將使弘傳彌勒法義、吸納法義與慈尊本源的一貫道道子缺乏直接依據。又陽世之人以保調修士之善願祈求,得能修士證入彌勒凈土後,陽世保調者歸空之日,修士可充當接引往生凈土之法使,不知可行否?最後一點,在本書訪游中好像沒有修行密乘的大師高僧證入彌勒凈土。諸此種種,好像未盡完善,不知師之高見如何?
菩薩:賢生等所提不無高見之處。不過賢生忘了在傳承密乘儀軌之中,參加儀式諸大菩薩摩訶薩即有修證密乘者。另外靈修士之往生彌勒凈土,此事乃須各人緣機,如若以使修士個個求生彌勒凈土,將打壞既定之數運,強求反而不美,賢生當知天數不可故違。
勇筆:師恕諒!如若天數不可故違,那麼如何巨集揚彌勒法義?
菩薩:賢生莫鑽牛角尖。所謂不可故違,乃是指不依正常軌道而行弘傳法義,使眾生自發心樂生彌勒凈土,此一自發心乃為自然力形成之結果,則不抵觸天數,若以因循方便,如貴堂之靈修士強制使彼等生彌勒凈土,則是故違。
勇筆:那麼如果弟子們鼓勵修士之陽上親人助其往生彌勒凈土,此助力是否有故違之處?
菩薩:當然沒有!吾前些期已有說過,只要有願力得往生彌勒凈土即乃為弘法之便利。
勇筆:這麼說來想要請求慈尊派命一位修習彌勒密乘的菩薩駐錫於本堂靈修位,以方便教導彌勒密乘,此議恐怕不成了!
菩薩:靈修位課程經昊天金闕排定,恐難更易。不過賢生們卻可呈請地藏王菩薩邀請彌勒凈土的菩薩摩訶薩作不定期之說法,如此亦可促成靈修士及其陽世親友之緣機。
勇筆:感謝師之慈悲開示!那麼延期之事呢?
菩薩:賢生們有此善心願,吾又豈忍抹煞,吾等就再延幾期吧!好了,已來到內院之修習寶殿,賢生隨吾進入。
勇筆:是!(來到此處,果然名符其實的寶殿,只見耀眼金光,實在難以看盡周遭景色,就像進入童話故事的寶藏山洞中,眩目琉璃閃耀交錯,無法仔細分辨,但是要進寶殿卻必須步行階梯。只見大殿之前浮顯一道金光,乃是金字一行,註明:“張天然菩薩、虛雲菩薩圓滿修習位,正斷佛果障儀式。”師啊!修習位的畢業典禮真的像人間那樣要舉行儀式,還是因為我們著書才特別舉行。
菩薩:不是為吾等所舉行。諸天凈土可正斷佛果障之大菩薩摩訶薩都會有儀式,而廣邀諸天凈土諸佛菩薩摩訶薩見證,當然亦是誕生一位大牟尼之準佛陀而受祝賀。
勇筆:那麼今日彌勒凈土是否將雲集過去無數劫以來之佛如來?
菩薩:是的!過去諸佛如來可謂如恆河沙數。諸佛如來佛光耀眼,賢生切莫亂闖,緊隨吾身旁,吾助賢生一臂之力,否則將看不清是何景象。
勇筆:弟子遵命!(進入寶殿已可稍微看清景象,只不過卻是模模糊糊,勉可分辨。只見大殿分成好多級玉階,階上無數蓮台。啊!每座蓮臺上都有一位佛陀,只是叫不出佛名,要算也難以計算,只知道這座大殿四周看不見壁際,深也不見內,只是金光琉璃,仿如進入虛幻世界。)師啊!這些無數位佛如來叫不出佛名,是否可請師介紹弟子拜謁一番?師啊!師啊!您怎不回答?(原來窺師看來頗為吃力,閉目凝神。)
菩薩:恆河沙數之佛如來如何介紹?賢生不要吵!吾為賢生助力頗費心力,若分神說話賢生將被佛光所掩。
勇筆:(哇!以窺師的道行在諸佛如來面前也是如此吃力。而這麼多佛如來,奇怪?佛如來不是慈悲,隨便幾位如來去消滅撒旦、阿修羅、天魔,那豈非天下太平,修道人也不用那麼辛苦。)
菩薩:賢生太天真了!佛如來是慈悲的,但天數不可故違,賢生忘了!
