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一回 遊北華宮聆聽 北華帝君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五月七日(歲次庚申年三月初廿三日)
詩曰: 青山伴月水潺流。道客心潭泛扁舟。
竹影清涼陰暑熱。身無罣礙樂悠悠。
濟佛曰:修道如行舟,要以智慧及高明眼光辨別方向,否則苦海滔滔,稍一不慎,人舟覆沒,載客渡船,反成了害命工具。所以修道人當具慧見以悟道,道在心頭,何必深山求之,緣木求魚,終不可得!人皆言己是他非,到底信誰才對?老衲告訴你「信我得救」,「我」就是「自己、真我」,對自己沒有自信主宰者,他如何去修行悟道呢?今日著書時刻已到,我將帶楊生雲遊聖界。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今日我們遊北華宮,拜會 北華帝君,恭請 帝君說法,使「天堂遊記」一書更加光輝充實。
楊生曰:雲遊五老天已經費時不少,今日又來到北華宮,呈現一番新的面目,放眼觀之,一片森涼感覺,且有一股濕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濟佛曰:北華是水氣精華結成,所以有此感覺,詳情請示 帝君就知。
楊生曰:好的。隨師步下蓮台,一路前進,感覺陣陣涼意。……前面矗立巍峨宮殿,像水晶宮晶瑩透明,裡外清晰可見,還發射出光芒,像雨中的車燈,有點剌眼。來到殿前,上書有「北華水精宮」五字,光輝奪目令人起敬。殿中坐有一位老者,面貌莊嚴帶著和藹微笑。
濟佛曰:快向 北華帝君參禮!
楊生曰:弟子楊生,今日奉旨隨師來到北華宮中恭參 帝駕,請 帝君多予開導!
北華帝君曰:北華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北方壬癸屬水,所以你覺得有些寒意;但是在夏天裡,來到此地,如入冰菓室中,冰水往嘴裡吞,也不覺寒冷。北華如夏天冷氣室,是一個避暑聖地,一個道力足夠的人,進入此種境界,會覺得舒適涼爽。反之,體弱多病,滿身陰氣的人,來到北華即將凍斃。所以世人應以溫暖的心去待人,日後才能在五老水精宮內享受清靜涼爽的生活。人心若是陰險冷酷無情,自身靈體充滿陰氣,一遇冷鋒,則變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陰府之門就自動開啟,迎接你進去了。
楊生曰:帝君說得是,人要懷著「古道熱腸」,才能冷暖均適,若冷酷無情,也將自絕於天地懷抱之中。請問 帝君來歷如何呢?及應如何學習您的德性呢?- 帝君曰:我是五老中的「水老」,又稱「水精子」。水是萬物生長必須的元素,動物、植物、飛禽,都需要我的補充,魚蝦、水族更是活在我的懷抱中。水份亦佔人體百分之七十,人一旦消渴、脫水,水乾竭盡時,其身自亡。精血如水,它是生命的源泉,人當固守之,以免失精血,精神萎糜不振,昏昏欲倒,不但成人困難,成仙成佛更加不易。至於修習水德的工夫,那更是方便有多門了,我今舉例數點,以供眾生參考:
- 一、 水如鏡子,可用以自照,心湖靜止無波,照見本來面目,一片清新如洗,山河大地、草木花樹,盡在水中現影,所以世人當靜(淨)心湖,以免化為苦海。
- 二、 水性屬柔,柔能克剛,洪水泛濫時,山石、巨木、田地、房屋崩潰流失,足見柔水力量巨集大。巨石經過水流可成細砂,勝過機器輾磨。人與人相處,當以柔和包容態度相對,避免磨擦,遭受損傷。
- 三、 人每天必須用水洗臉、刷牙、煮飯,煮菜、沐浴、洗滌器具、擦地板、沖廁所。還有,五湖四海船隻暢遊,交通著世界,我的度量可見一般,水性往低處流,謙虛客氣。本性光明晶瑩,清徹透底,養活了萬物,願世人學習這種服務犧牲精神,修成一位水上金仙!
- 楊生曰:水老對人頪的貢獻實在太大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故有言「活水」,請 帝君再說明您的生化現象,給世人明瞭更多的奧妙。
- 帝君曰:好的。
- 一、 北方壬癸屬「水」,在五常為「貞」,五色屬「黑」,在地四季為「冬」,人間化生黑帝「智」,人體主「腎、骨」,五戒主「酒」。
- 1.水(腎骨)│水是維持生活的必須品,人不能一日離開它,古時的井水、河水,現在已化為自來水,家家有我在,如果我三天不來,你們不是急得要命嗎?沒有水,農人怎能種菜插秧?沒有水魚蝦斃命,船隻擱淺。人當學習水性的助力;可是現代的人,卻「楊花水性」,飄浮放蕩,不知所歸,人心如江河日下,沉淪愈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吧!水雖對人頪有如此貢獻,可是人卻不惜之!人體以「精」為活命之源,精髓凝結為「骨」,「腎臟」藏精,今人淫慾過度,腎水消耗過度,水源既枯,筋骨鬆馳,每有腰酸背痛症狀。所以當節約「用水」,腎臟(水塔)貯精,精神飽滿,自可延年益壽。修道人「水火既濟」之後,則可以得道,故當「養性惜精」以修道。
2.貞│水清而白,性柔如女子,故曰「貞潔」。人心的黑暗,行為的污穢已經至深,貪污、淫穢不貞的浪漫行為,已造成一泓濁流,法(清)水是洗清污穢的良劑,激濁揚清正是時候,以善水清洗人類的惡跡,恢復原來「清白」的本性,才能夠得到北華的精英!- 3.冬(黑)│冬天寒冷,須添衣禦寒。四季循環,秋收冬藏,現代世人,住於高樓大廈,鋼筋鐵門深鎖,蟄居一處,有一種無人相問滋味,人情冷落,獨自(冬)藏身(倉庫)中。世道日下,社會也有「黑暗」一面,要水火既濟,當以無私開朗心胸,去照破暗翳,不能讓寒風吹來,各自躲於室內被窩裡,才能突破黑暗,重現光明!
- 4.智(酒)│北方屬水,五常主「智」,智慧如水,有「智海、智水」之稱,智慧須清明,如水顯示出之變化無窮,活潑玲瓏個性。但人切忌以「酒」灌溉之,否則木枯人昏,腦智昏沉。且酒後亂性,傷道敗德之事頻生,故有「酒醉誤江山」之警語,願世人切切悟之。
- 濟佛曰:哈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一寸光陰一寸金,流水一去不復還,正啟示著世人,守道勿失。逆水行舟,考驗著修士的意志,世人你願駕慈航登佛土,還是要沉溺苦海中呢?
楊生曰:帝君的說法,合乎當代世道,句句真言,深入我心,願 帝君不吝再賜教益。- 帝君曰:眾生每多水弱火旺,身體百病叢生,今垂北華靈文,眾生虔誦之,必有活水靈泉之妙功,靈咒曰:
五炁玄天,上始精流,結炁凝靈,號曰仙盧,安鎮北恆,
黑帝所遊,遨宴北單,參龍駕浮,今日我請,萬靈開圖,
五炁徘徊,慶雲四敷,仙童執簡,太玄度符,記我仙籍,
金籙上書,廻真曲降,混合嬰孩,二炁交絡,洞灌我軀,
玄冥攜提,神仙為儔,永享天地,萬劫無休,願祈所請。- 因時刻有限,後期我再帶楊生參觀北華水晶宮之妙境。
濟佛曰:感謝帝君垂賜妙文,我帶楊賢徒回堂。
楊生曰:帝君慈音遍佈,眾生當信受奉行。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回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二回 再遊北華宮聆聽 北華帝君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五月十九日(歲次庚申年四月初六日)
詩曰: 夏日堪溶百尺冰。心無愧漏風雲乘。
屠刀放下身成佛。滿地慈蓮玉露凝。
濟佛曰:夏日能夠溶化百尺的冰山,一顆充滿溫情的愛心,也可以感化人間陰私與仇怨。當你心中覺得沒有一絲「慚愧」時,你將可以高枕無憂,四處遨遊。放下那隻殺人、宰人、害人的「屠刀」,培養慈悲心腸,不欺不詐,滿地將浮出「金蓮」,蓮葉上滴滴「玉露」,沖淡了屠刀上斑斑「血跡」,重現你光明面目。今日我將再帶楊生暢遊北華妙境,賢徒準備上蓮台吧!
楊生曰:我已坐穏,請 恩師起程。
濟佛曰:北華水晶宮已到了,我們前去參拜 北華帝君(水精子),請水老帶你參觀北華風光,以開眼界。
楊生曰:好的。北華宮另有一種不同氣象,現在凡塵的天氣炎熱,回觀我的肉體滿身大汗,但靈體來到此地卻是涼爽無比。……已至宮前,在此修真的高人甚多,他們來來往往,一副清閒模樣,令人羨慕。……楊生恭參 帝駕,今日隨師再來,請 帝君惠賜金言。
帝君曰:善哉!楊生今日又來「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楊生曰:不敢當! 帝君口出此言,使我「心頭一涼」,有些受不了,莫非 帝君有意考驗我?
帝君曰:「寒舍」無何寶物,只有「涼茶」一杯相待,楊生不要客氣,飲用吧!
濟佛曰:帝君惠賜你北華「水精茶」,不亞於觀音大士的「甘露水」,有福方可品嚐到這種妙品,不必客氣,快飲下吧!說說其滋味。
楊生曰:一口氣喝完這杯清涼的「水精茶」,感覺一股冷氣直透全身,好像吃冰一樣,清涼無比。
帝君曰:此茶係北華妙品,有清血解毒,去火涼性之功。世上愛飲茶者都知道上品茶葉是生長在嚴寒高峯峻嶺之上,唯有凍頂茶才能沾受北華水精靈氣的滋潤,所以有解毒去濁功效。今日楊善生來到北華寒宮,只好以一杯涼茶相贈,禮輕情意重,不見怪吧!
楊生曰:感謝 帝君惠賜佳茗。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覺得淡淡意味深長,勝過花果山的甜蜜呢!
帝君曰:說得也是。送一杯水給人止渴,勝過銀兩贈人。世人大都點點滴滴計較,不願給人佔便宜,這種寒酸氣,是不受歡迎的。希望世人獻出你一點汗水去幫助他人,相信新陳代謝之後,對你身心是兩相受益的。你看流水,清澈活潑,人人嬉戲;死水腐臭生蟲,無人肯接近。你想做個「硬死」的人,還是做個「軟活」的人呢?這完全看你是死守著「錢水」,還是願將既得的「錢水」分給眾人共用,佈施奉獻給需要你幫助的人,讓錢水「流通」,才不會讓死硬錢水,生出細菌,妨害到自身健康。世人要到五老水精天來,一定要具有活潑「散財精神」,那些守財奴,吝嗇鬼、小氣鬼,只有往地獄「私有」道路一條了。現在我帶楊善生參觀北華妙境,以啟世人。
楊生曰:水老之語,句句真理,妙不可言。
帝君曰:隨我行吧!
楊生曰:隨在 帝君背後,好像站在樹蔭下,一股涼爽之氣逼人。來往的高真頻頻向我們行禮示意。……來到此處,前面有一座山,山上瀉下一股急流,水花形成一道瀑布,狀極美觀,而且水聲四揚,像是奏著天樂般,好美妙的奇景,不知這代表著什麼意義?
帝君曰:這印證了剛才所說的話,這一泓流動的清泉,清澈見底,沒有細菌,它活潑的生命,激起了浪花,多彩多姿,還唱出動聽的歌聲,充滿著自由與逍遙。你看下游還生存著魚蝦水卒,養活了無數生命。流水激蕩,一副樂觀奮鬪進取的精神,正啟示世人不要懶惰不動,應學習流水自強不息,如此才不會使自己筋骨硬化,錢水更當靈活應用,多餘之錢財應廣濟眾生,如這股甘泉分享他人,建立了無量的功德。
楊生曰:水代表著這麼「深厚」的意義,它「潛在」的愛心如此廣大無涯,水老的功德實在太偉大了。
帝君曰:再隨我行吧!……
楊生曰:是的。走到另外一條小路,一片乾燥的土地,草木枯黃,前面有座寸草不生的黃土山,沒有一點青翠的生命,山下還有一口廣大的池塘,水色混濁,也無流動現象,看不見有生物存在,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何在此地有兩種懸殊不同的妙境?
帝君曰:這座山叫「黃泉山」,下麵這口池就是「黃泉池」,直透地府,所以地獄又稱「黃泉」。黃泉的水為「死水」,既不流動,也就沒有生命,所以附近草木乾枯,土地裂痕斑斑。人若以所得的錢財視為私有,不肯外流一滴,去濟助他人,則如死木生蟲。可觀世上黃土山上,具具停屍,最後化為黃土,一滴滴污臭黃水匯成黃泉,人體自浸其中,終成骷髏白骨,到底擁有什麼?世人當養一點正氣,以備浩然沖天;多做一些利人之事,以便流芳萬古。否則滿身「臭銅氣」,造成混濁氣流,所行所為,盡是下流污穢醜事,死後自然黃泉現前。倘能心地清白,不屐暗路邪途,死後清水沐浴,現出法身,飲北華水精甘露茶,頓覺身心清涼,一醒凡塵大夢,脫身便至極樂天堂。你要選擇那條水域呢?切莫跳錯糟了。
楊生曰:帝君一席話,聽得令我感動萬分,天堂地獄並無路,原來就由此分別了。
帝君曰:我再帶你參觀「水晶宮」,以明瞭北華修道過程。
楊生曰:感謝 帝君費神指教,願再聞北華大道。
帝君曰:隨我前往「水晶宮」,以便問道。
楊生曰:天堂的路是遙遠無邊的,它能容納各種修真人士,人的心性只要合乎這裡的「氣候」與「環境」,都能來此共體真道。……隨著帝君腳步,又邁向一個新的境界,前面已現出一座巨大寬敝的宮殿,內外透明,一塵不染,題有「水晶宮修道院」六字。
帝君曰:這裡就是「水晶宮」了,裡面有高真及魚蝦水卒在那裡煉道,您可進入訪問之。
楊生曰:遵命。裡面靈氣強烈,我有被排斥的感覺,好像一股力量在反彈著我的靈體!
濟佛曰:不要害怕,因高真們正集中精神,在調養北華靈氣,產生一股拔山倒海的靈力,所以你有此感覺。你可向他們請示道義。
楊生日:好的。……他們個個毫光滿面,頭頂上都籠罩著一團白光,冰冷又覺有熱力,……請問這位高真,您說說現在這種修煉法,叫什麼法呢?天下眾生如何學習?
道長曰:陽間楊善生來訪,真是奇緣!修道的方法很多,談到我的修道過程,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我在世時擁有巨富,但我卻輕財重道,不願做個錢財奴隸,所以每遇地方災變或聞貧困需要救濟,均傾囊相助。對地方建設、教育英才所需土地金錢,均慷慨捐獻,所以有「大善人」及「散(善)財」之稱。晚年並持齋修道,講經說法,度人向善,作移風易俗慈善工作,因我一生對人慈善為懷,所以被我感化者甚多。七十八歲別世,功果圓滿,來至五老天再修煉,現在於水晶宮內培養元神,已致圓光階段。我生前若貪圖這些財勢,作為奢華淫惡的話,相信今天正在黃泉掙扎,以蕩洗滿身的污穢,怎能在此逍遙無邊?所以自覺很幸運,能夠不被財迷錢困。為人如能遵守一個「公」字,處處替別人著想,則仙佛們亦在替你著想,想爭取你的到來。如今我能在此地,無憂無愁,都是當初一點濟世之心的造就。希望世人藉假修真,莫認假為真,以免永遠在「假想」的地獄中自討苦吃。
楊生曰:感謝您的說法,能拋開私欲的人,才能得到這種大公無私的喜悅!上天真是公平。這些魚蝦水卒,在這裡暢遊嬉戲,不知他們的道行如何呢?……我說完了這話,一隻大蝦突然張開口說話了:
你別小看我們水中兄弟姊妹,我們今天能夠到這裡來,也都是有一段非凡歷史,你靜靜聽吧!魚蝦水卒,是弱肉強食的生物,但我們一生僅吸取海河之水及植物海苔,絕無侵食其它的夥伴,上體上天好之德,下體同類之情,如此「清白」度過一生,所以今天能到這裡來。我們雖名為魚蝦水卒,但我的心與仙佛無異,所以我們不久將脫殼幻化人身,再現出法相,與其他高真無異。這裡的高真,許多都是我們變化而來的,只要修煉期滿,工夫成熟,一跳就脫殼了。世人也是居住在一具假殻之中,希望你們不要背著人體,行著禽獸不如的勾當,否則你們脫殼之後,只好再附於禽獸身上,輪廻轉世了。
濟佛曰:這些魚蝦水卒的道行,不遜於人類,它們還犧牲了生命養活人們,所以不必經過「四生回魂府」。人是否也在弱肉強食,以大吃小呢?但願聽了蝦友的說法,不要老是想「吃人」想「佔便宜」了。因時刻不早,北華聖境宣洩給世人知道的地方,就此告一段落願世人體會這些啟示,切莫辜負了自己擁有「人身」!感謝 帝君費神提擕愛徒楊生,就此告辭。
楊生曰:感謝 帝君賜教,願今後能常賜靈光教益,恭辭 帝駕。
帝君曰:辛苦濟佛及楊善生,願賜北華智慧水,增進楊善生靈性,以便對普度眾生工作,更加靈通無礙。
楊生曰:伏俯叩謝 帝君巨集恩……。當遵聖諭,加修德性,以利自度度人。……我已上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三回 遊中華宮聆聽 中華帝君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五月廿九日(歲次庚申年四月十六日)
詩曰: 神仙最愛讀書家。品德清高絕點瑕。
玉咒金經凝道氣。逍遙世外駕雲車。
濟佛曰:品德清高,靈性輕飄,唸動金經玉咒,結成一團靈氣,化作朵朵白雲,在青天逍遙,無限的自在。世人一副沉重罪惡的身軀,腳踏白雲,只有化做一團污煙瘴氣,墮落於地獄!楊生上蓮台吧,我們準備新旅程!
楊生曰:我已坐穏,請 恩師起程。不知今日我們要往何處?
濟佛曰:今天我們拜訪「黃老」聖居「中華宮」……。中華宮已到,我們準備一齊拜會 帝君。
楊生曰:好的。這裡的景色宜人,草木青翠,群鳥飛翔,前面有一座巍峨黃顏色宮殿,上書「中華宮」三字。兩旁有無數高真排班迎接我們,實感慚愧,何敢勞煩上聖?
濟佛曰:中華帝君位居五老天中央,尊為「黃老」,道高無極,我們前去恭謁聖容。
楊生曰:遵命!殿內坐著一位身材魁偉聖者,聖容莊嚴……。弟子楊生參叩 帝君,今日奉旨隨恩師 濟佛靈遊三界,著作「天堂遊記」,勸化世人,祈求 帝君開示妙道。
帝君曰:善哉!聖界奧秘盡洩於「天堂遊記」書中,不但中土眾生受益,普天下之人亦同沾光輝,楊善生道根深厚,天賜重任,下啟地獄之門,以度鬼魂出苦;中度芸芸眾生,以悟大道成真;上開天堂之門,廣接有緣眾生。道果豐碩,先為祝賀。我為五老之一,位居中央戊己天心之地,主宰十方,世人不能離開土地而居,故我「土地」遍佈大地;但人心不古,世道澆漓,世界無一片「淨土」,使我心悲。
楊生曰:世人亂了腳步,所以塵土黃沙飛揚,讓人睜不開眼睛,顛倒是非,莫辦方向,請 帝君慈悲指示明路。
帝君曰:「中土」是五行之主,「金木水火」在土地上才能成立的,金從土生,木由土長,水從土出,火依土明,土居其中,萬物必賴土性助育,始能生長成就。土地栽種各種蔬菜、花草、地上蓋屋、車輛行駛地上。輪船雖航行水中,水底仍是土石;飛機飛行空中,仍然需要停留地上休息。人類生存在土地之上,食五縠以生存,死後亦還原於土,所以說「土生土長(亡)」,足見土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若世人不能學習土地任人踐踏及栽培萬物的德性,百年身後歸土,則靈氣不能歸於聖界淨土,終被地獄沉澱之穢土所吸去,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地獄裡,永無超昇之日。願世人活在土地上,是一個頂天立地者,切莫做個藏頭(地)露尾的人。
楊生曰:土德偉大至極,對萬物的眷顧實在太多了,願 帝君能將黃老生化與人類密切關係詳為解說,以便使世人瞭解,有助於參修之用。- 帝君曰:甚好,今將「土老」的生化妙用,詳為分析如下:中央戊已屬「土」,在天五常為「乾」,五色屬「黃」,在地為「四季」,人間化生黃帝為「軒轅」;人倫五常為「信」,人體主「脾肉」,五戒主「妄」。
- 1.土│人居住在土地上,房屋建築,道路行走,不離土地。士農工商接近土地時刻最多。食物栽培在土地上。魚雖生長水中,水底仍為土地。鳥雖飛行空中,黃昏還巢,仍在土地上的樹木。清水人們取之於地上,污水也潑還地上,食後的排泄髒物也傾倒於地上,土德待人之深厚可想而知。許多人卻不能體悟腳下的土地對他有如此的厚德,好好培養自己的心地,皇天后土之恩不報,站在這塊土地上為非作歹,擾亂「地方」安寧,其罪惡深重,他的靈氣漸漸被土神吸收,所走的路越來越短,甚而被因禁在監牢一塊「小地上」,過著寸步難移日子,這些都是違背了土德的報應。
- 2.乾│乾為天(為陽),地法天(為陰),故曰「天生地養」,養育人類主要的工作是在於土地,天地之德曰生,在天下(地上)不守地道人倫,即喪失了返回乾天的資格,所以土地包涵萬物,天邊雖遙不可見,地在咫尺當可修。
- 3.四季(黃)│四季為春夏秋冬,黃老居中。包涵四季精英,沒有黃土栽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均無法成立,黃老把前後左右(四季)在握,如一棵樹,不管春夏秋冬,技葉如何變化,「土根」永遠固定不變。以修道而言,黃庭居中,中央戊已土,稱之「玄關」,主宰人體一切活動,為元神宅舍,係主人翁,如能一年四季,認真耕耘,各種氣候之水菓蔬菜,一定豐收滿盈。天地玄黃,黃為莊嚴貴重之色,黃道為吉,黑道為凶,願世人四季之中遵守道德,廣行黃道,則吉神降臨,凶煞退位,吉祥的黃光普照。
- 4.信、妄(脾肉)│仁義禮智信是人之五常,縱有仁義禮智,人無信則不立,故知信是五常之主。中央戊已土,土屬信,何以言之?土地最守信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絲毫不爽,你播下什麼它就生長什麼,絕不失信、虛妄。世人卻「信用掃地」,片信無存,違約、背信之事頻生,空頭支票、賴帳、詐騙層出不窮。一個背信賴帳的人,債主窮追不捨,他只得東躲西藏,「大地」已無法立足,只得跑到無人認識「小地」方,以免被人發現,甚而被人告到法院,關在監獄小天地。有時走頭無路,一尋短見,終埋於八尺土地裡。天地寛廣,世人不去講信行信,開拓萬里鵬程;卻自尋短路,寸步難行,釀成「無地自容」未路,豈不悲哉!這都是喪失中華土炁所遭受到自滅結果。脾胃屬土,為人體之消化器官,今人下床尚未踏到土地,就匆忙穿上鞋襪,趕往公司行號上班工作。工業社會,生活緊張,雙腳長久脫離土地,土氣不足,加上飲食不定時(失信),所以胃腸病者增多。要治療胃疾,當以冷靜心情處事,不可暴飲,定時進餐;如五縠播種,安於天時,生長自然茂盛;假日多到野外踏青,忘記緊張腳步,接近草地泥土,慢慢而行,一旦土氣充足,就像草木繁茂,胃病不藥自癒。今人出門,全靠交通工具代步,自己雙腳「寸步難行」,缺少運動,胃部鬰悶、緊張、營養衛生失常,土府既取,胃部功能失調,百病自然叢生。在黃老的土地要修道,勝過其它地方,故有「中土難生」之語,中土集五方方精華,如「肉」生滿全身,五臟六腑亦是肉的精華,所以中土之人,靈氣最旺,有心修道者,如脫去「假(牛)皮鞋」,穿自己肉皮靯,腳踏實地,恢復純樸本性,就可以得道。
- 楊生曰:這是為什麼呢?