勇筆:師啊!您不要講話,一講話弟子又看不見了!前面這位佛如來弟子知道,這位佛陀就是世尊。啊!那邊是阿彌陀佛。哦!過去那一位弟子也知道,就是大日佛母。沒有了!只認識這三位如來,這無數如來想要分辨衪們的法相都困難,可惜了這個大好機緣,如果有一位佛如來助力加持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菩薩:賢生快向大日如來叩謝,吾力有不逮。賢生可在此坐下看儀式進行,此後由大日如來加持。
勇筆:(難怪現在看得清清楚楚了!)弟子叩謝佛母!(恭恭敬敬大禮拜。)只見四周景象已經不再是饃糊了,而每位如來的法相也可看清了。咦!師啊!真奇怪!佛如來的法相有的好恐怖,銅鈴眼,血盆口,頭生角,有的多手多足,還有多頭多面。師啊!佛如來不是都法相美好莊嚴嗎?
菩薩:賢生錯了!如來法相有者乃無數劫前所顯,今時賢生見其為恐怖,但當時卻是俊美或雄偉。
勇筆:原來如此!啊!弟子見到虛雲菩薩了!只見衪也端坐於坐蓮臺上,旁邊一位菩薩看起來頗為清臞,年紀也不過五十上下,想必是張祖了。只見衪二位寶相莊嚴,端坐蓮臺上,時時一陣陣梵音響起。哦!這梵音卻像三重唱,不!應該是十幾重唱。
菩薩:賢生錯了!此乃獅子王佛之獅子吼,為佛梵最為震懾之音。
勇筆:(怎不見獅子王佛呢?)接來梵音轉變成好像無數蜜蜂在飛行,嗡嗡嗡……,不絕於耳。
菩薩:此乃諸佛向二位摩訶薩賀喜,賢生見二位菩薩作何動作?
勇筆:此時二位菩薩合十微躬身,面上顯露莊嚴笑意。
菩薩:是的!諸佛如來賀祝虛雲菩薩摩訶薩、張天然菩薩摩訶薩已正斷佛果障,得入轉依二果,將入究竟。
勇筆:啊!此時忽然虛空繽紛飄落一陣溫暖之梵音響起,聞之令人通身舒暢。師啊!怎不見慈尊呢?
菩薩:賢生自己沒看見,就在左首最盡頭處。
勇筆:哦!有了!師啊!慈尊也是菩薩摩訶薩,不過衪的靈光倒也不輸諸佛如來。
菩薩:是尚有些微之差。不過慈尊是未來接引眾生成佛的一位大聖者,雖然目前僅止菩薩摩訶薩,但在無量劫以來,大願之力已使慈尊是目前之不世佛如來了。
勇筆:師啊!您證入修習位菩薩了嗎?還有奘師也過了嗎?另外三尊中另二尊也圓滿修習位了嗎?
菩薩:都過了!
勇筆:師啊!這真恐怖,以您準佛如來的道行竟然不抵諸佛如來的靈光。
菩薩:一分修行一分功,賢生知道了吧!
勇筆:是!(此時耳際卻傳來:“賢生錯了!吾乃大日如來,窺基菩薩摩訶若非加持賢生,又怎會如此吃力。”師啊!弟子聽到大日如來的開示了!您可真謙虛,任由弟子眨抑也不解釋,弟子失禮了!(恭敬行禮。)弟子拜謝大日如來開示。(另外再行一禮。)
菩薩:今日至此,吾等回去吧!
勇筆:師啊!儀式還沒完就走了?
菩薩:再下來是繁文褥節。主要是讓賢生知道過了修習位之菩薩摩訶薩有無數劫諸佛如來之祝福,如此機緣以激勵眾生努力精進,吾等回去了!
勇筆:是!不過,師啊!弟子所求的那本《解魔秘經》呢?
菩薩:賢生可真纏得緊。
勇筆:師啊!原諒!本期剛開始時弟子已稟過,是有同修要求弟子死纏賴皮的請師留駐本堂,一則開著《解魔秘經》,再則弟子們也好就近請示修行密乘的法義。師啊!您去跟慈尊稟報駐鍚本堂好嗎?反正您已過了修習位,就只等著成佛還有五十六億年這麼長,下凡來助助弟子們一臂之力。
菩薩:賢生要吾駐鍚貴堂,要求愈來愈多了,吾怕了你。改天再說吧!賢生投體吧!