- 帝君曰:道降中土,因中土人民性情淳厚,富有道德觀念,且克苦耐勞,勤奮自強,不貪奢華,正符天心,所以自己古以來,異人奇士,皆出於中土。為使世人能夠體悟黃老靈炁,願賜靈咒,朝夕誦之,必能通神:
中黃嵩山,元炁徘徊,上有元老,統領四方,參駕黃龍,
五色羽衣,運道九天,轉輪璇璣,煥明土星,流光散暉,
玉英芳芝,充溢四肢,陶灌我身,脾府鮮開,養牙餐精,
萬神總歸,檢魂制魄,仙煉八威,表裡洞明,長生不衰,- 通真達靈,昇入太微。
濟佛曰:感謝 帝君鴻慈,賜益良多,就此拜辭。
楊生曰:感謝 帝君開示妙道,因時刻有限,恭辭帝駕隨恩師回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四回 再遊中華宮聆聽 中華帝君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六月廿一日(歲次庚申年五月初九日)
詩曰: 火傘高張汗濕衣。清風扇竹意涼微。
商場熱烈千金重。不若僧家化燕飛。
濟佛曰:炎熱夏天,缺少雨露,人們覺得心浮氣燥,土地亦覺得心渴而張開口來,渴望著雨露的滋潤。人生在土地上,當積點道德水,沾些甘露雨,以洗淨塵埃,露出清新的面目,使生命欣欣向榮,以免讓生命乾枯,氣息浮燥。今日我再帶賢徒楊生參觀中華宮,拜會 黃老,請他開示妙道,準備上蓮台吧!
楊生曰:我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我們前去拜會黃老,恭聆賜教!
楊生曰:有此佳機面聆高真說法開示,自覺道福不淺,感謝 恩師提攜。
濟佛曰:這也是天命促成,才能與師分擔普度眾生之責,受你度化之眾生最多,為師也覺得擁有你這個徒弟為榮哩!今天能有這份福榮暢遊三界,實是上蒼妙化安排,一切忍辱負重,將「天堂遊記」一書著成,普度眾生之任務,才能有所交待,再加鞭吧!
楊生曰:感謝 恩師慈懷指示,弟子遵命。在這五老天的得道高真,個個法相莊嚴,道氣非凡,相信他們都會下過一番苦功琢磨,才有今天的成就。天上、天下相同,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來到黃老居住的聖地,感覺有些悶熱,不知是何因呢?
濟佛曰:等一下向 帝君請教,就知一切。
楊生曰:是的。愚生叩見 中華帝君,今日隨恩師再到至聖寶地,請 帝帝再予開竅指迷。現在覺得心情有些悶熱乾燥,不知是什麼原因?
帝君曰:眾生的心田園地,充滿貪慾烈火,沒有一點甘露法水滋潤,偶而得到點滴雨水,亦佔為己有,不肯佈施半點給他人,難怪眾生心地空虛、寂寞、飢渴;冷氣冰水也難以使冷靜下來。本來長滿青草綠葉的心地,因慾念火花的焚燒,使翠緣的生命乾枯,黃道寶土變成焦黑,這塊黃土已經「變質」,到處充滿火爆場面,天上亦因地上變化而感應,所以你會覺得焦慮煩悶!
楊生曰:原來如此。
帝君曰:今天我帶你參觀黃老天之妙境吧!
楊生曰:感謝 帝君費神指教!……帝君導遊我們四處參觀,心中懷著無限的感激,來到這裡,看見一片廣大的農田,花木扶疏,各色水菓遍佈,還長滿了稻子、甘蔗,與凡間無異,這裡莫非是凡間?- 帝君曰:凡間的土地是我的靈氣所化,天上也就在人間,人間也似天上。所以在人間頂天立地,循規正道的人,他站立的土地就是淨土、樂土;如能將此塊淨土擴大,就成了一個廣大的天堂世界。這裡的一切,它正現在你的眼前,開示無限天機,有緣者自會觸景而悟!
- 一、 這棵稻田,水份充足,肥料無缺,雜草除盡,所以結滿稻穗,正低頭向你示敬。人如能學習此種精神,一定道困豐收。
- 二、 這塊甘蔗田,因為土地過硬,無水灌溉,生長的甘蔗皮硬體弱,直立不甜,口味不佳,也難受人歡迎。人如果像這樣剛強一屈、暴躁(無水份之柔軟),又無人情味,一定是讓人覺得「不是味道」。人本混元一粒種子,降世之後,長大成人,開花結果,孕育後代。反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盡忠天職,將天賦之水份(元氣)、肥料(道德)喪盡無遺,甚至橫行大地,心懷刀戈,殺得寸草不留,踐踏得死去活來,無形中斬斷了自己慧命道根,終至「英雄無用武之地」,則黃老妙道不可得之,實為可惜。世人頭上三尺有神明,地下三寸有大道,萬物輕棄。足不履邪徑,則舉步可得地道;手不觸非禮,天道伸手可得之!修道說來困難,只要手足循規蹈矩,就能成功,還不簡單嗎?
楊生曰:帝君說得妙,頭上三尺神明伸手可握,地下大道寸步便得,真是大道不遠,人自遠之。所謂「頭頭是道,步步是道」也。……前面那塊沙地,閃爍著燦爛光芒,每一粒沙都亮晶晶,奇觀奇觀!這是什麼沙呢?
帝君曰:這是金沙,世界人口增多,土地增值,寸土寸金,所以不可看一撮黃土,它是「立足之地」,沒有它,萬物傾倒不正了。一粒種子播在方寸土中,它能生長出千萬顆果實,故稱為「方寸寶地」。人體中央戊已土,謂之靈山(方寸寶地),願世人好好培育,一旦功成,亦能開花結果,煉成一位真人。
濟佛曰:楊生你說說此刻心中的體悟吧!
楊生曰:「枝頭心花朵朵開,露顏微笑現如來,妙道非遙在足下,眼中靜觀一小孩!」以上所說,請 帝君指教!
帝君曰:「花開枝頭上,子落足下生,生滅無常景,脫縠出真靈。」妙妙!我再帶你訪問成道的高真吧!
楊生曰:感謝 帝君提擕引導!來到這裡,看到許多修士們來來往往,狀甚愉快,全身發出了毫光,還有些正靜坐在那裡調息養神,是否可以打擾他們呢?
帝君曰:無妨,你趁此機會,訪問他們成道的經過,以便啟發世人。
楊生曰: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氣了。這位高真道炁凌人,但好像一名農夫。……請問上聖高真,您可以說說修道的親身經歷嗎?
懷德真人曰:靜坐調息中,看到一位凡間楊善生靈光的駕到,歡迎之至。我並無修什麼大道,今日能夠有此「地位」,都是一生中遵守人倫道德,在土地上從無「錯誤的第一步」所致。我住在偏僻鄉村,耕農為生,因從小家父敬神拜佛甚虔,時常對我們講述因果報應故事,自幼受到宗教環境薰陶,及養成慈悲心腸,在除草犁田時遇有青蛙或其它小生命,盡力給予保護,使它繼續佔一小天地生活。農作物、蔬菓收成時,必送些給鄰居享用,大家和樂融融。還有一生中,懂事以來,絕對不隨地吐痰、便溺、或指天駡地。我降生於地,對地存著萬分敬意,從不破壞土地的地理,認真培養地靈,耕種食物,使土地發揮它的靈氣,滋育眾生救度眾生。想不到由此而得了「地道」,確守人倫,而得「人道」,人法地,地法人,所以證得「天道」。去世時,經過地府而銷案,受到黃老的提攜,在中華天煉道,覺得無上的光榮。
帝君曰:行行出狀元,修道不一定到深山,各個在你的工作崗位上,培養仁慈善性,處處去關懷、幫助別人,無形中你本身的靈氣增加,聚少成多,最後也就凝結出一位真人。仙佛生前無不時時刻刻以濟度眾生為己任,隨著自己環境去修煉自己,農人按照時節播種,「就地取材」,亦能有傑出的成果,如現時各行各業均有「專家」,只要精心去做,不違背天理「良心(優良品種)」,這種好心人,正是上天所要取回播種在「淨土」的「種子」,世人切莫輕棄。
濟佛曰:五老天至此告一段落,感謝 黃老的慈賜,使楊生得到這麼多的妙理,眾生也能藉此而大開智慧。三清五老是大道的精英,妙理奧義也盡洩於此,眾生厚福,才能看到這本天書,願讀罷「天堂遊記」者,能靜心體悟其中妙理,切莫走馬看花,一眼即過,否則,你將失去許多躲在花葉後面的果實!
帝君曰:二位勞苦功高,親訪天界,著作天書,願世人看罷此書,皆返「天堂」,我黃老願意在此等候!
楊生曰:叩謝 帝君指點迷津,受益良多,感恩不盡……。隨師返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五回 遊九仙山桃源洞拜訪廣成子大仙-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六月五日(歲次庚申年五月廿三日)
詩曰: 人生如戲好登場。演技超群手足忙。
觀眾哈哈鼓掌笑。劇終人散淚茫茫。
濟佛曰:人生舞臺,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每一個人都擔當一個角色,而且演技精湛,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鼓掌大笑。一旦劇終人散,在那後台,又有多少辛酸血淚,無人知曉,這一場戲實在演得太痛苦了。每一個家庭中,搭配了男女主角,及老幼配角,不必劇本,每天在演出人生悲喜劇,有一天休息了,二腳一伸,沒能力演戲時,子孫就得將你抬出戲院(家中),讓你在荒山野外自演「獨腳(角)戲」,你這個紅極一時的名演員,從此名息入歿了。後起新秀(子孫),各個玲瓏活潑,他們在得意時,你的影子早已消失在他們腦海中,看透了這場戲真是讓人傷心。老衲勸你不必悲傷,從今起不必再演那些愛情悲喜劇,我們演一場神仙大會串,最後各個成仙成佛而去,不是皆大歡喜嗎?楊生準備上蓮台,我們今日神遊天堂,有新的境界,好好把握這個良機,立功立德,將來好戲還在後頭哩!
楊生曰:遵命!但願這場戲演得生動精彩。
濟佛曰:神仙演戲,妙不可言,戲中還有戲哩!我們現刻上蓮台,一路往天界而去……。楊生有何感想?
楊生曰:坐在蓮台,臺中舒適無比,這都是 恩師的提攜,才有今日這份厚福佳緣,但願這個蓮台不僅我乘坐,希望眾生心湖之中,都栽植朵朵清白蓮花,每個人都乘坐他自己的交通工具,達到他嚮往的清靜快樂天堂。那麼我們今天所開闢出來的一條大道,遊記中介紹的種種奇觀妙景,他們才能身歷其境,一睹天堂玄妙的風光。
濟佛曰:你說得是,如果只是我們師徒來此觀賞天堂聖境風光,總是覺得太單調無味了。
楊生曰:剎那之間來至此地,風景美妙,花木扶疏,奇石羅列,靈氣氤氳,好像霊霧般,嬝嬝上昇,好一個絕地聖景,前面石壁刻有「九仙山,桃源洞」,不知此地是何處,何位高真仙居?
濟佛曰:這裡是「廣成大仙」所居,我們前去拜會。
楊生曰:好的!沿路行走,如在山間,溪水潺潺,綠樹成林,清掙涼爽,是一個絕佳避暑聖地!觀見洞內設備,盡是天然之物,石椅石桌,洞中還有泉水下滴,石桌上排滿了各種水菓,都是凡間未曾見,令人垂涏欲滴。殿中坐有一位高真,莫非就是 廣成子仙翁?
濟佛曰:正是!快向前參禮。
楊生曰:愚生參駕 廣成大仙!今日隨 濟佛恩師來至桃源聖地,請大仙教化指導。
廣成大仙曰:楊善生今日來此,我心無限喜悅,先賜桃源妙菓吧!不必客氣,命仙童棒呈予楊善生與濟佛食用!
仙童曰:遵命!請 濟佛、楊善生食之!可以化解暑氣。
濟佛曰:感謝大仙及仙童,我不客氣了。嗯!味道勝過梨山的水菓,人說人上有人,我言山上有山。九仙山的仙菓絕非凡品,食來氣味甘甜芬芳,不知其為何因?
大仙曰:仙菓栽種的地方,水源清淨充足,空氣良好,沒有塵埃污染及毒蟲侵害,生長一任自然,更無風雨侵襲,或炎日暴曬,仙境又佈滿靈氣,所以仙菓在此良好環境下成長結果,自然氣味不同凡響。人間最佳水菓,不長在鬧市,一定也是在最清淨環境山中長成。人類生存在清淨無慾無染環境中,他一定也能長生不老,成為一位超凡仙人。
楊生曰:大仙說得甚是,一個清白的環境能使一個人無慾念煩惱,他的身心也如仙菓一般,甘甜可口。這張桌上有隻蟾蜍,靜坐在那裡,兩眼向我直視,不知其是何意?
大仙曰:蟾蜍為月光精華所化,是太陰之靈,這隻蟾蜍為神物,以呼吸靈氣為生,是我得意弟子,道行高深,亦即洪生之源靈,希洪生認真代天宣化,為普度眾生工作努力,日後道成,天榜留名。
濟佛曰:人類的生化,各有其來源,許多珍禽異獸,皆為神物,牠們的靈氣超過凡人百倍,所以能夠高明配天,深厚配地。世人當勉勵自己,不要徒具人身,而沒有半點善行,豈不喪失了「人格」,日後將投生那裡去呢?人往「高處」爬,你是否正往「下流」呢?點破了眾生源頭,每一人都是由天地靈氣的孕化而生,應當珍惜這點「真靈」,切莫讓靈氣消散,再變化形骸,失去了寶貴人身!今日拜訪大仙,就此結束,感謝 大仙指迷,告辭了。
楊生曰:恩師催促回堂,所以只得拜辭 大仙,感謝大仙賜菓及給我開導!
大仙曰:我亦不多留,但祝二位順風!
楊生曰:我已上蓮台,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六回 遊大成殿拜會 至聖先師-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七月廿四日(歲次庚申年六月十三日)
詩曰: 復興文化賴鴻儒。陋巷蝸居德不孤。
端正四非成至聖。罪消何必唸南無。
濟佛曰:現代教育普及,幼童即進入幼稚園接受心智啟蒙,進而小學、中學、大學、留學,可以說半輩子不離書本,可稱為十足的「學者」。書中文字,幾乎朗朗上口,振筆亦可疾書,究其用處,只為「功名利祿」,若問「濟世利人」,恐怕「辦不到」。書籍中古聖先賢行止遺訓,僅作課題問答之用,無人效法之,豈不變為「白讀書生」?更有甚者,書讀越多,腦筋越姦巧,鑽法律漏洞及犯法技術也越高明,讀書本望「進德修業」,如今卻變為「發財事業」,令老衲感嘆萬分。願世人將課本當做「道德經」,切莫視作「生意經」,讀書求學,旨在充實學識,提高人性品質,若僅淪為「謀生工具」,把書本當做「鈔票」,那就太不值錢了。若將知識作為「犯罪技術」,那就成為「斯文掃地」了!今日我將帶賢徒楊生靈遊聖境,楊生準備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師徒乘坐蓮台,一路乘風破雲浪,直向清靜聖界飛行,凡塵俗境,漸漸拋在身後,消失匿跡。……已到達目的地了。
楊生曰:今日到這個地方,景色逈異以前所見,到處都是文人打扮,氣質頗為超塵脫逸,有些正在吟詩散步……。
濟佛曰:今天所見,是儒門聖境,前面是大成殿,我們前去拜會大成至聖先師 孔夫子吧!
楊生曰:好好!今日榮幸來至儒門聖地,一睹杏壇風光,實在不虛此生。前面大殿,上書有「大成殿」,四週清潔,一塵不染,兩邊有儒學士打扮者,示意歡迎著我們。隨著 恩師背後,走向殿內,中殿坐著一位老者,兩邊還有門生陪坐,殿內設備古色古香,筆墨硯台整齊排列,櫥中書捲更是琳琅滿目,中殿老者就是 孔夫子吧!
濟佛曰:中位坐者正是儒門至聖 孔夫子,兩邊陪坐為四配十哲,楊生快向 夫子行禮!
楊生曰:遵命!愚生參叩 至聖先師及各位聖賢,祈能指點蠢愚!
孔夫子曰:儒門有幸,楊生贊儒身立鸞堂杏壇,執聖筆著作聖書善典,作醒世之本鐸,我老夫在天之靈,甚覺心慰。儒門雖不語「怪力亂神」,然鬼神之德,盛乎宇宙,歷劫一滅,故我並不諱言之。蓋世人不知生,焉知死?我恐世人捨本逐末,不善事生前,只求死後,故對弟子訓示有關鬼神之事,皆不以「明言」之。「忠恕」之道,即「慈悲」之教,克己復禮,不違仁道,人性合天,不語天,而天道得之。生死之事,自然可以操之在我,故又言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人如能率性做事,不違背人倫道德,確守三綱五常,即合於大道,既「善事」生前,死後自得「善地」,故曰:「生而順,死而安。」可以回復到宗教所指的「安靜快樂世界」,亦即我所說的「大同世界」。反觀今日儒門,教導學生,註重文憑,以作謀生工具,至於品性道德之薫陶,每有當作「副科」看待,所以世人嘗自言:「飽學多姦巧,愚人反正直。」我願世人讀書,除充實知識外,做人做事的道理,亦要明究實用之。否則,藉學識作巧言令色、行姦為巧之舉,功名反足於毀滅自己前程,社會上所發生種種弊案,足以證明,行施巧計者,上天亦回於巧報。
楊生曰:先師不愧為「萬世師表」,對世人儒生關懷備至,故以「德配天地,道貫古今」一語稱頌讚揚,實嫌不足, 夫子之言,猶如金科玉律,愚生當奉為座右銘。請示先師,儒門徒眾生修道方面應如何進修,及其成果如何?像先師及先儒們,今天享有這份天爵,逍遙自在,愚生甚為敬慕,不知如何學習呢?
孔夫子曰:今世之儒生,為應付升學考試,日夜惡補,腦海浮滿文章數字,觀其待人接物進退禮儀,顯得僵硬陌生,故有人譏稱為「書呆子」。在學者,若有此情,尚可原諒之。一旦離開學校,出於社會,應當將書本中的聖賢教訓,應用於為人處事間,做到「溫良恭儉讓」及遠離四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日三省,修身養性,雖無出家求道,實已行道,其立身社會,清廉不貪,正是書生報國本色。更者,有教無類,感化世人;則大成至聖之天,早已安排其位,一旦身逝,至善聖域,可以讓他來此逍遙,不受輪廻之苦。
楊生曰:原來如此,儒門修道,以正「四非」而免「罪」,實與佛道無異,而且住世修煉,更切實際!
濟佛曰:一個人能夠省去四非,便修成一個正人君子,他就是清高自持的人中人,尊之曰:「聖賢」,也是「仙佛」的別名,在世界做濟世利人的工作,他的性靈與天合一,所以今天在這裡的聖賢先哲,在世間都有他一番「謀世人福利的事業」!
楊生曰:請示 夫子,您的弟子們能夠侍立身側,是否可以示知他們在天界的生活?
夫子曰:可以。弟子們因能夠受教不二心,與我合一,奉行吾道,所以今天能夠在聖域中相聚,自非偶然。我有四配十哲,七十二賢人,三千弟子,及數不盡的學人,和奉行我的教化的人,他們都能歸天靈聚一堂。儒者不具宗教儀式,且無神秘感,但若能深契吾道,正心修身、克己復禮、教育英才的話,他的靈性自然能夠超脫凡界達到聖界。以復聖顏回而言,蝸居陋巷,疏水飲食,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在現代世人,有誰能夠忍受這種清高生活,保持儒者本色,做個君子儒呢?誰能視富貴如浮雲呢?弟子們在世有這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風度,故雖無宗教戒律,亦可謂持戒,戰戰兢兢,如屐薄冰了。生前既有此風度,死後自能夠超脫俗塵牽絆,證道成聖成賢。
楊生曰:古代聖賢是這樣修法,現代聖賢呢?
夫子曰:現代聖賢,位證聖界的人也很多,如殿外這些儒士,不乏是現代教師,他們為人師表,一生教育英才,用愛心啟導學生,不貪不取,身雖寒酸,心卻清白,夜以繼日,作承先啟後工作,桃李滿天下,杏壇播芬芳,這些老師身歿都能夠返回天界逍遙自在。所以寄望世上為人師表者,不獨修身養性身教化人,在教學中,當先準備充裕,教學認真,以免領取薪津,而誤人子弟,或為貪圖課外補習費,對正常教學不予認真,這樣有虧職守,無形中磨損自己靈性,將來下場是不堪設想。此地種滿桃李樹,每位教師的成績都可從這裡看出。教學認真,品性優良者,桃李滿園,氣味芬芳;反之,桃李落葉,也無什麼結果。雖然在現代世人眼光中,也許認為此係無稽之談,但對自己道德良心,總該負點責任才是!