勇筆:師啊!弟子所求,慈悲慈悲考慮看看!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停筆,吾回。
第三十回 拜謁一貫道張祖
86年12月24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臘鼓頻催歲序將易也!年復一年,諸賢生際此布舊迎新之際,可有內省年來修持之精進與否?須知一年易過一年老,修道不把握及時,徒興嗟嘆!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將近一年以來,第一次聽到您這般如老學究的訓話,可真稀奇。
菩薩:應景罷了!吾知悉諸生各自用心精進,也不過老生常談,勉勵一番而已。
勇筆:師啊!弟子想要勞煩再次晉謁慈尊一次,因為日前與同修研議,擬請求慈尊將密咒中數種關於修行者日常所亟需而有用之手印公開傳布,因慈事體大,弟子不知如何,所以想恭請慈尊裁示。
菩薩:賢生所擬定是那幾項?
勇筆:除了灌頂加持密咒屬增福生慧外,另外有伏魔驅煞、有消災解厄,以及光明此三種。而其中水咒一項,弟子認為如能傳予各人自行修持,則更有助益修行者改善體質,減少病痛,不知師之高見如何?
菩薩:灌頂密咒、水咒,此乃自行修持感召加持始克有功,而其餘三種則早已公開。嗯!倒須慈尊裁示。
勇筆:另外弟子尚有些許問題,也想一並恭呈慈尊鑒核,不知可否煩請您再作引進晉謁。
菩薩:好吧!不過今日乃為拜謁天然菩薩摩訶薩,下期再晉謁慈尊,剛好作本書之總結。
勇筆:感謝慈悲!今日是拜謁張祖,那是往何處去?
菩薩:賢生可知張祖之元身是為何?
勇筆:弟子據道書所載,張祖乃為濟公老師之分身,對否?
菩薩:然也!但此時天然菩薩摩訶薩已成自身果位。吾之所以提出此一闡述論點,乃要眾生知悉,諸佛菩薩摩訶薩慈悲救渡眾生屢屢分身下凡。
勇筆:眾生自然也知悉諸佛菩薩摩訶薩之慈悲。今日弟子尚要好好請益於張祖。
菩薩:已到內院,此處勝景賢生好好領會。
勇筆:(來到此處只見小泉汨汨,流滲及至突岩而下瀉,儼然小瀑,岩下形成小塘,只見水清見底,瀑濺珠飛,形成煙嵐,益增飄渺。岸旁一座小亭,奇木異花,紅綠交錯,掩映疏籬,一片寧靜,真是凈土風光。亭中一位年約五十上下清臞菩薩摩訶薩,滿臉橫溢心力交瘁之風霜,卻無可掩蓋慈悲安祥之氣質,想必是張祖了!)弟子拜見張祖!張祖:(含笑起身與窺師互相見禮,分賓主落座。)賢生不用多禮,吾在此泡上一壺佳茗,賢生品嘗一番。
勇筆:感謝祖師賜茗!(原來張祖正在一座石座上泡茶,說也奇怪,水自潭中自行註入,石座也無生火,但茶壺自滾,莫不成用了電磁爐?)祖師您這茶葉從何而來?
張祖:賢生大驚小怪,普天之下難道無人供養茶葉於吾嗎?
勇筆:(這倒也是!單就一貫道道場供養上桌的茶葉也一定不少。只見這茶泡來碧綠澄清,毫無雜質,一股茶香自然飄溢。微一躬身將面前茶杯之茶一飲而盡,只覺入口香醇,與凡間茶葉大是有別,用齒頰留香來形容真是一點也不誇張。)祖師啊!弟子今日有幸拜謁!弟子知悉您為一貫道之儀軌傳教用盡心血,乃致年僅五十瘁勞歸空,但一貫道在您生前嘔心瀝血播化之下,奠定此時巨集興的道務,一代聖雄,弟子孺慕久矣!