濟佛曰:願世上的教師,都是聖賢的化身,做個萬世師表,春風化雨,受益學子都會感恩不盡的,切莫做個「誤人子弟」的「庸師」!因時刻不早,就此告辭 夫子。
夫子曰:既不久留,願祝儒風聖德更加輝煌!
楊生曰:感謝 夫子教益金言……我已坐穏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七回 遊西天大雄寶殿拜會 釋迦牟尼佛-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八月九日(歲次庚申年六月廿九日)
詩曰: 佛法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
眼藏正法拈花笑。苦海慈航化愚俗。
濟佛曰:佛法西來,度化不少頑痴眾生,加以中土人性淳樸,佛學勸世意義與中華固有文化不謀而合,故能接受外來宗教,互為融合,發揚光大,成為世人精神信仰中心。今日修佛法者甚多,廣行慈悲教化,做濟世利人工作,裨益世道人心至鉅。歷代佛門聖僧輩出,我亦是佛門一僧,羅漢化身,出家│出了自己(小)家,到每一個眾生(大家),化度有緣,可謂為眾生而出家。一般出家者,遁跡廟寺,不見人影,由大家(社會)進入小家(廟寺),自了生死,算是「孤獨漢」,不能做個「萬家佛」,實在可惜。老衲今日將帶楊生赴西天拜會 世尊,恭聆說法。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
濟佛曰:……「大雄寶殿」已呈現在眼前,我們向前禮拜 世尊。
楊生曰:雄偉壯觀的大雄殿,像凡間的大寺廟,許多身著袈裟的僧尼來來去去,其間有小沙彌,一副天真模樣,正向我們行禮。
濟佛曰:這裡就是西天佛國,一片清淨無塵。
楊生曰:滿地琉璃寶石,閃閃發光,氣氛柔和,可聞檀香味道……世尊正坐中央,法相莊嚴,全身閃爍光芒,旁邊還有兩位護法韋陀,氣勢磅磗,令人有神聖不敢侵犯的感覺……弟子敬參 世尊,今日隨師來至三寶殿,心中無限愉快,請世尊開示佛法。
世尊曰:楊善生免禮。佛法東去,廣度有緣,歷朝不衰,慧命永存,端賴佛徒捨身護教之功,吾佛實堪告慰。今值末法,萬教齊發,而佛法傳佈世界,皈依佛門修學者亦日漸增多,足見佛法有利益於眾生。凡皈依佛門,精守戒律,終身不渝,修至明心見性,皆能按果證位。楊善生身為鸞門使者,對佛法亦至誠修學,實為善知識也。鸞門普傳聖賢真理,正符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旨,可謂末法中之正法,如來現身鸞門,應化廣度眾生,開方便法門,修無量之功德,人人當學之。
楊生曰:世尊之言甚是,據弟子所知,世上佛門弟子毀謗鸞門之聲甚大,視鸞門為外道邪說,令人痛心,不知 世尊看法如何?
世尊曰:因現值佛教末法時期,離佛已遠,末法眾生雖身具「善根」,而無「慧根」,故學佛修道,不能博覽群經,作客觀之探討研究,僅視佛學獨一(專科),其它科目(他教經典)不屑一顧,在主觀見解下,造成偏見,不能將他教稱為「友教」,而口斥,筆書為「外道邪說」,佛口嘖血,屠手殺生,實令吾哀嘆!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鸞門恭奉古代聖賢仙佛,堪契佛心,清心守戒,靜唸經咒,誠禱上界聖靈下降,香雲所至,清淨眾佛菩薩每感其誠,降臨說法示教,啟廸有緣,廣度迷津。若有善男善女奉行五戒,力行十善,一心唸佛,佛必來應,故佛力所至,鸞筆乩書,妙筆生花,說法度眾,實屬合理易行,願佛徒莫欺「他佛」,自殞慧根。緣於眾生慧眼矇蔽,僅眼見紙經,聲聞人說,故出謗言。一道光芒,便可促動靈筆揮書,若以我視之,確為有感皆通,唸佛佛至也。苦不信之,佛徒朝暮誦經持咒,豈不也是邪魔外道乎!
楊生曰:世尊不愧為「世尊」,您的說法讓「世人尊敬」,世間崇敬者「公理」,各種宗教只要不違背善良風俗,有益世道人心,皆為正教。佛為世所尊崇,以慈悲為懷,平等為教,視眾生如一,四生六道同為三世眷屬,皆具佛性,亦是「佛身」,若輕視同胞人類,名為「學佛」,實已「違佛」,不知世尊高見如何?
世尊曰:佛法包容一切,故曰「佛法無邊」,「外教」如外圍袈裟,修行者穿之,正藉佛體,焉可棄之、毀之。大地眾生,各盡天職,供養佛命,豈容踐踏蹂躪?凡排斥他教,攻計外人者,皆源於私心、妬心、嗔心末滅,佛口吐火藥,殺傷幾多人?原與屠夫無異。佛前所供鮮花、水菓無非「外道」眾生苦心栽植,出於「外道」眾生之手,佛豈棄之?實令佛感動而起慈悲之心!佛門僧尼「食衣住行」何人供養?何人製作?願佛門僧尼速放下屠刀,莫再宰割德士善友,以免自墮無間,苦報無盡。
楊生曰:世尊功德無盡,如來大中,心性無偏,為度一切人,而說一切法,不偏不倚,正符眾生心中所需,弟子頂禮再拜!
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留傳天下,猶如金剛不滅,得悟者,皆成佛道。
楊生曰:是否「湼槃妙心」?
世尊曰:是也!實相無相,當前即是。
楊生曰:目前視之即是(佛),反觀之後卻不見!
世尊曰:生此佛土,遍地是佛;離此佛土,視己為佛,如若不見,以鏡自照,可以觀之。確認自己,與佛無二,心形相映,不離這箇,自然成佛。
楊生曰:是是。我觀佛陀額前一粒紅痣,是何意義?
世尊曰:生來具有,死後不去,獨來獨往,不睜不閉,此係「佛眼」。以此觀物不偏,以此觀己則中正,不在左右,獨一無二,靈山上之一盞明燈,由此明心見性直入如來地,故言正法眼藏,妙不可言。
濟佛曰:此眼能洞觀三千大千世界,大如須彌山,小如一砂粟;所謂「放之則彌六合,捲之則退藏於密」。
楊生曰:出家僧尼大德頂上戒記,是何意義?
世尊曰:燒疤有香味,點出佛性來。僧尼頭上授記,頂上開花,此係「佛頭」,要「光圓」,才能結成「波羅蜜果」。受戒者,若違反正道,則戒記不能生出菩提苗,無形中長出罪惡根,變為「鬼頭」,若此,西天佛國自然難於相近。
楊生曰:原來如此,佛之揚眉瞬目,一言一舉,都是佛法,不可思議。請問 世尊,指示當今修學佛道者,如何才能有成?- 世尊曰:要做一個正信佛門子弟,必要有下列的修持方法:
- 一、 信│信佛是真,信己不(作)假,信他人無異,三者相信,一合理相,信者得救,信者成佛。
- 二、 解│解悟佛法,不作文盲字障,由解經而解心,若只解經文,不解本心,如擊寶入牢籠,身雖寶貴,實等囚犯,焉得解脫成佛?解開貪、嗔、痴三毒,始可心身俱淨,頓人佛土。
- 三、 行│信解既做,不行若無,修道貴行,故曰「修行」。行者風範清高,「獨行者為小道,群修者曰大道」,故以一己之行,度化眾生同行,始契慈悲之旨,不作自了漢。
- 四、 證│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凡有誠恆之心修持,皆可成就,各修各有驗證,襌僧居士,實修實證;他教他法,各修各證,切莫起分別、嗔怨、毀謗心,以焚喪自性功德,減卻慧根,如樹打「行人」,葉謝果落,因欲傷人,必招自傷,故謂「舉火燒天猶自燒」,切記。
- 以上四點足作參修之本,而當清淨三業,以了三世因果:
一、 身業│身不履邪徑、不染惡習,不任傷生,即不殺、不盜、不淫,則身業清淨。
二、 口業│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則口業清淨。- 三、 意業│不貪、不嗔、不痴,則意業清淨。
- 除淨三業外,還要勤行六度:
- 一、 佈施│看見一切眾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精神,佈施所能,使苦人得樂,迷者受益。佈施分有三種:
- 1.財施│以金錢、物品去幫助窮苦者,改善他們的生活。或出資捐款印刷各種善書、經典勸化度人,以改善眾生的心性。
- 2.無畏施│凡對痛苦的人,用溫暖愛心加以安慰;遇人困難,施於援手解難,使受苦受難者心中得到平安,沒有恐佈感。如對寺廟佛堂等,獻出勞力清掃維護;或對毀謗正法者,能以無畏精神伸張真理感化之。
- 3.法施│以自己所學,領悟的佛法真理,向世人宣說,使眾生同沾法雨,轉迷成悟,學道有成。
- 二、 持戒│嚴守戒律,始能塑出端莊法相。持戒才能使身口意清淨,不犯惡業。當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它奢華歌舞,令人目迷神亂,香煙等亦當禁戒,以維心身清淨。
- 三、 忍辱│修道途中,阻礙必多,遇挫折毀謗,不怨不恕,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飢寒,內忍七情六慾,如此道志不餒,不畏困難,學道度人必能成之。
- 四、 精進│佛海無邊,道山高遠,學無止境,真理研習不可停頓。若有過失,遇人指點,立即改正;凡對眾生有利益工作,當仁不讓,盡力去做,精進不怠,彼岸自達。
- 五、 禪定│要修煉成佛,必需寂靜其心,以免散亂。要普度眾生,精神須有特別訓練,所以禪定冥想生智慧,遇事始能有定力。
- 六、 智慧│修行者之心性當具有最高之智慧。博覽群經、遠有學識、歷練世故,可以辯無礙,圓通萬事,度以眾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墮落魔障之中。
楊生曰:世尊詳述佛法,確為修行指南,弟子受益良多,叩謝之。
世尊曰:世人若能遵照我所述諸法修持,定能成佛。
濟佛曰:因時刻已到,今天聞法就此結束,拜辭 世尊。
世尊曰:善哉!願佛法普傳世界,眾生同沾法雨,出苦得樂。- 濟佛曰:楊生上蓮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八回 遊南海普陀山聆聽 觀世音菩薩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八月十九日(歲次庚申年七月初九日)
詩曰: 紫竹林中觀自在。白蓮座上現觀音。
普陀非遠心頭是。菩薩心腸體內尋。
濟佛曰:世上崇拜 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因為 觀音一副慈悲法相,給世人和藹可親的感覺,如家中「老母」,所以有「家家觀世音」之美稱。故又稱「觀音老母。」拜觀音也就是拜老母。 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無量劫前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故亦稱「聖宗古佛」或「南海古佛」。他聞聲救苦救難,無處不現身的巨集願,也是讓人尊敬崇拜的主因,世人要修成觀音嗎?請行「菩薩道」吧!今日帶楊生遊南海普陀山拜謁 觀音菩薩,請其開示佛法。 觀世音萻薩昔日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成道,今日所遊乃是在西天的化境。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南海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前面為何有一大海,我們如何渡過?