張祖:賢生可真會奉承,吾僅是盡一份修道人之本份而已,那有賢生所形容如此。
勇筆:弟子毫無奉承之意,因為這是有目共睹之事實。不過,弟子卻想請教一個大不敬的問題,尚請祖師恕罪,賜予開示。
張祖:賢生先來一段過橋,滿口奉承,想必問題極盡刁難,吾盡量回覆就是。
勇筆:弟子放肆了!請問慈尊乃是一貫道教義中掌天盤之祖師,而一貫道道子修持的最終目的歸宿卻非祖師所建設的凈土,您乃一貫道十八代祖,今時對此現象不知有何開示?
張祖:慈尊在一貫道教義中,是掌天盤祖師爺是不錯,但一貫道道子卻未必個個都回到祖師之凈土也是事實。不過就像佛教一般,當初有高僧祖師弘揚彌勒凈土,也有人弘揚彌陀凈土,各本本宗教義而傳法;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不超脫佛法之教示。一貫道除了有彌勒慈尊之掌天盤外,尚有無極老母所頒傳之天命,因而佛道雙修;因此一般道子歸宿就不止於彌勒凈土而已。
勇筆:那麼要如何使一貫道道子能夠體認回到祖師的凈土有其殊勝之處?並且由此結合各宗道子而弘揚彌勒法義,不知祖師有以教示弟子否?
張祖:當然一貫道道子若能在精修過程中,知悉彌勒法義與一貫道教義並無沖突之處,如此就容易突破彼等之心防。而彌勒法義中求生彌勒凈土之修行法門,只要見慈尊膜拜,念(念)慈尊佛名,然後將此迴向於彌勒凈土,即已種下彌勒凈土上生之願力。而在世修行之中多分,上生則上品;少分修行則上生得下品,其中關鍵有賴對法義之研悉;因此可先將一貫道教義與彌勒法義之相通相融處加以闡述。而一貫道修子不及之處亦加以闡明,如此步驟分明,當可容易使道子們接受,進而行持。
勇筆:祖師之意是將一貫道教義中慈尊掌天盤,而彌勒法義鼓勵眾生求生此處凈土,闡明並無抵觸,進而可相輔相成;再解說求生於彌勒凈土卻是成佛保證班,以此一優點加以闡述(雖然時間很長),如此可以使一貫道道親容易接受。
張祖:賢生太過樂觀。須知一貫道道子接受一貫道教義已深,想要即時扭轉絕非易事;但是將彌勒法義植入彼等思想意識之間,即已種下一顆與慈尊結緣的種子,累劫修行之中,彼等若不能回到無極老母身邊,總有成就往生彌勒凈土之緣機,賢生明白嗎?
勇筆:弟子明白了!盡其在我,成事在天。對了!弟子再請教您一個問題,您生前及至歸空可有一貫道中點傳師、講師等求生彌勒凈土?甚至是否有各組前人中求生至彌勒凈土?因為弟子所知發一韓老前人歸空之際,天門大開,降下彩虹,諸神來迎韓老升天,只不過衪卻未來到彌勒凈土;且聞悉韓老另有要命,不克來此凈土接受弟子拜謁訪問。
張祖:是的!一貫道道子中上生彌勒凈土之修行者為數不多,就像慧遠祖師一般,乃在各人志趣,因此各有修行歸宿。不過一貫道道務、道運迭經更替,此亦為韓前人升天后立有要命承膺之原因。不過賢生卻可因彌勒法義與一貫道教義之祖師同一位,占此優勢弘法,自是事半功倍,如何運用,賢生自有智慧斟酌之。
勇筆:弟子愚鈍,不過當然是盡力而為。
張祖:吾上升慈尊凈土,得證菩薩摩訶薩果位,此一事例,賢生即是一大說服力。
勇筆:是啊!感謝祖師開示。
張祖:來吧!賢生再飲一杯佳茗。
勇筆:(恭身接過,一飲而盡。)那麼弟子告退!(師生二人與張祖作別後。)師啊!您是否已求得那本《解魔秘經》,以及得駐錫於唯心宗精舍。
菩薩:賢生如此盛情,吾再作拒絕也辜負了賢生的一番盛情;不過賢生何不一並呈請慈尊核示。
勇筆:是的!是的!下期弟子當懇求於慈尊蓮前。
菩薩:好了!賢生投體吧!
勇筆:弟子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第卅一回 再謁慈尊大圓滿
86年12月31日窺基菩薩 降
聖示:彌勒凈土游記將在本篇訪游之後全書結束,經年著書與諸賢生共同負命而行,欣慰於諸賢生內外功德更為精進。
勇筆:(合十頂禮)師啊!這一期後是鐵定結束了,不再延期,那麼明年您來不來本堂駐鍚?
菩薩:吾當然樂意!不過,賢生也曾說要向慈尊稟報,賢生自己斟酌,好了!吾等往謁慈尊。
勇筆:是!(窺師說好,但卻要我自己向慈尊稟報,想來情形不樂觀,倒要好好想個說詞……。)
菩薩:賢生在想什麼?
勇筆:您嘴上說樂意,卻要弟子向慈尊稟報,是不是此中大有玄機存在?
菩薩:賢生多慮了!還是好好斟酌今日晉謁慈尊所要講述的主題,不要掛萬漏一,又枉費了此番大好機緣。
勇筆:弟子知道!剛才已演練了一遍,大致不會疏漏了什麼。對了!要往那兒去拜謁慈尊?
菩薩:吾等就往參玄閣拜謁,賢生準備好見禮。
勇筆:是!(連忙肅凝心神,亦步亦趨,隨行師後。只見進了參玄閣,慈尊正笑口常開,坐於蓮座之上。窺師見禮後。)弟子拜見慈尊!
慈尊:呵!呵!賢生又來,可是要吾答應什麼嗎?
勇筆:弟子知道瞞不過慈尊法眼。不過,今日再謁慈尊,勞動佛駕,實因一則為傳彌勒法義之必需,再則也為行者請命,恭請慈尊慈悲,亦是藉此而圓滿本書。
慈尊:爾師生就坐下好談話吧!
勇筆:謝賜座!(就伴隨窺師身旁落坐。)上稟慈尊,弟子先呈稟本書著作完成後,可否指派窺師駐錫本堂?
菩薩:賢生認為有此必要嗎?
勇筆:弟子不但認為有必要,而且是亟需。一則有窺師駐錫,不但本堂門下及至註籍於彌勒凈土之行者,更擴及本堂結緣之諸眾,凡有修行上之難題,可得明師請益。再則亦可就近恭請窺師為本堂昊天紫綬靈修士作客座教授,宣揚彌勒法義,則陰陽共沐法雨,並且可大力巨集揚彌勒法要。不知慈尊聖裁如何?
慈尊:那倒也是!不過窺基菩薩摩訶薩意思如何!賢生可知?
勇筆:回慈尊的話,窺師親口賜允樂意,就只等慈尊賜準。
慈尊:既然爾師生意見一致,吾當然樂意成全。
勇筆:叩謝慈尊慈悲成全。第二件事呈稟慈尊,就是在往後本堂列位昊天紫綬靈修士證入彌勒凈土,不論內外院之天人,凡是其叩求保調之陽世親友,一旦歸空之時,可否準由證入彌勒凈土之天人充當法使,伴隨接引往生彌勒凈土?
慈尊:當然可以!不過吾在此須為明定,凡是該陽世人在生之年必須有求生彌勒凈土之志趣。
勇筆:難道說若無求生彌勒凈土志趣者就不予接引?
慈尊:呵!呵!賢生想差了!不是吾不予接引,而是眾生若無此志趣,一則無願力;再則無功德,此功德即是由迴向彌勒凈土而來。吾縱然加以接引,也無法攝納上生於凈土之中。
菩薩:慈尊之話語賢生可明白?
勇筆:弟子明白!不過,以其保調該修士之願心及功德,不能促成其往生於彌勒凈土嗎?
慈尊:彼之造立功德保調列位昊天紫綬靈修士,乃有其發心所在,並非對彌勒凈土有求生之志趣,缺此志趣即無動力,如何能成就上生於彌勒凈土?
勇筆:感謝慈尊慈悲開示,眾生當能更明白此中關鍵所在了。第三件事呈稟慈尊,乃為修行密乘之時,有些密咒與手印大有助益於修行者。據弟子所知,藏傳密教中有幾項密印已傳授給行者,那麼彌勒密乘是否也可以比照辦理;而且密咒多為梵語,記憶不易,是否可恭請慈尊將此密咒譯成漢音行持,而譯成漢音密咒會不會失去效力?
慈尊:賢生擬將何種密印公開?
勇筆:弟子愚昧,已擬就灌頂之密咒,因可增福生慧,及水咒可改善人體體質,以及伏魔驅煞、消災解厄、光明密印等五種公開,不知慈尊以為如何?