濟佛曰:我也沒有辦法。這座蓮台是從淡水中長大的,如要渡過大海,海水性鹹,蓮花浸於「苦海」之水,恐會乾枯,不知怎麼辦才好?
楊生曰:我們試踏海水,看是否會下沉?
濟佛曰:對了!我先試試,你在這裡稍候!
楊生曰:恩師雙腳踏於海上,果然神通廣大,如行船一般,不會下沉!
濟佛曰:你看我如何?我這雙腳是萬能的,陸上、海裡、空中通用。楊生你學學吧!
楊生曰:我道行不夠,不敢試試,恐墮落海底!
濟佛曰:無妨,有我在此,可以隨時搭救!
楊生曰:既然如此,我就一試……噯唷!不行了,我要下沉了,恩師快救我!
濟佛曰:不要怕,我拉你上岸。
楊生曰:幸好 恩師搭救,不然恐怕已下沉下海底,做為魚群的點心。
濟佛曰:不必害怕!
楊生曰:請問 恩師,您為何雙足踏水不沉,我則反之,是否可以告知秘訣?
濟佛曰:你想知道,我也就不保留傳授給你。你看不會游泳的人,他在游泳池中不會下沉,他一定帶了救生圈,救生圈灌滿了空氣,圈中空然無物,所以才能上浮。既知這個原理,當你踏在水上時,自念為一粒氣球,身空無一物,自然飄浮在空中。不信可觀竹筒、氣球、鐵桶等物,只要空不洩氣(抱元守一,不動一念)則不會下沉。
楊生曰:說得有理!我知道了。
濟佛曰:這表示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可貪執世上形形色色,否則容易墬落六道輪廻。如能放下一切,不為世俗之物情愛欲所累繫,將我自身充滿一股「浩然正氣」,則身如氣球,不為物累牽引導致墮落,自然可以飛昇天堂。如今我四大皆空,水也裝不住,所以就沒有沉溺的危險了。人若能一塵不染,視水(物)如浮雲,自能行水如雲,超脫苦海,不再輪廻了。
楊生曰:前面來了一隻小舟,好像帆船般,不知是誰呢?
濟佛曰:哈哈! 觀音大士已駕來慈航,他已知我們師徒在試道,所以來此迎接我們!
楊生曰:這隻小船靠岸邊,裡面果然站立著一位白衣飄逸的 觀世音菩薩,相貌莊嚴,慈容可親,與我定中或夢裡所見相同,今天真是幸會,弟子參禮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曰:楊善生免禮!我在普陀山紫竹林中,聞你們談言要來我處一遊,慧眼知二位在此試道,故特駕慈航相渡,請二位上來吧!
楊生曰:好的!這隻慈航為何不大呢?
觀音曰:只渡二位而已,太大反而不便。如乘客多的話,這隻慈航會自動增大。凡是想修身學道者,若他們道心不退,有意逍遙佛土者,只要一呼「觀世音」名號,我就現身在他旁邊,可度盡天下一切眾生。
楊生曰:大士慈悲,法門無邊,實是眾生之福。
觀音曰:我將起航,楊善生須把握船緣,因速度如飛,一失手便跌落海中,甚為危險。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穏,請大士啟航吧!……為何此船沒有馬達呢?而大士卻能操駕如飛,真是神奇!
濟佛曰:這不是凡間的輪船,所以不用馬達發動,只要大士開口,就能發動。這具馬達是裝在大士「心中」,心念一動,馬達便不停旋轉,所以才稱為「法船」。
楊生曰:真是太奇妙了,心動則船動,心停則船停,菩薩駕慈航,非慈航駕菩薩。大士願力廣大無邊無盡,故能到處現身說法,救苦救難。
濟佛曰:這是天上的普陀山,在於西天,我們今日來此一遊,聽 大士說法。
觀音曰:眾生迷於七情六欲,如身陷苦海,常遭逆境,實乃咎由自取。今日善門廣開,佛每從西天降下蓬萊,普度有緣。濟佛、楊善生今日來此雲遊,請隨我遊賞吧!
楊生曰:滿山竹林青翠,空氣新鮮,旁有潺潺流水,真是一個絕妙聖地。
觀音曰:此係紫竹林之甘露水,甘露流歸於苦海,以減輕眾生苦味,並作為普度眾生之「法水」。
楊生曰:前面有一個大蓮池,開滿了白色蓮花,動人美觀;旁邊竹林茂密參天,圍成一個自然洞天,還有二位小仙童在那裡,他們是誰呢?
觀音曰:善才、良女也。我居此紫竹林中白蓮座上,清淨無比;但心念眾生尚未度盡,所以無時無刻不現身下凡,救度眾生,凡持我的名號,如有苦難,我皆現身相助,願眾生深體我心,多行仁義,則你們就是我的化身,也可以隨地幫助別人。既然合於我的菩薩心腸,那麼我的心靈定會與你相通,後日我也定度你們到紫竹林中與我相會。凡修習菩薩道的人,終生不二心,一定能夠成就正果的。我坐上蓮台吧!
楊生曰:大士飄然之身,那飄至白蓮花上,其體態如仙女般,出塵飄逸……。
濟佛曰:你是否可將 大士現時的坐姿與此地的景象,描述一番?
楊生曰:好的!
紫竹林中浮白蓮。觀音靜看水中天。
善才良女雙邊立。甘露柳技遍大千。
這樣符合嗎?
濟佛曰:甚佳!楊生今日既到此地,可多向大士請示佛法!
楊生曰:是的!今日佳機難逢,願意恭聆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說法。
觀音曰:善哉!當今之世,物質生活已經達到高度享受,以聖界視之,此乃世人之福,諸佛本當頌祝。可是福份大者,都陷溺於「酒色財氣」四大罪惡淵藪之中,故「福報」者,在過度享受,無法節制之下,偏入邪行,墮落孽為,終造成「惡報」結局,眾生之不幸至此,讓我亦感傷不已!幸今鸞間闡教,維持道德人心於不墮,勸人行三綱五常,修五倫八德,改善社會不良風氣,激濁揚清,堪為一盞暗路明燈,我亦常降臨各堂,執筆說法度眾,勸導眾生正信佛法,遵守五戒,學道修佛,以明心性,證得佛果。今日楊善生來此,我無限喜悅,願帶你訪問已修成菩薩果位之菩薩。
楊生曰:感謝 大士提攜!
觀音曰:隨我來吧!
楊生曰:大士輕飄如雲,間離開蓮座,走路如行雲流水般……喔!沿路青山綠水,不愧為聖境,來到此地,前面有許多精舍,菩提樹下有僧侶在那裡打坐,另外一邊樹下也有一些帶髮者在那裡禪定,一幅忘我模樣。
觀音曰:這些菩薩都是在世修「菩薩道」者,成道之後,來此靜修。不論出家在家,只要學習我的精神去修持度眾,定能有所成就,楊善生你可訪問他們吧!
楊生曰:好的!請問這位菩薩(他是位穿袈裟的僧人,面容慈善,光頭陀圓,閃出亮光,尤其受戒記位更射出強烈的光芒),您如何修成今天這個道果呢?
智光菩薩曰:我法名智光,生前出家皈依三寶,勤禮世尊,行菩薩道。我覺得修佛學道,主要是在濟世利人,出家並非枯守三寶殿中,皈依佛法僧是要學習其真髓,作為實踐的借鏡,因此我修持中,講經勸化外,放生、濟貧、賑災……等慈善工作,盡力去做,內心的修養,參禪打坐外,對 觀世音菩薩尤為禮敬,同修僧伽若有疾病、痛苦,亦盡心幫忙相助,代為解困,使他們都能體會到佛家慈悲精神,更堅定修行信心。修道過程,我亦經過無數次病魔打擊,及精神挄惚等逆境,但自知業障未消,必藉此「消磨」,在痛苦中,我仍一心不亂,力持堅定,一生行善修德,廣施佛法,感化不少眾生,終於修成菩薩果位。在此常恭聞 世尊及 觀音菩薩說法,並再靜修,以期證得更高果位。願世人修道,切莫自私自利,須懷菩薩心腸,多幫助世人,當你付出愛心慈懷時,你的心腸已化做菩薩的心腸,久之,此心相通,此腸無阻,自然成就菩薩果了。
楊生曰:感謝 智光菩薩的說法,以「大悲」的心情助人,就會得到「大喜」的果實,因果絲毫不差。再請問這位菩薩(她帶髮,但頭上佛光四射,且生相高貴,氣質非凡),您是如何修成正果的呢?
慈悟菩薩曰:我是在家修道的女居士,因先生是公務人員,所以孩子長大各自立業後,一身清閒,經一位女同伴引進,到佛寺皈依三寶,成為在家居士,自此勤研佛經,並持齋唸佛、打坐,智慧大開,了悟人生四大皆假合,唯有佛性是真,所以常佈施金錢印刷經書送人,遇有貧困,盡力解襄相助,因家弟開中藥行,亦吩咐免費施藥,藥費由我墊付,一生善行不計,積功累德,勤修心性,氣質穏重,不犯諸惡,終於修成了菩薩果了。
楊生曰:在家菩薩,接近眾生更易,盡心盡力,發揮菩薩救苦救難精神,終於有成,頌賀之!再請問這位菩薩(一身樸素灰衣,光頭圓滿,甚有福德相),不知您如何修成正果?
德仁菩薩曰:我是在家修道居士,我受朋友引進拜師學道,由師授記之後,了悟人生真理,以度眾生,亦參修儒道,發覺其中妙理與佛典無異,所以平生不排斥儒道,道德經、清靜經、四書、五經等皆潛研默化,所以常與道家修士談道,舉凡修身養性之書皆詳加研修,亦曾煆煉八段錦、內外功等,一生樂道為善,廣度有緣向善,濟貧救世更是盡力而為,所以修成菩薩果位。
楊生曰:聽罷菩薩一番話,覺得此身修道事非輕,不論皈依那一個宗派,濟人利世是一定的功課。沒有這種助人的精神,也顯不出他的慈悲心腸,要配做菩薩也就沒有資格。一位不肯幫助別人的人,他的「心腸」窄小,只裝在自己肚裡,無法通達無限的境地,所以他的成就總是有限的!
濟佛曰:楊生說的是,願世人都擁有一副好心腸,才不會生癌、腐爛,那才是「吃不完」的,今日就此拜辭大士了!
觀音曰:時刻不早,送二位回堂,歡迎常臨!
楊生曰:感謝 觀音菩薩慈悲度化,告辭了。我已坐穏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九回 遊西方極樂世界恭聴 阿彌陀佛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九月五日(歲次庚申年七月初廿六日)
詩曰: 無塵落得一身輕。靜土勤培方寸耕。
果滿功德歸極樂。天邊海角任遊行。
濟佛曰:處處可聞學佛修道者,到底學佛修道是怎麼一回事呢?依老衲看來並沒有什麼,「問心!問心!」而已,心如能「無愧」,我看接近佛不遠了。離心即無佛可尋,如一寺中空無一物,自不能稱為寺;人身中若無心,焉能成為人?所以願眾生是一個「有心人」。心可變化多端,一個製衣師傅可以製成千奇百怪的衣服,人心即「師傅」可以將自己面貌身形變化不同,要變「佛」變「魔」都是隨心所欲,每一個人都是「魔術師」,你要要什麼花樣,走什麼腳步,變什麼把戲,任你變了。老衲希你變好人、變神仙、變聖佛,切莫將自己變成魔鬼,讓人畏懼討厭,那麼你就太傻了。變好壞由己一手造成,到時候若把自己變成地獄鬼怪,或變雞鴨牛犬,一照鏡子,嚇了一跳,怎麼變成這副「模樣」,那時只怪你手法不高明變錯了!聽老衲的話吧!本來面目若走樣,請趕快變回來,否則,一旦變為「成品」,後悔就來不及了。今日我將帶賢徒楊生遊西方極樂世界,拜會 阿彌陀佛。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楊生速下蓮台。
楊生曰:喔!來到此地,滿地金銀、琉璃所舖,還排列著一重重整齊欄桿、樹林、羅綱,均非凡品,各閃出亮光,是人間所未見的絕境!
濟佛曰:西方極樂世界,為阿彌陀佛所居之處,這就是「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我們前去拜會 佛尊,聴其說法。
楊生曰:前面有一大殿,是否為 佛尊居處?
濟佛曰:是也!前面為「彌陀殿」,我們前去參禮。
楊生曰:遵命!這裡有許多修成正果的高僧及居士模樣之人,他們面貌慈祥,口中似在唸佛,聲音悠揚、寂靜,令人聞之心中舒暢。
濟佛曰:他們都是在世修學佛道之人,因功德圓滿,故能到極樂世界。……已到聖殿,我們進去參禮佛駕。
楊生曰:遵命!進入殿內,中央坐著一位法相莊嚴的佛尊,滿身毫光,令人起敬。弟子楊生參禮 佛尊,今日有緣隨 恩師來到極樂聖境,參禮 阿彌陀佛,請 佛尊指示佛法。
阿彌陀佛曰:善哉!人唸「阿彌陀佛」,我卻唸「眾生是佛」,眾生輪廻六道,身受苦痛,故我發四十八巨集願,造就極樂世界,於此化一淨土,教人一心唸佛修道,念念不忘我佛,我當接引來此。但若凡業未淨,唸佛不能專心,佛自散形,縱有慈悲之手,力弱無法相渡。故希眾學修佛法,首必淨業了塵,自造淨土,否則難以有成。今日喜見凡界楊善生入我彌陀淨土法門,特示數語,資作參悟,你有何疑問,盡可說之,我自相答。
楊生曰:感謝 佛尊賜我機會。叩問佛尊,剛才您說:「世人皆唸阿彌陀佛,我卻一心唸眾生是佛。」我覺得真有意思,請佛尊解釋其意如何?
佛尊曰:善哉!你果然有智慧,眾生日夜唸阿彌陀佛,望我度他上極樂世界;我日夜唸眾生是佛,希望眾生與我不二,若能體會我意,將塵世化為淨土,婆娑世界即成極樂國,我亦想到人間淨土逍遙自在一番!
楊生曰:佛尊所言有妙意,若人間化為極樂,您想投胎下凡嗎?
佛尊曰:只要人間與此地相同,我願意下凡。
楊生曰:眾生都想超昇極樂世界,是否為顛倒之想法呢?
佛尊曰:因世人業障深重,痛苦煩惱不絕,故苦業牽絆,極想脫苦得樂,祈望我佛加渡,以求解脫諸苦,如此叫「覺悟、回頭」,苦認苦作樂,執幻為真,才是「顛倒」。
楊生曰:既是如此,要如何才能仗佛引度出苦?
佛尊曰:唯有「唸佛、學佛」一途!
楊生曰:這麼簡單嗎?
佛尊曰:「一聲阿彌陀,便到極樂國。」「學佛學得像,與佛無兩樣。」
楊生曰:佛尊說得甚妙,願再開示明白些!
佛尊曰:唸佛初由「唸唸不忘」,終至「唸過即忘」。由唸「阿彌陀佛」,唸至「自性真佛」,自(久)唸成佛,先自唸為佛,久唸(煉)成真,日後世人自然唸你為佛。一心不亂,一言不差,與阿彌陀佛心心相映,故雲:「一聲阿彌陀,便到極樂國。」既認自身是佛,了悟心性,一唸佛則佛現於前,一舉足則腳踏淨土,眾生業重,煩惱多端,出聲唸佛,吐出苦氣,減輕苦業,是為唸佛妙處。佛有戒律、規範、行儀,若能一一學成,並無二樣,自證湼槃,成正等正覺。
楊生曰:唸佛如吐「苦氣」,用以減輕苦業,是一帖心靈治療妙藥,未知眾生唸佛時,您的感覺如何?
佛尊曰:眾生拜禱皈依唸佛,以解脫俗念優心,不起妄念,露現佛心,此時我心可與唸我者相通,三世業主,聞佛名號,恭敬禮拜,我佛即予度化。故虔誠唸佛可以消災解業,淨化心性,眾生唸佛時,空谷傳音,我耳如響,佛心感動,定來相助。
楊生曰:曾聞唸佛可以帶業往生極樂世界,是否有此事呢?
佛尊曰:帶業往生,非指免去一切罪業。凡一心唸佛,任何環境之下,不退道心,可以上進極樂世界,再加修煉,以待業淨,化生淨土。業障不去,如幔遮門,不見光明,我以佛光普照,令其身潔心明,一切惡業頓消,以入佛地。此地還有許多修道院(七寶池)│消業所,專為帶業者提供修煉之用。帶業往生者,係指未唸佛前所造之業,皈依佛門之後,一心唸佛懺悔前業,我感其誠,自會相渡。若僅唸佛,再造諸惡業,不知懺悔,所唸佛號如雲山阻隔,喪失其真,故無法帶業往生淨土。所以修淨土法門者,一是口淨、心淨、身淨,則淨土近,還要積善修德,切勿口佛心無佛,須心服(佛)口服(佛)│沒話講。我因觀末法眾生,沉迷五蘊,輪廻六道,加之天運變遷,時代日新,物質興盛,奢華無忌,四十八巨集願不能了。為普度眾生,特開方便法門,勸人一心唸佛,簡易佛法,修行捷徑,眾生若還不知修持,恐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佛本至公,雖開方便之門,若口唸彌陀,心如蛇蠍,佛亦不敢近前引渡,非佛不慈,實因自己遠佛。但願世人從今起踏上淨土(法門),則塵業自有落盡一日,萬勿自棄,毀滅靈根。
楊生曰:佛尊慈悲開方便法門,不少老弱婦孺手提唸珠,聲聲唸佛,虔誠之情,令人崇敬,據弟子感覺,唸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應當有更微妙意義,祈佛尊再予開示?
佛尊曰:佛無妄言,唸佛可以超昇。何以能超昇極樂?蓋唸佛可以摒去雜唸,讓心靈安靜,所行不背道違規,人在造惡作孽時,口中已忘「阿彌陀佛」,所以如能日夜「阿彌陀佛」唸在口中,口唸心想,久之,心口如一,佛性顯靈,斷惡根,萌道芽,淨土長出菩提樹。唸佛可令心神忘記痛苦煩惱,產生禪定作用,故「淨」即「定」,定能生慧見佛,精神歡喜,心靈有所寄託。唸佛時心中產生寧靜安和之氣,可以調和暴戾不正行為、消弭陰暗念頭,還可讓陰靈得到解救。唸佛正如世間人播放輕鬆音樂,可令聽者心曠神怡,忘記一切煩惱掛罣,痛苦與不安。故勤修道者、病患者、心神不安者,當勤唸佛號,定有妙驗,助其離苦得樂。
楊生曰:佛尊所說甚是,唸佛、想佛、知佛、見佛、是佛,念念在茲,不忘佛訓,定能成佛。請問 佛尊,西方佛樂世界妙境如此美好,是否可向眾生介紹呢?
佛尊曰:此地非凡,清淨莊嚴殊勝微妙,樓閣階段七寶所成,眾妙珍異清雅香潔,寶池德水蕩除心垢,天樂常作不鼓自鳴,不寒不暑調和適宜,衣服飲食應念即至,珍奇化禽出和雅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微風吹動寶樹羅網,悉演無量微妙法音,六根清淨無諸煩惱,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智慧增進深達實相,神通自在壽命無量,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願帶楊善生參觀勝境。
楊善曰:感謝 佛尊提擕,世人常想登極樂世界,今天有緣來此,當一睹風光,才不虛此行。
佛尊曰:西方極樂,人所響往,絕妙景色,異於凡間。楊善生隨我行吧!
楊生曰:願隨 佛尊行走。……前面有一個廣大池塘,裡面長滿了各色的蓮花,美觀動人,池邊崁立一牌曰:「七寶池」,金碧輝煌。
佛尊曰:此為「七寶池」,池中是「八功德水」,池底全是金沙鋪地,此水為「活水」,妙用無窮。
楊生曰:為什麼叫「八功德水」,妙用在那裡呢?
佛尊曰:「活水」又稱「佛水」、「八功德水」,水性變化無窮。人要往生淨土,必經八功德水之沐浴、飲用,才能清淨;世人若能學此八功德,定能往生淨土,且不必再經此八功德水之提煉。
八功德水:
一、澄淨│人之心境要澄清潔淨,無有沖擊污穢。
二、清冷│人心要清淨涼冷,無有昏濁煩燥之氣。
三、 甘美│人心要甘甜美好,如水甜美好喝,以廣結善緣。
四、 輕軟│人心要輕鬆柔軟,不可剛硬。此水輕而上流,不比世間水重而下流。
五、 潤澤│人心可乾燥火暴,多施惠於人,如水滋潤萬物。
六、 安和│人心要安靜和氣,如水無有波浪,浸潤其中,無慮沉沒流失。
七、 除患│人心要除患得患失之念,以此水解渴之外,還能解飢,妙用無窮。
八、 增益│人心要向上多學,以廣見聞,增加智慧,有益悟道。用此水飲用、沐浴,一身清淨智慧無上,受無無盡。
極樂世界八功德水妙用無窮,世人如能每天學此八大功德,唸我名號,自然淨土有份,不必經此「八功德池」之沐浴薰陶洗煉。帶業來者,必經此法水之煉渡,才能過關。楊善生願意下去「洗禮」嗎?
楊生曰:現在池中已不少人在那裡沐浴,素不相識,我不敢下去。
佛尊曰:不必客氣,八功德水,是洗滌罪業法水,大好良機,切莫錯過。
楊生曰:既然如此,我就下去了。……喔!好涼的泉水,浸在其中,感覺體重一直減輕,好像飛在天空小鳥,沐浴著春風,滿身涼爽,輕飄飄的,覺得「無倩一身輕。」這種水太奇妙了。
佛尊曰:你可以喝下幾口,一定有奇妙感覺!
楊生曰:雖經沐浴,水質甚清,喝下幾口法水吧!喝了之後腸肚如冰,體內有一股氣排出體外,好像要起飛般,輕飄飄的!
佛尊曰:快要超昇了,如飛機排氣往上飛。世人平常如能修此八功德,定如今日感覺,往生淨土無難。唸佛信心不二者,若有業障,必經此水沐浴,在這裡就是一種修煉,業重者,一浸此水,如被剝皮狀,初覺痛苦,漸漸轉好,必至脫胎換骨,才能真正在極樂淨土逍遙。
楊生曰:池中五色蓮花遍佈,甚為美觀,為何浸在水中的修煉者,四週各佈蓮花,數量不一呢?