慈尊:這五種只有水咒、消災解厄、光明等三種密印對行者修持之有利,而灌頂及伏魔驅煞卻對初行者僅只見其弊不見其利,故尚不能公開。
勇筆:弟子愚昧,恭請慈尊詳細開示!
慈尊:修密之行者必須累積功行,即是一般修行之人所謂之修行有素,此一功行才可以護金剛法體。灌頂密咒可增福生慧,乃上師賜予皈依弟子之福澤,上師有功行可以為之,而一般皈依弟子平添福慧恐怕承受不住,所以必須由上師行之,弟子無法得之而修行。而伏魔驅煞乃藉感召空行加持,以及自身功行護體,故行之無礙;一般弟子未曾修行,一者無法感召空行加持,再者自身無功行亦無法伏魔驅煞。而水咒、消災解厄以及光明等三咒,即是讓眾生藉修持而加深功行,並且直接對法體有益,故可予公開。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麼可否恭請慈尊演練一次,弟子傳述出來,志記入書。並且將密咒用漢音念出,並同志記入書,以便修行者照章修持。尚請慈尊恕罪,弟子之所以勞動慈尊演練,弟子雖然會了,但慈尊親自教示,眾生一定倍加信心。
慈尊:賢生無須多慮,如此用意,吾當能鑒納。現在開始,吾每一言行即是示範密印,賢生可傳述之。
勇筆:是!
一、加深水咒乃為正坐(姿勢為雙盤,但單盤之如意座亦可),雙手結以蓮花指,而雙手之屈指互扣置於胸前,口中默念密咒為:“宇宙能源北方水,加持我身身心意,自在佛性顯真如,禍壞速去加持深,深加持,加持深。”咒畢以蓮花指(右手)加持於一杯清水,而後飲盡,飲水之後即行坐工。
二、光明密印,雙手合十再分開,由頂門而至胸前,復合十,三循環,口中密咒:“佛光真言護法身,靈性光明不動身,不動身,光明身,力疾來,得成就。”
三、消災解厄密印,雙手互握平行往外推,七循環,口中密語為:“災劫連連來,毀敗我佛身,叩求盡速去,迴向願圓融。”
慈尊:此三種密印之修持,乃為眾生修行中有其實質意義。密教之所以有密印,乃為承傳蓮華生大士之法力無邊,因恐諸部魔神夜叉擾亂行者,乃以手印真言召感力量以之抗禦,而加深行者修行之願心;因此眾生宜知專心修持,不可分神,行持感應即可巨大。
勇筆:請示慈尊可否個別開示各密印之用意。
慈尊:加持水咒乃感召宇宙能源,改善我人之身體;須知人身為四大假合所成,水占有頗重之因素,改善人體之水質則不易受病菌侵擾。消災解厄密印,即是感召力量消除災厄;此乃因眾生無數劫以來,因業所形成之災厄,可藉行持加以袪除;不過,顯密二教悉皆無異,行持消災解厄密印當須同時行持三佈施,因為外行功德則大有助益感召力量袪除災厄;唯眾生切記,感召量不能偷懶以財施作功德,須知三施並重,不能偏一,否則其動機流於依賴,必失效驗。光明密印乃修行者藉感召力量護持法體,因而一分修行一分功,並且必須從顯教之三學輔助而行,必能事半功倍。
勇筆:是否有時間地點之限制?
慈尊:密行最好在道場行持,因為諸部魔神夜叉乾擾密行者最力;此中原因乃密行者易感召外力,因此功行不深,佛魔不分。至於時間即無限制。
勇筆:真是感謝慈尊慈悲詳盡開示!請慈尊慈悲,弟子最後一個問題:彌勒凈土游記已圓滿完成,弟子懇請慈尊將《解魔秘經》賜予弟子。
慈尊:呵!呵!賢生有此心志,吾樂予成全,明年賢生好好努力吧!
勇筆:弟子千叩首、萬叩首,感謝慈尊慈悲成全!弟子拜別慈尊,告退!(師生拜別慈尊後。)師啊!書已著成,不過弟子不用跟您說拜拜,明年您就要駐錫本堂了,弟子會好好的雕塑一尊您的金身,以示恭敬。只可惜弟子不會繪畫,否則將您的形像照實雕塑,那就完美了!
菩薩:賢生有這番心意,吾心領了!行了,書已著成,吾下期起也不再來了!諸賢生好自為之。吾在此為諸賢生賀早年,並預期明年再見諸賢生個個精進。賢生投體吧!
勇筆:感謝您這一年中來對弟子開示,弟子叩首,並恭送師駕。
菩薩:可!吾回。
不空成就佛 降 87年1月7日
為《彌勒凈土游記》作跋
欲界第四兜率天,由慈氏聖者承佛法之度遺眾,發大願心建立彌勒凈土在閻浮提地,不但彌勒三經記載分明,貳仟餘年來,佛教緇眾、在家眾修此法門接踵而至,甚而有成,上生彼土不乏其人,其間彌勒法義更興盛有一段時期;因此彌勒法要不論於佛教教義,以及佛教法源,悉皆無可爭議,並且是未來諸眾有情所可依止之未來佛。際此過去佛已滅度,修佛不可無依止之皈依,修行彌勒法門實為無誤之修行方向。
閻浮提地因彌勒法門受世俗朝代更替,戰火蔓延之亂世,教義多有散佚;但佛法之源,無窮無盡。今時彌勒法門藉鸞堂砂盤木筆而傳真,並由彌勒凈土大乘菩薩摩訶薩帶引正鸞親游凈土勝境,縱非千古絕響,允稱開往繼來,乃凸顯是書傳承法門之重要,可謂閻浮提地眾生福音。際值書成,預期紙貴洛陽,吾謹以數語作為參贊是為跋文。
不空成就佛 跋於南瞻部洲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醜年十二月九日
阿閦佛 降 87年1月7日
為《彌勒凈土游記》作篇後語
昔日在天竺,彌勒慈氏以親述經文而成就《解深秘經》,因而彌勒一宗法義完備,儼然佛法一大宗脈。今日末法有鸞門藉正鸞出游凈土,游記成書,預期彌勒法門又將盛興於閻浮提地,古今例證相互輝映,實堪告慰。
彌勒法門之修行,際茲末法時期,以及審視今人所處社會形態,實是再也適合不過之法門;因為彌勒法義之不急斷業,不求深入禪定,以願心之生出而簡易行持禮佛、拜佛、念佛、念佛而契引慈氏願海廣受攝納,而可求生於帶業凈土,於今人欲修道,卻怕難舍、怕艱辛之心態中,可謂方便法門。由諸眾有情種下佛緣之初行,進而再精修六事,則三品上生於焉有望;更甚者,由顯而密,顯密圓融,當世成就大乘菩薩果位可期。眾生得此因緣,豈可不加珍惜。
今日書成,即將付諸剞劂,吾予以述明彌勒法門之殊勝,深願眾生不以平常吟風弄月之雜詠而視之,閱書體會,進而發心,是為此後語之所寄。
阿閦佛 志於閻浮提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醜年十二月九日
阿彌陀佛 降 87年1月14日
為《彌勒凈土游記》作贊文
凈土法門僧團秉承教法而巨集揚,究其因緣實為對治眾生根器,使諸眾依止修行之中,乃有堅定信念,知歸宿之所在,了根性之圓融。際值末法時期,為教法中方便法門之異方便法。彌勒凈土之殊勝,在於彼處是有其時間性,乃在彼土天壽四千年而已,不若他處凈土無其時間性。凡諸有情求生得至彌勒凈土,悉皆可以增上而出離,完成初心而至修持等覺,再伴隨彌勒菩薩下生閻浮提,龍華三會中共成無上正等正覺。佛法傳布福音,無非顯機於眾生累劫以來所種植之佛性種子所成就之佛緣;諸眾際值如此緣機,豈可不加把握。
歷數有史以來,僧團教團關於彌勒法門及其法義僅止於個人修行,或者志趣求生,縱或有師引徒共願求生,但間續無有蔚成風尚;而彌勒法要更是僅止於僧團中志趣求生者,將其研修心得著述成書,並且大都局限於唯識理論而已。如今有幸以鸞門著造游記而訪游彼處凈土,則上承古來各個行者之唯識理論,下啟未來行者之志趣,實為不可輕忽之著力點。際此書成,吾為之心喜,已有預見彌勒法門永續傳承之光明,乃特數言以為贊文。
阿彌陀佛 志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丁醜年十二月十六日
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