佛尊曰:「一聲佛號,一朵蓮花。」人唸佛號,口出氣力(靈氣)、津液(法水),化為一朵蓮花,所以八功德水,原是唸佛者之口水(法水)所積,蓮花代表佛號,唸越多蓮花也就越多。唸佛成就者,人坐蓮花,氣動飛昇極樂,他們在此修煉時日不一,有者半年、一年……按業障深重而定。如衣服污染,用八功德水(洗衣粉、水)洗滌,污穢越重,洗滌費時越久,反之則易。在此池中,首先須由痛苦(脫苦)轉至快樂。一旦罪業洗清,身子上浮,坐於所唸現的蓮花上,得以逍遙淨土,此即所謂淨土法門。今日楊善生奉命著書,普度眾生,我特洩此真跡,願佛徒參修佛經外,當瞭解「淨土」真義。
濟佛曰:心淨則國土淨!願世人從心地上去用工夫,打掃清淨,莫令生塵,則自家無非淨土,何必遠求西方極樂呢?「唸佛、學佛」自然成佛!佛徒參悟吧!今日聆聽 佛尊教益,就此告辭,楊生起來
楊生曰:感謝佛尊賜我「八功德水」,一身清淨,受益良多,參禮 告退。
佛尊曰:淨土在眼前,願世人莫迷方向。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三0回 遊三官殿拜會 天官大帝- 濟公活佛 降 民國六九年九月廿一日(歲次庚申年八月十三日)
詩曰: 心無罣礙白雲遊。淡淡輕風坐忘憂。
流俗追隨終下墮。回光萬道照高樓。
濟佛曰:每看世人心情緊張、沉悶,「氣氛不佳」,所以老衲的蒲扇也扇不出風來。人的心銷生銹,解不開煩憂,每天費盡心神,賺回了金錢,銅板相打,也帶來了痛苦,有錢人不見得心情舒暢,許多煩惱往往從錢堆中跑出來,相信世人都是「過來人」。既然如此,你們為何還執迷不悟,仍然往那煩惱的地方去拾起那沉重的包袱呢?傻孩子!口袋裡拾滿了石子當作財寶,還在那裡數一數二,真是天真可愛。今日我將帶楊賢徒雲遊著書,楊生準備好了嗎?
楊生曰:我已坐穏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著書費盡心神,楊生你感覺如何?
楊生曰:雖然勞神,但能暢遊另一個世界也感到勞有所獲,而且還從這些美妙的靈界中大開眼界,發現了很多奇蹟,參悟大道真諦,尋找到自我。天下眾生若能藉此遊記中的記載,去發現自我,追尋理想園地,才不負蒼天所望,這一付重擔才能為之輕鬆。不過這都是恩師的提擕,才有今日這個佳緣。
濟佛曰:你身負普度蒼生大命,今日方能榮膺聖職,奉旨靈遊三界,著作寶典,可謂曠古奇才,正擔如來法度,為師同擔此命,故能師徒同舟共濟。但願天下蒼生閱讀這本遊記,不要走馬看花,應熟記這幅藍圖,好備將來親臨聖境。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須親歷其境才有價值,否則只是在地圖上觀光,不是還有一段距離嗎?今日我們起程,到另一個新的境界。……已經到了。
楊生曰:前面許多宮殿建築,莊嚴巨集偉,古色古香,黃金舖地,祥雲瀰漫,階梯有序,花木奇草遍佈四週,看得心曠神怡!
濟佛曰:這是三官殿府,今天先拜會 天官堯帝!
楊生曰:好的!隨師步上階梯,身如輕羽,不像在凡間爬樓梯,腳步會覺沉重,這是為什麼?
濟佛曰:這是「真空」地境,無業障者才可以進來,所以你來到這裡會覺得身子輕飄,仙真們能夠來去自如,無非心清身淨,身子一躍,便至千里之外,而且騰雲如飛,舉步輕飄。世人平時也要煉就此種工夫,否則懶得走不動,只好被無常強促帶路了。
楊生曰:恩師說得妙。前面有一大殿,上有「紫微宮」三字,想必就是 天官大帝所居之地吧!
濟佛曰:正是「上元一品錫福天官大帝」所居,我們向前參禮。
楊生曰:殿內坐有一位穿黃龍袍,頭帶金龍冠,手執朝天笏的聖者,面目莊嚴,旁邊還有許多仙官打扮者,正起立示意歡迎。……弟子楊生參駕 天官大帝,今日隨師到此,祈 大帝錫福垂諭。
天官大帝曰:善哉!凡界楊善生能夠到天官殿內,已是福大,何必鍚福?你奉旨隨濟佛雲遊天界,訪道著書,普度萬民,我心喜悅。三曹聖會,群仙聖佛共議, 瑤池頒懿旨, 玉帝勅玉旨,三官註藉,今日始能通行三界,著作天書。凡是天下蒼生閱讀遊記之後,能夠改惡從善,修道立德,則三官可以錫福、解厄、消愆,故你所負職責重大,今日來此幸會,請坐!命仙官奉茗。
楊生曰:多蒙 大帝垂愛,實不敢當!
大帝曰:無妨!三界內外,唯道獨尊,只要勤修大道,力行聖德,則天人合一,聖凡相同,何必客氣!
濟佛曰:坐吧! 大帝既然有命,我們恭敬不如從命。
楊生曰:感謝 大帝惠賜,我遵命就是。坐下此椅,一陣冰涼,覺得精神舒暢輕鬆,不知是何因?
大帝曰:此地為九炁之天,一切皆是寶物,你乃凡人,坐下此寶椅,九炁流行,故有此感覺。
楊生曰:原來如此,坐下去真不想站起來,雖然不是沙發椅,但有一股柔軟感覺。
大帝曰:寶石坐椅「生硬」,坐下即覺柔軟,乃是真炁運行,「硬石」似有生命的「活石」,由剛化柔,起死回生,如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感化成為慈心柔腸般,生命力自然活潑生動。你現在坐在石上,已經人石合一,所以有此感覺。
楊生曰:怎麼叫做「人石合一」呢?
大帝曰:人骨一旦硬化,與石頭無異,故曰「化石」。人死塵土一堆,故人(頭)與「石頭」本來相同。今你坐在石上,上有「人頭」,下有「石頭」,各吸其氣,故曰「合一」。凡人靜坐,下吸地氣(由石頭上吸之),上吸天氣(由人頭貫入),久之氣滿結丹,產生「石子」。現刻卻不同,你坐天上,下吸「天氣」,上吸「地氣」,顛倒回轉,其中妙理自己參悟。
楊生曰:坐在天上觀地下,身雖顛倒,心卻自在,腳立天,頭頂地,一點虛靈掛空中,萬丈苦海洗污髮,是嗎?
大帝曰:正是!凡人腳踏地,仙人腳踏天,聖凡工夫不同,行走天空(行雲)不下墜者,才是仙佛,世人能夠如此嗎?若有此超人能力者,已得道果,可觀「水菓」不都是高掛在空中嗎?世人修煉工夫,應先從看淡情慾「著手」,雙手(心在操縱)若緊握不放,提著「重情多慾箱子」,走起路來氣喘息急,要至「究竟地」,恐已精疲力盡,昏昏欲息了。放下一切,兩袖清風,雙手空空,振翼可以疾飛,願眾生更上一層樓,看天識地,參悟玄妙。心明如鏡,性定如水,則天眼一開,心地上可以看見性中天,既明天道,乘風步雲,自有路徑可尋。楊善生用茗吧!
楊生曰:聽罷 大帝一席話,勝讀凡間十年書,得聞至道,感謝 帝恩。上界勝茗,清見杯底,一低頭,便見我的面目清晰的浮在水上,如影印一般……我飲下罷!無味但覺清涼,沁人心脾。
大帝曰:本來面目---真正的你,是自性真人(佛),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今能浮在水面,不至沉溺,足證高真是行雲流水,逍遙自在。水中看出真面目,口裡飲下本性水,可以洗滌穢氣,開通智慧,通神入真。
楊生曰:感謝 大帝開示。 大帝位居三官之首,請述 大帝的來歷淵源及在天界的聖職情形?
大帝曰:善哉!願略述道歷,供世人知之。混沌初開,玄黃分判,天地肇定後,五老之時又化天官、地官、水官三帝,以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核天人功過,而司眾生禍福。我為上元天官,玄都元陽一品,居於紫微中宮,主宰眾善惡籍,及諸仙升降之權,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曾化生為堯帝。凡是天界諸真,各星宿等,道果有進步,或天地神祇,普化蒼生,救世扶危有功者,經由我審核後,轉呈 玉帝接功昇級。如天界諸真、天地神祇,有失職責,或犯過者,如查屬實,經我考核後,轉報 玉帝,勅命眨降。以上所指,乃是中下界神祇而言,若得道高真,進入無極界果位,不再輪廻者,則免受此管轄。再者人間成道之原靈,亦必經三官之考核,始成按功證果。凡人善惡,本處亦註籍在案,世人要求福遠禍,決定於善惡兩途。眾生如命運多乖,諸事不順,乃前世造業多端,今世如能在神前懺悔發願行善,天官可以賜福之。若有孝子發善願為父母求壽祈福,孝心感天,天官亦必降福予人。三官本為一體,憫人度世心切,故以賜福、赦罪、解厄濟度苦難者,若世人上體天心,下順人倫,則有求必應。
楊生曰:聽罷 天官述說,知道禍福由人自召,而天官佛心仙腸,一心想賜福給世人,真是「天心感人」。
大帝曰:天人本是合一,願世人遵循天理,莫乖人道,則天人合一,可以修至無極境界果位。今日來此,帶你參觀此處情形。
楊生曰:遵命。 大帝案牘堆積甚多,定很繁忙?
大帝曰:因現今世人善惡參半,幸回心向道者亦復不少,為考核功果,所以聖務較多。但此處各部曹分職掌籍,我僅做最後之核定,故「神力廣大,不慌不忙!」楊善生道根深厚,今日來此,願洩漏一些天機!打開案捲,讓你觀之。
楊生曰:感謝 大帝提擕。
大帝曰:這是功果黃籍冊,打開細閱……,不要出聲。
楊生曰:內載本堂鸞生修道功果記錄:(一)年月日○○○參鸞乙次五功。(二)年月日○○○由某地趕回參鸞十功。(三)年月日○○○勸人向善五十功。(四)年月日○○○施資印善書百功。(五)年月日○○○忍辱不怨百功。(六)年月日○○○見色不淫三百功。…又見一冊內載:年月日○○○發善願祈求父○○○錫福延壽,準增壽半紀(六年)。○○○發善願祈求命運享順,準予錫福加光。
大帝曰:大概觀之即可。眾生須知因果有憑,善惡明證。當力行道德,勤修聖道,一旦功果圓滿,可以超昇天堂,逍遙極樂。眾生如看罷這本遊記,回頭向善,修真悟道,百年之後,歸空到三官殿府,我將賜椅請坐,願眾生勿失良機!
濟佛曰:拜會 天官大帝,就此告一段落,感謝 大帝慈惠,加我賢徒靈光,告辭 大帝。
楊生曰:因 恩師催促,就此告辭,感謝 大帝開我慧竅。我已坐穏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大帝曰:祝一路順風。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天堂遊記http://www.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48/c48001.ht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